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各位,臭氧发生器中臭氧浓度怎么检测?

请教一下各位,臭氧发生器中臭氧浓度怎么检测?,第1张

臭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
G1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
G1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437 《环境质量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的分光光度法》。
G12 原理
空气中的臭氧,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存在下,与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等摩尔反应,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在61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蓝色减褪的程度定量空气中臭氧的浓度
G13 测定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当采样体积为(5~30)L,时,本法测定空气中臭氧的浓度范围为 0030~1200 mg/m3。
G14 仪器
G141 采样导管:用玻璃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内径约为3mm,尽量短些,最长不超过2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G142 多孔玻板吸收管: 10mL。
G143 空气采样器。
G144 分光光度计。
G145 恒温水浴或保温瓶。
G146 水银温度计:精度为±5℃。
G147 双球玻璃管:长10cm,两端内径为6mm,双球直径为15mm。
G15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重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G151 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C(1/6KBrO3)=01000mol/L:称取13918g溴酸钾(优级纯,180℃烘2h )溶解于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G152 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C(1/6KBrO3)=00100mol/L:吸取1000mL溴酸钾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加入10g溴化钾(KBr),用水稀释至标线。
G153 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C(Na2S2O3)=01000mol/L。
G154 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C(Na2S2O3)=00050mol/L:临用前,准确量取硫代硫酸钠标准贮备溶液用水稀释20倍。
G155 硫酸溶液:(1 6)(V/V)。
G156 淀粉指示剂溶液,20g/L :称取020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煮沸至溶液澄清。
G157 磷酸盐缓冲溶液C(KH2PO4—Na2HPO4)=0050mol/L:称取68g磷酸二氢钾(KH2PO4)和71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
G158 靛蓝二磺酸钠(C6H18O8S2Na2 简称IDS),分析纯。
G159 IDS标准贮备溶液:称取025g靛蓝二磺酸钠(IDS),溶解于水,移入5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24h后标定。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两周。
