安钢有多少厂家

安钢有多少厂家,第1张

安阳钢铁业摸底:11家钢厂合计产能2600万吨
信息来源:安阳网 时间:2018-03-28 12:04:32
去年,安阳市社科联课题组对我市产钢企业、钢铁加工及用钢企业、钢铁贸易企业和钢材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并先后赴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商丘等地,重点考察了邯郸的钢铁企业、济宁梁山专用汽车生产基地、泰安满庄钢铁贸易市场、浙江永康五金之都、商丘虞城五金工具生产基地,广泛听取了当地钢铁生产及钢铁产业链延伸、钢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在反复征求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听取了国家冶金规划设计院专家的建议,形成该调研报告,旨在把脉我市钢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安阳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和精深加工的的看法和建议。
一、安阳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安阳是个钢铁大市,钢铁产能2600万吨,约占河南省的61%,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基地。在安阳市工业总产值前50名企业排位中,钢铁企业占11家,分别是安钢集团、沙钢永兴、亚新、凤宝、新普、鑫源、凤宝管业、博鑫、永通、汇鑫、汇丰管业。
(一)钢铁产业体系比较完整
安阳的钢铁产业从完整的体系看,既包括产钢企业,也包括用钢企业和钢贸企业、物流运输企业,还包括为钢铁提供各种原料、能源的矿粉、煤焦化、用气、用电、用水等企业。
目前,安阳钢铁生产企业有:安钢集团、沙钢永兴、亚新、凤宝、新普、鑫源、博鑫、汇鑫、永通、龙腾、汇丰、合鑫等企业,其中,安钢、沙钢永兴、亚新、凤宝、新普、汇鑫6家是包括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环节的长流程企业,鑫源、合鑫是炼制企业,龙腾、汇丰为轧钢企业。
安阳的用钢行业包括建筑、机械制造、汽车与汽车零部件、铁路器材、型材加工、风电塔筒建设和锅炉及压力容器制造等。此外,我市还有大批钢铁贸易企业和一些小规模的钢材市场。
(二)钢铁链式发展初步形成,精深加工初见成效
1钢铁行业产业链发展
专业化配送加工模式。鑫磊集团、汇鑫钢铁、汇丰管业的焦炭——钢坯——无缝钢管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专业化钢材供应链。
产业集群配送加工模式。以殷都区钢材精深加工产业园、林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轨道交通(铁路器材)产业集群最为典型,上下游产业集中度高、层次少、成本低。
集群中间贸易商配送加工模式。我市钢材现货网是集群中间贸易商配送加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各钢铁贸易商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安钢、沙钢、亚新、新普等主要依靠这种模式。
2钢铁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
钢铁——建筑材料产业链。线材(沙钢永兴、亚新钢铁等)——精深加工(合力冷轧、龙腾特钢)——建筑用钢筋(远大可建、建筑工地)。
钢铁——装备制造产业链。钢材(安钢集团、沙钢永兴等公司)——零部件加工——设备组装——终端产品(机床设备、锻压设备、煤矿机械、造纸机械、化工机械、电力设备、环保设备等)。
钢铁——汽车配件及专用车辆产业链。各类板材、铸造生铁(安钢集团、沙钢永兴等公司)——铸造加工、板材精深加工(林州汽配产业园、殷都区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汽车零部件——整车组装(德力专用汽车公司)。
钢铁——轨道交通(铁路器材)产业链。线材、型材(安钢集团、新普等公司)——机械加工——铁路器材(安阳铁路器材、利达铁路器材、北方铁路器材、宏源车轮等公司)。
钢铁——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塔用钢材(安钢集团)——风电塔筒基础用高强锚栓、锚板(龙腾特钢)——风塔(安阳机械厂、安阳市双海钢铁公司)。
钢铁——钢结构产业链(远大可建、洹晟钢构有限公司、安阳大正钢结构公司)。
(三)钢贸市场潜力大
钢贸企业数量众多,交易量大。我市在全国有钢贸经销代理商5100余户,全市有大小钢材贸易公司7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钢材行业红火时,年销售额达500亿元。
起步早,经销能力强,影响力大。安阳钢铁经销商大多数经营10年以上,有很强的经销能力,熟悉全国用钢市场,渠道畅通,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以经销本地安钢、沙钢、新普、凤宝等钢铁企业生产的各种钢材为主,占总销量的50%以上。此外还代理首钢、宝钢、邯钢、济源钢铁、舞阳钢铁等其他钢铁企业产品。
钢铁贸易带动效应大。钢贸带动钢铁生产、加工、运输、互联网等行业发展,仅物流运输可达1∶4的带动效应,且环境污染小,符合产业方向。
(四)环保倒逼达成共识,企业提档升级危中觅机遇
钢铁生产企业受环保管控影响大。环保是企业的生命,应始终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同时严格的环保管控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倒逼将铸就绿色发展新时代。
