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态 建设高质量物流供应链体系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建设高质量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良好的生态体系。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宋嵘认为,要树立长远的生态观,打造共生共荣的新型行业生态。当前物流行业内存在一些恶性竞争、过度竞争、低层次竞争,不健康的行业生态是制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无论是传统的线下企业,还是线上企业,创造良好的行业生态刻不容缓。
宋嵘说:“今年,中外运提出了‘运万物、连世界、创生态’的行业使命。我们致力于运得更多、运得更远、运得更好。而连世界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依托线上和线下网络,更好地连接供应商和全世界。创生态则是中外运最诚挚的初心使命,我们相信今天的物流企业取得成绩的关键不是在战胜竞争对手,而是在于战胜自己实现利他共赢。”
林安物流执行董事、总裁余栋梁认为供应链生态建设有四个维度,即“一硬”“一软”“一网”“一生态”。“一硬”指的是建设供应链新生态首先要有基础设施与基础设备,这是供应链的落脚点与重要支撑。“一软”指的是信息体系的建设,要将资金流、商流与信息流进行整合。“一网”指的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互通,供应链生态建设同样需要实现各个层面的链接协同。“一生态”指的是通过生态实现供应链的垂直联系,上、中、下游纽带以及产业之间的融合。谈到这四个纬度的逻辑关系,余栋梁表示,“一硬”和“一软”更多是从企业内部考虑如何去打造线上和线下的平台。“一网”和“一生态”则更多是企业之间、城市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的协同、融合。只有将这四个层面都做好,供应链体系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有效的、智慧型的新生态。
苏宁在10年前是一个纯线下的零售企业,10年后的今天,苏宁从线上到线下,开始做物流。苏宁物流副总裁陆君峰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要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以此助力企业发展、用户体验提升和行业降本增效。此外,还要加大绿色物流项目的投入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物流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
新路径 方式方法多元化
当前,究竟有哪些路径可以实现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多位嘉宾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呈现多元化态势。
希杰荣庆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裁熊星明认为,智能化是提高企业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物流企业首先应该在点上实现智能化,比如仓储、运输、配送等;此外还应该帮助客户在整个供应链服务过程中实现智能化。
共生物流平台董事长卢立新表示,供应链的驱动力是数字化。现在是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用数字供应链来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建立网状智慧供应链,整合线上和线下全渠道。
宋嵘提出要树立前瞻的科技观,就是通过智能科技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无疑是推动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出奇制胜的法宝。为此,中国外运提出了“智于科技、慧于生态”的智慧物流理念,开启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五大科技创新场景和全链条应用,以数据驱动、算法领先、智能取胜为主旨,从产品服务、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几个层面开启了全面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目前,我国的实体经济从外向型转向消费型,制造业从粗放式走向智能制造和工业4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对物流行业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物流布局上,需要一些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思考。天地汇集团董事长徐水波认为应该对行业进行重构,基于行业重构的创新实践,将是物流供应链创新实践的主方向。“如果要重构,就必须要提升运价,还需要在运营上取得突破。”徐水波告诉记者。
新趋势 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迈进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但是,我国目前还不能称为是物流强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在这一要求下,同时要建成物流强国,实现我国由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的转变。
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定调之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我们从物流大国向现代化物流强国转变,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促进我国物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就在不久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重要新概括。这是新时代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而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成为物流强国的前提。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巡视员魏贵军认为,在物流高质量发展中要促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布局,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所有企业之间形成合理组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在物流高质量发展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增长点。