标定方法:吸取2000mL IDS标准贮备溶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00mL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再加入50mL水,盖好瓶塞,放入16℃±1℃水浴或保温瓶中,至溶液温度与水温平衡时,加入50mL(1 6)硫酸溶液,立即盖好瓶塞,混匀并开始计时,在16℃±1℃水浴中,于暗处放置35min±1min。加入10g碘化钾(KI)立即盖好瓶塞摇匀至完全溶解,在暗处放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滴定至红棕色刚好褪去呈现淡,加入5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褪呈现亮。两次平行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的体积之差不得大于010mL。IDS溶液相当于臭氧的质量浓度C(O3,μg/mL)按下式计算:
式中:
C1——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溴酸钾—溴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2——滴定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mol/L;
V2——滴定用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的体积,mL;
V——IDS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
1200——臭氧的摩尔质量(1/4O3),g/mol。
G1510 IDS标准工作溶液:将标定后的IDS标准贮备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10μg臭氧的IDS标准工作溶液。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一周。
G1511 IDS吸收液:将IDS标准贮备溶液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成每毫升相当于25μg或50μg臭氧的IDS吸收液。此溶液于20℃以下暗处存放,可使用一月。
G1512 活性炭吸附管, 60~80 目:临用前在氮气保护下400℃烘2h,冷却至室温,装入双球玻璃管中,两端用玻璃棉塞好,密封保存。
G16 采样
G161 样品的采集:用内装1000mL IDS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管,罩上黑布套,以05L/min的流量采气 5~30 L。
G162 零空气样品的采集:采样的同时,用与采样所用吸收液同一批配制的IDS吸收液,在吸收管入口端串接一支活性炭吸附管,按样品采集方法采集零空气样品。
G163 注意事项:当吸收管中的吸收液褪色约50%时,应立即停止采样。当确信空气中臭氧浓度较低,不会穿透时,可用棕色吸收管采样。
每批样品至少采集两个零空气样品。
在样品的采集、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严格避光。样品于室温暗处存放至少可稳定3d。
G17 步骤
G17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六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G11制备标准系列。
表G11 臭氧标准系列
管 号 0 1 2 3 4 5
IDS标准工作溶液(mL)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磷酸盐缓冲溶液(mL) 0 200 400 600 800 1000
臭氧含量(μg/mL) 0 020 040 060 080 100
各管摇匀,用10mm比色皿,在610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以臭氧含量为横坐标,以零管样品的吸光度(A0)与各标准样品管的吸光度(A)之差(A0-A)为纵坐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y=bx a
式中:
y——A0-A;
x——臭氧含量,μg/mL;
b——回归方程的斜率,吸光度:mL/μg/10mm;
a——回归方程的截距。
G172 样品测定
在吸收管的入口端串接一个玻璃尖嘴,用吸耳球将吸收管中的溶液挤入到一个25mL或50mL棕色容量瓶中。第一次尽量挤净,然后每次用少量磷酸盐缓冲溶液,反复多次洗涤吸收管,洗涤液一并挤入容量瓶中,再滴加少量水至标线。按绘制标准曲线步骤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G173 零空气样品的测定
用与样品溶液同一批配制的IDS吸收液,按样品的测定步骤测定零空气样品的吸光度。
G18 计算
c
式中:
c——臭氧浓度;