(五)供给侧改革效果明显,去产能钢铁产业获益
国家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让正规钢铁企业尝到甜头,虽然产量、销量可能有所下降,但是利润上来了,利润空间增加了,钢铁企业的发展空间和生态环境相对好转。
(六)安阳钢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安阳钢铁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基地集群优势和竞争优势。课题组在周边省、市调研中了解到,从汽车整车、轻量化用钢到小五金、厨具、电动工具等,安阳的钢铁使用率很高,特别是安钢板材、凤宝管业在周边省、市口碑好。安钢瞄准高端市场定位,重点以高强钢和汽车用钢品牌创建为突破口,一是商用汽车轻量化,安钢是主要发起者、引领者,进入市场早、技术领先,商用汽车轻量化用钢全国占有率60%以上。二是煤机制造高强板,安钢承担了全球最大的液压支架高强度板材生产。
二、安阳钢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用钢企业和深加工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不足,比较分散,缺乏集聚效应,形不成大的产业集群。产品结构单一,低端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钢铁企业整体工艺、技术、设备落后。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
对钢铁产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由于结构、环境问题,曾一度出现安阳还“要不要钢铁”的争论,致使在全市民众中形成钢铁成为安阳经济发展的累赘、负担等错误认识。钢铁产业发展战略滞后,市场竞争不规范,合作意识差,形不成合力。
钢铁贸易企业市场不集中,资源整合能力差,形不成合力,更不能全面协调钢铁生产和钢铁需求。安阳缺乏长期的市场培育、引导,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专业市场。
三、安阳钢铁产业链延伸和精深加工的建议
钢铁转型是大趋势。当前,我市钢铁产业发展重点是如何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更好配套新兴产业发展,以钢铁优化提升助推安阳经济转型升级。
(一)充分认识安阳钢铁产业的重要作用
安阳钢铁产业是经过近60年积累与培育发展起来的,形成支柱、体系不容易,对安阳甚至对整个河南,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钢铁作为基础材料产业,对其他行业影响大、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大。另一方面,钢铁已经成为安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无论是对经济总量贡献,还是对税收贡献都非常大。同时,钢铁行业有6万多从业人员,再加上钢铁贸易2万多从业人员,就业总人口8万多人,直接关系近30万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安阳钢铁不能丢,这是安阳新兴产业的基础、安阳的支柱,是安阳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二)做优、做强、做精安阳钢铁产业
1加快钢铁产业重组与整合
全球钢铁行业发展的总趋势:以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全产业链整合增强市场,以低碳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钢铁制造流程高效、绿色、可循环。目前,我市有炼钢企业7家、冶铁企业10家,规模小而散,市场竞争力不强,环保压力巨大,转型升级任务重,必须加快整合重组,增强集聚度,实现融合发展。
加快钢铁产业资本重组与整合。鼓励钢铁企业之间股权重组、产钢企业与下游企业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规范产权,实现钢铁企业的深度融合。
加快产能重组与整合。建议按照1∶125的比例置换高炉压缩产能,可以参考武安产能交易平台建设经验,通过产能货币化,实现产能置换、重组与整合。
加快环境容量重组与整合。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出台标准,政策引导,充分尊重企业意愿,通过市场环境容量交易,整合环境容量。
以资本运作为纽带,务实推进银企合作、产融结合。扩大中国建设银行对安钢集团的“债转股”、上市公司安钢股份“定向增发”的落地成效,带动其他钢铁企业“打包”上市,促进全市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2调整产品结构,实现高端发展
未来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对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全面规划调整,使我市大中型钢铁企业品种质量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钢铁企业应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开展产品质量研发,优化品种结构,以便更好地满足国际、国内钢材市场需求。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些产品虽然不高端,但有市场、有需求,效益好,应保持适度生产,如螺纹钢、薄板等。
