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
“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效率,重视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做正确的事”强调的是效能, 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这包括是做或者不做某项工作。
实际上,第一重要的却是效能而非效率,我们需要朝着正确的目标快速推进。
1找出“正确的事”
更深入地挖掘和分析问题,给自己提供足够的决策依据。
2从一开始就怀有最终目标
每一项工作都有其特定的最好结果,这就是我们所期望达成的最终目标。高效能人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往往在做事之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哪些事是必须的,哪些事往往看起来必不可少,其实是无足轻重的。
二、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3 编排行事优先次序
工作是以目标的实现为导向的,应从目标出发,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所谓“重要程度”,即指对实现目标的贡献大小。
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 它们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愈不重要,它们愈应延后处理。
简单地说, 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4 精心确定主次
要做到这一点, 你要问自己四个问题:
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需要做什么
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
什么能给我最大的满足感
5 把重要的事情摆在第一位
工作是要有章法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轻重缓急!以下是两个建议: 每天开始都有一张优先表; 把事情按先后顺序写下来,给自己制定一个进度表。 下面是有助于你做到这一点的三步计划:
估价。 首先,你要用目标、需要、回报和满足感这 四项内容对将要做的事情做一个估价。
去除。 第二是去除你不必要做的事情,把要做但不 一定要你做的事情委托别人去做。
估计。 记下你为目标所必须做的事,包括完成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谁可以帮助你完成任务等资料。
6做事情的四个层次
如下图的 4个象限。我们每个人每天面对的事情,按照轻重缓急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即重要且紧迫的事;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
紧迫但不重要的事;
不紧迫也不重要的事。
只有在第三象限,它才是卓有成效的个人管理的核心。尽管这些事不紧急,但它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 品味培养、工作业绩等等。 只有养成 “做要事不做急事” 的良好个人习惯,你工作起来才会驾轻就熟。
你会提前做工作计划,按时复习功课,经常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状态,并且避免了临阵磨q的紧张和尴尬。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
三、麦肯锡的高效时间管理技巧
7 工作秩序条理化
把办公桌上所有与正在做的工作无关的东西清理干净。必须确保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应该是此刻最重要的工作。
不要因为受到干扰或者疲倦放下正在做的工作,转而去做其他不相干的事情,你一定要力求把你手头的工作做完后再开始另外的事情,即使这项工作遇到了碍,你也要尽量完成到一个再做它时容易开始的阶段。
一项工作做完后,一定要把与这项工作相关的资料收拾整齐,并按照类别把它们放到合适的位置,千万不要把它们就这样摊放在办公桌上。下一步你该核对一下剩下的工作,然后去进行第二项最重要的工作。
8 重视团队的力量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项目是明智的选择,不要担心功劳被别人抢走。
9 先摘好摘的果子
通俗地说,就是先从最容易、最有把握的地方做起。在心里自然地建立起一种信心,我一定能把目标实现,进而在以后的旅途中,能够抗得起命运的重担。
这同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这样由易到难地做事,自己心里对这个过程肯定会越来越熟悉,所以在困难越来越大时,我们能够沉着应付,而不失方寸。
10 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80/20 原理
“80/20 原理”对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 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 20% 的成效。
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11 一次只能解决一件事
许多人在工作中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而且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这个简单的工作方法:“ 一次只能解决一件事 。”
他们总试图让自己具有高效率,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四、关注大画面
12 关注最终的目标
当你想方设法去解决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时,如果同时盯着许多需求,就容易丧失目标。你要时不时地从正在做的事情中抬起头来想一想。问自己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你在做的事情对解决问题究竟如何它是如何推进你的思路的这是不是你现在正在进行的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它没有多大的帮助,你为什么还要做呢
因此,在每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随时怀有这个终极目标,随时关注着人生这个大画面,随时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很高的效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13 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标?
