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IT集成商获得了涉密甲级资质,是不是说他的集成水平已经很牛了,国内有这样的集成商吗?

如果一个IT集成商获得了涉密甲级资质,是不是说他的集成水平已经很牛了,国内有这样的集成商吗?,第1张

it原厂好。根据查询it原厂和集成商相关资料得知,it原厂和集成商,it原厂好。原厂和集成商相比,在服务上会有非常多的优势。而且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我们也可得到最优惠的价格。售后服务上的优势。

近几年来,系统集成商夹在厂商和用户中间,同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日益增加的设备成本和财务成本让系统集成的利润在不断萎缩。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优势变得尤为重要,是投入资金与人力做自家的平台--把不同的技术和IT架构集成起来,还是与厂商合作--集成商把主要力量放在工程项目与系统集成方面。哪一种会在将来成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模式?资质是基础对于一些大型项目来说,项目本身所要求的系统集成程度就很高。有的项目要求把地理位置信息、物资系统信息、OA系统集成在一起,而这些已经超出了传统系统集成商的 *** 作范围。集成商要持续升级,才能拿到更多的项目。成都诚泰拓天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建平说:我一直认为,单拥有公安系统颁发的安全防范施工许可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系统集成商还要具备工信部颁发的、对集成商自身要求更高的那些集成资质。目前国内大型项目的招标机制偏向于总包招标制,而项目竞投的进入门槛就是资质。专门做软件的平台商不一定具有集成商所具备的资质,特别是系统集成资质、建筑智能化资质、和比较敏感的涉密资质等,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质就没有办法去投标,也就拿不下项目。深圳市浩铭安防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林堪华说:一般而言,具备高级别资质的集成商拿下项目的总包权,然后去找认合适的第三方软件平台开发商去做客制化的开发。由于一些项目会针对特殊情况做一些特殊资质的要求,所以目前纯粹的软件平台开发商的业务来源与经营模式也是倾向于与集成商合作。而在平台软件研发方面,平台商则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而且不同软件平台商所拥有的特点与优势也有所不同。基于平台商自身发展的需求,他们在选择合作的系统集成商时也会看重集成商的资质与实力。资金与人才是关键对于系统集成商来说,除了资质等硬性实力,未来最大的竞争是软实力的竞争,如人才与资金。这几年,各地政府部门旨在拉动内需的大型项目不断上马,城市轨道交通、平安城市项目、世博会等大型、特大型安防项目正在不断增多,为拥有充沛资金与优秀技术人才的大型安防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而对于中小型安防集成商来说,生存环境并没有那么好。近两年来的酒店、办公楼、房地产安防工程相应减少,大多中小安防企业赖以生存的空间在大幅缩水。目前,国内的安防集成企业有六千多家,中小规模集成商占据大多数。中小型集成商有能力独立承接的安防工程项目多在百万元以下,而其利润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越削越薄。安防项目往往涉及较多的设备采购,这必然会占据大量的项目运作资金。同更具融资实力的大型集成商相比,大多中小集成商基本是自筹资金,依靠低利润项目维持生存,不得不尽可能多的承接项目。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资金缺口一旦出现,中小型集成商就会被扼住咽喉,难于发展。目前集成商选择的合作模式很多,其中包括资本合作。因为如果没有资本,很多项目都无法开展。把竞争力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有了充足的资金之后才能把竞争力体现出来。成都诚泰拓天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建平提到:我们公司由于进行了资产重组,风投基金进来以后,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聘请高级的人才;在做项目过程中,资金周转更加灵活,不会再因为资金问题放弃一些好项目;更加重要的是,有了充足的资金去研发软、硬件,去研发具有附加值的新应用。集成商合作与学习双赢的途径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挖掘新蓝海项目到了后期,用户无休止的修改需求,以及难以预估的售后服务,再一次压缩系统集成商的利润。这是大多数集成商面临的困境,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有自己的解决途径,公司针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集成服务收入并没有像大多数企业那样在不断被压缩,而是有所增长。