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12月5日,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发布内部信宣布自动驾驶服务正式商用,推出自动驾驶首个用于服务乘客的商业叫车服务——Waymo One。这是人类见证历时的时刻,也是Waymo近10年努力的成果,更是迈向未来的开始。
作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服务商业应用项目,我们关心的问题包括服务区域、服务人群、服务费用、服务安全、服务流程等。这是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在载人方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Waymo是如何解答,为什么是这样解答,将来会是怎么样?
01 服务区域
目前,Waymo One服务的区域是美国加州的凤凰城四周的四个郊区,包括了Chandler、Mesa、Tempe和Gilbert,服务面积大约是100万平方英里(比半个北京朝阳区面积大一点,就是著名的“朝阳群众”那个区)。
这样的服务区域范围,也不出意料,毕竟这些地区是Waymo最先进行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测试的区域,包括从2017年开始的“早期骑手”项目。
从服务区域来看,Waymo One还是选择了最为熟悉的区域。在这些地区,Waymo的自动驾驶系统,可能已经跑了无数遍,但是,还是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实时路面状况,天气状况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人驾驶或许是像Waymo首席执行官John Krafcik此外表示的,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出现。具体还需要看Waymo One的运营情况,或许只是自动驾驶科目学霸偶尔抱怨试题太难,但是,成绩还是100分!
这里面需要讨论的是,Waymo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走得是单车智能技术路线,即时通过传感器、处理器和控制器去感知识别、做出决策并进行控制,完全是模拟出类似人类司机的机器人司机。
而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还有另外一条道路,就是车路协同(V2X),车路协同方案融合了智能的车+智能的路,这个方案一方面降低了单车智能的成本,还提高了实时道路信息等,可能会更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02 服务人群
根据Waymo官方的消息,目前能够使用WaymoOne的用户都是来自“早期骑手”项目的用户,这是一个大约400人左右的群体。
在John Krafcik的内部信中,“早期骑手”的用户包括了上高中、大学的学生,视力受损的阿姨等等,Waymo的自动驾驶车辆,送这些用户去上学、购物、约会、吃饭等日常生活活动。
Waymo One只针对上述群体的部分人开放,实际上,这些人已经是自动驾驶的“老乘客”了,不会对这个服务由任何的排斥了,包括对收费这个行为也没有排斥。
实际的情况就是,“早期骑手”项目的部分用户付费使用Waymo One,部分用户仍然可以使用“早期骑手”项目的自动驾驶车辆服务,车辆其实还是一样的车辆——克莱斯勒Pacifica。
相信,随着业务的开展,Waymo One服务的区域和人群也会进一步增加。但是,Waymo并没有相关的时间表。
03 服务费用
按照Waymo母公司Alphabet的CFO在Q3电话会议的说法,早在Q3就进行了收费测试,而且费用会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支付租车费用,一部分是“代驾费用”付给监控车辆运行状况、在发生问题是进行干预的远程 *** 作员。
虽然Waymo One正式推出,但是定价还在测试中,定价模式则变为基于行程时间和距离的定价模式,这点实际上和Uber、Lyft以及中国的滴滴等打车应用是类似的定价模式。
根据外媒The Verge的测试,从Chandler市中心到约3英里外的咖啡厅,耗时8分钟左右,费用是7美元多一点,这接近使用Uber或Lyft的费用。如果换算为人民币,大约是10块钱一公里。是的,美国的打车费用是比中国的高一点。
按照分析师的预测,未来Waymo One的收入来源不仅仅是乘客乘客的费用,还有车内娱乐和广告的收入,这样,乘客未来乘车的费用有可能会进一步较低。
在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分析师的观点是,这项业务有点类似早期的搜索业务,并且相信,Waymo正在和全球50%以上的汽车制造商在洽谈个人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按照摩根士丹利的分析,Waymo自动驾驶商业叫车业务的估值在800亿美元,而物流运营和技术需求,则增加了960亿美元的估值,整体估值为1760美元。大众CEO Herbert Diess曾提议董事会以137亿美元收购10%的Waymo股份,但被董事会否决。
04 服务安全
