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钢云”已链接数十家钢厂资源和下游上千家终端客户,服务企业超过16000家,2021年营业额149亿元,钢铁交易量超300万吨,多次获得大宗商品电商百强企业。
物联网设备有:
1、物联网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宽广,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智能硬件产品主要有: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
2、智能穿戴:智能老人穿戴,智能宠物穿戴,智能成人手表,智能儿童手表。
3、智能家居:智能空气净化器平台,扫地机器人,智能排插,智能厨卫。
扩展资料:
物联网用途
物联网设备用于消费者、商业、工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物联网设备的主要部分是为消费者使用而设计的,例如,车辆使用物联网技术向制造商报告其运行状况,并为我们提供一些现代化便利服务,例如远程启动、锁定和预热汽车。根据目前的物联网趋势,智能家居功能,如GoogleHome和AmazonEcho,是物联网市场增长的另一个主要部分。
在商业应用方面,物联网主要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物联网设备用于远程健康监测和紧急通知,这在老年护理中尤其有用。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
通过人、机、物的全面联网,促进制造资源泛在连接、d性供给与高效配置。工业互联网正在推动制造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商业范式的深刻变革。在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软件产业共同发展的新体系中,工业互联网成为我国制造业在中国制造2025目标下、工业40时代的新的发展思路。
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最近密集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等多项旨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产业支持政策。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产业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工业互联网应用将进一步普及,产业发展也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的情况下,工业互联网行业仍然是一片蓝海。
我国工业互联网布局不断完善,且我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布局各方面成果初现,但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2、工业互联网前景预测:工业互联网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快速发展
考虑到工业互联网的跨界性质,很多产业可能将会从中受益,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等。作为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发展将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快速发展,芯片、传感器、通信模组网络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将会带动工业企业的新一轮效率提升,帮助电力、航空、医疗、铁路、能源等行业提高生产率。前瞻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政策以及年复合增速测算出202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经济规模将达到243万亿元左右,渗透产业经济规模将达539万亿元,合计为782万亿元。这将为智能机器人、新型工业软件等软硬件领域带来发展机遇。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电子政务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政务领域中的“一网通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业务。例如,在北京,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办理网上政务服务;在上海,可以实现网上办理户口迁移和购房登记等事项;而在北京,“市民之家”建设中则实现了网上预约、网上查询……同时这些业务,都是物联网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能实现的应用。
2、工业制造
工业制造物联网的主要特点是“物”之间相互连接,“物”即物联传感设备,“物”即传感器。在工业制造中,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物品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和管理。在各种工业产品中,由于工业物联网设备具有可重复使用及维护功能等特点与功能,所以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产品上。
3、物流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物流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使得物流更加高效、更加科学。由于在物流过程中涉及物品和信息的传递、存储、处理、配送和回收。信息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金融服务
从全球来看,金融行业是所有行业中使用物联网最多的,目前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金融业务也对物联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更需要先进技术来满足人们对于金融服务不断发展升级的需求。
作者:王正通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6 CIO展厅
电子商务/企业门户, IT运维管理, 制造执行系统MES, 流程管理BPR/BPM, SOA/SaaS/云计算,
引言:您对物联网的认识还仅是处于想象中吗?如何抓住物联网带来的巨大商业机遇?您也许能从这个典型案例分析中,真实地发现答案。
物联网在中国发展了两年半,从业者可以感受整个产业的巨大变化,也同时感受到了整个社会对物联网的认可。笔者从事物联网培训及推广近两年,参与了多项物联网行业标准的建立,主导了多项物联网项目的实施。深刻经历了物联网成长的一个过程,初期主要是对物联网概念的推广和普及,分享物联网与各行业结合的思路。后期这些内容就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了,大家开始关注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的具体案例实施的细节和某个行业和产业在物联网中的商业模式的发展。
提起物联网的概念,其实国家一直也没有对物联网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而只是以涵义的形式对物联网进行阐释。在物联网大力发展,支持各行业发展转型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质疑着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和意义。物联网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需要我们从业者思考。