成都诚泰拓天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建平说,关键在于主动为客户创造有价值的新应用。比如,我们为客户设计的门禁卡的新应用,只要来访者刷卡进去,就可以根据需要,使摄像机自动跟踪携带这张卡的来访者,而且并不需要去运行控制云台,也不用在后台 *** 作,只需要建立某种关系,输入来访者的ID号就可查看任意来访者的踪迹。产品本身并不具有这个功能,但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与探讨,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能对产品进行加工与开发,创造出新的应用,让客户感觉这个新功能是他们所需要的,那么客户就愿意为这项新应用买单。合作与学习双赢的途径随着安防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安防系统的使用业务部门多元化、业务需求多样化、业务管理机构多层次化以及运行环境的复杂化,同时安防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平台厂商在安防产业链中所扮演的角色愈来俞重。但平台厂商成为安防产业独立环节的时机尚未成熟,业内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市场仍处于变化之中。对于中小型集成商而言,没必要自己做软件。去找与企业自身特点相匹配,性价比高的平台商进行合作,更为明智。深圳市浩铭安防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堪华说,当然,如果发展到自身具备研发实力的话,考虑自己做平台也是可行的。毕竟合作模式还是有很多制约,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需要改动和配合的地方,涉及到各自利益的方面就不太容易磨合。比如,为了更加方便地实现产品接入和功能融合,需要有原始的代码权与完整数据,而合作的平台商认为这些数据比较敏感不愿意开放或者要求的价码比较高,这种情况就比较难处理。如果是自己的平台,沟通与配合方面会更加顺畅。林堪华举例说道:我们目前主要还是采取与平台商合作的模式。就公司现状来说,虽然一直在平台开发方面不断进行人力、财力资源上的投入,但因介入的业务领域及企业发展重心不同,跟专业的软件平台商相比,我们在经验、开发实力方面还有差距。平台商成功的解决方案、可行的编程与代码甚至开发协作管理模式是值得集成商学习的。相对而言,集成商成功的项目实施案例、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及广泛的厂商合作资源也是平台商所需要的。对双方来说,合作其实是一种相互提升,至少目前是如此。术业有专攻,大型集成商并不会面面俱到。在楼宇集成时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子系统,有时也会碰到并不那么擅长的领域,上海建坤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褚邃良提到:比如会议系统中功放、话筒、同声翻译、发声器件等,这些就不是我们的特长,就会寻求与专做会议系统的专业工程商进行合作,让他们来会议系统的硬件,然后集成到我们的系统中来。还有消防报警子系统,也会找那些具有专业资质的消防工程商来合作。发展与阻碍在全球经济大环境并不十分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安防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上海建坤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褚邃良说:这个市场的蛋糕很大,而大型集成商数量有限,也不会全部吃完。而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也会让小集成商有生存的空间。比如有的老建筑要改造就只需要几个摄像头,他们不会去找那些大的工程商,也不需通过公安局的验收,那就只需要找小工程商。像这样属于市场缝隙的项目很多,由于利润过少,大型集成商不会争夺这部分市场。褚邃良补充说:要根据自身条件把自己做成有特点的企业,生命力才会强,这在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现在整个安防平台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一种厂商的平台,针对自家产品做统一接口;另一种是第三方的软件平台,兼容性好,会考虑各厂商产品的接口情况以及甲方的需求。林堪华在提到集成商要兼具平台商角色会遇到的困难时说到三点:一是硬件厂商的支持,涉及到编译算法及芯片制造商等上游核心厂商;二是不同硬件、软件的兼容在系统架构与编程语言上还是存在一些比较难攻克的技术障碍;另外,市场与盈利方面尤为重要,收益关系到研发的投入与公司的发展,而这点受制于国内根深蒂固的观念--普遍认为买硬件送软件的惯性思维,随着国内市场的愈加开放成熟,这种观念和消费取向将会逐步改观。

水平牛不牛倒是不能直接体现,但是能够侧面印证,因为甲级资质的申请条件还是很苛刻的,特别是系统集成单项,小公司都不符合基本要求。另外这个资质主要验证的是公司保密管理情况。

目前全国具有系统集成单项资质的单位超过200家

你只是想问厂家销售和总代销售的关系吧?

