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半导体产业要走向落幕?终极一战越加临近!

台湾半导体产业要走向落幕?终极一战越加临近!,第1张

  对于台湾半导体产业的现状有网友表示,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把台积电干掉,台湾引以为傲的高科技产业将荡然无存,失去最好的遮羞布和统战武器。任何的自大和保守都将付出巨大代价,所以,不要小看大国国家意志的角力,相信台积电的投名状和自尊心已经悄然寄出。

  那么台湾半导体产业真的要走向落幕?

  我们先来看看半导体产业最重要的因素---人才

  过去台湾半导体业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最大关键因素就是人才,但现在却已出现断层。早在一年之前,就有媒体爆出,台湾最引以为傲、薪资水平一向最高的半导体业大厂,都已出现大量人才缺口,而且从高阶主管、中阶工程师,到基层技术员,全面短缺

  “我们80%的人才流失,竟然不是去竞争对手,而是回到传统产业,”颜博文指出。一位半导体工程主管观察,大部分的年轻员工,都为了考公职、或转往国营事业而离职,“虽然薪水可能不如科技业,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生活品质比较重要。”

  询问几位在IC设计业任职的工程师,都提到半导体业工时长、压力大,但薪情早不若过往能分配股票、营收获利年年暴涨的黄金年代。

  不少半导体业人资主管说,以工程师而言,虽说还是找得到人,但近年来势必要降格以求,最主要问题是补进来的人才“素质”不如预期。

  如何把全球半导体人才,再一次聚拢到台湾来,是当前要面对的最大课题。

  这几年来,因为行动通讯产品兴起,半导体业制程快速演进,让业界人才需求非常急。不少半导体业大厂,老早从学生还在学时,就用“连环套”。学生从一入学,台积电 与联电等大厂,就透过精英种子营、业界主管开课等方式,第一时间接触到还在校园里的学生,接着再推实习计画、研发替代役、预聘书,一步一步锁住人才。

  来自大陆的竞争压力

  台湾担心未来在南韩三星半导体、美商高通(世界排名第一的IC设计公司)妥协合作与专利授权下,大陆将利用5G通讯、车用IC、物联网、医疗器材等世界最大内需市场,成就已初具雏形的本土IC设计产业,预计2017年,大陆IC设计产业规模就可能超越台湾,然后挖掘台湾产业最关键的人才,2025年不仅可能彻底摧毁台湾IC设计产业,更将直接威胁晶圆製造龙头台积电。

  台湾和大陆的半导体产业进行合作是可以双赢的,但若台湾关著门,那麽合作地点就会转移到大陆,最近来大陆的台资是增加的。以紫光为例,紫光想收购的2个企业是愿意和大陆合作的,他们早晚会合作,若台湾关著门,那合作地点就会转移到大陆。张忠谋先生已80多岁,也是看到大陆市场及台湾政策可能有变,所以来到南京设厂。

  台湾是个小型开放经济体,无资源少内需,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说白了,自身的国际定位就是要低声下气的求消费力强的国家,你买我点东西吧,你买我点东西吧。

  紫光收购台湾的电子厂,明明是天载难逢的好机会。从此能和中国国家队打成一片,纳入整个中国的集成电路发展规划中。吃到世界最大市场这块肥肉。

  郭台铭说,如果当初台厂能全力参与大陆的面板建设,整个大陆的面板市场都是台湾人的天下,怎会有后来的京东方之流。

  封测、ic设计同样如此,没有你台湾人投资,大陆人不会自己搞吗?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我又不比你智商低,你那点玩意我学不会?我研究不出来?(时间是最宝贵的,不是说研发出来就是好的,更重要的是以小的成本获取大的收益,收购来的更划算一些)

  中国大陆在集成电路方面搞国产化、进口替代是大势所趋,如果你不能纳入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你就要被踢出未来世界最大的市场。

  台积电的恐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忠谋一直都是稳坐钓鱼台,直到一则新闻打破了他内心的宁静。2015年6月,中芯国际华为、高通、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共同投资组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开发下一代CMOS逻辑工艺,打造中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研发平台。新公司由中芯国际控股,华为、高通、IMEC各占一定股比,第一阶段以14nm CMOS量产工艺研发为主,未来还将研发中国的FinFET工艺。

  这让台积电张忠谋坐不住了,原本计划在南京投资的28纳米晶圆厂失去了战略意义。于是,张忠谋启动了秘密程序,拜会了马英九,半导体教父的话必须听,再高傲的台积电也终于低了头。2016年3月28日,台积电与南京市政府达成了总值195亿元人民币的升级版合作协议。美国媒体分析了背后的深远意义。文章称,就在中国建厂而言,台积电算的并不是经济账;比起短期的利润增长,台积电更怕的却是丢失大陆的市场准入。

  联发科的小算盘

  面对展讯的咄咄逼人,以及赵伟国的各种传话,联发科掌门人蔡明介也屡次释放善意,不介意紫光的入股,对于并购,也表示可以谈。而对袁帝文的官司追杀,也逐渐没有了下文。其实,联发科的小算盘也是打得很精明的。

  联发科最大的市场就是大陆,如果没有中国手机企业的订单,联发科将一夜回到解放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联发科最大的客户,小米,OPPO,VIVO,酷派等,如果转投展讯,联发科股价将一泻千里。而且,联发科还入股了一些中国本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汇顶科技就让联发科赚得盆满钵满。

  国家意志

  高通,半导体设计领域的领头羊,在中国人面前也低下了头,面对垄断指认,老老实实缴纳了60亿元罚单,而且还将一部分订单交给了中芯国际。NXP,欧洲半导体贵族,也乖乖的卖出了RF和标准器件部门给中国,这一切,都来源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半导体老大英特尔,也在积极向中国示好,投资入股,各种投名状铺天盖地。

  再回到2015年3月,中芯国际任命原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担任董事长,这是国家意志的昭告天下。接下来,中芯国际收购了全球第四大封测厂长电科技,并在北京和深圳启动了12寸晶圆厂投资。接着是前台积电联合执行长蒋敦义加盟,再接着是蒋敦义的前同事梁孟松。

  而清华紫光更没有闲着,它选择了存储器这个最大最敏感的市场。2016年3月28日,国家存储器基地在武汉启动;2016年7月26日,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存储)正式成立。赵伟国任长江存储董事长,丁文武和杨道虹任副董事长,王继增任监事长,杨士宁任总经理。其中,赵伟国为紫光集团董事长,丁文武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业内通称“大基金”)总经理,杨道虹为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王继增为武汉新芯董事长,杨士宁为武汉新芯总裁兼执行长。

  剑指全球霸主

  不要以为中国大陆是有意针对台湾半导体,如果是这个格局,那你太小看中国大陆领导人的集体智慧了。无论是长江存储,还是中芯国际,还是华为海思,还是中微半导体,还是七星华创,都是中国人消化进口2300亿美元半导体账单的小布局。

  无论是三星,海力士,还是台积电,联发科,高通,面临的选择已经很简单,要么合作,要么慢慢消失。市场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而市场背后的那只手,更是让你无法想象。买不到心仪的半导体公司,也不是什么坏事,中国飞机的发展史告诉我们,自力更生更有价值,航空发动机的缓慢发展就是栽在了买买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6965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16
下一篇 2022-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