我只从两个层面阐述物联网的作用,首先,从国家,企业层面,物联网应用所带来的信息化发展,给政府,企业带来的精细,快速,综合,高效的统计数据。以后面要提到的冶金物联为例,目前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铁矿石价格过高,生产保存过程复杂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过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配合冶金协会信息中心,建立整个冶金物联服务管理平台,其中一项就是建立钢铁行业的编码体系,即对整个钢铁行业的所有种类的成品进行分类和编码,让每一块,每一根钢铁都有自己的身份,还包含这出厂日期,钢厂名称,批号等内容。随着编码体系的建立,对其物流体系,溯源体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伴随着传输的实时性,通过一定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即时获得精细,快速,综合,高效的统计数据。通过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帮助国家,各个钢企做合理的规划,解决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选择性的提供给钢铁期货交易市场,准确的报表也有利于整个市场的稳续发展。从钢铁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物联网行业进入行业的必要性,其带来的精准,高效的统计数据,必将对国家及相关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二,物联网对人的生活工作影响也是巨大的,随着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项目的推广,老百姓可以切实的感受到物联网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好处,当您发现上班不再塞车,家庭环境舒适自然,看病不再总跑医院等原来在科幻小说中才有的场景竟然通过物联网技术都逐步实现了。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加速了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加速了当前各个产业转型中的信息化进程。笔者大胆提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会像十年前互联网软件技术进入各行各业一样,很快的进入到行业中,而且要比上一次变革带来的变化更巨大。
冶金物联网初见成效,网络架构解析
讨论完物联网的涵义及意义,物联网真正大发展需要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的推动,这样才能让整个产业自觉发展。目前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及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即是从横向局部行业的应用发展,再到纵向各行业的应用发展,最后形成一个复杂的应用网络,从而为社会经济的掌控发展和人们便捷的生活提供信息基础。从物联网本身的发展路线看,初具规模的物联网产业越来越依赖于市场需求和应用规模作为新的驱动力。当前物联网是以集成技术和产业升级引导的,而不是以技术变革为引导的,因此主要是以应用的激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引导的,也就是说,物联网正在进入一个运营挖掘价值的新时代。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物联网的应用也从小环境开始面向大环境,原有的商业模式需要更新升级来适应规模化、快速化、跨领域化的应用。而更关键的是要真正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才是推动物联网能够长远有效发展的核心动力。要实现多方共赢,就必须让物联网真正成为一种商业的驱动力,而不是一种行政的强制力。让产业链所有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能从中获益,获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才能够使物联网得以持续快速地发展。冶金物联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思路下,产生的全产业链的平台式运作的物联网创新的商业模式。
2月14日晚,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明确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物联网行业将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大力发展“智能化工业、农业、物流、交通、电网、环保、安防、医疗、家居”9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冶金物联就是智能化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涵盖了物流,环保,安防等物联网重点领域在其中的一个综合物联网发展领域。众所周知,钢铁的生产过程是所有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复杂的,解决了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难题,同类工业信息化的就相对容易入手。
我们知道,中国钢铁业将进入微利时代,中国钢铁业的整体利润率已跌至3%以下,是中国制造业内盈利能力最差的行业。 有行业人士戏称:一吨钢材赚的钱“还不及一吨优质矿泉水的多”,这就是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状况的真实写照。钢铁行业遇到的诸多困难在前文中已经提到,对解决方法也做了简要的阐释。造成当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
1 市场信息不对称:供者与需者信息不对称,市场的盲目生产造成巨大浪费;
2 信息平台不健全: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的数据得不到准确分析,形成各环节协调困难;
3 缺乏产品追溯管理:钢铁市场没有统一化,信息化对产品进行管理。
冶金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就是在这个背景中提出的,有国家冶金工业信息中心牵头,发改委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相关产业链有代表性单位积极配合的项目。
在这样的状态下,企业要想实现盈利,必须从两方面入手:走出国门,扩大市场;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想“走出去”必然要与国际统一物品的编码标准,方便流通,条码-物品的ID。降低原材料的附加成本,就是降低原材料在开采的分类管理,运输,搬运,存放等过程中所有的成本浪费。利用RFID,条码,识读器等搭建物流运输体系;同时建立国内统一的服务平台,以及物联网系统,平衡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帮助实施宏观调控,真正实现工业信息化建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中国钢铁业急需转型,物联网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同时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钢铁物联网应用模式是在物联网通用层次划分基础上对应为四个公司以及研究主体来完成的。
物联网的六层细化结构如下表所示:
感知层与传统输层设计
其中感知层和传输层是由笔者所在的公司承担,主要负责搭建用于冶金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信息采集的无线传感网络。研发适用于钢铁生产环境特点的无线传感网及其相关设备,能够使用RFID射频和2维条码等方式采集信息并通过手持设备上传至数据库。其中,钢铁的物联网应用中,由于钢铁的特殊性,大部分采用抗金属标签或者表面抗金属喷码来完成作为标签的主要技术。同时开发RFID和2维条码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RFID与原有系统连接的通讯中间件等软件。配合钢协完成国际国内通用的编码规则的分析论证,设计一套适合冶金行业全产业链的编码规则,为最终整个钢铁行业的编码规范统一,行业内外的通用编码规则做出相关规范。