首先给你说下厂家和总代的关系:

一般来说,厂家是不直接对客户和中标商提供产品的,包括项目的招投标厂家也不直接参与,因为一旦牵扯到供货的话需要垫资,这个你懂吧,垫资的话对厂家来说资金压力过大,所以一般的厂家都会找几个具有资金实力的公司来给客户和项目集成商供货和垫资的,这些有资金实力的公司就是总代了,所有的货都从总代来拿,谈好账期后总代全款给厂家提货,当然价格低一些,从中赚取差价,之后要款就是总代的事情了。

总代销售一般的工作就是和客户和项目中标集成商搞好关系,维护厂家和他们的关系,谈谈账期,谈谈供货细节,平时还需要配合厂家销售做一些项目拓展和客户关系维护等等事情,就是给厂家销售干干脏活累活

IT领域的SI 这样和你解释吧 从厂家到最终用户的整个流程是这样子的 :厂家----总代理商----核心代理商----系统集成商(也就是SI)-----最终用户 。也可以这样理解,直接接触最终用户,完成最终用户的实施的就是SI 流程也可以是 :厂家-----SI 。但是厂家永远不是SI 。

求采纳,谢谢!

云计算作为基于互联网的一项重要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众多的IT公司也都在做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单从国内来看,有元老级的阿里、腾讯、华为、网易,也有像京东、七牛这样的新生力量。我认为促使IT公司做云计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由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演变成独立业务

这类企业的代表那就非阿里莫属了 ,阿里打造的双十一购物节,创造出了一个“脉冲计算”的概念,因为在双11的0点抢购开始的时候,巨大数量的交易请求涌向服务器。如果没有计算架构的改变,阿里的服务器都挺不过第一个“双11”。阿里正是在那时尝到了云计算的甜头,开始义无反顾的潜心发展云计算。 这类IT公司发展云计算,起初都是用于支撑自有业务,但是在业务洪峰过后,大量计算资源闲置,于是就将其包装成为产品,向其它的企业提供。 慢慢的随着规模扩大,云计算便成为一项独立的业务。

有前期业务积淀,水到渠成占领市场

这类企业的代表就是华为 ,因为有着OpenStack社区独到的资源, 华为原来在私有云市场做的风生水起。于是进军公有云的云计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公有云的市场更加宏大,而且公有云的应用场景也弥补了私有云无法提供给客户的灵活性和d性。

对云计算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创新发展

我认为此类公司的代表就是网易云 (阿里云在这个方向也有不错的发展)。网易云就是认识到了传统云计算的PaaS(平台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的局限性,着眼利用资源构建了面向产品、业务和企业管理的全套解决方案式的云计算概念,为企业用户提供了多种信息化问题解决手段。从视频处理、智能客服、企业业务支撑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总之,IT公司做云计算,或者有自身需求,或者为完善产品线,或者因创新而起,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集约利用计算资源,通过为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存储、处理业务提供解决方案,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

其实世界上能独立做云计算这块业务的IT公司很少。因为云计算确实很烧钱,就算自己独立做给自己公司独立用的话,那还是很烧钱,不如租的划算。 所以现在能做云计算的IT企业都是有实力的 科技 巨头。大部分小的IT企业还是租用别人的云计算服务器。 云计算已经开始冲击传统it企业

第一: 传统数据中心的绝大多数应用服务都是部署在物理机上的,由于服务器的长期不间断运行,设备的老化情况突出,性能逐渐下降,所运行的应用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小的IT企业大部分现在数据都在云端了。但是并不是这些企业自己的云服务器,而是租的别人的。

第二: 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服务器性能捉襟见肘。那么对于业务的发展该如何进行呢传统方式一般都是购买或增加新的服务器来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量,而新服务器的购买、托管机房机位的增加、多路Internet的接入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

第三: 得益于云服务器的发展,企业再也不用花费巨额的资金来购买新的服务器和托管机房的机位,而且云计算机的年租金也非常便宜,因此企业将会从中直接受益,当然企业也可以购买高性能的云服务器,用来升级和扩展实体服务器,从而实现小投入大收益。