安全问题,是人类出行的重中之重。作为全球首个商用的自动驾驶交车项目,Waymo One仍然给提供服务的车辆配备了安全员,即便Waymo在加州拿到了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牌照。
实际上,这些安全员的存在,更多的是心理暗示作用,当然也会有实际应用,从用户的接受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安全员,用户会担心,这车靠不靠谱。当然,“早期你骑手”项目的用户应该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惑。新用户,也是这业务能否拓展的基础,可能会有所怀疑。
Waymo强调,把安全员这个人肉监控器从车内去掉,仍然是Waymo的最终原因,但是,Waymo坚信这一个客户服务问题,而不是技术的问题,这点正如前面所说的,这是用户接受程度的问题,需要时间。另外,还有可能就是法规问题,毕竟Waymo拿到的是测试牌照,而不是商用牌照。
按照The Verge媒体同行的三次体验报告,感觉之前就是半盲的祖母在车,现在基本上是正常人在开车,技术变得更为成熟了,例如:遇到减速带会减速、改变车道会加速、人行道前让人太靠近斑马线会倒车,如此人性化让人感受到机器的温暖。
但是,现在的Waymo技术还不是十分的完美,例如遇到的左转问题,还需要系统学习,一些规则和人类司机驾驶习惯的冲突,这点可能正如李开复所说的,自动驾驶技术不可能人机耦合。
05 服务流程
作为叫车服务,手机APP是自然的,但是,现在Waymo的叫车程序,看起来就是Uber或者滴滴的简化版,提供的信息包括上下车地点、路线规划、时间评估等。
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使用类似Uber、Lyft的APP类似的叫车逻辑、用户界面,实际上,是省去了用户的学习时间,让用户更容易上手使用。这对于Waymo来说,是正确的策略。
不过,因为现在车辆不够,使用乘客可能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同时,当APP上出现Waymo的logo“W”的时候,这意味乘客可能需要走一段路,让车辆更容易找到他们。
这点其实很重要,在没有人类司机沟通的前提下,如何让车辆和乘客快速的汇合,这既是运营细节,也是技术问题,需要磨合好。
当乘客进入到车辆以后,一些就会变得更为简单,前排的乘客可以使用实体的出发按键,后排的乘客则可以使用前排座椅后方显示屏的按键。显示屏的作用,还可以让乘客看到车辆的行驶路径,以及周边的环境,让乘客更为放心。
形成结束的时候,Waymo One的APP同样提供了乘客对服务质量打分环节,这个也是来自Uber、Lyft这些用户体验,打分细节包括了“路径规划”、“驾驶”、“汽车状况”等方面进行选择,固定的一星到五星,来说明这次行程的体验,方便收集数据并改进。
值得一提的是,Waymo还提供一个功能,就是乘客可以立即接通Waymo客服的电话,或者是在APP内与客服进行聊天,这点是为了将来帮助乘客在没有安全员的情况下,如何让乘客更放心,并且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06 世界需要Waymo One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毫无争议的领导者,Waymo的目标是提供经验最丰富的司机,当然,这个司机是机器人,并减少现在交通存在的拥堵情况,以及致命的交通事故。
Waymo的首席执行官JohnKrafcik表示,Waymo的初衷是消除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120万人,但是,这需要非常谨慎、非常有条理的稳步推进。
虽然Waymo One现在服务的区域有限,服务的人群也有限,只对几百人开发,以及仅在四个区域运营,还为车辆配置了安全员。但是,毫无疑问,Waymo的目标是宏达的——那就是全球市场。
在中国,Waymo设立了中国公司,在欧洲,Waymo正在和大众谈判推移动出行服务,并且预定了6.2万辆混动的克莱斯勒Pacifica和2万辆纯电的捷豹I-PACE。
但是,Waymo的服务遇到了当地居民的反对,虽然获得了归于运营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需求,但是,在一次市政会议上,有居民表示“如果这些车辆开到Palo Alto(当地的一个区域),我们将会冲进市政厅”。
虽然阻碍,但是也有利好的消息,例如,美国国会即将通过一项方案,该方案可能授权数十万辆无人驾驶汽车,指的是在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等控制系统的情况下,作为出租车或者个人车辆使用。
这对于Waymo来说,极大了方便了其在美国扩张的计划,当然了,例如通用 Cruise、福特Argo、Uber都会从中获益。所以,Waymo需要加快步伐,当然,要在安全的前提下。
未来,在美国,不仅仅是在加利福利亚州,还有在亚利桑那州、密歇根州、乔治亚洲、华盛顿州、得克萨斯州等这些Waymo一只测试其自动驾驶汽车的地方,会看到成千上万这样的汽车上路。
后记:这是一个大时代,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此刻的心情很激动。虽然Waymo并没有过多的公布技术、运营细节,例如技术方案、设备成本、改装方案、保险设计等等。不过,车智君会努力挖掘,因为Waymo是目前自动驾驶领域最好的研究对象,没有之一。相信,未来已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