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折旧怎么算

本年折旧怎么算,第1张

本年折旧怎么算

本年折旧根据不同的折旧方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计提折旧有4种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二、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目前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折旧额=(清宴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帐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扩充套件资料: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枣歼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

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在所考察的时期中,资本所消耗掉的价值的货币估计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也称为资本消耗补偿(capital consumption allowance)。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凳正冲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原值320000累计折旧4500,本年6月购进14000,计提本年折旧怎么提?按5年,无残值

原值320000累计折旧4500,"本年6月购进14000"什么意思?如果是14000元购进的

借:固定资产 14000

贷:银行存款 14000

不用安装就可以使用的,从7月开始计提折旧;需要安装的,安装费用加入到固定资产原值中,并从开始使用月份计提折旧。

无残值计提折旧,折旧期5年,每年折旧额(14000+安装费)/5。每月折旧额(14000+安装费)/60。

本年折旧额为借方汇算清缴怎么报

既然多缴,则“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借方余额。本年计提所得税分录为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因为应交所得税有个借方余额,所以实际缴纳时按照扣除此余额后的差额缴纳即可。

固定资产的本年折旧额怎样计算 公式是

固定资产的折旧共有四种方法,方法及计算公式非别为:

一、平均年限法

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式,各期计提的折旧额是相同的。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也可是月数)。

二、工作量法

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时先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再根据每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计算出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目前最常用的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这种方法。

三、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原值减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的分数计算年折旧额,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如使用年限10年,则分母为:10+9+8+7+6+5+4+3+2+1=55,第一年分子为10,第二年分子为9以此类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残值)╳可使用年数÷使用年数的序数之和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四、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帐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年折旧额怎么算

年折旧额的计算有四种

1.工作量法

A.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程序 

B.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计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  

C.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

举例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资产的原值100万 残值1万 预计总共工作量为10000小时 今年的工作量有1000小时

那么

预计净残值率=1/100=0.01

每小时应该计提的折旧额=100*(1-0.01)/10000=0.0099

本年应该集体的折旧额=0.0099*1000=9.9

2.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其中后两年平摊资产余值

举例 某资产原值为100万 残值为1万 可使用5年 那么它的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40万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40%=24万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24)*40%=14.4万

第四.五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40-24-14.4-1)/2=10.3 万

注意 虽说是资产净值 但是计算的时候不考虑残值

3.直线法(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额=(资产原值-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净资产残值率=残值/资产原值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资产原值

举例 某资产原值为101万 残值为1万 可使用5年

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5=20万

4.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举例 某资产原值为101万 残值为1万 可使用4年

第一年折旧率=4/(1+2+3+4)*100%=4/10*100%=40%

第二年折旧率=3/10*100%=30%

第三年的折旧率=2/10*100%=20%

第四.年折旧率=1/10*100%=10%

那么

第一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40%=40万

第二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30%=30万

第三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20%=20万

第四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1-1)*10%=10万

备注

其中 第三年和第四年(最后两年)的年折旧额也可以按资产余值平均分摊

在这四种方法中 后三种比较常用 其中直线法是最简单也是最最常用的方法

希望以上资料对您有用

年折旧额是依据你的装置、房屋、电脑等使用寿命决定的。例如一般装置,使用年限20年,那折旧率就是5%。电脑的折旧率是20%。房屋使用寿命50年,折旧率就是2%。例如你的某台装置,购买价格10万元,按使用20年计,折旧率5%,年折旧额就是5000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改变,本年计算折旧费按哪种方法计算

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即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2、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3、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采用未来适用法时,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金融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会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变更之日仍然保留原有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金融企业应当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对于企业会计账簿记录及财务报表上反映的金额,在变更之日仍保留原有的金额,不因会计政策变更而改变以前年度的既定结果,在现有金额的基础上再按新的会计政策进行核算。企业如果因账簿、凭证超过法定储存期限而销毁,或因不可抗力而毁坏、遗失,如火灾、水灾等,或因人为因素,如盗窃、故意毁坏等,也可能使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无法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变更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印表机的折旧怎么算?按三年折,折旧率是多少,折旧额怎么计算?

月折旧额=原值*(1-残值率)/3/12

残值率企业自定,常见为5%。

分录

借 管理费用-折旧

贷 累计折旧

报表中固定资产折旧表的本年累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中的本年累计折旧不一致

资产转移是不是处置了,如果处置了固定资产,那么这项资产相应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也要一并转出,不然你只转了资产,留下折旧挂账,肯定会不一致的。

     1.年限平均法,即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2.工作量法,即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4.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岩伏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固定资产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塌枣兆资产等。

    《企业财务通则》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购建团租、使用、处置制度。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由投资者审议批准。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3329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4
下一篇 2023-05-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