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大脑程序,消除你的恐惧症

改写大脑程序,消除你的恐惧症,第1张

神经科学家们将人工智能与大脑扫描技术结合起来,找到了消除病人大脑中特定恐惧的方法,这一技术能够改变受到各种恐惧症困扰之人(比如长脚蜘蛛恐惧症)的生活。

这一过程被称作解码神经反馈(Decoded Neurofeedback),它不需要恐惧症患者清醒地面对他们恐惧的东西。相反,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检测到大脑中与特定恐惧相关的模式,并利用奖励系统进行改写。

更棒的是,治疗后人们的这些恐惧似乎完全消失了,研究人员们说这一技术最终可以被用来帮助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Ben Seymour表示:“当我们诱导大脑中温和的恐惧记忆时,我们就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快速而准确地阅读它。之后的挑战是找到方法减少或去除恐惧记忆,这一步骤不需要清醒地唤醒病人的记忆。”

科学家们与17名志愿者合作,将特定图片与短暂的电刺激结合起来,在志愿者身上创造“恐惧记忆”。

接下来三天,只要科学家们看到了同样的大脑模式,就会给志愿者们一点奖励记忆。参与者们会被告知这些奖励取决于他们的大脑活性,但他们不清楚具体过程。

该实验的目标是逐渐将人工智能检测到的模式与奖励而非恐怖的东西结合起来,即便志愿者的大脑并未在清醒状态下看到这些图片。

日本京都国际电气通信基础技术研究所的Ai Koizumi是主要研究员,他表示:“实际上,这些原本指向痛苦冲击的记忆变成了积极的东西。”

真正的测试在于当参与者们看到原本令他们恐惧的图片时,他们会有何反应。研究人员们并未在参与者们的杏仁核即大脑的“恐惧中心”里看到任何恐惧或者活性增强的迹象。

Koizumi说道:“这意味着我们能够在参与者们不清醒地体验恐惧记忆的情况下,消除他们的恐惧记忆。”

这与传统的暴露疗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疗法通常有用,毕竟俗话也曾说克服恐惧的最好方法是面对它们。新研究的团队认为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

虽然研究样本非常小,但研究人员们觉得他们的新技术可以被加以研发,成为一种帮助人们克服恐惧的轻松方式。对于受到恐惧症影响的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的人口而言,这真是好消息。

Seymour说道:“为了将这种方法用在病人身上,我们需要给各种恐惧症建立一个大脑信息编码库。之后,从原则上来说,病人可以利用解码神经反馈逐渐消除恐惧症反应。”