为了避免成为一个空谈主义者,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首先该做的就是必须将我们的终极目标化为明确的具体目标,化为实际可行的目标,并且立即朝着这个目标彻底行动起来。
为了不使自己所列的这些目标成为空谈,我们准备了一些问题,希望你在做计划的时候,参照一下,时时追问一下自己:
我订下的这套远期、中期与近期目标是不是明确, 是不是可行
对于下星期所想从事的工作,我是不是已有清晰的概念
在一个工作日开始之前,我是不是已考虑妥当这一天的工作次序
我是不是以事实之重要性而非以其紧迫性作为确定行事优先次序的依据
我是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过程,又 是不是以绩效而非以活动量作为自我考核之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生常谈的提升工作效率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学习,祝愿零贷部落大家庭的成员都能做到高效快乐工作,认真生活。下面是一些读后感:
1做每一项工作前首先要明确目标,目标要清晰可行;
2做正确的事强调效能,正确做事强调效率,首先要考虑效能,再次效率;
3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一次只解决一件事,做要事,而不是做急事;
4依靠和利用团队成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共同完成目标;
580/20 原理: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花20%的时间取得80%的成效;
6目标分解,逐步实现近期和长远目标,定期回顾现在做的是否使自己更接近目标。经过多方连日的努力,辽宁省的疫情有所缓解,等级也从一级降至了三级。本人所在的单位也正式通知,下周一恢复正常上班。本周d性工作的我继续借助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本周读完两本书,其中一本为《麦肯锡工作法 个人竞争力提升50%的7堂课》。
麦肯锡被誉为“全球最牛咨询公司”,曾有外媒报导称中国百强国企中,有22家都是麦肯锡的客户,后者为中国的“一带一路”等倡议项目提供了咨询服务。早年间该公司入驻中国,国人笑称为卖什么,麦当劳兄弟公司。但玩笑归玩笑,此公司确实在业内确实有名,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为了让自己也能与优秀人士为伍,加之上周读冯唐《无所谓》的时候了解到,冯唐本人也出自麦肯锡,所以我带着诚意和敬意阅读完了麦肯锡工作法。读完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现将干货与君分享。
一是关于麦肯锡人的解题套路。书中作者将之总结为七步法:区分问题设定与解答区域、整理并将课题结构化、收集信息、建立假说、验证假说、考虑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我体会就是以下几句话:
1找到真正的问题比提出问题解决办法还重要;
2在框架下结构化地思考要比独断地思考有效率;
3调查一定要收集来自现场的一手材料;
4性感的处理信息才会产生新的价值;
5从零设想的视角出发提出新视角从而提出合适的意见;
6解决方案提出需要有事实、理由和提案构成的金字塔结构加之空、雨、伞的逻辑。
二是关于麦肯锡人保持思维清晰的方式。首先要好好休息,排解身心的疲惫;然后是运动身体,单纯快乐地玩乐。只有很好的休息,使五感更加敏锐,才有利于获得灵感,工作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三是关于麦肯锡人的成长。书中在描写区分意见与事实的时候不经意间谈到了麦肯锡人的成长,“正是得益于年轻时积攒的失败、辛苦、逆耳的忠告等林林总总的体验,在50岁成长为真正的成年人时,才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出探究本质的思考与判断,树立良好的大局观。”
对于上述三点干货,谈谈我的理解。
有时候做事的套路要比做事的结果重要。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什么是细节,其实就是套路。一时的成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世的成败。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所以做事情要建立自己的框架,熟悉了路数方有机会可立于不败之地。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话一点都不假,人没了追求啥都成了空想。近来新闻中报导抗疫工作一线很多同志忘我的状态,本人很是敬佩。但对一新闻中提到的发布强制休假通知,更是对组织的关怀和体贴表示支持和赞同。回忆身边同事,有为了工作劳累英年早逝的,有为了办案在死亡边缘游走过的,有更多因工作压抑得不到有效释放身体长期亚健康的。但请大家记住,我们现在不是战争年代,工作也不是离开谁就不能正常运转的。但我们是唯一的,咱们可都是家人的太阳,离开了我们她们真不一定转得动,所以请一定量力而行。再说回来,麦肯锡人工作压力也可想而知,但其提倡的工作休闲之道,我觉得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他们自上而下的这种方式,值得我们的组织和领导学习。
年轻时的财富在于经历,正是经历才让我们成长。趁着年轻,我们要尽可能多做事,不怕辛苦,不怕失败。要在做事中有所思,有所悟。想起在大学加入国旗班,班长曾说过我们在国旗班的时光可能是苦的,但往往回忆人生最美妙的时刻或是我们感到最受益的经历就是这段时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明天是农历二月二,对于即将恢复正式工作的我,希望以此为新起点。希望自己和大家能够以全新的姿态和面貌,投入新的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早日达到人生巅峰,迎接属于我们的时代,书写我们人生的华美篇章。因麦肯锡的大名,市面到处流传着各种麦肯锡方法,其中金字塔写作原则和MECE分析法更是广为人知。学习者众,然并卵,方案依然卖的是屌丝价,千辛万苦顶多卖二三十万。麦肯锡喝着咖啡,谈笑间就开价上千万。
不用怀疑人生,作为管理咨询业的开山祖师爷,怎么可能就靠写作和分析方法这点本事?