A0——零空气样品的吸光度;
A——样品的吸光度;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
b——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mL/μg/10mm;
V0——换算为标准状态的采样体积,L。
所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3位。
G19 说明
G191 六个实验室绘制IDS标准曲线的斜率在 0431~0467 吸光度·mL/μg/10mm之间,平均吸光度为0449。
G192 六个实验室测定浓度范围在 0088~0946 mg/m3之间的臭氧标准气体,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10%,相对误差小于5%。
G193 六个实验室测定三个浓度水平的IDS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精密度见表G12。
G12 测定IDS溶液的精密度
浓度(mg/L) 重复性 再现性
Sr r SR R
0085 00011 0003 00038 0011
0537 0016 0004 00064 0018
0918 00014 0004 00107 0030
G110 干扰
二氧化氮使臭氧的测定结果偏高,约为二氧化氮质量浓度的6%。
空气中二氧化硫、硫化氢、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和氟化氢的浓度分别高于750、110、1800和25μg/m3时,干扰臭氧的测定。
空气中氯气、二氧化氯的存在使臭氧的测定结果偏高。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气体的浓度很低,不会造成显著误差。
G2 紫外光度法
G2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5438 《环境质量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
G22 术语
G221 零空气:不含能使臭氧分析仪产生可检测响应的空气,也不含与臭氧发生反应的一氧化碳、乙烯等物质。
G222 传递标准:一个仪器及相关的 *** 作程序或一个方法,能准确测量并重现与一级标准有定量相关性的臭氧浓度标准。
G23 原理
当空气样品以恒定的流速进入仪器的气路系统,样品空气交替地或直接进入吸收池或经过臭氧涤去器再进入吸收池,臭氧对254nm波长的紫外光有特征吸收,零空气样品通过吸收池时被光检测器检测的光强度为Io,臭氧样品通过吸收池时被光检测器检测的光强度为I,I/ Io为透光率。每经过一个循环周期,仪器的微处理系统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求出臭氧浓度。
G24 测定范围
臭氧的测定范围为214μg/m3(0001mL/m3)至2 mg/m3(1mL/m3)。
G25 试剂和材料
G251 采样管线:采用玻璃、聚四氟乙烯等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
G252 颗粒物滤膜:滤膜及其它支撑物应由聚四氟乙烯等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应能脱除可改变分析器性能、影响臭氧测定的所有颗粒物。
注:①滤膜孔径为5μm;
②通常:新滤膜需要在工作环境中适应 5~15 min后再使用。
G253 零空气:来源不同的零空气可能含有不同的残余物质,因此,在测定Io时,向光度计提供零气的气源与发生臭氧所用的气源相同。
G26 仪器
G261 紫外臭氧分析仪
G2611 紫外吸收池:紫外吸收池应用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制成,并具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吸收池的臭氧损失不能大于5%。光路长度为已知值的995%。
G2512 紫外灯:所产生的紫外光被检测器接受的254nm的辐射至少占995%。
G2613 光检测器:能满足在254nm波长下测量的灵敏度要求。浓度测量标准偏差不超过001mg/m3(0℃,101325kPa)或浓度的3%。
G2614 臭氧涤去器:空气样品经过臭氧涤去器以后进入吸收池由光检测器测出Io,臭氧涤去器的平均寿命由生产厂家给出。然而实际寿命由采样环境而定。当臭氧涤去器对环境中的臭氧反应明显降低、线性检验精度>1%时则应更换臭氧涤去器。
G2615 采样泵:采样泵安装在气路的末端,抽吸空气流过臭氧分析仪,并能在仪器所需的流量和压力条件下运转。
G2616 流量控制器:控制流过臭氧分析仪的空气流量恒定在选定流量值的±2%以内。
