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对联平仄查询,古今音平仄检测,重字,尾字韵目查询

诗词对联平仄查询,古今音平仄检测,重字,尾字韵目查询,第1张

诗词对联平仄查询,古今音平仄检测,重字,尾字韵目查询说明:

平仄分类依据:古声按《平水韵》,今声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标准。“通”表示该字是多音字,平仄需要根据语意来判断;“?”表示上述韵典中未收录此字。

韵目分类依据:古韵按《平水韵》,今韵按《中华新韵》。

相关文字的平仄查询也可在平水韵表中查看

扩展资料

与四声关系

编辑

平圆键仄理论好比把四个班(四声)学生按性别(平仄)分成男女两类。至于这样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论者考虑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搜腔激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世袜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平仄

对蔽旦联检测程序

      

说明:

对伍誉于读音因义而异的字,这里没法进行校验。校验方式里,“普通”与“宽松”的区别仅在于后者允许上联出现三仄尾或变化自“平平平仄仄”的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平仄)。两种模式都支持孤平的拗救。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腔并段,欢迎在诗中国论坛的“古典文学”版块上发贴咨询。

对联新旧四声平仄检查说明:

1、古四声依《诗韵》,今四声依现代汉语普通话标准。

2、“通”表示是多音字,平仄视具体情况而定;“?”表示上述韵典中未收录此字。

3、简、繁体字皆可检查,无须转换。

4、对联中的每一个字,皆链接到《汉典》相关读音及字义解释页面,方便查询。

5、检查平仄的同时,对对联中的重字进行检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5589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