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消息,目前全国通用的“健康码”开发工作实际上出自一位普通民警——钟毅。
据报道,钟毅是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他在2020年2月接到紧急召集令,被要求研发“杭州健康码”。在之后的48个小时里,“健康码”实现了从零到有,并在2月11日上线。上线首日申请量突破130万,40天后“健康码”从杭州走向全国。
钟毅表示,当初没有样本可以参照,全凭自己摸索,在“一人一码”等条件下完成开发,之后经过40天内29轮次技术调整、14个版本的规则完善、63项功能应用的迭代终于成熟,准确率达到了999%。这是他最深刻的记忆。
扩展资料
健康码从立项到发布仅用14天时间: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的消息,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在2020年4月29日印发公告,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采用了国家标准快速程序,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时间。
在健康码标准制定工作中,阿里巴巴表示其也全程参与,主要通过支付宝、阿里云参与负责全国一体化政务平台以及全国统一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的搭建和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健康码研发起于杭州民警,48 小时从零到有,40 天走向全国
健康物联网是一种在现代通信与医学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即将出现的一种新的健康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从其目的、形式、技术途径去看,与现有的在医院内进行的以疾病的诊断和医疗为主要的形式的医疗模式不同:后者以疾病为中心,其目的是治病,后面叫疾病医学;前者以健康为中心,其目的是健康,其服务形式以家庭或维持特殊群体中每个成员为主体,但其结果不仅增进健康,也消除病痛。这次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而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新事物”走入我们大家的生活,像现在大家出门必备的口罩,疫情前大家基本很少用得上,而同样的,还有我们的进出各个场所需要出示的“健康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健康码。
其实说到健康码,我们不得不提的自然是二维码。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一般来说,二维码的适用方向大都是商业活动、网络连接和信息获取等,同时具备有信息量大、易识别、成本低等特点,而这其中的信息获取和易识别、成本低就非常符合健康码的需求了。
健康码的广泛应用,大概是在2020年中期,但“健康码”这一概念,其实在2020年二月份就已经提出来了,而到了2020年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印发公告,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采用了国家标准快速程序,从立项到发布仅用了14天时间。 该系列国家标准实施后,可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码的码制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数据内容统一,统筹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利用,适用于指导健康码相关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健康码”分为三种:绿码可以直接通行,红码集中隔离14天,黄码隔离7天以内。由此,健康码系统已经形成一套标准,可根据不同地区需求,结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快速推出。为推动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认共享的三种实现方式:第一种是在不改变地方现有“健康码”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防疫健康信息数据共享,在本地“健康码”中增加跨地区互认功能。第二种是各地“健康码”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对接,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为中介进行转换,从而实现跨地区“健康码”互认。第三种是未建设本地“健康码”的地区,可直接采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信息码”,同时结合本地防疫健康相关信息,实现跨地区互通互认。
当然,“健康码”依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公民健康信息平时大都为自行上传;健康码的使用是在移动设备上普及,如果是缺少移动设备或者其使用经验的老年朋友,可能就会感到麻烦;还有大多时候健康码都是由人为检查,会有嫌麻烦的人喜欢使用“截图”的方式“蒙混过关”;当然,还有就是这种人力检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让我们汉玛智慧来提供解决方案的话,我会给您推荐我们的健康码人脸识别测温终端,不仅识别迅速准确,对接各个健康码平台,同时搭载有人证核验模式,在无法提供健康码验证的时候使用身份验证,这样通过其他技术来辅助协助健康码使用,可以让健康码的使用更加面面俱到。(详情请咨询:汉玛智慧 )
日前疫情已趋近常态化,虽说不时会有新冠病毒在某地冒头的信息,但也终究是小打小闹,立刻就被我们团结的人民群众镇压了下去,相信只要我们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和注意个人卫生,积极响应国家的防疫号召,我们一定能够将疫情赶出我们的家园,真心希望在阳光下自由呼吸的日子能早点回到我们身边。
原文出自 汉玛智慧
大家可能都发现健康码是那么智能,您到过哪里它都知道,而且根本就瞒不了它?那咱们手机里的健康码为什么那么智能呢?
