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底稿的编制流程:搜集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分析复核审计工作底稿、汇总编制审计问题汇总表、评价审计结果,提出初步审计意见、与被审计单位事实确认。
审计工作底稿分类整理:一般分为3类:一是被审计的原始资料或者复印件。二是审计过程记录。三是审计结果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审计通知》《审计方案》《审计报告》和各种会议沟通记录等。
记录审计工作底稿:首先,按格式全面记录。按照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格式,填写其具体内容,尤其是在审计摘要一栏中要准确定性并详细写清审计发现事项的起止时间、被查单位,涉及单位、账号或科目、金额、方式、后果或危害、原因、事项发生的大体经过等内容。
分析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一是分析工作底稿是否齐全。备查类记录是否全面且真实;程序类记录是否全面反映审计内容和要求,是否充分、符合逻辑;结果性记录是否与程序类记录的证据一致。二是分析工作底稿是否支撑审计结论。
汇总编制审计问题汇总表:审计工作底稿经复核后,按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汇总审计发现问题,编制《审计发现问题汇总表》,便于形成审计事项整体结论。
审计底稿的制作方法:需要保留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只要能满足你的需要即可。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
从一般意义上讲,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应属于执行该项业务的注册会计师。但是,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独立于会计师事务所之外承揽审计业务,审计业务必须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名义承接。因此,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属于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工作底稿的总体要求
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得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就重大事项得出的结论。
由于审计工作底稿不仅是形成审计结论的依据,而且是评价注册会计师业绩、控制和监督审计质量的基础,因此,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不能认为只是工作底稿,就可以马马虎虎、草率从事,而必须认真对待,在内容上做到资料翔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结论明确;在形式上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1内容: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包括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审计结论等。
2用途:形成审计报告的基础,实施质量控制复核,监督事务所遵循审计准则的情况,供第三方检查,用于法律诉讼(自证清白)。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求
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
1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
3就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应当有审计实务经验并合理了解审计过程、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规定、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
1存在形式: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
2保管形式:可以相互转换[转换非强制],但两种介质均需保存。
以上就是关于审计底稿的编制流程全部的内容,包括:审计底稿的编制流程、审计底稿怎么做、什么是审计底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