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冲刺港股上市 计划在上市后规划增程式汽车

零跑冲刺港股上市 计划在上市后规划增程式汽车,第1张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势头越来越迅猛,比如比亚迪8月份销量达到174915辆,同比增长155.23%;零跑8月共交付12525辆新车,同比增长180%。

5-8月份,零跑销量分别是10069台、11259台、12044台、12525辆,销量连续上涨,在造车新势力方面已经位居第二名,即便是将广汽埃安算入到新势力的范畴,零跑也是新势力三甲的水平。并且,零跑目前正在冲刺港股上市,有望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港交所IPO的国内造车新势力。然而,标榜全域自研的零跑汽车被发现过去三年合计研发投入仅为14亿元,远不及原来的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

零跑汽车研发“投入低”

根据上市招股书,2019年-2021年零跑的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3.58亿、2.89亿及7.40亿,研发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06.4%、45.8%及23.6%。不过,合计金额仅为14亿元。对此,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从2019年到2021年公司花费14亿元研发出了三款汽车,这是在高效规划下的合理费用区间。

网友表示质疑的原因在于,目前零跑有三款车型面世,而且该公司倡导的是全域自研,那么横向对比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公司之后,零跑汽车这个高效规划也太高效了。

通过下图能够看到,零跑汽车报告内三年分别研发了S01、T03和C11,这其中即便是2019年的第一款车型S01也是具有智驾功能的,能够提供全车唤醒、语音控制等智能化能力,打造了车主APP和车子联动,并且拥有智能驾驶功能,可提供ACC自适应巡航、LSF低速跟随、LDW车道偏离预警和LKA车道保持等主流的智能驾驶功能,如果刨除360度环视影像,也有十大智能驾驶功能,基于双目摄像头X1、环视摄像头X4、盲区摄像头X2、人脸识别摄像头X1、超声波传感器X12、毫米波雷达X1打造。

而零跑C11实际上已经是中端车的级别,豪华版的售价在补贴之后也有近18万元起。C11搭载专属ID自动适配、沉浸式三联屏和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三大智能科技。其中在专属ID自动适配方面三维立体人脸识别和8组人脸ID记忆;沉浸式三联屏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基于28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实现了22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再加上这款车子的续航和加速也达到了国内的领先水平,如果以“蔚小理”为参考,那么这投入和产出真的有点“比例失调”,也确实高效。

更重要的是,零跑汽车的全域自研也在推进。根据朱江明的介绍,零跑今年销售的车子电池包、电驱总成、车灯、智能座舱的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等方面都是自研制造的。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总裁吴保军则指出,全域自研自制是零跑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不过这高效到“近乎离谱”的研发投入下,还是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首先是研发费用和对应事项的不对称,我们汇总上面的内容能够发展,零跑在汽车框架、电池系统、车机系统、座舱软件和传感器芯片等方面都在同步自研,而上述列出的这几项基本都是“烧钱机器”,研发消耗巨大,零跑三年14亿元投入和合理的投资区间有非常大的差距。“蔚小理”实际上也是一分钱恨不得当两分钱去花,但是在方向更聚焦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反而是零跑的数倍。

那么在质量和一些运营事实上也必然会出现一些证据,证明零跑汽车这种所谓的高效研发会有瑕疵。比如零跑C11的沉浸式三屏,在高通8155的强力加持下,也出现了提车当天仪表盘发生黑屏的问题,由于承诺车主退车没有兑现,还遭到了现场维权。而吴保军此前曾提到,零跑自研其中一个优势是在生产方面,通过全域自研完全实现生产工艺与设备自研,能够畅通无阻地快速转移生产地点。然而,作为销量担当的T03却出现了交付一拖再拖的情况,并没有比其他造车新势力体现出怎样的优势,也被车主投诉和维权过。

而在车型认可上,目前零跑的效率担当就是T03,属于智能纯电小车,售价低于9万元,而冲击中端市场的C11销量表现并不理想,在高端见品质的时候,零跑这种高效研发一是不太被认可,另外有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如果9月29日零跑成功上市,其后面的节凑依然很快,3年8款车,这种跑快的方式真的能跑远吗?零跑在招股书中明确写到,“我们主要聚焦于价格介于人民币15万元至30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愿景现在看实现起来很难。

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投入选择

实际上,零跑三年研发投入不大,但亏损不小,达到了48亿。从研发费用占比来看,零跑确实是领先“蔚小理”的,不过金额差距很大,同时零跑又选择了一条比“蔚小理”更难的造车路,这就导致零跑一直处于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也就是卖一辆亏一辆,卖的越多亏的越多。不知道在这里,是不是有人想到了当年的乐视,那时候的乐视手机就是卖一台亏一台,这个模式并不健康。

虽然“蔚小理”目前也还在亏损的状态,不过三家公司的毛利率都是正的,其中小鹏汽车最低,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1.6%,蔚来与理想毛利率分别是13.8%、22.1%。那么,他们的研发投入在什么方向呢?

2021年蔚来汽车的研发投入为45.9亿,研发费用占比为12.71%。2021年,蔚来在产品、技术以及在充、换电网络和服务基础设施上进行规模性的投资,相关技术在蔚来新车ES7上能够得见,包括全新的内饰和外观设计、第二代数字座舱、高通8155芯片升级、带有激光雷达的NIO Aquila超感系统等。当然,蔚来也在积极投建自己的换电站。能够看出,蔚来和零跑的研发项目重叠度很高,当前这也和当前汽车智能化和电子化发展的方向有关,而拥有更深技术底蕴的蔚来都花了45.9亿,零跑汽车的7.4亿真的就凭高效便能解释通吗?

实际上,小鹏和理想也都差不多,基本都是在围绕新车型、智驾系统、智能座舱系统做布局。因此,对于格局更大的零跑而言,如果能够尽快上市募资,就能够扩大自己的投资规模。按照该公司招股书来计算,此次IPO最高募资81亿港元,约合73亿元人民币。那么按照承诺的40%投入的话,将接近30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跨越。当然,零跑还计划在上市后规划增程式汽车,依然是全自研,这不禁又让我们开始担心其钱是否够了。

写在最后

目前零跑凭借TO3快速撑起了销量,在造车新势力中名列前茅,然而这和该公司的愿景是有所偏离的,零跑是要凭借全自研打进中高端市场,但很明显当前的C11还无法承担起这个责任。该公司急需抢在威马汽车之前成为第四家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否则即便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但有限的金额无法撑起该公司的规划。  

      审核编辑:彭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29979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6
下一篇 2022-09-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