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的区别】

【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的区别】,第1张

提示:统计学中对样本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进行方差分析。


接下来介绍这两种设计方式概念、原理的不同,以及如何运用、做题。


目录

前言


一、方差分析是什么,有什么内容?


二、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区别

1.概念区别

2.例题展示

 3.例题求解

4.习题练习

总结



前言

          方差分析是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统计学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数据的变异分析(指研究指标值X的变化),推断多个样本的均值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或者说判断各自的均值u是否相等。




一、方差分析是什么,有什么内容?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ence,ANOVA)是一种统计学方法,通过研究样本的方差来判断总体均值情况。


方差分析和t检验都是用于判断均值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方法,两者属于同一级别。


       方差分析有四种:完全随即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设计。


其中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最为相近,极易混淆。



二、随机区组设计和析因设计区别 1.概念区别

       随机区组设计:通常是将受试对象按自身性质相同组成b个区组(block),每个区组中的对象随机分配到k个处理组中。


随机性体现在一个区组内的对象是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处理组中。


       析因设计:是将两个及以上的实验因素进行组合,探究各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随机区组设计是只有一个实验因素,且一般是外界因素。


区组是可控制的,虽然会对结果有影响,但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而析因设计是本身有两个实验因素,通过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对结果产生影响,可分析单独效应和交互效应。


2.例题展示

例题1如下

      

              三种方法、三种药物,探究“弥散法的抑菌效果”。


需要思考的是本题中谁是实验因素,谁是控制因素(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的因素)。


这个题已经说的很明确了,处理组是三种弥散方法,区组是药物种类,一般来说,区组是根据自身性质来划分区组的


但特殊情况下,不考虑将药物作为实验因素时,是可以作为区组划分依据的。


而且,随机区组设计明确了每一个区组(block)中样本数必须为k个,随机接受k种处理,即表现为每一个区组必须是一行——这个可以联系下面一道题思考。


     

例题2如下


        这个题和上一个题内容很相似,但数据排版和实验目的不一样,而且这个题没有明确表明是两个实验因素。


我们需要分析出来这个是要进行3*3析因设计,而不是随机区组设计。


        第一个角度,直观上看,一个区组即一行数据,但这个题如果看成有三个区组,不符合随机区组条件,故为析因设计,药物和方法都作为实验因素。


       第二个角度,比较三种方法抑菌效果,可以明显发现,三种药物下弥散方法效果不一样(可认为是测了四次数据),简单通过改变药物并不能证明抑菌效果哪个更强。


 3.例题求解

       利用SPSS软件对此进行方差分析。






暂时没写

4.习题练习

   

    和以上两道例题做对比,分析什么是实验因素,什么是控制因素。


到底是该用随机区组设计还是析因设计?探究的目的又是什么?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两者的区别,并给出了例题,例题的答案放在下一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6070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4
下一篇 2022-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