智能化部分其实主要是指行业内部的应用,该部分工作由钢铁行业资深的专家团队来负责,他们长期从事钢铁信息化,钢铁生产过程,物流过程的研究,在相关方面有相当的应用经验和行业人脉。他们负责提供钢铁行业内设备管理,生产过程管控,仓储物流等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比如设备管理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以及更新改造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生产信息采集环节的应用包括获取系统下达的生产计划,生产信息的录入,RFID及条码数据的扫描采集;产品入库,建立堆叠器与存入库区的对应关系,产品检验;生产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人员可以使用手持设备读取标签上面的数据,确认产品信息包括种类,生产日期,原材料产地,数量等等。然后扫描将信息录入数据库。所有的产品信息录入数据库后,我们可以通过后台软件对生产种类,数量,生产时间,以及不良状况的分析得到各种形式的生产的总体报表。软件功能还包括了对传感网上各传感点的数据分析,有效加强了对生产线的生产状况监控,同时方便对生产问题的追溯和查找。仓储物流管理软件是基于B/S架构设计开发的,安装在手持设备终端与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和工厂物流信息中转服务器上,共同组成网络服务系统。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通过接口模块与系统进行各类信息交互,系统基础信息的查询与维护,产品物流滥控信息的统计分析,产品物流信息查询管理,系统用户(包括经销商)权限管理等。总体目标是实现物流的多级信息监控与管理。仓储物流管理软件的主要功能:接收系统下达的产品出库计划,维护产品出库信息,完成产品出库作业,校核出库信息上传系统;执行库存产品的移库,仓库库区设置 *** 作;产品入,出库与库存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仓储系统采用C/S架构设计开发,系统安装在各成品仓库的仓储管理终端电脑上,通过厂内局域网与手持终端相联接,与系统数据库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物联网的服务平台
冶金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的运营部分,是由商务部下面专门做平台运营的公司搭建的,该公司有丰富的平台运营经验和异地备份的IDC庞大资源。公司承担建设一个统一的钢铁物联网平台网站,网站又分为三个大的平台,每个平台各司其职,相互依托,第一个是资讯平台,第二块是数据平台,第三块是服务平台。网站是冶金物联商业模式运行的一个载体,感知,传输,应用层的内容都会以服务的形式在平台上体现。要注意的是,平台是唯一的,而应用,感知传输部分则可以通过平台的不断扩大,不同的应用,不同的物联网技术都会通过不同的组合模式,成为平台服务的一个子集。在这里,这个平台的相关应用服务更像是SARS模式的云服务,客户通过子集的需求,在平台上任意选择子集所需要的应用服务,及配套的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供应商,来完成客户在冶金信息化的不同需求。由于平台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随着平台服务,平台分成机制的形成,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应用,第三方的物联网技术会源源不断的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呈现在客户面前。这不禁让人想起了苹果的应用商店模式,客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冶金物联全产业链上的不同应用。这正是钢铁物联网商业运营模式的关键所在。
最后,说说整个产业链的最上层-管理层。对于冶金这类型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处于其物联网应用的最高层管理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角色也必须由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来承担,冶金工业信息中心代表冶金工业协会来搭建整个商业模式构架,最重要的作用还是管理作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监管法规、信息安全、技术标准、隐私保护。可以说对于钢铁物联网来说,钢铁协会作为管理层是上服务政府相关部门,下协调服务各家行业单位。其中在平台上采集的数据要分层管理,分层服务。信息中心主要负责整个数据的安全性,并合理对有效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供给相关的不同层级的部门及单位。同时,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和发布,提出行业规范。
我们可以看出,冶金物联把整个物联网的商务模式进行了从上至下的完整构建,从终端到标准,到应用再到平台,最后到管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用,运营,监管的闭环商业模式和产业链规范。在其中,冶金工业信息中心起到了对整个商业模式带动和推进的核心。由冶金物联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建立是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准体系逐渐成熟
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综合性平台即将出现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综上所述,冶金物联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在于其搭建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商务模式,是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一次变革。标准的建立和综合服务平台的搭建,将是未来物联网商业模式主要发展方向,而二者又必须相互依存,没有标准的建立,平台就无法有统一的接口,没有平台的盈利模式的推动,标准建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未来的标准是跨行业的,未来的综合平台也必将是跨行业,跨地域的,当这样的平台真正逐步完善起来,物联网不仅是物物相联,更是平台相连,模式相连。一个和谐,大同,有机的平台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end)请你看看权威专家的分析,对你的思路有所裨益。“互联网+”与钢铁如何融合
原创 2016-07-27 《中国冶金报》 冶金传媒
《中国冶金报》记者 郭俊国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互联网+”与钢铁应当有怎样的“亲密接触”?“互联网+”在钢铁行业有着怎样的新任务?钢铁行业发展的新动能是什么?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应当有怎样的新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7月23日,在由中国冶金报社主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钢铁产业链电商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详细解读了“互联网+”助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任务、新动能和新思考。
新任务:推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钢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考虑‘三去一降一补’,同时考虑如何培育新的动能。”安筱鹏表示,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促进形成新动能的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安筱鹏指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具体来讲,在互联网与各个环节的融合中,制造是关键环节,制造业是主战场,制造企业是主力军,构建一个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是制高点。