进一步提高“双高”产品率以及产品质量和性能,努力打造自有品牌,力争在建筑桥梁用钢、汽车用钢、家电用钢、能源用钢、机械用钢、船舶及海工用钢、铁路用钢等关键钢材品种上打造品牌产品企业,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重点抓好安钢集团冷轧连退镀锌项目、安钢永通年产30万吨球墨铸管项目、安钢集团硅钢板生产线;依托安钢、凤宝、沙钢永兴建设年产50万吨高速铁路用钢、汽车齿轮钢、合金d簧钢、轴承钢棒材生产线;依托河南凤宝管业、汇丰管业、龙腾特钢等,建设特种管材和管材加工项目。
加快重组后产品差异化发展。由龙头企业牵头,统一产品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低层次重复。
3加大技改力度,实现绿色发展
加快钢铁设备技改,实现钢铁设备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现有钢铁企业装备大型化、现代化改造工作,提升工艺装备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大转炉设备技术改造力度,推进设备转型升级。降低粗钢生产,提高高附加值的合金结构钢的生产规模。
加快钢铁产业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加强和完善钢铁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综合治理和利用水平,支持建设废铁回收、拆解分类、加工配送基地,促进废钢资源分类分级高效利用,鼓励发展短流程炼钢。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吨钢盈利水平,加快企业内部生产环节的整合,实现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净和重复循环,提高企业环保水平和竞争力。
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企业要有前瞻性,加大资金投入,环保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
4建设服务型钢铁企业
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搞好加工配送,由生产商转为服务商。
调整制造模式,推进个性化定制。针对顾客对钢铁的差异化需求,实行贴身式营销,实现以销定产。
创建新的销售模式,对产业下游实施个性化服务。与客户建立长远合作关系,推进钢铁企业向服务型钢铁转型。
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资源和信息利用效率水平,形成高效平台,提升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的效益、效率。
(三)推动钢铁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一体化融合发展
结合我市转型发展和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建议把钢铁产业延伸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谋划,实现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一体”就是经济转型发展,“两翼”就是钢铁与新能源汽车有机融合发展。
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钢铁企业转型。新能源汽车60%以上需要的是钢铁。新能源汽车需要什么钢铁,钢铁企业就生产什么,支持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双赢发展。
做好汽车配件产业。充分发挥林州汽配工业优势,围绕安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汽车配件,形成钢铁、汽配、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发展。
抓好项目储备,加强和中车、上汽、东风、一汽、北汽、宇通等企业的交流,力争开展合作,引进项目,提升我市钢铁、新能源汽车的融合度。
(四)做好钢铁产业精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
做大钢铁精深加工。建议以殷都区为依托,围绕汽车相关产业链条,建设钢材深加工基地,形成钢铁产业与汽车轻量化用钢加工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重点发展兆通、华德重工深加工项目。积极申报挂车国家工信部公告和其他车型乃至轮船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公告。
培育用钢产业集群。建议依托合鑫铸业、东方韵达等企业,建设林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形成汽车车桥、变速器、制动器等零部件产业集群;围绕安钢集团,在殷都区建设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冷轧、表面处理、剪切、轻量化、钢材改制等深加工项目,逐步形成汽车板材、车架、轮毂等产业集群,最终形成专用车组装完整的产业链条;以安阳铁路器材、利达铁路器材、北方铁路器材等企业为基础,在龙安区发展铁路器材加工项目,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以远大可建为基础,发展大型钢结构项目,在殷都区形成钢结构产业集群;以汇丰管业、永通铸管、凤宝集团为龙头,在水冶、林州发展精密无缝钢管、球墨铸铁管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以安钢冷轧薄板、河南立德节能材料硅钢项目为基础,在高新区形成冷轧薄板深加工产业集群。