G2617 流量计:流量值在要求值的±2%范围以内。
G2618 温度指示器:能测量紫外吸收池的温度,准确度为±01℃。
G2619 压力指示器:能测量紫外吸收池的压力,准确度为±01kPa。
G262 校准用主要设备
G2621 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仅用于一级校准用。只能通入清洁、干燥、过滤过的气体,而不可以直接采集空气。只能放在干净的专用的试验室内,必须固定避免震动。可将紫外臭氧校准仪通过传递标准作为现场校准的共同标准。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其吸收池要能通过254nm波长的紫外光,通过吸收池的254nm波长的紫外光至少要有995%被检测器所检测。吸收池的长度,不应大于已知长度的±05%。臭氧在气路中的损失不能大于5%。
G2622 臭氧发生器:能发生稳定浓度的臭氧,并在整个校准周期内臭氧的流量要保持均匀。
G2623 输出多支管:输出多支管应用不与臭氧起化学反应的惰性材料,如玻璃、聚四氟乙烯塑料等。直径要保证与仪器连接处及其他输出口压力降可忽略不计。系统必须有排出口,以保证多支管内压力为大气压,防止空气倒流。
G27 步骤
G271 紫外臭氧分析仪的校准
G2711 一级标准校准
G27111 原理
用臭氧发生器制备不同浓度的臭氧,将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和臭氧分析仪连接在输出多支管上同时进行测定。将臭氧分析仪测定的臭氧浓度值对一级紫外臭氧校准仪的测定值做图,即得出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曲线。
G27112 臭氧分析仪的校准步骤
a通电使整个校准系统预热和稳定48h。
b零点校准。调节零空气的流量,使零空气流量必须超过接在输出多支管上的校准仪与分析仪的总需要量,以保证无环境空气抽入多支管的排出口。让分析仪和校准仪同时采集零空气直至获得稳定的响应值(零空气需稳定输出15min)。然后调节校准仪的零点电位器至零。同时调节分析仪的零点电位器。分别记录臭氧校准仪和臭氧分析仪对零空气的稳定响应值。
c调节臭氧发生器,发生臭氧分析仪满量程80%的臭氧浓度。
d跨度调节。让分析仪和校准仪同时采集臭氧,直至获得稳定的响应值(臭氧需稳定输出15min)。调节分析仪的跨度电位器,使之与校准仪的浓度指示值一致。分别记录臭氧校准仪与臭氧分析仪臭氧标气的稳定响应值。
如果满量程跨度调节作了大幅度的调节,则应重复步骤c~d再检验零点和跨度。
e多点校准。调节臭氧发生器,在臭氧分析仪满量程标度范围内,至少发生5个臭氧浓度,对每个发生的臭氧浓度分别测定其稳定的输出值,并分别记录臭氧校准仪与臭氧标准仪对每个浓度的稳定响应值。
f绘制标准曲线。以臭氧分析仪的响应值(mg/m3)为Y轴。以臭氧浓度(臭氧校准仪的响应值)为X轴作校准曲线。所得的校准曲线应符合下式的线性方程。
O3(mg/m3)=b×[臭氧分析仪的响应值] a
g用最小二乘法公式计算校准曲线的b、a和γ值。a值应小于满量程浓度值的1%,b值应在099~101之间,γ值应大于09999。
G2712 传递标准校准
在不具备一级校准仪和不方便使用一级标准的情况下,可以用传递标准校准。传递校准可采用紫外臭氧校准仪和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用于传递校准的紫外臭氧校准仪只能用于校准。
G272 臭氧分析仪的 *** 作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主电源开关,仪器至少预热一小时。待仪器稳定后连接气体采样管线进行现场测定。记录臭氧的浓度。
G28 结果的表示
G281 臭氧浓度的计算
报告结果时使用mg/m3。仪器参数以mL/m3计时换算成mg/m3。臭氧mL/m3与mg/m3的换算关系为:1mL/m3=2141 mg/m3。
G282 精密度
五个实验室重复测定浓度在 0014~1198 mg/m3的臭氧,浓度在 0014~0020 mg/m3之间时重复性变异系数小于90%;浓度在 0020~1198 mg/m3之间其变异系数小于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G29 干扰
本方法不受常见气体的干扰,但少数有机物如苯及苯胺等(见表G21),在254nm处吸收紫外光,对臭氧的测定产生正干扰。除此之外,当被测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超过100μg/m3时,也对臭氧的测定产生影响。
表 G21 对紫外臭氧测定仪产生干扰的某些化学物质
干扰物质(1mL/m3计) 响应(以%浓度计)
苯乙烯 20
反式—甲基苯乙烯 >100
苯甲醛 5
o-甲氧甲酚 12
硝基甲酚 100