“双11”已过,马上又要迎来“双12”,顺丰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杨天平感受颇深,他告诉记者,即便消费拉动我国的物流业快递业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实际上只能算是快递大国,还不是一个快递强国,我们离快递强国的路还很漫长。他说:“现在我国快递的国际业务,无论从件数到收入占比还是非常小,未来有更多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快递物流要为他们提供基本保障。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
传化公路港—2020盒马新米季开幕暨先农氏智能无人碾米机入驻盒马 发布会
万物互联,5G已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是5G带给我们的无尽想象。
在9月29日双方共同举办的盒马新米季开幕暨先农氏智能无人碾米机入驻盒马 发布会发布会上,先农氏第68代智能无人碾米机正式亮相,这标志着先农氏的研发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强化了先农氏在智能无人碾米机行业的领军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先农氏现在已经由2010年的10 版智能无人碾米机发展到2020年的68 版智能无人碾米机,此次技术人员还特意为入驻盒马的智能无人碾米机——先农氏智能无人碾米机X68机型做了一些技术上的改进,性能更优化。
大湾区盒马鲜生市场运营总监 魏杰(左二)、先农氏 科技 集团招商总经理 刘军(右一)、大湾区盒马鲜生粮油采购经理 陈泽雄(左一)在发布会现场为先农氏智能无人碾米机X68机型揭幕。
据悉,恒温制冷保鲜、激光打码生产日期可寻是先农氏第68代智能无人碾米机的突出特征,还增加了超大视窗加工全流程可视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 *** 作体验,与此同时,先农氏第68代智能无人碾米机还能够在短短的19秒内即完成从碾米到自动封装成精美小包装的作业,更是大幅提升了智能无人碾米机的效率!
现场幸运观众在主持人和先农氏工作人员的陪伴下,抢先体验先农氏智能无人碾米机X68设备
对于此次合作,盒马鲜生方面也极为看好。盒马鲜生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先农氏在中国现碾米品类非常专业,也是智能无人碾米机行业的领头羊。先农氏在智能无人碾米机行业的研发能力突出、业务模式成熟。盒马对智能无人碾米机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与先农氏这种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能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买米体验,买得放心,吃的安心。
大湾区盒马鲜生市场运营总监 魏杰(左一)、先农氏 科技 集团招商总经理 刘军(左二)大湾区盒马鲜生粮油采购经理 陈泽雄(右一)在发布会现场深入交流。
据悉,先农氏的核心团队由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组成,在2018年获得由中信信托、顺丰和网易三家巨头成立的投资机构中顺易资本领投、社区龙头彩生活等跟投的1亿元A轮融资,获得了主流投资机构的认可后,本次更是得到零售行业盒马鲜生的青睐,独角兽潜质逐渐显露。
先农氏作为中国现碾米品类的开创品牌,从2014年即开始通过创新技术、物联网+全渠道等进行业务创新和战略布局。目前,先农氏已拥有二十多项智能无人碾米机核心专利,并多次获得国家和行业的认可。先农氏连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随后又相继摘得“中国现碾米行业领导品牌”、“日照市首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等多个行业重要奖项。
发布会现场,大湾区盒马鲜生粮油采购经理陈泽雄将“先农氏深圳售后服务中心——盒马鲜生特约售后维修站”牌匾授予先农氏 科技 集团招商总经理刘军
在加速智能无人碾米机技术创新的同时,先农氏还从产品出发对大米供应链进行极致优化,构建现碾米商业新生态。一方面,先农氏严控稻谷质量,通过选用带有鹰标的五常大米,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稻米。五常大米作为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证明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于一身的大米产品,其品质毋庸置疑。同时,先农氏还与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广东省粮食行业协会达成了战略合作,在黑龙江共建10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以自建种植基地从源头保证大米品质。
发布会现场,先农氏现碾大米盒马联名款,因其优良的米源品质保证和新鲜美味的试吃体验,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好评
自先农氏2010年在国内提出现碾米概念后,现碾米引领的“吃米新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但目前现碾米在全国大米市场中的占比不足1%,而日韩发达国家现碾米市场占比均已超过50%。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现碾米市场空间巨大。在此背景下,先农氏秉承“让天下人吃的大米更新鲜”的使命,通过智能无人碾米机业务“现碾鲜尝”的概念,持续推动现碾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业内看来,随着5G的发展与工业40概念的逐渐深入,基于场景与新零售概念的突破,大米行业转型升级蓄势待飞。此次先农氏与盒马达成战略合作,以及先农氏第68代智能无人碾米机的正式下线,不仅为行业注入了创新力量,其通过智能无人碾米机业务搭建的现碾米生态系统,还将持续赋能大米产业的传统从业者,成为新零售时代下引领大米行业创新变革的领航者。两化融合背景
近短短一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工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历经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3次工业革命,世界由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进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而当前,世界范围内正掀起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的明确提出,源于德国率先推出的“工业40”战略。2013年4月7日至1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中,由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并迅速引起全球的关注,引发新一轮工业转型热潮。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提出了“科技工业联盟”,英国提出“工业2050战略”。面对滚滚工业变革大潮,中国也顺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虽然各国战略提法不同,但内容实质类似,均处于工业智能化的范畴之内。
工业智能化,即智能制造,实质为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互相结合的产物。当前人类工业技术发展成熟,而信息技术在近年也发展迅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智能化等技术层出不穷,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者之间已初步进行了融合发展,人类社会具备了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资本。