加快钢铁下游企业补链延链。建议“钢铁——建筑材料”产业链发展高强度钢筋,组建专业化的钢筋加工配送中心和预制件加工中心,做强钢构加工,重点发展远大可建等专业化集成化建筑企业;“钢铁——装备制造”产业链要着重补强精密加工、大型加工、特种加工短板,重点围绕凯地电磁铁精密部件、鑫盛、锻压床身大型铸件发展装备用钢;“钢铁——汽车配件及专用车辆”产业链要大力推进钢铁精深加工,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德力专用车等整车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钢铁——轨道交通”产业链要从轨道向交通延伸,力争在高铁、城市轻轨车辆零部件制造上取得突破。
以终端需求为引领,打造钢铁终端产品。建议依托翔宇医疗、神方康复机器人等企业,积极发展康复医疗器械、健身器械等耗钢产业集群,建设康复医疗产业园,做大康复医疗器械和健身器械产业。
(五)打造全市统一的钢铁贸易物流中心
安阳是全省重要的钢铁基地,北钢南运,安阳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有一大批经营时间长、业务范围广、交易能力强的钢贸商户。同时,安阳有钢铁互联网平台——“中钢网”和全国首家公共物流信息货运平台——“八挂来网”,打造全市统一的钢铁贸易物流中心优势明显。
借助钢材贸易市场退城进园之机,建议在安阳南部、靠近交通要道,规划建设钢铁贸易物流园区,以我市现有的钢贸商客户数据为依托,充分利用“互联网 ”和“八挂来网”“中钢网”,建立集钢铁仓储、运输、金融、交易、信息、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绿色和智能化一站式平台,推动钢铁产业链延伸和钢铁深加工基地配套发展,打造现代化、高效的钢铁综合服务基地和全国最完善的钢铁综合产业链贸易总部基地。
(六)培育企业家精神
建议重点培育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引导企业家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建议建立企业家定期交流机制,在我市开展钢铁产品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让企业家掌握行业前沿知识,加强高层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四、几点思考
(一)关于组建全市信息化网络大平台的思考
安阳当今发展急需一个大的综合平台,这就需要我们举全市之力,借助数梦工厂进驻我市之机,将工业布局、人才体系、金融服务、各种实验室、研发创新、仓储物流运输、产业延链补链、招商引资、检测检验等众多平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连接起来,建立安阳云平台,实现全市资源共享、数据共享。
(二)关于规划建设全市钢铁贸易物流园区的思考
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山东梁山不产钢,但汽车所需的钢铁配件做到了全国最大;山东泰安满庄镇政府先后规划5000亩用地,将全市钢铁贸易企业集聚发展,形成统一的钢铁贸易市场,助推钢铁生产、贸易、用钢协调发展。安阳如何将钢铁生产企业、用钢企业、钢铁贸易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这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需要一个大平台。正如建议中提及,可将安阳的钢铁贸易物流资源整合为一个大平台,由政府牵头规划建设统一的安阳钢铁贸易市场,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产钢与用钢相连接,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实现我市钢铁优化提升。
(三)关于创新招商引资,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
国家对外开放发展经历了“引进来”“走出去”两个阶段。当前重点实施“走出去”战略,特别是项目、技术、标准走出去。课题组在浙江调研中发现,特别是温州企业,走出浙江、走出国门,到外地去投资开发建设,总部在浙江;林州的建筑业,十万大军出太行,很多企业到外地、国外投资建设,总部留在林州,总部经济在林州占相当比例。由此我们想到,招商引资的同时,可否走出去投资。比如安阳的钢铁是在本地扩张,还是到外地去投资生产?可否将部分长流程钢铁生产转移出去,将总部留在安阳、税收留在安阳,发展总部经济,产业结构变好了,环境也变优了。
(四)关于安阳钢铁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钢铁产业当前的核心问题是环保问题,环保关系到安阳钢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经济始终受制于环保,将无未来可言,所以必须在总量控制中考虑各产业的发展空间,加紧规划下一步的工业布局环保容量。钢铁产业发展,要先争取生存权,环保需过关。炼钢企业,需要整合与重组,缩减钢产量,由长流程变成短流程,生产基地外移,转向环保压力较小的济钢或信钢。产业链中下游,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退城进园,实现集中,制定标准,淘汰落后企业与“僵尸企业”。全产业链上环保设施,进行技改,实实在在做好环保。