互联网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目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扩散,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从人人互联到人物互联,再到物物互联。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传统的工业网络是各自封闭、诸侯割据的;同时,工业互联网也面临着思维方式的碰撞,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带来了新旧思维的碰撞和新旧秩序的更替,以及新规则的重建。
安筱鹏分析认为,从互联网与消费领域和制造领域的融合的特征来说,消费环节更多的是价值传递,制造环节更多的是价值创造;消费领域的融合带来的是交易效率的提高,制造领域融合带来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消费领域既要考虑“踩刹车”又要考虑“踩油门”,处理好业务创新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制造领域与互联网融合,更多的是如何鼓励、支持,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踩油门”的问题;消费领域的融合关系到各种社会利益如何调整,制造领域的融合将带来国际巨头传统势力范围的重构;消费领域活跃主体主要是互联网企业,而制造与互联网融合的主力军仍是制造企业。
新动能:深化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安筱鹏介绍,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对29个行业的两化融合水平进行了分期分批的评估。基于评估的结果、经验和结论,工信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以下简称《评估规范》)。基于《评估规范》,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分成了基础建设阶段、单项应用阶段、综合集成阶段和协同创新阶段4个阶段。在《评估规范》中,综合集成是企业两化融合迈向中高级阶段的标志,其中,包括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管理、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的集成管理、产供销的集成管理、财务与业务的集成管理、决策支持的集成管理等方面。
综合集成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核心理念,德国的工业40的核心理念也是推进企业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因此,工业40和两化融合在核心理念、主要任务和具体做法等诸多方面,是殊途同归、如出一辙、异曲同工的。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当前两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务。“过去几年,钢铁行业大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走在了相关行业的前列。”安筱鹏结合工信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详细介绍了中国钢铁行业在这方面的进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
一是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全面普及,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持续创新的基础。装备和工艺信息化水平是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过程优化控制的关键环节,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和新技术。中国钢铁行业基础自动化在烧结、炼铁、炼钢等主要生产工序和流程中应用已得到广泛普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分别达到64%、47%。
2
二是钢铁行业精细化、集约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提高了企业经营决策质量。信息技术正融入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其能源管理和质量管理普及率明显高于其他传统行业,企业资源管理和制造执行系统在重点企业全面普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钢铁工业装备、工业能力、工业素质、工业活动的内生要素,实现了决策的及时、高效和科学。
3
三是钢铁行业的大型企业整体处于单项覆盖向集成提升发展的阶段,综合效益开始体现。“综合集成是企业迈向中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安筱鹏表示,从行业整体的两化融合水平来看,钢铁行业在传统行业中,大概处于中游水平。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与收益之间是有阶段性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从单项应用迈进综合集成之后,企业信息化的收益才会呈现指数化的增长。
4
四是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高。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发布的全国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报告,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是指智能制造就绪企业与全部企业的比率。其中,智能制造就绪企业是指同时满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不小于50%、实现管控集成和产供销集成,处于集成提升或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钢铁行业大型企业智能制造就绪度为14%,在10个传统行业中位居前列(仅次于汽车工业)。
新思考: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安筱鹏介绍,工信部也在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并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在制造企业的“双创”平台、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物理系统等方面推动和支撑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营销服务,特别是工信部准备推动工业电子商务的试点示范,重点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制造企业自身的销售采购平台,其二是工业电子商务的第三方平台。
关于如何推动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安筱鹏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一是加速普及在线采购,构建高效、透明、协同、低成本的新型采购体系。在线采购可提高企业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是降成本的重要手段。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成为钢铁企业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
