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云柜亮相京交会,智慧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

大健康云柜亮相京交会,智慧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第1张

健康云柜亮相京交会,智慧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

2019年5月30日,由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支持,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与北京市海淀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协会共同主办,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JISA)和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北京市海淀区大健康产业联合会共同承办的“2019智慧服务峰会暨第七届软件与信息服务国际企业对接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多功能C厅成功举行。作为承办方之一的北京市海淀区大健康产业联合会会长韩笑冰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本届峰会大咖云集,亮点纷呈。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钟明博、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秘书长李劲、北京市海淀区大健康产业联合会会长韩笑冰、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国际业务研究会会长大须贺正之、菲律宾贸易投资中心(PTIC)商务参赞格伦·佩尼亚兰达、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业企业协会(NASSCOM)、全球贸易政策发展主任兼国际战略市场高级总监Gagan Sabharwal、百度AI技术平台体系战略投资总监王亮非等大健康领域、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的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及300余嘉宾齐聚峰会,共襄盛举。

作为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主题分论坛之一,本次峰会秉持跨界融合的基调,围绕智慧服务助力数字化转型的主题,以共同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为目标,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为切入点,聚焦AI+产业,立足大健康领域,与来自日本、印度、菲律宾等国家的代表及国内行业企业嘉宾进行了观点碰撞。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和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在峰会上共同探讨了智慧服务如何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开创AI+大健康产业的新局面。

北京市海淀区大健康产业联合会会长韩笑冰携大健康云柜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分享大健康云柜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综合服务应用的专题演讲。在会上,韩会长分享了互联网+医疗中的一些现状及医患关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分享了大健康云柜建设的初衷及建设意义。大健康云柜亮相本次峰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与会嘉宾的认可。

大健康云柜是由北京市海淀区大健康产业联合会牵头,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先生投资、牧家科技有限公司携尼尔森、谷歌、苹果等大数据领域技术团队精心研发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智能服务终端。大健康云柜通过技术创新,用稳定、高效的技术解决了无人零售的落地。服务了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首都儿研所等上百家医院,获得了医院的好评。

本次峰会,有国内外行业机构权威专家及企业高管参会并分享了精彩观点,知名AI企业、独角兽公司、科创版等大健康领域的企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在峰会上分享了行业创新案例,台上台下共同探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优势带来的行业创新引擎,重点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行业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还发布了《2019年北京服务外包发展报告》等,为AI+大健康的发展增添力量,开创AI+大健康的新机遇!下一届京交会我们不见不散!

文章|飞扬

编辑|盈袖

我国的银发市场如何

中国的银发市场如何,现如今,养老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老年人对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有了不同要求,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的“银发经济”市场已然形成。我国的银发市场如何。

我国的银发市场如何1

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11月25日,银发经济概念股开盘拉升,截至收盘,康泰医学、湖南发展、悦心健康等多股涨停。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59万亿元

据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联合发布的《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3亿人,老年人口总消费6126万亿元,分别是2020年的189倍、873倍。

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2016-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预计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达到59万亿元。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银发经济对于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虽然银发经济的整体市场空间广大,但是真正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业态并不多,整体市场都处于一个市场成本较高,但是成品质量并不高的状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于老龄群体来说影响积极且深远。对于未来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或社会养老,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站在政策的风口上,对于银发经济相关概念的上市公司是极大的利好,本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将会对于银发经济赛道会有更多的政策倾斜。上市公司相较一般公司拥有更大的资金募集能力和更广泛品牌影响力,不管是推动市值还是业绩的增长,都有所裨益。”

95家上市公司迸发活力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目前A股共有95家养老概念上市公司,涉及医药生物、信息技术、轻工制造等多个行业。

然而,由于此前对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的忽视和投资不足,相关上市公司涉及养老产业较晚,但可以预见的是市场对于银发经济相关产业未来需求旺盛,养老服务将会是一个庞大、发展快速的朝阳产业。

以悦心健康为例,其在发展好时尚健康建材业务品牌的同时,稳步推进医养结合的大健康产业,推动为“活力长者”和“失智、失能的需要专业护理的长者”提供从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康复护理,到养老照护一体化、系统化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业务布局。

在医疗康复用品方面,英科医疗、翔宇医疗等公司生产适用于老龄群体的医疗用品和康复器械,英科医疗的电动智能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广泛运用于养老护理领域,翔宇医疗则针对疼痛康复、医养结合等智能康复设备的细分领域加大自主研发。开源证券研报显示,当前我国康复器械需求总量达到约1287亿元,已设有康复科的综合医院占比不到30%,增量市场达到约906亿元,增量空间大。

此外,针对老龄群体长期卧床的现状,豪悦护理深耕成人失禁用品,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发适用性产品。恒华科技、思创医惠、珠江股份等上市公司也在积极探索依托物联网的新型养老服务平台。

抓住机遇也要贴合需求

江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当前的银发经济概念的上市公司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响应政策的`号召,提升自己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在深度市场上、垂直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发力点,进行产业的布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长期稳定的发展。”

银发经济作为潜在的经济增长点,蕴藏着巨大发展价值。但也不能忽略由于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所带来的制约。江瀚认为,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完善,但老龄相关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社会参与不充分等也都是未来银发经济仍待解决的问题。