第四: 引入云计算技术以后,人们采用新的虚拟化的辅助技术能够把应用服务与 *** 作系统一起从物理服务器上迁移到虚拟环境中,管理员不再需要触及与系统紧密整合的应用的相关代码,大大提高了系统迁移的可行性和成功率。

首先,云计算本身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服务的新模式,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服务需求,所以云计算的服务也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是IaaS、PaaS和SaaS。

IT企业(互联网企业)是推动云计算发展的主要力量,一部分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IT企业会自己搭建云计算平台,而大部分IT企业主要是使用云计算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由于云计算平台的搭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需要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所以有能力做公有云的IT企业还是比较少的。

虽然搭建云计算平台需要较高的门槛,但是使用云计算平台来开发自己的产品却比较容易,而且有云计算平台的支撑,很多开发任务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早期IT公司使用云计算平台,主要集中在IaaS领域,采用IaaS最直接的好处是降低了服务器搭建的成本,而且IaaS是可以d性调整的。

目前随着PaaS技术的逐渐丰富和成熟,更多的开发企业开始使用PaaS来辅助产品开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比如在PaaS的推动下,前端开发开始后端化,整个开发团队开始小型化,开发人员开始全栈化等等,PaaS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程序员的岗位升级。

最后,云计算作为第三次信息化浪潮的代表技术之一,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结合下,整个网络的服务体验度会逐渐提升。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赚钱,即使现在不赚钱,也是为以后赚钱

2019年云计算发展趋势怎么样?据悉,云计算产业全面爆发今年规模可达4300亿元。那么,未来中国云计算发展前景趋势走向将如何?

未来中国云计算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2019年云计算发展怎么样

2019年云计算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云计算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会进一步深入,云计算领域将会针对于不同的行业推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为传统企业赋能。2019年云计算将伴随着5G标准的落地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云计算领域也将会围绕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要求而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近年云计算服务在中国越来越热,不管是传统软件公司,还是IT巨头,连众多互联网公司和创业企业都纷纷涌进这块市场,意欲掘金。云计算产业已全面爆发,就国内市场来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计划目标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

随着云计算步入第二个发展1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趋于稳定增长,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8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超40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增速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84%,PaaS市场增速更是高达1243%。

在云计算产业充满巨大前景的激励下,巨头们也纷纷加码云计算。报告显示,从IaaS和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除阿里、腾讯、中国电信、AWS外,百度首次跻身前五;从IaaS市场份额来看,阿里、腾讯、中国电信、AWS和金山云依然占据前五,持续保持领先优势。2018年,公有云市场后发厂商频频发力,华为、百度、浪潮、京东等均得力于其强大的研发和生态实力,实现了高达市场平均水平2-8倍的迅猛增长。

作为云市场的头两把交椅,阿里云、腾讯云近年强势崛起,已经具备和微软云、亚马逊等顶级云计算巨头“掰手腕”的实力。在阿里巴巴公布2019财年三季度(2018年四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2136亿元,四年间增长约20倍,成为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

据媒体整理,阿里云各季度营收数据显示,近两年阿里云营收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达到4385亿、4698亿、5667亿和6611亿元,全年总营收2136亿元,比2017年阿里云全年营收1117亿元增长913%。过去十年间,阿里巴巴对阿里云累计投入超过430亿元人民币。这些投入的成果正在日渐显现。

腾讯 游戏 业务现在面临着线上红利见顶、版号停发后增量 游戏 无法变现的压力,但支付和云计算已成为腾讯增长最快的两个业务。腾讯云作为ToB业务的重要战略工具,其全年业务收入首次在财报中公布。腾讯云服务收入在2018年同比增长超过100%达91亿元。2018年第四季度,云服务的付费客户也同比增长逾一倍,“支付+云”的收入也首次赶上 游戏 ,达到242亿元。在腾讯各项业务季度营收中, 游戏 大幅放缓,社交网络稳健增长,广告、“支付+云”快速增长。

首次跻身前五的百度云也表现不俗。今年2月,百度公布了2018财年第四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报公布之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百度云也首次公布了其业绩数据,2018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百度云该季度在边缘计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财报显示,百度云推出了开源计算平台OpenEdge,帮助开发者构建轻量、安全、可扩展性强的边缘应用程序,将AI应用于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其他物联网设备。2019年美国CES期间,百度云还面向全球发布中国首款智能边缘计算产品BIE,并与英特尔和恩智浦(NXP)分别联手推出了搭载百度智能边缘技术的硬件产品。