根据中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上5万多家制造企业两化融合的评估数据,目前,钢铁行业大型企业在线采购额占比为1819%,中型企业为3274%,远高于小型企业的1421%。但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企业在线采购额占采购额的比例(1819%),在钢铁、建材(215%)、医药(223%)、采矿业(243%)、石化(362%)、机械(286%)六大行业中,比例最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
二是推动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销一体化营销体系。随着客户对交货周期、产品质量、库存配送要求越来越高,钢铁产业正在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建立产销一体化的营销体系,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去库存的有效手段,并已成为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企业已建立起的完整的线下销售网络体系相比,中小企业对线上销售网络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转型的步伐更快。目前,钢铁行业网上销售率平均为1445%。其中,大型企业为1277%,中型企业为1668%,小型企业为1797%。
3
三是积极培育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推动传统钢贸流通体系变革。当前,钢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钢铁电子商务平台已累计300余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中占比48%。在成交量1000万吨以上的钢贸商中,第三方平台交易量超过70%。第三方交易平台推动钢厂直营,促进生产流通一体化;跨越多级代理商,大幅缩减钢铁流通层级,简化交易过程;融合物流、加工、金融等多方服务主体,实现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加快构筑新型钢铁流通生态圈。
4
四是引导电子商务平台从“产品”交易向“能力”交易转变,构建产业新生态。互联网拓展了交易的空间和对象,降低了交易的成本,实现从信息交互的互联网到产品交易的互联网,再到能力交易的互联网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能力交易的交易主体(谁和谁交易)、交易对象(交易什么)和交易过程(怎么交易)3个最基本的问题。要积极推动钢铁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交易对象从产品向能力拓展,有效提高闲置设备、空间、人员的利用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促进钢企服务化转型;同时使大量中小企业可以低成本、低门槛地使用一些更优质的制造资源,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新型生产体系。
安筱鹏认为,对于钢铁行业的第三方交易平台,未来的发展有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流通环节的电商化构建新型的钢铁流通体系;第二个阶段,引进制造环节的互联网化,钢铁行业实现生产、加工、物流的智能化,并与电商的数据进行对接,实现加工配送等能力的在线交易;第三个阶段,随着技术、数据、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会出现一个面向新型能力、面向上下游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新的产业生态。
5
五是培育定制化生产等新型能力,催生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定制化生产是工业40的逻辑起点。安筱鹏表示,面对钢铁行业当前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的形势,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培育钢铁行业定制化等新业态、新模式,这也是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手段。钢企要提高附加值高、制造周期长、工艺要求复杂的汽车板、家电薄板、不锈钢板、硅钢片等产品的制造水平和供给能力,建立面向市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生产组织体系,根据产品市场行情和盈利水平,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配料,快速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库存配送,提高市场应变能力。
1物联网主要应用领域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简单介绍几个应用场景:物流与仓储、健康与医疗、智能环境、社交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文物保护、古迹的实时监测、智能家居、定位导航、物流管理、视频监控、数字医疗等产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应用范围
2 简单介绍几个应用例子
1)智慧城市
一般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边计算、大数据挖掘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还有运用三维可视化大数据平台、物联网云平台、移动终端以及各个智能硬件设备,实现城市物联感知、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等功能,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便捷、便民的新型管理模式,为城市构建智能型,管理型决策平台。
智慧城市下智慧园区
智慧城市主要应用功能包括智能交通系统、智慧能源系统、智慧物流及建筑服务系统、城市指挥中心、智慧医疗、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环境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等八个方面组成。
2)智能农业
智能农业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种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参数及农产品生长状况等信息而进行远程监控生产环境。将采集的参数个信息进行数字化和转化后,实时传输网络进行汇总整合,利用农业专家智能系统进行定时、定量、定位云计算处理,及时精确的遥控指定农业设备自动开启或是关闭。
智能农业
3)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电子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的一个体系,建立起一种能在大范围、全方面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
车联网
3 个人经历
我之前是学习机械的,所以物联网相关知识都是自学的。本科毕业工作几年,发现工业物联网行业是未来的风口。就辞职考研了,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的是机电一体化与物联网控制。物联网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除了在工业方面,它是涵盖单片机、传感器、通信技术、云存储技术、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等一系列学科。诸如: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M2M技术、云计算及中间件技术。我也构建一套智能家居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