好做。因为钢材是城市发展的必需品,钢材销售都是可以稳定的工作,所以中钢网的销售是很好做的。中钢网是一个第三方钢铁生态链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公司业务涵盖钢铁电子交易、第三方在线支付、钢材行情资讯、现货资源搜索、终端招标采购、电子商务服务。

近日,由IEEESA(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标准协会)组织的全球标准立项会在线上召开。在本次会议中,由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控股”)牵头提交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经过与会国际专家充分讨论,获得全票通过,正式立项,这也是全球首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

而此标准落地后,相关方将通过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的推广,构建信任互联网,实现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智慧 健康 、智慧城市等主要场景的应用落地,将有助于加速推动我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创新发展。

突破关键瓶颈

智慧家庭应用再提速

据了解,此次立项的《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零信任框架标准》,是IEEEC/BDL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标准委员会下设的区块链赋能物联网安全工作组推出的首个标准提案。

“该标准将率先在标准层面提出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物联网零信任安全体系的技术思路,为物联网原生应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扩展的分布式信任核心技术框架,以降低物联网安全体系的技术门槛和应用成本,突破了行业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的关键瓶颈。”长虹控股相关人士表示。

物联网安全性缺陷,在于缺乏设备与设备之间相互信任的机制,所有的设备都需要和物联网中心的数据进行核对,一旦数据库崩塌,会对整个物联网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区块链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使得设备之间保持共识,无需与中心进行验证,这样即使一个或多个节点被攻破,整体网络体系的数据依然是可靠、安全的。

“这个框架的标准化将促进物联网应用 健康 发展,为物联网生态提供信任基础,使各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受益。”长虹上述人士称。

长虹信息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唐博认为,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将赋予智慧家庭领域商业模式安全性和新的活力。

在以智慧家庭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物联网场景中,数以百亿计且数量不断增长的物联网设备(IoT)正在改变着现有的网络结构,传统的边界安全模式受到挑战,异构异主设备之间互联互通需要建立安全和可信赖的协同机制,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共同的框架,来应对物联网中大量存在的安全和信任挑战,以实现物联网端到端的安全可信。

“打破原本孤立的个体,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分布式协同网络。以区块链节点的形式将各类智慧家庭厂商、家电终端平台以及监管机构连接起来,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解决关键瓶颈和核心痛点,也将增强智慧家庭生态的繁荣性和兼容性。”粤成股份创始人洪仕斌表示。

钉 科技 创始人丁少将认为,“任何人、事、物想要访问网络,都需要经过严密验证,从而为物联网构建安全屏障,这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未来,是十分有必要的。标准的推出,则可以更明确地指导‘零信任原则’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加强互联互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助于智能家居的规模化更快地落地。”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企业往往热衷产品生产,而忽略标准的制定,使得中国产品在全球拓展中遭遇诸多技术壁垒,而此次长虹等企业率先制定全球首个‘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使得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标准制定的能力有所增强。新型的技术需要相关的标准来引导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于新型技术的产业生态化和全球化方面,其巨大的商业潜力需要有相关的标准来引导相关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国企业已经走在前列,说明中国传统企业在标准、产品技术,产品壁垒的构建方面,其意识已经增强。”中国本土企业软权力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冰表示。

全面布局物联网应用

给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方向

区块链物联网是ITU标准组织主推的概念,2017年初,ITU-T成立SG20标准组,负责物联网及其在智慧城市和社区的应用的标准制定。国内主导企业是中国联通,中兴通讯,中国信科。

