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技术投入,美团准备怎么花?

百亿技术投入,美团准备怎么花?,第1张

百亿技术投入,美团准备怎么花? 第一个许多人已经知道了,在华为造车登上舞台的时候,也有女车主登上了特斯拉的舞台,她放飞自我的行为,让特斯拉和电商平台获得了双赢——其中电商赢了两次,一次是同款T恤,一次是同款帆布鞋。


与之相比,另一个女消费者造成的动静小得多,她只是吐槽肯德基“珍珠配纸吸管是二十一世纪最致命的错误”,纸吸管更环保是真的,吸不出珍珠也是真的。


如果将这两条新闻综合来看,你会发现0221年实在是一个非常魔幻的年份,我们进入了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能造出L3级别的商用辅助驾驶,却造不出一款环保好用的吸管。


显然,重返月球,登上火星是科技,造出更好的吸管也是科技,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是科技,后者的技术含量没准还不比前者低,比如自动驾驶距离接送人们上下班还很远,但自动驾驶送外卖已经实现了。


美团落地无人配送车已1年有余,如美团CEO王兴在3月26日财报电话会上所言,在疫情期间,美团在北京顺义区的无人车配送已成功完成了15000多个订单,他本人还在深圳对美团无人机进行了空中配送测试。


柴米油盐,也是星辰大海。



一、一份外卖的科技含量2021年4月20日,美团发布公告,拟融资近100亿美元,用于科技创新,加大在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领域前沿技术的投入。


这不是近期美团在科技领域的唯一动作,在不久前的4月12日,美团联合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清华大学-美团数字生活联合研究院”,宣布将围绕智能无人系统、生活服务人工智能、智慧交通、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治理、数字经济等前沿科技方向开展研究,推动生活服务业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数字化升级。


如果没有这些新闻,很容易让人忽略,美团并非只是一个本地生活APP,而是一家货真价实的科技公司,其研发团队超过万人,是国内最大的工程师团队之一。


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美团研发支出从去年同期的22亿元增加至32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8.8%,其全年研发投入超过百亿,高于比亚迪,低于上汽,大概和小米处在同一水平。


美团在研发上的投入,从侧面说明,“送外卖”并不是一个科技含量很低的工作。


以业务中最为基础的配送为例,在许多人眼中,配送就是三个手机间通过APP的互相作用,约等于信息传达+位置发送两个功能之和,但其实背后的AI智能调度有两个难以攻克的核心问题:一方面要考虑顺路、天气如何、路况如何、消费者预计送达时间、商家出餐时间等诸多因素,才能给最合适的配送小哥发送“最优配送指令”,确保平均配送时长不超过 30 分钟。


而显然,这些因素可以组合出无数种情况,对其中任何情况的考虑不周,都会降低配送效率乃至于发生危险,因此必须借力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才能实现。


另一个问题,在于智能调度是在消费者、骑手、商家三者中实现最优匹配,因此当配送规模线性增长的时候,其匹配可选项是指数增长,所以支持500万日订单和1000万日订单的难度完全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当无人配送成为补充运力与骑手形成成熟配合后,在原本单纯的骑手调度外,又增加了无人配送车的变量,据初步估计,其背后所涉及的调度难度是现在的3倍有余,在这样的技术难度下,美团超脑调度系统能够成为全球最大规模、高复杂度的多人多点实时智能配送调度系统,同时满足4000万日订单量,80万骑手及30分钟准时送达的背后,显然是天量的投入,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复合运用。


而且,美团AI技术所支持的业务,并不只是外卖。


作为生活服务电商的头部平台,美团拥有大量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包括外卖、餐饮、酒店、旅行等超过200个生活服务场景,而支撑这些业务发展的美团AI技术自然涵盖了包括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搜索、语音识别、语音生成、人脸识别、文字识别、视频理解、图像编辑、AR、环境预测、行为规划、运动控制等领域,并且产生了超过70亿条用户数据,100亿个线上图片等有效数据,从而进一步提升美团AI的服务能力。


