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工程的发展前景,第1张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物联网方案在在智能医疗的应用

1医院的耗材管理(加拿大医院采用RFID技术补充耗材)

2血液管理(RFID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

3药品的追踪溯源(德国制药厂商使用超高频标签追踪药品)

智能医疗结合无线网技术、条码RFID、物联网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将进一步提升医疗诊疗流程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实现监护工作无线化,全面改变和解决现代化数字医疗模式、智能医疗及健康管理、医院信息系统等的问题和困难,并大幅度提体现医疗资源高度共享,降低公众医疗成本。
[1]

通过电子医疗和RFID物联网技术能够使大量的医疗监护的工作实施无线化,而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信息及时采集和高度共享,可缓解资源短缺、资源分配不均的窘境,降低公众的医疗成本。

智能医疗发展现状

智能医疗的发展分为七个层次:

一是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医院收费和药品管理系统;

二是电子病历系统,包括病人信息、影像信息;

三是临床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医生医嘱录入系统(CPOE)等;

四是慢性疾病管理系统;五是区域医疗信息交换系统;

六是临床支持决策系统;

七是公共健康卫生系统。

总体来说,中国处在第一、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CPOE,主要是缺乏有效数据,数据标准不统一,加上供应商欠缺临床背景,在从标准转向实际应用方面也缺乏标准指引。

中国要想从第二阶段进入到第五阶段,涉及到许多行业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的形成,这也是未来需要改善的方面。

在远程智能医疗方面,国内发展比较快,比较先进的医院在移动信息化应用方面其实已经走到了前面。

比如,可实现病历信息、病人信息、病情信息等的实时记录、传输与处理利用,使得在医院内部和医院之间通过联网,实时地、有效地共享相关信息,这一点对于实现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医院转诊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这主要源于政策层面的推进和技术层的支持。

但目前欠缺的是长期运作模式,缺乏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此外还面临成本高昂、安全性及隐私问题等,这也是 未来智能医疗追问

有没有一些关于西方智能医疗的发展史?

2020年是个非常不平凡的年份,年初始发的新冠疫情尚未过去,大 健康 产业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受益于经济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和 健康 意识的增强,我国大 健康 产业更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充分整合和运用,智慧医疗被按下了加速键,将为医疗服务业带来革命性升级,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 健康 中国”城市大 健康 产业集群发展建设。

而正在深圳高交会现场开幕的智慧医疗 健康 展,展示医疗行业热点,专注于智慧医疗、致力于个人 健康 、打造“家庭-医疗机构-社康-医院”生态医疗圈,聚焦展示AI+医疗、 科技 +中医、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康复理疗大 健康 、智能养老、医疗机器人、 健康 检测、医疗电子配件、医疗大数据等,是一个了解中国大 健康 产业发展的最佳窗口。

中国医疗 健康 产业5大发展趋势
近年来,亚 健康 状态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健康 中国战略,其核心就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 健康 服务”,必须以“以 健康 为中心”替代“以疾病为中心”,预防保健、医疗、康复三驾马车必须齐头并进。而大 健康 产业恰恰是“防、治、养”模式的产业体现,随着公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提高,“治未病”被视为下一个蓝海。

此次疫情带动大 健康 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国内各大城市也都在争相构建大 健康 产业集群,例如武汉在今年4月发布了大 健康 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建成世界级万亿大 健康 产业集群,力争产业规模、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 健康 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显示,2020年“ 健康 中国”带来的医疗 健康 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到2023年,我国的大 健康 产业预计将实现超14万亿的产值;2030年将超过16万亿元,是目前市场规模的3倍。业内人士分析后认为,将主要有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高 科技 化:未来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 科技 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或将引导行业新风向。

二是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 健康 的照顾管理系统。

三是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 健康 产业带来变革。针对医疗行业的需求,AI 医疗企业可以利用AI技术提高医疗行业的诊断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组织管理效率,进一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

四是融合化:未来的大 健康 产业将与文化、 旅游 深度融合,更多企业和行业都将跨界大 健康 产业。据悉,当前就有省市,在研究大 健康 + 旅游 的产业模式。

五是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 健康 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 健康 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 健康 产业合作搭建平台。

5G、AI、大数据为 “数字医疗和全民 健康 ” 探索 经验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中,AI、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疫病智能诊治、物资调配、药物研发等方面涌现出了一批服务于疫情防控的非典型服务场景,为提高管控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智慧医疗是以“感、知、行”为核心的智能远程疾病预防与护理平台,需要融合多种数字技术。如何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互联网的优势来帮助医生解决难题,成为当下智慧医疗的建设难点。