王重阳创办全真教,华山论剑折服四绝,武功天下第一。靠的可不是天罡北斗阵,而是先天功和一阳指。但因天罡北斗阵易学好上手,全真七子只学会了这个,就去闯荡江湖。结果呢,江湖只闻北斗阵,而未知先天功。欧阳锋可不吃这一套,把全真七子羞辱得狼狈不堪。天罡北斗阵顶多是撑门面的,先天功和一阳指才是武林绝学。
金字塔写作原则和MECE分析方法之类的只不是麦肯锡的员工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总结出的工作技能。对于麦肯锡来说,这些只不过是用来充点门面而已,并非看家本领。
打江山得看本事,守江山要靠仪式。向守江山的学真功夫,只会学到花架子。麦肯锡为什么那么牛?不是因为它现在的员工都会金字塔写作原则,都懂MECE分析方法,而是它的创始人马文·鲍尔够牛。
他说要有管理咨询业,于是便有了管理咨询业。他说一个方案要卖上千万,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当年马文·鲍尔接手麦肯锡时,管理咨询业还不存在,麦肯锡业务就是做做会计,艰难度日。是他,马文·鲍尔,洞察市场的需求:老板并非无所不能,其实也有很多困惑,需要专业的咨询服务。于是,他选择只向各类老板就各种重大管理问题的提供专业意见,由此开创了管理咨询业。
当时的人都搞不懂这是什么东西,连老板都觉得像是忽悠。
面对质疑,马文回敬了一句很牛逼的话:“我们不属于任何行业,我们自成专业。”直白点说,我们什么都不是,就是牛逼而已。当一个人自信到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时,他就真的改变世界了。话说到这份上,老板们也就且信且珍惜。
为什么选择只对接老板?因为只有老板重视的,才是最有价值的。在中国,我们经常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关注就不难,就是这个道理。这里面有它的门道。
一是有利于决策。因为方案只向老板负责,老板决定了就是最终方案。现在多少提供咨询服务的公司,深受改稿之害,就因为对接的是各种主管各种经理,层层提报,却没有一个最终能拍板的。要高效,就认准能拍板的。
二是只关注重大问题。事必躬亲的,不是领导;举重若轻的,才是老板。老板会尽可能地了解所有事情,但只会关注重大问题,比如组织结构。马文厉害在于此,他有老板思维,知道老板的痛点。于是在麦肯锡的方案里,一个企业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组织结构问题。
三是可以开高价。帮老板解决一个价值十亿甚至百亿的问题,要价只要一千万,老板会认为很值。如果只为经理提供服务,预算都是卡死的,要多五毛钱都是免谈。
所以从一开始,马文就定下了规矩,直接跟老板打交道,职业经理人滚到一边去。作为一个初创而又全新的行业,麦肯锡为这个高标准没少吃苦头,但毕竟是硬撑下来了。
跟老板并不好打交道,少不了得面对质疑:你是谁?凭什么给我出谋划策?这也是马文把麦肯锡定位管理咨询时,面临的最大挑战。
怎么解释和证明?于是,马文在各大商业杂志写管理问题的分析文章,有空时就约各种企业高层吃午饭聊天,跑到各种论坛发表商业问题的演讲。反正就是尽量露脸,谈自己的方法体系和商业洞见。
然后呢?没有然后,就三个字:等!等!等!
没有客户来,怎么办?等。没有营业收入,怎么办?等。发不起工资,怎么办?等。反正就是不上门拉客户,这叫战略等待。
马文是干企业并购重组出身的。当年美国正处于30年经济危机之中,企业很多因为经营不善,要么被并购重组或者直接破产。也就是说,老板是求马文上门的,看是否能获得一线生机。马文工作很顺畅,只要给出专业意见,老板们就不会质疑,反而会非常愿意听从他的建议。
马文就悟出了愿者上钩的道理:“如果我们是因客户请求提供帮助,他们就会觉得有责任对我们的工作予以协助,并且按我们的建议行事。被拉来的客户,往往会摆出一副证明给我看的态度。”
客户找上门的,就是愿者上钩,他认可你,才会找上门。“你是谁啊?”“你凭什么给我出谋划策?”这些问题,在客户找上门前,他心里已经有答案。如果还没有答案,合作只会在怀疑中开始,在质疑中结束,两败俱伤。
客户自愿找上门,麦肯锡则在主场候着,建立起自己的主场优势。按照《孙子兵法》,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麦肯锡主导咨询的整个过程。
客户已到,那得开干了。
可是,说行业经验,咨询师肯定比不过老板。老板在行业里跌爬滚打十多年,对行业的理解肯定比外来的咨询师深刻。说企业管理,咨询师也不比老板在行,企业都是老板创办的,一草一木了然于胸。
麦肯锡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有价值服务?不管业务内容怎样变化,麦肯锡价值千万的核心并没有改变。
1、全局视野。麦肯锡叫高层思维,以高层的心态来看待关键性的外部因素,同时对企业内部有深入的了解,体悟一个企业的发展节奏。麦肯锡有个总体调查提纲,调查清楚后就是一个企业地图。对全局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就胸有成竹。