相比阿里、腾讯这些互联网公司,华为决策发力公有云市场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不容小觑。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在2018年公有云报告中把华为云评为强劲表现者,归属于领导力象限。在华为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中,云业务的业绩和进展在最后被重点提及。华为披露,截至目前,超过100万企业用户和开发者选择华为云。华为业绩公告中说,华为云立足创新,致力于打造最佳混合云,提供全栈AI解决方案,使能行业智能化升级,实现普惠AI。

上述报告总结称,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发展热情空前高涨,云产品迭代创新快、云与智能的强融合、混合云成发展常态、行业 探索 逐渐落地等特点使得云市场的亮点迭出。其中,在公有云产品上,2018年发布了主要围绕高性能计算、异构计算、容器和无服务器、机器学习和机器人应用、IoT平台、自研云原生数据库、混合云七大关键词展开。

IDC中国公有云服务研究经理诸葛兰表示,2019年,公有云IaaS市场仍有望保持80%以上的高速增长,公有云服务商先进入者和后发力者将展开激烈交锋,更多传统IT分销商、独立软件开发(ISV)、系统集成商(SI)等将悉数转型进场,助推公有云服务商攻城略地。

那么,未来云计算的发展将呈现哪些趋势呢

一、未来云计算将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变得触手可及,加快新技术的验证和实际交付,同时以AI等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智能云将成为新的赛道。AI与机器学习、IoT与边缘计算都有云计算厂商积极参与投入的身影。

二、云计算将顺应产业智能化大潮,下沉行业场景,向垂直产业纵深发展。云计算将自然地渗透进入更多垂直领域,提供更贴近行业业务与典型场景的基础能力,云厂商正迎来一个追求老牌客户、大订单时期。

三、云的生态建设重要性不断凸显,成为影响云间竞争的关键因素。当某个云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和阶段后,恐怕不能仅仅考虑技术和产品,同样重要的是建立和培育具有生命力的繁荣生态和社区。

四、5G时代的来临,5G走向商用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随着5G+AI等技术走向融合,云服务厂商将有更多机会推动工业、医疗、 娱乐 等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推动着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在这场以产业智能化为主线的To B大势下,云厂商的道路和基因都在接受时代的考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将成为云计算厂商激战的新王牌。

数据创造更庞大的价值

云计算的好处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的效率,因为本地的计算资源是有限的。比如你搞人工智能,本地需要很好的gpu来进行模型的训练,而个人往往只能购买一块或者两块gpu,而通过云计算可以在相应公司的gpu集群上进行训练。

不做就要落后别人

轻资产管理模式 更灵活,易用,廉价

集成商(Integrator),指能为客户提供系统集成产品与服务的专业机构,通常为法人企业或企业联合。系统集成指一个组织机构内的设备、信息的集成,并通过完整的系统来实现对应用的支持。

系统集成包括设备系统集成和应用系统集成。因此系统集成商也分为设备系统集成商和应用系统集成商,其中设备系统集成商又称为硬件系统集成、弱电集成商。在某些IT行业,集成商又分为首级集成商和末级集成商。

根据计世资讯、赛迪顾问及其他相关机构对IT行业的分类研究,IT业务一般分为硬件、软件和IT服务,而IT服务又包含软硬件支持与维护、系统集成、IT咨询、IT教育与培训、IT外包、网络服务等。整个IT行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图1 IT行业的价值链

当前国内IT行业的发展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市场的供需从产品应用转向IT服务。近年来,中国IT市场的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T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IT服务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IT咨询、IT外包服务为主的专业服务市场,以及以网络游戏、网络短信及搜索引擎为主的网络服务市场。IT服务供应商日趋专业化的服务战略和细分化的解决方案,以及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使专业服务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状况;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上网用户的快速增长、用户对网络增值服务的旺盛需求,则促进了网络服务市场的高速增长。

