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员制定《配置管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配置管理软硬件资源、配置项计划、基线计划、交付计划、备份计划等。CCB审批该计划。
配置库管理
配置管理员为项目创建配置库,并给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权限。各项目成员根据自己的权限 *** 作配置库。配置管理员定期维护配置库,例如清除垃圾文件、备份配置库等。
版本控制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绝大部分的配置项都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对配置项的任何修改都将产生新的版本。由于不能保证新版本一定比老版本“好”,所以不能抛弃老版本。版本控制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等现象,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配置项的任何版本。
配置项的状态有三种:“草稿”、“正式发布”和“正在修改”,本规程制定了配置项状态变迁与版本号的规则。
变更控制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配置项发生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变更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配置项被随意修改而导致混乱。
修改处于“草稿”状态的配置项不算是“变更”,无需CCB的批准,修改者按照版本控制规则执行即可。
当配置项的状态成为“正式发布”,或者被“冻结”后,此时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改,必须依据“申请→审批→执行变更→再评审→结束”的规则执行。
配置审计
为了保证所有人员(包括项目成员、配置管理员和CCB)都遵守配置管理规范,质量保证人员要定期审计配置管理工作。配置审计是一种“过程质量检查”活动,是质量保证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
是否需要进行配置管理与软件的规模有关,软件的规模越大,配置管理就显得越重要。软件配置管理简称SCM(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的缩写),是在团队开发中,标识、控制和管理软件变更的一种管理。配置管理的使用取决于项目规模和复杂性以及风险水平。
6.1、目前软件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资金内,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软件产品质量要求;开发的环境日益复杂,代码共享日益困难,需跨越的平台增多;程序的规模越来越大;软件的重用性需要提高;软件的维护越来越困难。
6.2、软件配置管理应提供的功能:
在ISO9000.3中,对配置管理系统的功能作了如下描述:唯一地标识每个软件项的版本;标识共同构成一完整产品的特定版本的每一软件项的版本;控制由两个或多个独立工作的人员同时对一给定软件项的更新按要求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对复杂产品的更新进行协调;标识并跟踪所有的措施和更改;这些措施和更改是在从开始直到放行期间,由于更改请求或问题引起的。
6.3、版本管理软件配置管理分为版本管理、问题跟踪和建立管理三个部分,其中版本管理是基础。版本管理应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建立项目;
重构任何修订版的某一项或某一文件;
利用加锁技术防止覆盖; ?当增加一个修订版时要求输入变更描述;
提供比较任意两个修订版的使用工具;
采用增量存储方式;
提供对修订版历史和锁定状态的报告功能;
提供归并功能;
允许在任何时候重构任何版本;
权限的设置;
晋升模型的建立;
提供各种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