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卡是什么?

物联网卡是什么?,第1张

物联卡是实现智能硬件联网的流量卡,通过提供的2G/3G/4G网络实现智能硬件与云端数据信息的相互交互,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交互。

与手机卡区别:没有区别,只是不能打电话,且不能安装在普通手机上。物联网卡只针对企业工业级应用,不针对个人市场。

不能用在手机上!

物联网卡由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提供,跟WIFI相比,物联网卡信号覆盖更广、灵活性和数据安全性更高,因此是企业传统产品转型中的重要配置。随着物联网设备接入不断增大,物联网卡的需求也是爆发式的增长。

扩展资料:


优势

1、一点接入,全网服务:提供政企公司或各省公司一点进行业务受理,分省出卡的业务开通,各配合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卡的制作、配号和销售,直接为客户提供业务服务和网络服务,满足客户“一点拿卡”、“一站式服务”需求。

2、丰富的码号资源:拥有13位以10648开头的物联网专用号段和11位以14765开头的物联网专用号段,总容量达一亿以上,充分满足用户大数量码号需求。

3、灵活的计费方式:针对物联网业务的特殊性,提供了流量池计费方式和按生命周期计费方式,其中,按流量池计费即客户通过购买流量池,实现多张卡共用一个流量池的功能;按生命周期计费方式即终端硬件费加上终端整个生命周期包月费的总和。

4、高质量的网络:通过建设物联网短信中心、物联网GGSN、物联网HLR等物联网专用网元,实现物联网用户与大众用户的网络分离,为行业客户提供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网络。

5、通信管理:采集网络信息,并通过物联网专网的运营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通信在网状态查询(开关机信息、PDP激活状态、IP地址查询、短信失败原因查询等)、流量信息查询、流量余额提醒等功能。

参考资料:

物联网卡——百度百科

微创的管理团队具有深厚的国际化教育背景与丰富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其中多数成员拥有美国或日本学位,并在顶级IT公司工作十年以上。
微创的管理者们悉心听取客户需求,调配各方面资源,提供客户所需的优质服务,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凭借在各种外包环境中积累的多年开拓经验,公司管理团队具有总览全球的视野,对客户的战略业务需求有着全面透彻的理解。与微创其他所有员工一样,公司管理团队的每名成员都将自己视为客户取得长久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员。
张河涛总裁 张河涛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总裁,全面负责微创公司日常运营工作。张先生拥有CAD/CAM、软件开发、质量管理、项目管理和培训领域近15年的专业经验,擅长软件公司内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测试队伍的管理。
张先生于 1998年加入Microsoft后,担任微软中国研发中心移动设备部经理,主要负责微软移动产品的质量控制、本地化与软件测试等,同时负责微软移动软件的外包测试,并在信息产业部与微软公司合办的软件高级研讨班中主讲软件质量及测试。
离开工作7年的微软后,张先生历任北京衡准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和晶世科技有限公司COO等职,于2008年加入微创。
张先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CAD/CAM专业硕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获得EMBA学位。
刘越首席运营官 刘越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公司首席运营官,是公司高级决策层与执行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公司外包业务的运营以及全球信息服务事业部的业务拓展与交付。
加入微创之前,刘先生在微软工作了近十年,先后担任MSN Internet Access事业部软件设计工程师与项目经理,Windows Security事业部项目经理,Live Search事业部主管项目经理,以及微软中国战略合作伙伴事业部部门经理。他在微软美国总部全程参与了MSN 2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Vista、Live Academic/Book Search 10等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微软中国管理超过一亿美元的微软对华外包项目,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刘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拥有12项美国专利申请,包括数字版权管理、搜索引擎等尖端技术。
周京平资深副总裁 - 行业解决方案与IT基础设施服务 周京平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公司资深副总裁,是公司高级决策层与执行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解决方案事业部以及IT基础设施服务事业部的业务拓展与交付。周先生目前还担任中国传媒经济和管理学会的常务理事和重庆工商大学的客座教授,研究信息与文化产业价值链构成与优化管理。
周先生加入微创软件之前,曾就职于多家研究机构、媒体和跨国公司;早年就职于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任测量标准仪器的软硬件开发和计量检定工程师8年,后考入成都市广播电视局担任编辑、记者7年。1996年前往美国深造,期间学习了价值链的构成与优化。回国后曾出任多家IT公司的市场营销管理职务,其中在著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美国i2科技公司中国区任联盟总监、TOP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化工集团电子公司副总经理、华商报业集团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和重庆时报、重庆网通、天柏集团总裁特别助理。多次参与中国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平台规划和建设,在中国特色的高端软件分销渠道开拓与管理、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联盟与业务拓展、电子商务结构设计和现代企业管理、营销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周先生2000年毕业于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班主修管理科学与工程方向。
蔡锫 资深副总裁 - 收购兼并业务 蔡锫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负责公司的收购兼并业务,以及海外Staffing业务。蔡先生倡导通过全球资源整合和创新振兴软件服务业,强调业务模式差异化。
蔡先生曾先后任职于Lotus Development、Microsoft等公司。1995年加入Microsoft后,他参与了Excel 97,Word 2000的开发工作,并领导MSN Communities开发团队。
2002年微创公司创始之初,蔡先生负责组建软件开发事业部,开拓企业应用市场,随后基于IT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转型进行软件开发外包。在他的带领下,2004年启动的软件开发外包业务抓住了离岸外包的市场机遇,两年半时间里事业部迅速达到300人规模,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并实现合理盈利,成为公司业务主要增长点之一。同时内部流程建设不断完善,并于2007年获得CMMI-4级认证。他曾为公司建立了一套挑选与培养技术人员的模式,成为业务持续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先生于1990年从清华大学赴美留学,并在Hobart & William Smith Colleges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双学位,后于Boston University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罗骅 副总裁 - 业务流程外包运营 罗骅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是公司高级决策层和执行管理团队的一员,全面负责公司业务流程外包(BPO)事业部的工作。
在加入微创软件前,罗先生先后任职于世界领先的商用软件解决方案公司Remedy,BMC近10年。在美国多年从事BSM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工作,于2004年授公司委派在中国筹建全球第六个技术支持中心,从而完成了公司覆盖全球不同时区产品技术支持的战略布局。凭借其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IT领域市场开拓和渠道管理经验,深厚的技术功底以及扎实的团队领导能力,在公司中历任ITSM技术支持经理,大中国区渠道及合作伙伴管理总监,华东区分公司总经理等职,承担了大量的业务拓展和战略决策工作。
罗先生1999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MBA学位,并取得包括COPC注册协调员在内的多项IT领域的专业证书。
刘律兴 副总裁 - 欧洲业务运营 刘律兴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是公司高级决策层与执行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欧洲业务拓展。
刘先生在加入微创之前,在瑞典卡诺尔计算机公司工作了十多年,负责欧洲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管理以及IT外包业务。期间,刘先生领导开发的TID2000报刊管理软件成为了瑞典市场上的主导系统。刘先生于1997年在瑞典哥德堡创立了LLPS有限公司,全面进入北欧商务及IT咨询领域。从1999年起刘先生与国内多家IT外包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承接大量欧洲软件外包工程,领导开发的Creditsafe系统成为了欧洲最大的信用及商业信息平台之一。刘先生于2005年进入中国企业信用平台开发领域,随后投资杭州赛孚,成为浙江省政府指定招投标征信公司之一,并在2009年投资上海慧众网络有限公司,开发中国第一个专线物流网络平台。
刘先生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得计算机系应用专业,管理系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双学位。
李恒副总裁 - 人才招聘/培训 以及国内业务开拓 李恒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是公司高级决策层与执行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人员招聘、人才培训和国内业务开拓。
李先生加入微创之前,在浙大网新工作了7年,担任网新国际副总经理、网新培训总经理,负责软件外包业务开拓、管理,以及人才培训工作,对于软件外包领域中的业务开拓、团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员招聘和培训等关键领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李先生还在浙大网新负责过软件产品研发、行业解决方案等方面工作。
在浙大网新之前,李先生先后就职于国家研究机构和Arcsoft。在这十一年期间,李先生先后从事前沿通信技术研究、软件架构设计工作,以及OEM软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团队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李先生199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学士学位。
黄弘总经理 - 日本业务运营 黄弘先生现任上海微创软件公司对日外包事业部总经理并兼任日本微创社长,是公司高级决策层与执行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对日外包业务的运营管理与交付。
加入微创之前,黄先生一直在日本从事日本软件外包业务。并在2002年回国后,开始致力于日企进驻中国的咨询业务,在对日企业运营和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黄先生于2004年加入上海微创软件,全面接管上海微创的对日外包事业部运营工作,并一举拿下如日立情报、NTTDATA等日本重量级客户。2008年黄先生出任日本微创社长,进行微创软件在日本的本土化运营和交付,在黄先生的努力下,微创软件赢得了众多大型日企的青睐和信任,并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黄先生毕业于东京工业学院并获得情报系统学位。
杨云遐 副总裁 - 战略及业务拓展 杨云遐女士现任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副总裁,是公司高级决策与管理团队的成员,负责公司的商业战略及重大客户客户开发。杨云遐女士在美国、亚太及中国IT领域从事战略发展合作与项目管理拥有超过13年的资深经验。杨云遐女士自2008年加入微创以来,将公司的服务领域拓展到电信、移动通信、互联网、以及银行服务等行业,为公司赢得多家全球财富500强的大型客户。
杨女士曾是微软美国总部及中国公司的资深管理人员。杨女士先后加入微软MSN/Expedia和Windows Server Group,负责产品设计与推广。2002年,杨女士从微软美国总部回到中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负责中国及亚太区战略合作与学术投资,管理包括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及大中华区的政府及学术合作伙伴,并参与创立了投资总额超过一亿美金,覆盖网络、图形、互联网和移动等领域80多个的合作项目。她与领先的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合作伙伴一直保有紧密的联系。
杨女士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并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位。