这些发现已被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上。

文:肌肉桃/煎蛋网

关于煎蛋:资深新鲜事推送鸡。网站 Jandan.net,公众号:煎蛋(公众号ID:jandancom,并没有i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我们维持生命、完成任务、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各种生命运动、行为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一刻都没有停止过,但我们的大脑并没有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指挥所有运动,而是在运动进行的同时,主要从事各种学习、思维活动,将正在进行的运动置于脑后,大脑不是具体控制运动的器官,控制、指挥运动的器官主要是纹状体。 丘脑、大脑额叶、纹状体、小脑都与运动有关,各自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运动的意向、计划、指挥、控制和执行。丘脑主要合成发放丘觉产生各种运动意识;大脑根据视听等传入信息分析产出样本,这个样本是关于我们应该进行什么样的运动,是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运动意向;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样本是控制运动的程序、指令,纹状体、小脑是运动的具体控制、指挥者。运动的执行是由肢体(如头、手、脚)或效应器来完成的。 丘脑是合成发放丘觉的器官,是“我”的本体器官,大脑联络区是丘觉的活动场所,意识在大脑联络区得以实现。大脑、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运动样本激活丘脑,丘脑根据运动样本合成觉,并发放到大脑联络区,使大脑产生对运动的觉知,也就产生了运动意向,运动意向是意识的一种。运动意识分为三类,一类是来自大脑的运动意向,一类是来自纹状体、小脑的运动前感觉,一类是来自感觉神经元的运动后感觉。 大脑的主要功能就是分析产出样本,大脑额叶是最为高级和重要的器官,包括联络区、运动前区和运动区,大脑额叶、顶枕颞联络区是意识活动的主要区域,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需要产生运动意向,明确运动的方向或行为方式,大脑不是运动的具体控制、指挥者,不对运动的程序、指令进行分析,而是交给纹状体、小脑完成,使我们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大脑额叶运动区掌管着运动指令、程序的最后发放,运动区将运动程序、指令发放出去即产生运动,运动区服从于联络区,服从于意识,意识可以随时中止运动程序、指令的发放,从而停止运动。 纹状体是运动控制、指挥的主要器官,是运动的具体控制、指挥者。纹状体分析产出的运动样本是控制、指挥运动的程序、指令,运动样本的分析产出服从于运动意向,当大脑联络区产生运动意向后,纹状体、小脑根据运动意向分析产出运动样本。小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能参与了意识、感受、运动等多方面的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分析产出运动需要的参数,控制运动的细节,对于运动的准确度、精确度起作用。 当我们与外界事物接触时,需要采取合适的行为活动去正确应对,大脑分析产出合乎实际需要的样本,产生运动意向和调动纹状体、小脑控制、指挥运动。大脑根据传入的视听信息分析产出样本,这个样本有两个传出路径,第一条路径是通过联络纤维激活丘脑背内侧核、丘脑枕,丘脑背内侧核、枕合成发放运动丘觉进入意识,是进行运动的意向;另一条路径是通过投射纤维激活纹状体、小脑,纹状体、小脑根据运动意向分析产出运动样本。 纹状体、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分析产出运动样本,这个运动样本的传出路径有三个步骤,通过三个步骤的接力,完成运动的控制、指挥和执行。第一步,纹状体、小脑有传出纤维到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运动样本通过传出纤维激活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的丘觉,再经过丘脑间的纤维联系进入丘脑背内侧核,通过丘脑背内侧核发放到大脑额叶联络区进入意识,大脑联络区是各种意识汇集的场所,这些运动样本在进入意识前还没有执行,只是告诉大脑即将进行的运动,在运动开始前使大脑知道即将进行的运动,大脑可以在运动开始之前随时中止运动,也可以根据形势发展、环境变化随时调整运动意向,使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新的运动样本,从而达到调整运动的目的;第二步,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的传出纤维到大脑运动区、运动前区,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通过传出纤维将运动样本传递到大脑运动区、运动前区;第三步,大脑运动区通过锥体束联系低级运动神经元,运动样本通过锥体束发放到运动神经元,控制、指挥运动的进行,运动前区、运动区受额叶联络区的支配,运动样本的最后发放服从于额叶联络区的意识。 当运动产生后,通过感觉神经元,将运动产生的感觉传入大脑,大脑对运动的执行、完成情况做进一步的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我们可以根据运动的执行、完成情况进行运动的继续或调整。 大脑分析产出的样本与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运动样本是不同的,大脑分析产出的样本主要是激活丘觉产生运动意向,是大脑额叶、顶枕颞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行为目的、需要完成的任务分析产出的,不能控制、指挥运动。控制、指挥运动的运动样本是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一方面要激活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进入意识,另一方面又是控制、指挥运动的程序、指令。大脑中与运动有关的意识有三个,即运动意向、运动前感觉、运动后感觉。运动意向是需要进行的运动意识,是大脑根据外界环境分析产出的;运动前感觉是即将进行的运动意识,是纹状体、小脑分析产出的运动样本激活丘觉产生的;运动后感觉是运动的效果感觉,是感觉神经元激活丘觉产生的。 纹状体根据运动模型分析产出运动样本,运动模型是通过多次的运动学习、练习形成的。人出生后,没有任何运动技能,在与各种客观事物的不断接触中,在各种动作的不断试探、练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固定的运动模式,建立运动模型,运动模型在本质上仍然是运动样本,只不过这个运动样本是存储在纹状体中。在运动的学习、动作的练习过程中,纹状体一边不断的分析产出运动样本,控制、指挥运动,一边不断的将运动样本存储起来,经过多次反复形成运动模型,是下一次分析运动样本的参照依据。当在纹状体中建立了运动模型,运动可以按照已有的模型自动进行,不需要大脑具体参与,能够脱离意识自动完成,我们常说的习惯以及各种 *** 作技能都是如此。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整个小儿时期生长发育不断进行,但各个年龄的生长发育速度并不均等,年龄越小发育越快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有先有后,如神经和生殖,皮下脂肪和肌肉。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一般遵循以上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受遗传、性别、内分泌、营养、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正常值不是绝对的,系统的连续的监测更能反映小儿 的生长发育的真实情况。