2、答案在一线。企业所有的问题,一线人员感受最深;问题的解决方案,一线人员都有数。走出空调房,到一线去,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一线现场。作为乙方,没有管理层级的约束,可以听到领导高层听不到的问题,可以获得领导高层接触不到的意见。
3、想象力比经验重要。采用问题产生时的思维方式,提供不了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马文认为,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和想象力的人,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标准,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到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客户创造更高的价值。
4、确定解决问题顺序。这里三个层面:首先,找准问题,问题即答案。问错问题却给出正确的答案,那只会错得越来越离谱。其次,判断问题是否需要解决。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解决,要学会与问题共存,找出关键性问题。最后,确定解决问题的顺序,根据轻重缓急,排出先后的解决顺序,努力说服客户依次解决。
5、敢于下专业判断。对专业领域,咨询师要敢于下判断,而且勇于坚持自己的判断。客户认可,也是这个方案;客户不认可,也是这个方案。不因客户的喜好,丢到自己的专业独立性。
6、以行动为导向。再好的方案,如果客户不执行,那就跟废纸没有区别。怎样促进方案得到有效执行?后续行动倒推原则,这很像丰田生产方式的后工序决定前工序,出方案过程就是为行动的落实做好铺垫的过程。行动方案一出,就能自行行动。
7、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有能力做到让客户知道。在沟通中施加影响力,让客户理解且乐意接受你的方案。
干过咨询的都知道,这七点每一点都非常难,每一点做透都值一百万,少做一点价值就低一个等级。每个点都做不到位,那么方案顶多就值十万了。
四、没有专业感就没有专业方案
这还不够,还差专业感。什么叫专业感?就是一看,就让人觉得你懂行。两个健身教练站在你的面前,一个是大肚便便的,另一个是六块腹肌的,你会更愿意相信六块腹肌的是专业教练。
咨询服务很特殊:没有花钱,你不会得到任何东西;花了钱,你依然可能得不到任何收获。那为什么客户还需要咨询服务呢?
咨询服务卖的是解决问题的预期,并非疗效。这跟医生很像。你去看病,医生会跟你说四句话:你有病。病很重。有得治。药很贵。
那么你是看病呢,还是看病呢?即使治不好你也会看病,但你挑尽可能看起来正规的医院。
麦肯锡比任何咨询公司都更早且又意识地让公司看起来显得有专业感。有专业感,不意味着精通,正如坐在三甲医院里的医生并不比江湖郎中的医术高明。但是你更愿意为三甲医院医生付高价。
马文说:“咨询不能被看做一种比让赋闲在家的人和退休的销售经理干的业余工作,相反它应该被看做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专业服务企业。咨询是一个专业,不是一个只会赚钱的行当。”
既然卖的是解决问题的预期,那么首先就要做到客户看一眼,就相信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麦肯锡如何做到的?
品位跟老板看齐。既然只为老板服务,那么品位就得跟老板同一层次,甚至更高。对话,也讲究段位匹配。佛看金装,人看衣装。最起码,穿着打扮要跟老板接近。如果老板流行戴帽子,那么你也最好戴上。如果老板西装革履,那么就你不能球鞋加T恤。
出品形象要统一。如果客户拿到一大堆报告,他应该只要一看封面就能分辨出哪本是麦肯锡的。尽管每个工作成果所包含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给客户的所有书面的东西,无论是书信、报告还是备忘录,无论作者是谁,外观都应该是一样的。
自成体系的方法论。这点上麦肯锡非常厉害。它研发的方法论体系,现成为大家日常的工作方法,比如金字塔写作原则和MECE分析法。只要分析组织架构和战略,你就会用到麦肯锡的7S模型。当麦肯锡的方法论体系,从公司内部走向社会大众时,他就成了权威的代名词。
随时准备说N0不对接老板,麦肯锡不干;不是大问题,麦肯锡不干;不是业务领域,麦肯锡不干。只有底气去拒绝诱惑,才会在聚焦的领域做得更专业。一个什么项目都接的咨询公司,跟算命先生没区别的。
以上是客户在跟麦肯锡接触过程就能感受到的,他会在每一刻向客户展现自己的专业感。但至于是否那么专业,那么在行,就只能谁用谁知道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