一、健康码的科学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
健康码是以居民身份z为基础的,记录与这个身份z相关的位置信息,消费过程,乘车,乘飞机记录,扫描现场码以及填报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准确的知道您到底到在哪里了?那么它是怎样知道您的位置信息的呢?我们来逐一进行分析。
1如果您的手机开着位置信息,导航卫星就准确定了您的位置;
2只要你的手机里有手机卡,就要实时与手机基站进行通信,通过手机基站编号就知道您到哪里?这个比行程码要求的要严格。行程码只要您在某一个区域呆上四个小时,就记录您曾到过这里。而健康码中您的位置信息是,只要您到我这儿,马上就记录下来;
3手机利用WiFi上网时,会根据WiFi记录您的位置信息;
4您在商场,商店,饭店消费,只要您用的是移动支付或者yhk支付,大数据马上就记录了您所在的位置,因为健康码基础是身份z,所以你刷别人的yhk,显示的是yhk的主人到此消费过,而不是显示您在此消费;
5用身份z买票或者乘坐汽车火车飞机,健康码也能记录您的位置和行动轨迹。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与您行动轨迹或者位置相同的人,有感染者或者疑似感染者,大数据就会把所有相关人员的健康码全部变色。
所以说,健康码并不能证明您的健康状况,它显示的是您是否到过危险区域,或者和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有过位置或者空间的联系,它只能证明你到过哪呈,不能证明你接触过危险或者已被感染。
二、健康码的三种颜色表示的含义:
绿码表示你当前没有被感染的症状,健康正常,可以留动,可以复工复产上学;黄码表示你与确诊人员有过非密切接触,或者形成位置在同一时间相近,在安全区域连续健康打卡七天,健康码会有黄码转换绿码;红码表示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以及与确诊病人有关密切接触的人员,医学观察人员,这些人都是红码状态。在健康状态下,在安全区域连续健康打卡14天,红码才能转换为绿码。如果持黄码或者红码者到达低风险地区居住,只要打开手机便自动记录到达的时间,隔离14天内没有成为密接者或者病例,每天打开健康码打卡,14天后健康码自动变为绿色。记住“绿码出行”“红码黄吗”隔离。
工人进出 厂房 和宿舍,要出示“健康码”并测量体温;外卖小哥进入餐厅,取餐前得核查“绿码”,以保证送餐安全;普通居民外出乘坐公交车、出租车,需先验码……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服务疫情防控的“健康码”广为推行。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各地智慧城市系统纷纷开足“码”力。北京海淀区政府城市大脑疫情防控平台,构建疫情跟踪防控体系;浙江推广落地“健康码”,采取“一图一码一指数”等精细化管理策略,方便群众生活、推动企业复工;上海上线“来沪人员健康动态观察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智慧城市系统将涉及个人健康状况的海量数据收至云端,省去了人工查验的繁琐程序,大大提升管理效能。
疫情推进智慧城市落地,5G覆盖的加速是其主要“支撑点”。未来7年间,中国拟建设600万个5G基站,开启万物互联的时代。高速率、低延时的5G网络,能有效减少信息传导的时差,提升城市“智商”。以5G为抓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合发力,将城市中的人、事、物连成“一张网”,交由城市大脑统一处理。中国电信已与全国31个省级政府建立智慧城市战略合作,落地上千个政务应用;中国联通提出了“城市微单元”计划,最大程度推动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应用。
智慧城市规划为城市运行建立“中枢神经”,提升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数据监测遍布城市的每一条“毛细血管”,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在城市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医疗服务等方面,系统第一时间针对问题发出预警,并通过科学解析引导相关决策,快速解除隐患。对普通市民而言,“智慧城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车辆数据整合为居民提供合理出行路线,政务审批一键办理,云端看病处方药配送到家……智慧政务、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每一项“智慧系”举措的推进,都在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添砖加瓦”。
疫情下的智慧城市为提升城市“免疫力”做出贡献,也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前进方向提供改进思路。人们期望,依托中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慧城市将凭借其“高智商”服务,让居民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
浙江健康码扫码及人脸识别测温仪一体机解决方案主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信息化技术助力疫期重点区域的管控以及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发展,通过人脸识别测温仪一体机、健康码测温门禁一体机、健康码扫码核验平台与健康码终端等智能终端接入浙江省卫健委健康码平台以及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防疫健康码官方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各人员访客的身份z识别比对、自动健康码核验、疫苗接种和核酸数据检测情况等防疫风险信息进行校验排查分析,并通过可视化物联网平台将人员脱敏数据进行管理。项目支持通过身份z,医保卡,健康码查询健康状态(红码、黄码、绿码)、健康码核酸数据检测与14天内的中高风险行程轨迹;通过扫码、刷身份z或医保卡可在3秒内获取疫情防控信息,并语音播报是绿码还是红黄码,信息即时可靠准确。
健康码指的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出的个人健康信息、活动信息追踪研判系统,由个人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
疫情期间,拟进入办公区、商场、超市、学校、生活小区等公共场所的人员,必须申领到“绿码”后才能进入。此外,“健康码”的后台数据是实时更新的,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健康码”的颜色会根据个人的健康信息变化及环境暴露史等情况发生改变。
相关信息
对于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各地也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些地区是凭身份z到社区申领纸质健康卡(有效期14天),老年人持健康卡出行;有些地区是老年人向工作人员出示身份z,由工作人员代查相关出行和健康信息;有些地区采用刷身份z代刷“健康码”,实行“卡码合一”。
健康码的组成
全国版的健康码是由A、B、S 三个号段组成,健康码是由数字(或字母组成),其具体的构成如图1 所示。
A段是用户身份标识,这个号段是由实名实人认证后方
可取得。也就是说A段码是每个人在互联网上的“身份”,通
过这个码可以定位到其使用者的真实身份。以数字编码形式
存储个人信息方便于互联网信息的互联互通。
B段是具体业务数据。通过图1 可以看出,B段内容的前
四个部分是很好理解的。要注意一些的是“码类型”在此标准
中统一为“JKM1”,“截止时间”特指这个健康码的有效期,特
指这个健康码的截止时间,而不是健康码对应的如“身份z”、
“护照”等等的截止时间。但我认为健康码的截止时间应是小
于公安部门的身份认证信息的最后有效时间的。B段编码中
稍微难于理解的是最后一段的“个人信息主题授权记录摘要”
内容。这里也是有一个国家标准规定的(GB/T 33560-2017)
中相关算法规定的。个人信息和授权信息的摘要是整个码中
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平时使用健康码来判定此人健康
与否都是通过这个部分来判定的,但健康码除了有部分的健
康判定功能外,其主要的功能还是用来跟踪持码人的轨迹,便
于判“接触者”。还应该注意的是,B段第二、三部分对于“读
码者”更为重要,是建立健康码互联互通的基础。
S 段内容是一个数字签名。数字签名已经广泛应用在互
联网的方方面面,其具体规则也是由GB/T 33560-2017 中相
关算法规定的。关于数字签名的应用,这里不做更多解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