“在老龄化浪潮来临的同时,数字化浪潮也随之兴起。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大多数人可以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生活便利之时,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面对的却是‘数字鸿沟’的尴尬,疫情期间老人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的新闻,正体现了这点。”张毅表示。

此外,尽管养老产业链不断延伸,但目前尚未出现专注于服务老年人文化消费的平台级公司。除去中老年人生活用品和保健产品,老年人文娱社交、教育、医疗健康上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在政策红利带动下,老龄群体的需求被进一步激发,这更需要相关企业贴合老龄群体发展实际,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量身定制”,以覆盖老龄群体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国的银发市场如何2

如果能活到一百岁,你将如何规划和看待你的人生?这是《百岁人生》一书中抛的问题,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人生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视角。现如今,养老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老年人对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有了不同要求,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多元的“银发经济”市场已然形成。

政策连续加码

年内新增超47万家相关企业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完善支持政策体系,统筹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同时,发展适老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年内继“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求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后,国家层面再次强调发展银发经济。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国家再次强调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在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的同时,加快发展养老相关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满足老年人网络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需求,有利于打造经济和内需的新增长点。

政策层面对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愈发重视,相关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涉足养老产业的市场主体逐渐增多。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244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老人、老年、养老”的相关企业。在注册资本方面,2894%的银发经济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另有3502%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小于100万元。截至11月25日记者发稿,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年内已新增超47万家银发经济相关企业,较去年同期上涨372%。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中国银发经济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2020年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持续上升,2020年已达54万亿元,年增长率为256%。据预测,到2021年,中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达到59万亿元。

银发需求催生投资机会

资本市场有望出台支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也被推至资本市场聚光灯下。在沪深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已有部分投资者对相关产业的上市公司布局情况进行提问并提出建议,上市公司则积极回应。

一家陕西服务业公司回复称,“公司目前已关注健康管理、康养相关资源和项目,针对‘银发经济’市场,亦在积极地做好中老年客群的需求管理和用户运营。”

另一家福建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表示,作为智慧养老领域的先行者,公司在业内领先开发了“智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将居家老人健康管理需求、日常生活需求、社区服务、社会服务提供商以及政府监督、管理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互联网+养老”的新型智慧养老模式。接下来,公司将持续加大养老产业的投入力度,布局机构康养服务,健全公司养老服务体系。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1月25日,A股市场的养老概念股共有95只,涉及房地产、医药制造、住宿、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95家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合计达1238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95家公司实现营收收入合计达289537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达19438亿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适老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落实《意见》提出的措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适老产业多元化体系建设,预计包括养老金融(年金、信托、理财等)、服务(就医、助浴等专业化助老服务)、地产(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多个产业将迎来投资机会。对资本市场而言,后续有望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引导资金向适老产业流动,为市场带来新增长点。

“相关上市公司可以结合主营业务发展特色化养老产品,提供差异化养老服务。”陈雳建议,对于地产、建筑、家居行业,可以发展居家适老化设计,开发建设老年公寓、老年社区等特色产品;对于旅游行业,可以与特色景区、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绿色养老度假产业;对于互联网行业,可以发展智能养老服务,为旗下产品推出适老模式等;对医疗行业,除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发药品、保健品外,可以发展以医疗康复为核心的康养服务等。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开发适老产品时应结合老年群体身体素质特点,在提供适老服务时应配备完善的医疗服务团队,防范风险。

此外,在吴琦看来,当前发展适老产业还有三个问题需高度重视:一是老年人虽然消费意愿提升,但部分消费能力相对不足,限制了其消费需求;二是符合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基础设施和产品服务还有待完善,例如日益凸显的数字鸿沟问题;三是适老产业的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有待完善,例如与之配套的金融服务相对滞后,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加快养老金融创新。

我国的银发市场如何3

在各地推进适老化改造的背景下,消费领域的适老化改造也提上议程,尤其是网上购物中的定制产品、智能产品越来越受到老年人青睐。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随着老年人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成为“银发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热点。希望更多人共同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老年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老年用户线上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彰显出我国现有养老服务格局。在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的场景下,适老商品及服务将更加符合多元化及个性化需求。

《报告》显示,在京东平台(下同),2021前三季度银发族网购销量同比增长48倍。在居家养老场景下,适老家居的消费增长近1倍。

其中,安全扶手、颈椎枕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15倍,电子锁、智能晾衣架、智能马桶、恒温花洒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50%。入秋之后,银发族保暖类消费明显增长,新商品暖被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8倍,取暖器成交额同比增长25倍,水暖毯、保暖内衣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80%。

除居家、服饰等生活必需品,银发族的网购清单增加了旅游、健康、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旅游消费增长10倍,齿科消费增长8倍、健康体检增长2倍,洗衣服务、生活缴费也呈高倍数增长。

消费需求的显现将倒逼电商领域同样开展“适老化改造”。据悉,工信部、民政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适老产业委员会与京东等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全面服务老年人高品质生活的“暖阳行动”。

京东方面表示,将打造全场景适老新标准和一站式关爱方案,全面升级老年人居家、健康、线上线下、精神生活及时尚生活多维度商品及服务能力。如在居家这一核心场景,就已联合多家品牌,在适老卫浴空间、起居空间、居室安全防护三大维度发力,通过无纸化如厕、坐式恒温沐浴等8大场景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感和舒适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503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