5G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远程医疗高效对接

智慧医疗是5G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景。在5G网络下,诊断和治疗将突破原有的地域限制,医疗资源更加平均。 健康 管理和初步诊断将家居化,医生与患者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分配和对接。目前,5G医疗 健康 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远程手术、应急救援、远程示教、远程监护,以及智慧导诊、移动医护、智慧院区管理、AI辅助医疗等方面。

AI医疗对误诊说NO,提高每个人长期存活率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意味着全世界的人都能得到更为普惠的医疗救助,获得更好的诊断、更安全的微创手术、更短的等待时间和更低的感染率,并且还能提高每个人的长期存活率。从全球医疗行业发展状况来看,AI医疗将会在医学影像识别、智能诊疗、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 健康 管理这5个方向深入影响我们的生活。

未来,智慧医疗将出现三大趋势:开发人工智能医生缓解医护人员不足,助力药物挖掘效率,利用精准医疗治疗癌症。谷歌、微软、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也争相进入AI医疗领域,AI医疗肯定会迎来极速发展阶段。

医疗大数据资源共享,可穿戴远程 健康 监护

5G 边缘医疗云可提供安全可靠医疗数据传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为院前急救、智慧医疗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依托 5G 低时延和精准定位能力,可以支持可穿戴监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持续上报患者位置信息,进行生命体征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计算,并传输到远端监控中心,远端医护人员可实时根据患者当前状态,做出及时的病情判断和处理。

大 健康 时代已经真正来临,而今年的特殊时期又催生了智慧医疗的更快发展,时不我待,高交会开启的智慧医疗 健康 展得到行业和观众的热捧,或许从2020年开始,全世界都要重新审视人类未来的大 健康 和全球性的智慧医疗,来确保人类 社会 的文明发展和进步。