神经、精神发育

•脑和脊髓的发育: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脑发育最为迅速,出生时脑重约370克,占体重的1/9-1/8,成人脑重约1500克,占体重的1/40,小儿7岁脑重接近成人。出生时神经细胞数目与成人相同。缺氧和长期营养不良可引起脑的生长发育落后。

感觉的发育

•视觉:新生儿的视觉在15-20cm最清楚,生后3个月头眼协调好,5月手眼协调好,1-1.5岁可看到3m远,能区别形状,2岁视力为0.5,5岁视力为0.6-0.7,6岁视力达1.0。

•听觉:有人认为在胎儿后期已有听觉,并有记忆,出生时可辨别母亲的心音和节奏,3个月有定向反应,6个月对其名

•有应答表示,8个月可区别语言的意义,1岁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岁能区别高低声音,4岁听力发育完善。可通过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秒表、音叉等测试。

•味觉:出生时味觉已发育完善,对不同的味道如甜、酸、苦已有不同的反应,4-5月的小儿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十分敏感,此时应及时添加各类辅食,习惯各种味道。

•嗅觉:出生时嗅觉神经发育已基本成成熟,所以新生儿对母乳香味已有反应,1月时对强烈的气味有不愉快的反应,3-4个月时能区分好闻和难闻的气味,7-8个月对芳香气味有反应。

•皮肤感觉:新生儿已有痛觉,但较迟钝,对温度觉很灵敏,2-3岁时能区分软、硬、冷、热感。

神经反射

•先天性反射: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及对强光、寒冷、疼痛的反应。

•条件反射:生后2个月开始形成与视、听、味嗅、触觉等感觉相关的条件反射。

运动发育

•头尾规律: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不协调到协调

•先粗后细

•先有正面动作后会反面动作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须具备:发音器官、听觉、大脑语言中枢。

•语言发育须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

•哭-发音-听-理解-学说话

•单词-句子,名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

环境反应能力

•出生后4月能认母亲,高兴时能笑出声,6个月认生人,玩具拿走会表示反对,8个月会注意周围人的行动和表情,会玩藏猫猫,10个月会摹仿别人的动作,呼名会转头,1岁会表达情感,2岁能控制大小便,3岁能与别人玩游戏。

注意力

•注意力: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婴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5-6岁以后才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5-6岁 15分

•7-10岁 20分

•10-12岁 25分

•12岁以上30分

情绪的发展

•1岁内小婴儿大部分处于愉快的情绪中。

•1-3岁的婴幼儿的情绪往往表现为时间短,反应强烈,容易变化,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反应渐稳定。

•良好的情绪表现为:高兴、愉快、喜悦

•不良好的情绪表现为:恐惧、愤怒、嫉妒、担忧、焦虑等

性格的发展

•外界环境和父母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民主的父母:独立性强、大胆机灵、社交能力强。

•严厉的父母:性格冷酷、顽固、缺乏自信

•溺爱的父母:骄傲、自私、任性、缺乏独立能力、依赖性强。

早期脑损伤表现

•以下任何一种现象都是危险的警示:

•护理时婴儿手脚经常“打挺”、“很有力”,

•满月后头老往后仰,或竖不起头;

•头和脚频繁抖动;

•满3个月还不能抬头;

•4个月仍握拳、不松开手;

•5个月前臂不能支撑身体;

•6个月扶立时呈“尖足” (跳芭蕾舞样足姿);

•7个月不能发pa、ma声;

•8个月不能独坐;

•整天哭闹不安,或太安静、很少哭。

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食品

•主要食品:大米、小米、玉米、红小豆、黑豆等

•植物副食:核桃、芝麻、红枣、黑木耳、海带、紫菜、花生、芹菜、菠菜、胡罗卜、西红柿等

•动物副食:牛羊肉、鸽子肉、鸡肉等

•水果:草莓、苹果、香蕉、猕猴桃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49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