下列物质在浓度低于1mL/m3时不产生反应:甲苯、过氧硝酸乙酰酯、丁二酮- 2,3、过氧硝酸苯酰酯、硝酸甲酯、硝酸正丙酯、硝酸正丁酯。
G3 化学发光法
G3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ISO 10313 《Ambient air - Determination of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ozone –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G32 原理
臭氧分析器是根据臭氧和乙烯气相发光反应的原理制成的。样气被连续抽进仪器的反应室与乙烯反应产生激发态的甲醛(HCHO)。当HCHO回到基态时,放出光子(hγ)。反应式如下:
2O3 2C2H4→4 HCHO O2
HCHO→HCHO hγ
发射300~600 nm的连续光谱,峰值波长为435nm。所发光的强度与臭氧浓度呈线性关系,从而测得臭氧浓度。
G33 最低检出浓度
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G34 仪器和设备
G341 臭氧分析器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 0~20 mg/m3;
响应时间(达到最大值90%):<1min;
线性误差:<±2%满刻度;
重现性:<±2%满刻度;
零点漂移:<±2%满刻度(24h内);
跨度漂移:<±2%满刻度(24h内);
噪音:<±1%满刻度。
G342 臭氧标准气体发生装置: 臭氧浓度用紫外光度法标定。
G35 试剂和材料
G351 活性炭:粒状;
G352 5A分子筛:粒状;
G353 乙烯钢瓶气:纯度995%以上。
G36 采样
空气样品通过聚四氟乙烯导管,以仪器要求的流量抽入仪器。
G37 分析步骤
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启动(一般要预热2h)、调零和校准等 *** 作,然后进行现场测定。
G38 计算
G381 读取臭氧浓度(mg/m3)。
G382 根据测定时的气温和大气压力,将浓度测量值换算成标准状态下浓度。
G39 干扰
臭氧与乙烯气相发光反应,发射 300~600 nm的连续光谱,峰值波长为435nm。由于此光谱范围与通常的光电倍增管的光谱特性相吻合,因此共存组分的干扰极少。

氧浓度检测方法大致可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三类。
1化学检测法
1化学检测法
11 碘量法
碘量法是最常用的臭氧测定方法,我国和许多国家均把此法作为测定气体臭氧的标准方法,我国建设部发布的《臭氧发生器臭氧浓度、产量、电耗的测量》标准 CJ/T 30282 — 94 中即规定使用碘量法。其原理为强氧化剂臭氧( O 3 )与碘化钾( KI )水溶液反应生成游离碘( I 2 )。臭氧还原为氧气。反应式为:
O 3 + 2KI + H 2 O → O 2 + I 2 + 2KOH
游离碘显色,依在水中浓度由低至高呈浅黄至深红色。
利用硫代硫酸钠( NaS 2 O 3 )标准液滴定,游离碘变为碘化钠( NaI ),反应终点为完全褪色止。反应式为:
I 2 + 2Na 2 S 2 O 3 → 2NaI + NaS 4 O 6
两反应式建立起 O 3 反应量与 NaS 2 O 3 消耗量的定量关系为 1molO 3 : 2mol NaS 2 O 3 ,则臭氧浓度 C O3 计算式为:
C O3 =40x3x1000/1000 ( mg/L )
式中:
C O3 ——臭氧浓度, mg/L ;
A Na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用量, ml ;
B ——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浓度, mol/L ;
V 0 ——臭氧化气体取样体积, ml 。
*** 作程序及方法参照标准 CJ/T30282 — 94 。
测定标准型发生器浓度很方便。臭氧化气体积用流量计计数, NaS 2 O 3 浓度一般配制为 0100mol/L ,测定精度可达± 1% 。
测定空气中臭氧浓度时,应用在气采样器抽气定量。为保证测定精度, NaS 2 O 3 配为 010mol/L 。
测定水溶臭氧浓度亦可用此公式计算,只是 V 0 代表采水量,取 1000ml 。 NaS 2 O 3 浓度为 010mol/L 。
碘量法优点为显色直观。不需要贵重仪器。缺点是易受其氧化剂如 NO 、 CI 2 等物质的干扰,在重要检测时应减除其它氧化物质的影响。
12 比色法
比色法是根据臭氧与不同化学试剂的显色或脱色反应程度来确定臭氧浓度的方法。按比色手段分为人工色样比色与光度计色 此法多用于检测水溶解臭氧浓度