而家电企业牵头,尚属首例。

近年来,长虹控股立足于互联网面向物联网,加速转型升级,在2018年设立信息安全灯塔实验室,全面布局物联网应用区块链标准研制。

唐博表示,实验室将致力于推动该标准的研制和发布工作,征集从事物联网领域区块链应用研究、测试咨询和工程实践的相关企业、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筹建区块链赋能物联网安全标准工作组,开展区块链与物联网安全融合创新的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普遍面临研发成本高、成产效率低、运营能力不足的困境。目前长虹面向物联网转型成果显现出其在智能化转型上已走出自己的道路。长虹的AIoT战略不仅在推动自身转型,也在对外赋能,推动产业升级。整体来看,长虹的转型升级进展明显:在C端,长虹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在B端,长虹已经拿下了多个产业冠军,比如,物联网模块,轨道交通电源等。”钉 科技 创始人丁少将表示。

“随着5G的普及,万物互联已经进入传统企业转型赛道,新型的商业模式构建成为传统家电巨头制造企业在升级和转型的一个风口。在此次转型中,长虹利用自己传统制造的优势,以及新时代的需求,长虹牵手制定的‘区块链+物联网安全’国际标准,将提升长虹自身的竞争优势。”周锡冰认为。

相关标准的落地也可谓意义巨大。

区块链物联网的垂直领域应用涉及众多领域:工业制造、联网的无人驾驶 汽车 、交通、公共技术设施和智能城市、金融服务和保险、家庭和商业房产管理、智能合约、零售等。

“未来家电巨头将在工业制造、无人驾驶、智能城市等领域,成为重要的支撑甚至是带领者,其正在展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中钢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表示。

丁少将认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该标准所能影响的产业及领域会是相当宽泛的,毕竟,‘物联网’在未来生产生活中本身就应该是泛在的。短期内该标准主要会给智慧家庭、智能可穿戴、智慧出行产业发展以标准和方向,以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编辑 乔川川)

旗下公司。根据查询河南淘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简介得知,河南中钢网是淘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的。河南淘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院校专业:

洛阳理工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十三朝古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洛阳。,2007年3月,原国家建材部直属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原洛阳大学合并组建洛阳理工学院。6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深化“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先后为国家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近20万名高级专门人才。2013年,学校被确立为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之一,201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本科院校。2021年11月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 2229亩,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9463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是河南省园林单位。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亿元,有各类实验中心7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4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9万册,电子图书192万册,中外文期刊报纸338种,全文数据库23个。学校博物馆为河南省国有博物馆。校内建有李凖先生纪念馆、李进学艺术馆、精品碑刻陈列室、教育博物馆等主题展馆。学校管理规范,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2020年8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授予“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 28万人,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坚持教学优先地位,产教融合发展。设有 14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7个专门教育和行业学院(冠名班),学校是首批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院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黄河科技集团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与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58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9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4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发展中心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全校现有教职工 1819人,其中专任教师1459人,高级职称教师62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9%,具有博士学位359人,具有硕士学位90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67%,“双师型”教师1099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6人、河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8人、河南省优秀专家5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洛阳市优秀专家等市厅级人才140余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在内的100余名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聘有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800余人;选拔校级专业建设首席教授、学术带头人100余人。,学校坚持创新与服务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智库建设快速发展。获批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有首批河南科技智库研究基地、河南省特种防护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等31个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承担或参与了《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五年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编制工作;与洛阳市人民政府、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联合水泥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300余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分院、郑州大学出版社洛阳分社等机构落户学校。近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5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1861项。,学校坚持特色兴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建材行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传承建材基因,积极响应 “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当选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的理事长单位,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建材‘走出去’发展先进单位”。校内设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与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培训专业委员会,为建材行业提供订单式教育与培训服务。,学校以双创教育高质量为抓手,推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质量。学校大学科技园先后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形成了 “一园三区两基地”的战略布局。“十三五”以来,累计孵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79家,累计营业收入达到329亿元。自2014年以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749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24项,曾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校级优秀组织奖”,2015年以来连续4届捧得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优胜杯”,连续5届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质量逐年提升,连续三年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2017—2021年连续五年位列全国普通高校本科组300强,河南省前10强;在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16名。,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国内外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深入实施豫沪教育合作项目,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共建 “中芬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建立复合刀具与精密加工国际联合实验室,与韩国全北大学建立新型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匈牙利肖普朗大学、韩国映像大学等10余所国外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大学举办3个合作办学项目,并接收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友好学校的留学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教职员工秉承 “致知、致善、致能、致新”的校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抢抓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三融三创、融创结合”,以更加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更加蓬勃的昂扬斗志,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建材行业有影响、服务地方有贡献、‘一带一路’有作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其他信息:

洛阳理工学院有3个校区。洛阳理工学院是河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学校坐落于洛阳市。洛阳理工学院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新材料专业协作会理事长单位、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补充材料:

洛阳理工学院办学历史可溯源至1956年创立的三门峡水力发电学校,后历经洛阳地质勘探学校、洛阳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发展阶段。在1993年,学校更名为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在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洛阳大学合并组建并升格为洛阳理工学院。洛阳理工学院的专业主要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焊接技术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洛阳理工学院地处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国现代化工业城市和科技研发基地、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十三朝古都——洛阳。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洛阳大学合并组建,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原国家建材局,1998年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洛阳大学始建于1980年,隶属于洛阳市。
建校60年来,学校秉承“致知、致善、致能、致新”的校训,坚持“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立足洛阳,面向河南,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日益提升。2013年,学校被确立为河南省首批五所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2229亩,分3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9041万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先后被授予“洛阳市园林单位”和“河南省园林单位”称号。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26亿元,有各类实验室4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29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98万册,电子图书148万册,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全文数据库23个。建有李凖先生纪念馆、李进学艺术馆、河洛地区精品碑刻陈列室等主题展馆。学校管理规范,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省直教育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群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百佳网站,学校连续7年荣获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17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0人,副高级职称436人,博士学位教师198人,硕士学位教师793人,“双师型”教师63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河南省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4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7人,省级优秀教师9人。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硕博研究生导师近40人。聘有包括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12个学院、3个基础教学部和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天瑞干部学院、中迈干部管理学院、洛阳市服务外包学院等5个专门教育学院。现有41个本科专业,有“材料学”、“岩土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自动化”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项目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材机械基础教学实验教学中心”、“水泥生产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5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有机钼(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为省级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

学校注重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和扩展服务建材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设有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培训基地,有“河南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水泥与混凝土制品生产力促进中心”、“固体废弃物开发利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古都文化研究中心”、“河南区域产业发展研究中心”5个省级科研平台。是“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的合作高校,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有50余个校内科研机构,承担或参与了《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五年规划纲要(2015-2020年)》编制工作,承办了“洛阳老子文化国际论坛”,“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学术研讨会”等重大会议,与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洛阳市政府签订了《产学研用合作协议》。近5年来,学校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共计391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04项。

学校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万余人,与郑州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河南科技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建有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洛阳理工学院的“千度创客空间”是洛阳市高校第一家众创空间,并被确定为“河南省众创空间”。近3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上获得国家级奖励300余项。在近5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2项,获“全国校级优秀组织奖”2次。在河南省“挑战杯”竞赛中,学校连续两届捧得“优胜杯”。特别是在“挑战杯”全国总决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位列河南省高校总分第三名,第三次获得“优秀组织奖”。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被授予“全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韩国映像大学、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等10所国外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开展了5个合作办学项目,并接受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坚持教学优先地位,不断建立、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家建材行业发展战略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鲜明的示范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天昱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天昱智造”)是一家立足金属3D打印、金属部件修复与再制造、工业智能系统等领域,集定制生产、设备研发、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天昱智造由中钢集团中钢设备有限公司注资控股,拥有3000平米的智能化厂房以及前瞻性的先进生产线。

企业实力

天昱智造以以承接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并举,并聘请关键产业的资深专家和欧洲日本3D打印学者作技术顾问。研发团队由出自国际高校的****和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领衔,高学历多层次青年人才为主力军,运用国际一流的金属微铸锻3D打印技术与物联网、智联网紧密结合,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服务的国际化企业。

致力于研制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微铸锻复合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变革我国在金属零部件3D打印方面缺乏自主创新的现状,突破发达国家对该领域的技术封锁,实现我国3D打印技术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我国的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326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