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养鱼的新模式出现了,利用集装箱养鱼都有什么优势?

集装箱养鱼的新模式出现了,利用集装箱养鱼都有什么优势?,第1张

集装箱养鱼是一种新兴的养鱼方式,它是一种连片、立体的集约养殖方式,循环水、高密度受控养殖使其成为高效水产养殖系统。

首先,集装箱养鱼根据水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陆基推水式”和“一拖二式”两种模式。陆基推水式的优点是一是养殖成本低,二是设施化农业收获简单,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三是由于集装箱的高密度养殖,可以精准控制,集中投喂,节省了饲料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最后的优点就是鱼虾品质好,因为水是不断环流的。

此外,由于陆基推水式养殖箱配备了废水沉淀系统,可以将废水进行多级沉淀后去除掉悬浮颗粒然后排入池塘,使得养殖自身污染极小,而且由于换水量很大,因此发生病害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减少,由于养殖区域集中,所以使用药物来进行病害防治的用药量也大大减少,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户的收益。一拖二式与陆基推水式不同,它属于全封闭集装箱养殖,它包括了一个智能水处理箱和两个养殖箱,他的核心和关键都式全程封闭水处理。

一拖二集装箱养殖有非常突出的六控系统,可以实现养殖的智能标准化、绿色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精细工业化,它的优点是辅助设备多,可以精确调节水体中的各项指标,确保养殖水质最佳,它还有恒温系统,可以提高养殖对象成活率,满足错季市场需求,获得持续性收益,最后就是满足了生态环保绿色的要求,辅助设备及时处理养殖粪污,降低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水平。




观赏鱼

养鱼最闹心的就是水质问题了,有时候突然的水质变差还会引起鱼类的大规模死亡。影响水色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有浮游生物、悬浮颗粒、溶解物质、天空及土质反射等因素综合造成。但是浮游生物数量及种类又是决定水色优寡的主体部分。根据池水水色可把水质划分几个类型。



1、瘦水:水色呈淡绿色或清澈见底,透明度在1250px以上,水中浮游生物量少寡,但有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少,有时出现使鱼类难以消化的浮游植物,此水质若迅速施肥,终属差水。



2、肥水:一般水色呈黄褐色、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在25-1000px之间,说明水中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且易被鱼类摄取,而且水中溶氧又丰富,应正常的施肥。



3、老水:一般水质呈暗绿色、蓝绿色、灰色或混,水质的混度大,透明度在20-625px之间,水中含有较多鱼类半消化及易消化的物质。此水质若不及时采取注水、换水措施,就会使水质缺氧变坏;

绿水形成有很多的原因,喂食大量的食物,而鱼的排泄物或残渣累积增加,使的这些东西溶解出大量的有机物,并分解成很多的氮化合物,而且更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使的水质产生优氧化,产生大量的浮游性藻类。我们知道绿藻需要阳光(植物日照灯),二氧化碳及有机物,当这因素形成后,便很容易发生绿水。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除藻剂或澄清剂是最下策的办法,既伤财又不能除根本,这些原因都是因为饲养不当发生的,所以先检讨自己的饲养管理方法。



4、坏水:当水质变成红棕色、褐色或黑色,具有腥臭味,这是水质严重污染的反映。它是浮游生物在肥水基础上进一步繁殖而成,出现的蓝绿色或绿色的云层及块状、丝状现象,即为“水花”。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就会造成全池缺氧浮头,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同时水色的变化,还与投饵施肥的种类有关。



养鱼是科学,养鱼是艺术,养鱼是不怕累,养鱼是不怕苦,养鱼是责任心。所以长期不换水并不是最好的养鱼的方法,各位主人可要注意了哦!



小规模个人养殖观赏性鱼类一般不需要办理证件;大规模养殖经济鱼类一定要办理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环保评估合格证等,而且由于各地政策都不一样,养鱼具体需要哪些证件可以去当地的农业局进行咨询。
一、捕鱼需要具备的条件:
1、必须持有有效的渔业船舶检验证书、登记证书、捕捞许可证书,确保船证相符、证业相符;
2、必须确保满足职务船员最低配员标准,普通船员全员持证;
3、必须足员足额办理保险,推行实名制;
4、必须确保北斗、AIS等通导设备状态正常。
二、对渔业违法的行政处罚有以下种类:
1、罚款;
2、没收渔获物、违法所得、渔具;
3、暂扣、吊销捕捞许可证等渔业证照;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
法律依据:《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 第二条 下列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外贸业、饮食业、服务业、旅游业、手工业、修理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统称工商企业),都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办理登记:
(一)国营工商企业;
(二)合作社营和其他集体所有制的工商企业;
(三)联营、合营的工商企业;
(四)铁道、民航、邮电通信部门及其他公用事业单位所属的工商企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办理登记的其他工商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608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