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融行业。
前段时间一则新闻上了热搜:
某大型基I金经理猝然离世,年仅41岁。
虽然公司对外发布的公告里并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但很多人纷纷猜测,应该是跟工作有关。
上半年各行各业的业绩不佳,像他这样手里掌握着巨量资金的金融精英,自然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搜索这条信息的时候,浏览器还提供了一些关联信息,我才发现:金融圈真是一个压力巨大的行业。这个行业钱多、风大、机会来势汹汹却又转瞬即逝。从业者可能一步登天,也有可能一秒坠落。在影视剧里,金融从业者总是世界的主角。身着昂贵的西装,背后是瞬息万变的价格盘;地库里停着百万豪车,打个电话就是上千万的盈亏,跺跺脚整个城市都要震上几震。人们口中“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光鲜表面,内部其实是一触即破的高压气球。
工作带来的高压,会让从业者们身心俱疲,陷入焦虑和抑郁的深渊。
第二,服务行业。
有一种抑郁的表现叫做“微笑抑郁”。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他平时看上去非常开心,对人有很强的亲和力,是团队里的开心果。但实际上,当他独自一个人或者面对好朋友和家人的时候,却很沉闷甚至内向寡言。这种现象,在做服务业的人群里很常见。现在我们社会的服务业要求很高。比如说商场、超市这种非常重视服务的单位,通常会要求员工: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跟顾客发生冲突,不能让顾客感受到不满意和不方便。但是所谓的“优质服务”必然要伴随着服务者对自己情绪做出的“牺牲”。为了能拿到工资,服务者必须忍耐自己的情绪。
哪怕自己不开心,不快乐,但是面对顾客还是要表现的和颜悦色,不被允许甩脸子,更不能冲突。而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自己陷入了抑郁。
第三,销售行业。
作为销售的你什么时候会焦虑?我想,应该是“无时无刻”。面对迟迟谈不下来的订单,你会焦虑;无论怎么努力都提不上去的业绩,你会焦虑;卖不出去商品,你会焦虑;如果销售得太好,生产方面跟不上,你还是会焦虑。总之,销售行业的从业者,就没有不 *** 心的事情。
而且想做好销售,某种程度还必须“全能”。你又要懂营销,又要维护客户关系,又得充分了解产品……如果一个公司里,其他岗位的人只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拿到工资,而销售就必须的全都会才能赚到钱。毕竟,销售的底薪通常都少得可怜。
公司老板用这种方式,试图激发销售人员的动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销售是一个没有太多保障、也不会给人带来安全感的工作。况且,销售行业有不成文的规定:进入新公司,如果三个月内还没有明显的成绩,就得自动走人。这种压力,无疑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焦虑,甚至发展成抑郁。
第四,互联网行业。
提到互联网行业,我想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想到的第一个形容词就是:加班。加班跟心情抑郁有关系吗?心理学研究表明:工作时间长期大于11小时的人,与每天工作7~8小时的人相比,抑郁的风险要高出两倍多。你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现象:
1,下班之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玩玩手机,刷刷无脑的短视频。
2,原本感兴趣的事情也不感兴趣了。
3,到了周末不想出门,不想社交,找借口推掉聚会和团建,甚至连洗脸刷牙都觉得很麻烦。
4,内心经常感到空虚,却又不知道该如何缓解。
5,有时候明明也没干什么,但是却没有缘由的觉得很累,很疲劳。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里至少两条,说明你得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了,很有可能在抑郁的边缘。
第五,全职主妇。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轻易去做全职主妇呢?很多人都觉得:当全职主妇多轻松啊,不用上班,不用打工。每天在家玩玩,家务随便做做,偶尔带带孩子就行了。全职主妇的生活真的如此轻松惬意吗?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首先全职主妇没有收入来源,必须过手心向上的日子,没有经济自主的权利,做什么都要看丈夫脸色;其次,全职主妇由于没有工作,导致别人都会认为,你必须无条件承担所有的家务。然而做家务是一件非常疲劳繁琐的事情,而且是全年365天午休。如此辛苦的工作,却没有工资,没有合同,没有社保。关键还得不到认可,旁人都觉得这都是你应该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