这是一家敢于造梦的企业,它在移动医疗概念尚鲜为人知的时候就已放眼前瞻,勾勒出了移动医疗在未来应用的蓝图;这是一家善于捕捉先机的企业,它在移动医疗及物联网产业政策还未明朗的前夕,就已经先行一步,成为该领域的探路者和先行者; 这是一家颇具慧眼的企业,它首先瞄准的是远程无线生理监测这一具有巨大市场容量的领域;这是一家执着而专注的企业,它在很多企业既觊觎又观望之时,就已斥资数千万元投入了移动医疗产品及应用平台的研发; 这是一家充满理想、朝气和闯劲的企业,它虽然一路风雨兼程,但从未消减企业宏志与对使命的执着追求……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已居我国各类发病病因和死亡病因的前列,而且我国正快速步入老年化社会,对老年人的健康监护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工作生活压力加大,亚健康人群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慢性病管理的急迫性,老年人、亚健康人群监测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在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浙江好络维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络维”),感受到了该行业所具备的巨大市场潜力,在移动医疗概念刚刚进入专业人士视野的时候就在国内率先专注于“移动智慧医疗”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好络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物联网医疗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者和全国物联网产业智慧医疗行业应用发展的排头兵。公司秉承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三高战略,以技术、资本、管理、市场为纽带,开创了国内移动智慧医疗领域的新蓝海。
好络维在国内知名医院的专家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普适研究所长期合作,通过技改及项目研发将物联网概念与专业医疗监测、无线远程诊疗完美结合,出色地实现了移动医疗信息化在物联网医疗卫生领域的产品应用和实践。
品质见证实力
业内人士都知道,实现远程无线便携式多生理参数监仪的远程化、多功能化、小巧化、便捷化和精准化是移动医疗生理参数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势,也是该领域的技术难点。好络维经过多年潜心研发,解决了该产品的瓶颈,将产品的移动概念和远程无线概念得以生动诠释。
用户只需带一块腕表,即可在千里之外准确知道受监测者的心电、血压、心率等实时生理参数,并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同时还具有SOS紧急呼叫、GPS定位、心律异常报警,血压异常报警,定时用药提示等多种实用和人性化功能。这块腕表就是好络维多年潜心研发的成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超小便捷型远程无线生理多参数监测仪(TE-8000Y3型),这是继TE-8000Y型和TE-8000Y2型推出之后,好络维推出的又一新款远程无线多生理参数监测产品。该系列产品的原理是通过采集人体多种健康生理参数、环境参数以及运动位置参数,使用先进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至internet网络,将数据通过GSM、WCDMA、Wi-Fi、Zigbee等多种无线传输手段实时传输至远程监测服务平台,由监测服务器自动统计、分析和处理生理参数数据,为专业医疗人员提供各种重要的生理特征信息和环境辅助信息。最后由专业医疗人员和健康咨询服务人员对监测对象提供实时诊断、咨询和监测服务,实现远程健康保健、监护和医疗诊断。
好络维系列无线生理多参数监测产品具有体积小、功能全、传输方式多样化、便捷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住院病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智障等人群的实时监测。
好络维系列产品具备监测远程化、多参数化(心电、血压、血氧、脉率等)、产品微型化、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等特点,可无缝地融入个人、家庭、社区及医院的网络环境中,让移动医疗真正实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列产品的成功研发,标志着该类产品在移动医疗领域已迈向新的历史台阶。
模式彰显价值
好络维没有像一般的医疗器械公司那样,走单一的产品发展路线,而是走产品加物联网的模式。这是因为单纯的产品应用模式都是点对点服务,无论从服务的深度、广度和丰富性上都很难将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极大化。而基于物联网服务平台的产品应用,不仅可实现点对点、点对线的服务,还可实现点对面的服务,即后台专家团队甚至一个团队为某个病人提供即时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使市场的应用领域更为广阔,将优质的医疗资源能为更多的病患所用,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好络维远程无线生理参数监测产品将物联网思想与专业医疗监测、在线诊疗有效地结合,是移动信息化在物联网医疗卫生领域创新性的应用。
以好络维远程无线生理监测产品为依托的健康服务平台,以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实现了研发的前沿性、技术的集成性、系统的庞大性、服务的即时性和全面性,在医疗服务的模式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好络维自己研发生产的远程无线数字健康监测设备可与该平台嫁接使用,包括心电、血氧、血压、呼吸、脉率等,而该平台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开放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研究的深入,在其他疾病监测领域取得的成果都可通过该平台实现实时监测,与该平台对接,使该平台实现更全面、更系统、更人性、更优质的服务。它不仅可整合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成果,还可使这些成果的研究单位更快实现产业化和应用,加快了产业化的进程,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成绩书写峥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经过几年的潜心追求,好络维已经在移动医疗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不仅取得了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更赢得了市场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好络维不仅与国内著名医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直接对接了全国100多家医院,而且与中国移动合作实现“智能社区”建设和参与卫生部门组织的慢病筛查等项目。与此同时,好络维的产品已在浙江、山西、安徽、陕西等省份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干休所等300多家单位投入使用。在取得出色的市场表现的同时,好络维还成为浙江省和杭州市物联网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分别荣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电子学会医药信息学分会颁发的2010年中国医药卫生信息殊荣、2011年杭州生活品质数字生活年度产品及心电学会授予的多项荣誉。
随着国家移动医疗及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的相继出台,好络维人相信:好络维定能沐浴着行业的春风,“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随着民众对健康医疗的需求日益提高,加强区域协同、促进信息共享、推进智慧医疗成为现阶段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目前,许多新兴技术也逐渐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如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持续助力我国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医疗信息化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卫宁健康(300253)、东华软件(002065)、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创业慧康(300451)、思创医惠(300078)、麦迪科技(603990)、和仁科技(300550)、易联众(300096)、久远银海(002777)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信息化专利申请状况、医疗信息化主要技术、医疗信息化公司新兴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专利数量可以反映出行业技术的活跃度情况,专利数量越多,代表技术研发的活跃度越高。在SooPA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以“医疗信息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截至2021年4月28日,有关专利共有12万项。按申请年进行分析,2010-202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015年之后有明显增加。我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研发活动十分活跃。

从专利领域分布来看,截至2021年4月,G16H(医疗保健信息学,即专门用于处置或处理医疗或健康数据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排名第一,专利申请量高达3322件,占比达2747%;其次是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专利申请量为3026件,占比为2502%;A61B(诊断;外科;鉴定)排名第三,专利申请量为2572件,占比为2127%。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支持

我国传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于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基于组件化平台的架构技术、报表开发管理引擎、电子病历解析引擎、医疗信息标准集成引擎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云计算、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技术逐渐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更多的支持。

政策鼓励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信息的共享、流动与智能运用。在医疗卫生服务整个环节中实现协同和整合,才能推动各医疗机构医患资源的灵活流动和结构优化。从医疗信息化政策中可以看到,国家支持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进行应用,利用新兴技术,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新兴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领域的多个环节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迅速,疫情常态化下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也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级和创新力的关键。在需求的推动下,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融合将持续往纵深方向发展。除了医疗系统软件产品和技术不断加速的更新换代外,云计算、物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信息化领域逐渐得到应用。

医疗信息化企业加大对新兴技术的投入

我国医疗信息化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拓宽产品及服务生态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拓宽盈利方式,以满足医疗信息化的建设需求。

新兴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医疗卫生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医疗行业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大型数据中心和大规模系统集成工作将会逐步展开,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成为医疗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将持续助力医疗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人工智能在我国医疗领域应用将加速落地。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142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1
下一篇 2023-06-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