1、未来发展憧憬
虽然互联网行业在近两年经历了一定的波折,但是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基本面来看,互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首先,产业互联网将推动互联网全面向传统行业领域深入,这个过程会产生巨大的价值空间,不仅传统行业会获得互联网的赋能,互联网也会借助于传统行业来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对于消费互联网时代来看,产业互联网时代将促使互联网全面脱虚向实,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当前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大潮将全面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一个重要的目标是网络化、智能化,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产业领域的促进作用。
其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未来互联网领域将进一步整合大量的社会资源,从而打造出新的产业生态。当前大数据等一众技术尚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所以目前互联网行业也在经历着结构升级,包括技术结构升级、模式结构升级和人才结构升级等,在这些升级逐渐完成之后,新技术将逐渐助推互联网领域进入到一个新的创新、创业时期。
最后,互联网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而且这个生态体系自身也在不断打造新的价值空间,这是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互联网行业不仅为各种创新提供了落地应用的场景,同时也能够整合各类人才,这也是互联网行业能够保持不断创新的基础。
2、就业前景: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十年互联网的应用将有三个大的改变,其一是基于大数据的微创新将不断提升互联网的应用体验;其二是互联网将全面进入产业领域;其三是大量的设备将具备网络连接能力。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将不断促进互联网应用的微创新步伐,虽然互联网进入了存量时代和微创新时代,但是互联网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虽然关于互联网应用的微创新模式有很多种理解和诠释,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微创新本身正在不断开辟出新的价值空间。在大数据时代,对于互联网科技公司来说,频繁的微创新在效果上往往要好于长时间才进行一次的大创新。
互联网在未来十年将全面进入产业领域,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的应用方式,互联网也正在借助产业互联网,从消费端向产业端覆盖。互联网全面进入产业领域之后,对于职场人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工作方向将更加依赖于互联网。随着社会资源的数字化趋势越发明显,互联网自身整合资源的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升。
互联网未来十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这个领域就是物联网,物联网的发展目标是“万物互联”,所以未来将有更多的设备具备网络连接功能,比如大量的可穿戴设备将走进人们的生活,包括各种VR/AR应用等等。
最后,对于当今的学生和职场人来说,如果未来想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应该重点关注一下互联网相关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32004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