同时,用户需求也由单个的产品需求向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转变。随着 IT应用的逐渐普及,IT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必备的基础设施,在企业业务运营及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能否最大程度地把IT产品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相融合,已经成为企业用户选择IT产品及解决方案时的重要决定因素。

三、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开展IT业务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

首先,国内电信运营商大都具有较好的声誉和品牌认知度。电信行业和IT行业的相近特性以及技术融合的趋势,使得电信运营商的品牌比较容易延伸至IT业务领域。

其次,国内电信运营商具有较强的网络资源优势和网络运营维护能力。与传统IT企业相比,电信运营商能够较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和运营经验较好地切入为客户服务的领域,这为运营商在向客户提供电信业务的同时开展IT业务以及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第三,国内电信运营商具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庞大的客户资源为运营商IT业务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客户基础,仅仅自身客户的IT需求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规模。

第四,国内电信运营商的优势还体现在人才方面。近年来国内电信运营商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加盟,其中不乏在IT方面非常杰出的人才。

第五,国内电信运营商还具有强大的渠道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各类合作伙伴的强大吸引力等相对优势。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开展IT业务方面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运营商内部开展IT业务的管理体系混乱,业务定位模糊。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电信运营商仍以开展电信业务为主,总部和各地分公司从事IT业务的组织机构以多种形式存在(如部门、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实业公司等),这样造成IT业务的管理体系混乱,资源分散而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

其次,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化的劳动用工制度。比如在考核、薪酬、引进和退出机制的灵活性等方面,国内运营商和完全市场化的IT公司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再次,缺乏IT项目管理的技能和经验,IT专业支撑队伍的素质仍有待提高。IT业务的开展需要采用先进的IT项目管理方式,而国内电信运营商目前比较缺乏该方面的经验和人才。同时,内部网络运维和IT支撑体系还难以支持为客户提供从IT咨询规划、系统集成、业务开通到运维外包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此外,国内电信运营商还缺乏对重要行业客户业务流程的深入了解,对不同行业的运作模式、行业特点和业务流程等不太熟悉。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市场环境为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首先,IT业务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为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有关预测结果,未来几年,国内电信业务收入有望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将逐年下降,2005年、2006年的增长率将在10%上下。同时,根据权威咨询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国内IT业仍将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5%以上,且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电信业的市场规模。

其次,客户对通信和IT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长,应用外包服务日渐普及。不同行业的客户希望电信运营商能够提供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通信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得到“一站购齐”式的服务。由于企业用户往往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而运营维护成本、竞争环境的压力等因素更将迫使运营商将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全部外包给专业服务商,把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工作效率。

再次,国内电信运营商具有对各类合作伙伴的强大吸引力。这也为电信运营商整合IT供应商、为客户提供融合通信和IT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了较好的机遇。

(四)威协分析(threats)

IT业务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争相进入,它们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为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与电信业相比,IT行业更加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在IT业务的低端领域,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市场进入者众多,利润率已相当微薄;在IT服务的高端领域,大型IT服务商凭借在品牌、行业知识、IT技术等方面具备的综合优势逐步主导市场,依托强大的综合实力为行业用户,特别是大型企业用户提供一整套的IT服务解决方案。例如惠普、IBM、联想、神州数码、东软等企业已经在国内建立起领先优势。

四、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的策略建议

在开展IT业务方面,国内电信运营商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策略。

(一)整合内部资源

当前运营商内部从事IT业务的组织机构以多种形式存在,管理比较混乱。因此首先需要将内部相关部门、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实业公司等的IT资源进行适当整合集中,理顺内部关系,形成支撑IT业务开展的高效灵活的管理体系。同时,对于传统固网运营商而言,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对于自身IT系统的建设思路都是以业务为中心,并受当时技术、人员水平、业务需求的限制,各IT系统分别由不同部门进行建设和维护,造成各IT系统中数据不一致、系统之间接口众多、数据质量差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前端准确的经营分析的需要,难以支撑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营销以及降低客户流失率。为保证对内业务运营管理的支撑和对外IT业务的开展,国内电信运营商需要整合好内部资源,理顺内部IT业务管理体系,建立和培养具有竞争力的IT支撑队伍,逐步将IT业务培育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二)组织机制创新