以AI为核心,数据为基石的研发路径,决定了美团技术有广泛的泛用性。



二、“智慧的网”在经济学领域,一个经常被提到的概念是技术外溢效应。


即先进技术拥有者通过传播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从而对社会产生正外部性。


虽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美团并不严格符合这个定义,但是其场景驱动型的AI技术,确实有强烈的外溢效应,能将海量生活服务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助力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目前,分钟级的美团超脑系统配送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2800个县市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调度系统,在连接用户与商家之外,更是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而其对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提升,首先体现在提升B端经营效率上。


目前为止,美团已经服务了5.1亿用户,680万商户。


这其中大多数商户都是传统的线下经营者,一方面他们是本地生活服务的供应主体,他们的服务水平,决定着中国本地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但是另一方面,他们没有也不太可能有很强的数字化能力,因此难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快速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


这两点决定了,如何打通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经营者的渠道,是中国本地服务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正如王兴所言:“餐饮行业有800万家餐厅,非常分散,他们本身的数字化能力非常弱,需要有平台来帮他们做科技的助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团NLP与搜索团队通过美团的算力和算法,在业务线丰富的结合丰富场景布局及海量真实数据,让AI技术的研究有效落地。


2020年9月,助力B端,为中小业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美团商业大脑正式落地。


在已经拥有超过千亿量级知识关联的美团商业大脑中,用户的消费水平、环境偏好、推荐菜,以及相似商家等信息都能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能细粒度分析用户评论与商家竞争力,从而为商户提供精细化经营建议,并通过美团SaaS收银系统专业版定期触达到各个商家。


这是美团AI在推动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案例。


除了软件服务的提升之外,美团的技术创新方向,还在向着硬件进发。


2016年10月,美团内部成立W项目组,开始研发无人配送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快速分发订单的交易平台,基于大数据优化的调度系统,利用自动驾驶技术构建的物流路网,多种人机协同的末端配送模式,形式多样的智能配送终端等。


配送方案发挥了无人机、高/低速无人车、特种机器人等不同产品优势能力,满足在楼宇、园区、公开道路等不同场景下的外卖即时配送需求,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最终实现“用无人配送让服务触达世界每个角落”的愿景。


自2018年3月至今,美团无人配送已经在中国多处完成了试运营,除了在北京、雄安落地的无人车配送之外,还有在深圳以“打造15分钟都市生活圈”为目标的无人机配送,以及通过微型前置仓的形式自动化完成零售到家场景订单的拣选和打包问题,实现自动化配送流程的无人微仓。


可以想见,推动这些技术,正是美团进行百亿美元巨额融资的主要目的,而在这些技术实现大规模普及后,中国城市的物流效率将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三、美团的“需求升级”2021年1月 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曾经在美团创新大会上分享过他关于AI科技的感受:“进入现实场景的AI开始面对更多边的问题。


”“走出实验室阶段的AI复杂度明显增加。


”夏华夏的两点感受,总体可以归纳为真实场景问题比实验室阶段复杂太多,但是这个AI科技适应现实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视为现实需求与技术互相磨合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明确了产业的问题和需求所在,并通过技术来解决,才能真正形成提高效率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用户需求和技术进步缺一不可,若是没有需求,技术就无法找到应用场景,而若是没有技术,再迫切的发展需求也只能上演《等待戈多》。


这印证了王兴2018年的判断: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从用户需求驱动,转变到用户需求和核心技术双轮驱动。


而从美团的角度来讲,美团的技术已经到达能够建立复杂的城市配送网络,并且进一步向着智能化和无人化进发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需求,也到达了要求商家完成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化经营,从而满足细颗粒度需求的地步,这样的技术和需求碰撞,使得AI技术不能再只是产业的先锋地带,而是要像水电煤一样,成为商业经营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而美团AI技术能否针对这样的需求,提供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成为了美团下一步发展,甚至是整个本地生活服务产业的重要课题。


这可能是美团迄今为止,接到的最困难派送任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37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6
下一篇 2022-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