然而,我国国情现状决定了我国的工业发展注定要走一条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道路。我国目前的工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历经3次完整的工业革命,在工业技术、工业基础上有足够浑厚的积累,由工业化过渡到信息化自然而然,先完成工业化后进行信息化;而我国工业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企业的工业化水平较为低下,尚处于工业自动化中低阶段。我国想要跟上世界脚步,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发展,齐头并进,并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加速工业转型变革,最终实现工业智能化目标,实现国家战略。
“两化融合”理念正是由此而来。
例如:MES即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产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工作中心/设备管理、工具工装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项目看板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以信息化的手段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这就是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贯标程度分4个层次:基础提升、单项应用、综合集成、协同与创新。单项应用是个门槛,到达这一步,我们可以去进行两化融合贯标。
那到底哪些企业可以进行两化融合呢?比如:
1、已通过试点企业
2、制造业企业
3、制造业相关服务企业
4、新材料技术
5、高技术服务业
6、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7、资源与环境技术
8、传统产业升级
两化融合贯标,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一、获得直接的政府补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共出台近180项支持政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省、市、区级政府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配套奖励政策(市级政府一般采用1:1配套奖励)。通过评定的企业都可能拿到不同数额的奖励,以广东省为例,成为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并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将获得以下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贯标的企业在后续的政府专项资金支持中也会得到比较大的收益,因为省、市经信委的后续政策与专项资金也比较多,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信息化发展专项等等,这些与两化融合贯标成果是紧密相联的。
二、协助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发挥技术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并通过技术来实现和规范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1、技术融合促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在工业技术研究中不断的融合植入信息技术,从而创新出更先进的技术工艺。
2、产品融合促使产品竞争力提升:实施两化融合,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产品中开发出技术含量更高,更贴近市场需求的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
3、业务融合提升业务能力:企业实施两化融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推出更高效的业务体系、客户服务体系、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反应机制、改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
4、管理融合提升管理效率:实施两化融合,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建立更方便、高效的工业生产管理体系和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5、两化融合衍生新的产业:随着整个市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深度的提升,新的产业有可能会被催生出来,例如:将交易放在云平台的B2B、B2C电子商务、工业软件等。
简单说,两化融合贯标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加快企业运行效率,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三、企业实力获得认证,得到更多政策倾斜
企业两化贯标类似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
完成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市场采信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1、工信部明确提出,优先从符合两化融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中选择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工业转型升级项目的CPS测试验证解决方案应用推广任务申报中,通过两化融合评定的企业加6分。
2、地方政府方面,广东、江苏等省明确表示,通过评定的企业将在省技术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资金政策上给予优先支持。
3、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明确提出,已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可直接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列为企业信用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4、在政府采购方面,广西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中,已将是否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徐工、潍柴等龙头国企也将优先选择通过评定的企业作为供应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