国内检测瓶装水臭氧溶解浓度有使用碘化钾、邻联甲胺等比色液的。其方式是利用检测样品显色液管相比较,确定测样臭氧溶解度值( 005~008mg/L ) , 要求精确的,则利用分光光度计检测。
国外利用此法做成仪器,配制标准工具与药品作为现场抽检使用,很方便。如美国 HACH 公司、日本荏原公司的 DPD (二己基对苯二胺)比色盘,范围为 005~2mg/L 。美国 HACH 公司微型比色仪,利用靛蓝染料脱色反应。在 600nm 波长比色, 005~075nm/L 浓度数字显示,精度± 001nm/L 。受其它氧化剂干扰少。
13 检测管
将臭氧氧化可变化试剂浸渍在载体上,作为反应剂封装在标准内径的玻璃管内做成测管,使用时将检测管两端切断,把抽气器接到检测管出气端吸取定量臭氧气体,臭氧浓度与检测管内反应剂柱变色长度成正比,通过刻度值读取浓度值。
德国、日本和我国都生产臭氧检测管,浓度范围分为高( 1000ppm )、中( 10ppm )、低( 3ppm )三种,用于检测空气臭氧浓度,适于现场应用,使用简便,但精度低(为± 15% )。
2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分析臭氧现在在国际上最流行的是紫外线吸收法。它是利用臭氧对 254nm 波长的紫外线特征吸收的特性,依据比尔—郎伯( Beer-Lambert )定律制造出的分析仪器,只要选择合适长度的吸收池,就可以检测 0002mg/m3~5% ( vol )浓度的臭氧。其线形在 4~5 个数量级内都很好。该法已被我国作为环境空气中测定臭氧的标准方法( GB1/T1154348 )。
紫外线吸收法不但可以适用于检测气体中臭氧浓度,也可以检测水中溶存的臭氧浓度。
紫外线吸收法的仪器在美国、的国、瑞士、日本都有产品。我国北京分析仪器厂于 1985 年引进了美国莫尼特( MONITOR LABS )公司的 ML-8810 型紫外吸收式臭氧分析器,用于环境检测, 1992 年以后又陆续扩展量程到 100ppm 、 1000ppm 。北京超能自控实验技术研究所在 1999 年开发了 ZX-01 系列紫外线吸收式臭氧分析器,其测量范围从 0~10ppm (用于环境检测)、 0~100ppm 、 0~1000ppm 、 0~10000ppm 到 0~25000ppm 。
21 紫外线吸收法原理
辐射被某种气体或液体吸收是受朗伯 - 比尔( Lambert Beer )定律控制的:
I = I o e – klc
式中 I o —— 入射光束的强度;
I—— 光束穿透样品(气体或液体)后的强度;
l—— 通过样品光程的长度;
c—— 样品内吸收物质的浓度;
k—— 吸收物质对该光线波长的比吸收系数。
此种检测需要对物质在已知波长下 k 值的精确了解。
22 臭氧检测
臭氧吸收短波紫外区( 200~300nm )哈特雷波段紫外光,在 2537nm 处具有最大吸收(图1 )。在此波长,吸收系数值的范围从 3039 到 3132cm -1 · mol -1 · L ( 273K 和 760mmHg ),研究者证实了该值为 3024cm -1 · mol -1 · L 。
23 布朗 - 吕伯
布朗 - 吕伯分析仪(前联邦德国汉堡)的工作原理如图 2 所示。水银灯的辐射经聚光镜聚焦形成平行光束透过测皿照射到光线接收器上,一部分辐射光线被分光镜折射到参比检测用的另一光线接收器上,光强用一可变光栏调节到同一水平。两只光线接受器接在桥式电路内,测皿吸收的光引起桥式电路的不平衡,一只伺服电机供恢复平衡用,其校正动作范围与光吸收相符。该仪器内装有自动零点补偿。当测量空气中臭氧时,通过一只电磁阀将惰性气引入测皿,当检测水中臭氧时,将标准溶液注入测皿。
3 物理化学方法
31 靛蓝二磺酸钠(简称 IDS )分光光度法
其原理是含臭氧的气体在有多孔玻板的吸收管中通过兰色的 IDS 溶液,生成的溶液用分光广度计在 610nm 处测量,通过计算得出臭氧浓度。这种方法 *** 作比较复杂,用于检测环境中臭氧浓度或作为基准用来标定物理方法仪器(低浓度)。
IDS 法也被定为国家标准用来测定环境中的臭氧浓度( GB/T15437 )。
32 化学发光法
该法是利用台过量的乙烯(或 NO )与臭氧发生化学发光,用光电倍增管接受发光光强来计算出臭氧的浓度。此法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盛行,曾经被美国 ERP 列为环境检测标准方法之一。现已被紫外法所取代。
4水中臭氧检测方法
测量水中溶存臭氧浓度除了用碘量法和紫外线吸收法之外,近年来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种称之为“膜电极”的电化学方法,它是用一个带有可更换的能渗透臭氧的半透膜的探头和微处理器组成。测量时将探头敏感部分置于臭氧水中,在阴阳极之间加一固定极化电压,溶存的臭氧透过半透膜到达阴极表面并被还原,产生与臭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扩散电流大小可用下式表示:
I=KC
