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什么懒惰?

大熊猫为什么懒惰?,第1张

主要是熊猫从以前进化到现在,他已经习惯了人们的转养生活,所以才变得懒惰,而不像以前一样需要自己捕食,像现在直接有酵母,人类直接给他补充食物,根本就不需要带动,所以说在他的观念里他是不需要动的时候,打开表情就得了。

大熊猫以懒散的生活方式著称。如今,科学家弄清楚它们身上从来不出汗的原因。相比其他熊类,这些毛发黑白相间的动物显然拥有不够活跃的甲状腺

大熊猫需要节省能量,因为它们从竹子饮食中得到非常少的营养物。甲状腺是令它们行动迟缓的众多原因的其中之一。即使移动时,一只大熊猫也只用了一个不动的人一半的能量。在醒着的许多时间里,熊猫不停地吃竹子。但和其他熊一样,它们的消化系统最初用于消化肉类。

中国科学院和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科学家得出结论说,熊猫从它们整天吃的竹子中得到很少能量,所以需要尽可能地保存能量。这些科学家研究了5只圈养熊猫和3只野外熊猫每天的能量消耗,发现它们消耗的能量只有一只相同体重的相似动物的38%。熊猫只比以懒惰著称的三趾树懒消耗了稍微多一点的能量。

动物园里的熊猫比野外的更懒。圈养环境中,熊猫只用33%的时间进行身体活动。但在野外,熊猫用49%的时间进行活动。科学家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跟踪调查了熊猫,发现它们比其他熊更不活跃。这套跟踪系统和卫星导航所用的装置相同。熊猫在野外也以非常慢的速度移动。

“熊猫把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节省下来,从而保存下大量能量。我们把GPS记录器固定在熊猫身上,结果发现它们用一天的一大半时间去休息。平均而言,它们每小时只移动20米。但它们的低活跃性有助于变慢新陈代谢。一只活跃熊猫的代谢率依然比一个完全不动的人还要低。我们发现,它们的低代谢率和很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熊猫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和熊猫独特的甲状腺激素合成途径存在一定联系。”

熊猫的甲状腺和冬眠中的黑熊的差不多大。如果人类有不够活跃的甲状腺,通常表现出疲倦、体重增加和感到沮丧等症状。数据显示,每1000个女人中有15人有不够活跃的甲状腺,而男人的比例是一千分之一。

开展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发现,相比相同尺寸的哺乳动物,大熊猫有较小的脑、肝脏和肾脏。从身体大小的角度来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比大熊猫有较低的能量消耗。一种是澳大利亚岩鼠。相比相同体重的动物,它们只用了21%的能量。另一种是沙漠金鼹鼠,它们消耗掉26%的能量。

说起来我们的国宝熊猫近几年来可以说屡次登上热搜话题。他们以憨厚的姿态和搞笑的动作,往往都能吸引广大网友的热爱。但是在他们憨厚可掬的外表下,却隐藏了他们极为悠长的进化史。要知道熊猫之所以能够被列为国宝,可不单单是因为它们长得可爱,物种稀缺。更重要的是因为熊猫可以说是地球上极为古老的一种生物。他们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一次的生物大灭绝。

而且别看现在熊猫整天抱着竹子啃在史前文明的时候,大熊猫可是食肉动物。当时的大熊猫还没有现在这么可爱的外观,他有着凶猛的獠牙,锋利的爪子。同时也有着斑驳的体毛和强健的体魄。根据生物学家发现我们现在看到的熊猫,在1200万年前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比我们人类出现的时间还要早上许多。

而在当时随着恐龙的灭绝,地球上的霸主实际上是剑齿虎和猛犸象这些野兽。从现在的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物和猛犸象早已经灭绝,而熊猫却可以生存下来。在我看来熊猫之所以这么懒还能生存下来,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第1个原因就是当初在进入冰河世纪之后,熊猫因为比较懒,所以其新陈代谢也就比较低。这就导致了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熊猫更加忍受饥饿。

第2个原因就是熊猫的强大适应能力,要知道在远古时期熊猫可是食肉动物,但是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熊猫迫不得已开始在一些严寒地区啃食竹子。也正是因为这个变化,让熊猫可以生存下来。久而久之,现在我们看到大熊猫以竹子为食,但实际上平时大熊猫也会开开荤,吃一些肉类。也正是因为这2点,才让大熊猫在艰难的冰河世纪活了下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30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