为适应IT业务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国内电信运营商需要加强组织机制创新。对于IT业务的开展,可以暂时考虑采用“一企两制”的办法,和市场充分接轨,形成完全市场化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新型的激励、约束机制,重点推进人员引进退出、薪酬激励、绩效考核、职业发展、竞争上岗、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市场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努力培育IT业务的快速成长。

(三)加强对外合作

加强与多方面的合作也是国际运营商开展IT业务的重点策略之一。国内电信运营商由于缺乏IT项目的管理技能、经验和专业人才,更需要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与国内外的行业系统集成商、设备商、软件商、IT咨询公司以及各类行业大客户进行广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比如,通过与政府、金融、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大客户进行重大项目合作,迅速积累不同行业市场的运作经验,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利用在运营业的地位和经验,与世界领先的企业,如IBM、英特尔、Oracle、Siebel、Sun等公司合作,保证世界级应用产品的使用。必要时还可以运用一定的资本运作手段,收购兼并部分优秀的IT公司,以弥补开展IT业务的资源缺口。

(四)把握客户需求

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实际情况是,运营商自身在IT业务方面的投资需求非常巨大,考虑到这一点,运营商在开展IT业务初期可首先考虑重点满足企业自身的IT业务需求。在对外开展IT业务时,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初期可充分利用自身庞大的企业客户群优势,重点满足自有企业客户的通信和IT综合需求。对于大客户,运营商可针对行业进行市场细分,优化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为其提供量身定制的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对于中小商业客户,运营商需要把握当前国内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薄弱、采购资金相对短缺、信息化需求日益个性化、实用化等特点,加大市场宣传和促销活动的力度,为其提供优质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

(五)选择业务重点

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开展IT业务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和市场状况选择业务重点。在此运用GE矩阵分析方法对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在此剔除对IT硬件的评估分析)。GE矩阵分析方法是根据市场吸引力和企业竞争实力进行业务分类分析,以确定多业务的战略的方法,是在波士顿矩阵(BCG矩阵)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综合考虑IT各类业务的市场吸引力(重点考虑IT服务类业务)以及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相应业务的竞争实力,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国内电信运营商开展IT业务的GE矩阵分析

针对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开展IT业务时,可对网络服务、综合解决方案、IT外包、系统集成等业务进行重点扶持,可以优化人员配置,集中资源投入,保持竞争优势。

对于IT咨询、IT软件类业务,国内运营商可以选择性进入。可以考虑把综合解决方案作为IT咨询开拓市场的切入点,集中较强的人员和技术力量,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对于IT软件类可以重点考虑以应用软件为切入点,或者和专业的软件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对于软硬件支持与维护、IT教育与培训类业务,短期内可以不必考虑进入该类业务领域。

(六)创新业务模式

业务模式的创新对于当前电信运营商的转型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在开展IT业务方面,中国电信的业务模式创新已经走在了前面。今年年初,深圳电信的“蓝色魅力”已经在深圳市全面推广,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为目标,采用ASP(信息化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商业运作模式,由深圳电信牵头组织多家拥有优秀产品和丰富行业经验的软件企业参与运作,通过整合电信基础业务产品与电信增值业务产品,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优质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和服务。2005年4月22日,江苏电信与思科在无锡举行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及通信解决方案合作计划”签约仪式,面向该地区的中小企业客户联手推出了可托管服务,为第一批使用者零成本打造虚拟的IT部门。基于这种可托管服务,中小企业自身不再需要花费较多资金购买网络设备,通过由中国电信和思科共同提供的可托管管理服务便可享受到便捷的网络服务。不管是“蓝色魅力”还是“无锡模式”,都是中国电信在开展IT业务方面进行的业务模式创新。而事实也证明,这些全新的业务提供模式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成效。相信在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中,业务模式的创新将是电信运营商决胜IT业务市场的关键。

以上就是关于it原厂和集成商哪个好全部的内容,包括:it原厂和集成商哪个好、系统集成商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如果一个IT集成商获得了涉密甲级资质,是不是说他的集成水平已经很牛了,国内有这样的集成商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langs/8841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