式中: I —扩散电流( A )
K —常数
C — O 3 浓度( mg/L )
国外在对各种半透膜材料、电极材料、电解质以及外加电压电位的研究后,制造出一种电流的稳态电压的膜电极,线形和再现性都很好。膜电极法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量程广、可用于在线分析和控制。国际上有越来越广泛地使用膜电极法分析水中臭氧浓度的趋势。美国的 ATI 公司, ROSEMOUNT 公司和瑞士的 ROS 公司都有膜电极罚臭氧分析仪。
5臭氧浓度单位
近年来我国臭氧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种类繁多,有些产品表达浓度的单位使用混乱,容易被人误解。
51 气体中臭氧浓度表示方法
一种是以单位体积内所含臭氧的质量数表示,常用的单位有 mg/L 、 mg/m 3 、 μg/m 3 简称质量浓度,它们的关系是: 1mg/L = 10 3 mg/m 3 = 10 6 μg/m 3
我国各种标准均采用质量浓度。
另一种用 ppm 或 ppb 作为浓度单位,称为体积浓度。 ppm ( parts per million )单位是指在 100 万气体体积中含有臭氧的体积数,在美国、日本等国家习惯使用体积浓度。 1ppm = 10 3 ppb
但是 ppb ( parts per million )的含义不明确。在美国和法国,“ billion ”的意义为十亿( 10 9 ), ppb 意味着十亿分之一( 10 -9 );而在英国和德国,“ billion ”为万亿( 10 12 ), ppb 意味着万亿分之一( 10 -12 )。因此,这是一种容易混淆的表达方式。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与 1971 年 7 月作出“不宜采用”的决定。
在我国 ppb 一般指 10 -9 。
也有用体积百分比 % ( vol )和 pphm 来表示体积浓度的,它们的关系式是
1% ( vol ) = 10 4 ppm = 10 6 pphm = 10 7 ppb
两种单位可用下面公式换算:
X ( ppm ) =40x/3x A ( mg/m 3 )或 A=3x/40x X
式中: A ——以 mg/m 3 表示的臭氧浓度
X ——以 ppm 表示的臭氧浓度
M ——气体的摩尔量(臭氧为 48 )
224 —— NPT (标准状态, 273K , 1013kPa ,即 0 ℃, 760mmHg )的气体摩尔体积
例如,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为 1ppm ,则用 mg/m 3 表示。
A= 40x/3xX =40x/3x =214 ( mg/m 3 )。
在美国、日本和国际全球检测系统内的标准状态是指 298K ( 25 ℃)和 1013kPa ( 760mmHg )这时的气体体积为 2445L/mol ,这样
1ppm = 1963mg/m 3 。
还有一种用重量百分比来表示臭氧的浓度。一般用 % ( wt )表示, % ( wt )的含义是:臭氧的质量 / 含有臭氧气体的质量× 100% 。
这样,在标准状态下
1ppm = 214mg/m 3 = 166 × 10 -4 % ( wt )
1% ( wt )(空气中) = 1293g/m 3 = 6042ppm
1% ( wt )(氧气中) =143g/m 3 = 6682ppm
空气密度为 1293g/m 3 ,氧气密度为 1430g/m 3 。
52 表示水中溶存臭氧的单位有 mg/l 、 g/m 3 和 ppm ( wt )
mg/L ——其含义是臭氧的质量( mg ) / 含有臭氧水的容积( m 3 )
g/m3 ——是臭氧的质量( mg ) / 含有臭氧水的容积( m 3 )
ppm ——是臭氧的质量 / 含有臭氧水的质量× 10 6
1mf/l = 1g/m 3 = 1ppm
6臭氧检测中应注意事项
61 采样管材料应选用抗强氧化的材料,如玻璃、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不锈钢材料也尽量少用,以减少采样管中臭氧损耗。
62 采样管应尽量短,测量低浓度时一般不要超过 2m 。
63 从采样管到检测仪器,不要漏气,否则测量值偏低。
64 检测较低浓度(如检测环境)臭氧时,新的聚四氟乙烯管也要充分的进行“臭氧化”,即通过含较高浓度臭氧的气体来稳定采样管内壁。日本荏原公司认为要 20min 以上才能稳定,而美国莫尼特公司要求数小时。
65 采样管要定时清洗、吹干。不清洁的采样管会使测量值偏低很多。
66 臭氧分析仪要定时进行标定,以保证测量数据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29498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