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与病毒赛跑,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
1月31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发出的肺炎AI特别版投入到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热门诊定点机构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应用。
据了解,该系统由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推想科技”)开发。推想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诊断系统服务商,其拳头产品是早期肺癌筛查诊断预后的AI研发设计。
AI辅助诊疗与疫情争分夺秒
推想科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推想科技肺炎AI特别版是在疫情发生后,推想科学家和工程师通过夜以继日的奋战开发出来的,在疫情防控一线投入使用后,产品正在紧贴疫情快速反馈迭代使用。”
天津之外,杭州、珠海也出现了多例类似病例,甚至有的病例在发病第6天才出现阳性检测结果的情况。1月28日,在给省卫健委专家组的情况汇报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建议:“对流行病学史明确,胸部CT影像学支持病毒性肺炎的疑似病例,至少按照10天隔离,样本检测不能局限于两次阴性结果就解除隔离。”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指南(2020第一版)”中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靠病毒核酸检测,虽特异性强,但敏感性差,并且根据目前经验肺部影像表现早于临床症状,因此,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前期筛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从前方媒体报道中看到,武汉等地的新冠病毒指定发热门诊人满为患,排队等待胸部CT检查的疑似患者非常多,医院每天CT检查近千例,患者需要排队几个小时等待检查,交叉感染的风险巨大。据了解,影像科医生用上AI系统后,能够快速响应并给出诊断报告,排查筛选“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减少患者的排队时间和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
以检验肿瘤早期症状为例,一位病人甚至需要拍200张以上CT,即使每张只需要看3秒,放射科医生也需要至少10分钟看完,但在AI系统辅助下,5秒内可分析完一个病人的CT,然后交由医生做复核和诊断,效率可提高120倍。
“目前针对此次疫情的AI系统刚投入使用时间较短,临床前线有太多紧急的事情,所以并未对效率的提升做数据分析,但AI针对肺炎的敏感性来说,我们是做过测算,可高达98%。”推想科技相关负责人说,“核酸检测对于实验室的要求高,尤其一旦取消隔离恢复交通,随着疫情渗透到并不具备检测环境的基层,这对于疫情管理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基层医院的硬件在医改政策的推动下,也都较为完善,CT扫描的满足条件会比核酸检测更加便捷。通过CT+ AI的方式,提示医生高度疑似患者的情况,减少紧急时刻的错漏诊并协助加速基层医疗机构地点辨别感染者,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时间,做好疫情网格化管控的辅助工作。”
2月1日,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阿里达摩院医疗AI团队和杰毅生物技术公司共同研发的自动化的全基因组检测分析平台上线浙江省疾控中心,其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AI诊断技术,阿里达摩院研发了AI算法,可将原来数小时的疑似病例基因分析缩短至半小时,大幅缩短确诊时间,并能精准检测出病毒的变异情况。
AI诊疗发展背后的资本力量
2015年,推想科技在深圳成立,2016年迁到北京,专注于医疗影像AI。截至2019年11月,推想科技的执行点已经覆盖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AI服务已覆盖全球9个国家。
由于行业特点,医疗影像AI的前期研发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巨大,推想科技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资本的力量。本报记者注意到,在推想科技成立3年时,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根据天眼查显示,其股东背后不乏政府引导基金的身影,其股东共青城苏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背后是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其股东共青城元熙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背后是国投创合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据IDC统计数据,到2025年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总值将达到1270亿美元,其中医疗行业将占市场规模的五分之一。在美国,AI+医疗健康已经成为AI落地的最热行业之一;而在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国民慢性病频发的当下,AI医疗无疑也是人工智能的极佳落地场景。
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8月13日,2017-2019年政府引导基金直接或间接参与投资的企业主要分布在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机械制造和电子及光电设备等行业。其中,医疗健康行业在投资企业和投资金额上仅次于IT业,分别为189家和90.64亿元人民币,主要分布在医疗健康、生物医药、硬科技和大数据等领域。
在投资方向上,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一直是政府引导基金关注的重点领域。襄禾资本创始人汤和松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不仅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也对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效果会有很大帮助。”目前人工智能已可用于医学影像、医疗器械、药物研发、手术机器人、健康险等多个细分领域。
近年来,“国家队”资本在积极参与医疗健康领域投资,已经成为了医疗健康领域投资者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医健领域投资生态有重要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共有15家“国家队”投资机构/基金参与医疗领域投资,涉及近70个项目。
例如,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国国新,发起了“国风投基金”,在医疗领域投资了思路迪、联影医疗、海虹控股等。由科技部、财政部设立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投资有苏州迈瑞微电子、上海鼎晶生物医药、亨利医药、华健未来、纳百生物等。
从参与时间看,“国家队”投资机构开始投向医疗领域发生在2011年前后,兴盛于2016年前后。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紧随其后。例如,2018年,广西自治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子基金广西国富创新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投资了研发融合AI人工智能与医学影像成像相结合的智能医疗健康辅助诊疗系统象翌微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8年上半年,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专门推出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两个领域的重点资金政策,天津市分别给出100亿元专项引导基金,专门投资AI和生物医药产业。
实际上,AI的触角已无处不在。运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即可完成病历编写,能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美国大概有72%的医院已经实现用语音收集医疗信息,科大讯飞、云知声等均有此项业务。
在资本推动下,国内AI医疗快速发展成熟,在关键时候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AI医疗在全球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高难度障碍:医疗数据的敏感性和严格的保护隐私规定,限制了AI医疗所要求的高质量聚合数据的收集。另外,辅助诊断类审批标准尚未完善、收费标准未建立,也影响了企业商业化进程。
推想创始人兼CEO陈宽表示:“从这次抗击疫情的情况来说,AI能够为卫生行业产生巨大作用,可以帮助建立‘人类诊疗能力命运共同体’,长期来说AI成为医疗体系的标配是大概率事件,那么对于所有AI企业来说,现在就是一步步抓住机会,不断成长,不断叠加,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责任编辑:ct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