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是哪四项低了或高了又说明什么?

凝血四项是哪四项低了或高了又说明什么?,第1张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PT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延长见于:
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当VitK不足时生成减少而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亦见于阻塞性黄疸。
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
缩短见于:
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
2、凝血酶时间(TT)
延长见于:
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 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
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
延长见于:
a、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
b、凝血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e、DIC
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
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肝脏疾病

FIB=血浆纤维蛋白原
===
FIB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认为它是凝血途径的重要环节,并通过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相结合,最终导致急性期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以往的研究虽已经发现,FIB作用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与活化的血小板相互作用,但缺乏对其机制的详细研究。
在该研究中,根据FIB浓度超出高限与否,研究者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正常纤维蛋白原和高纤维蛋白原两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间FIB与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膜上的糖蛋白受体CD62PE和冠状动脉风险评分的关系,发现随着血浆FIB浓度的增加,两组CD62PE活化活性呈递增关系。相关分析显示,FIB浓度与CD62PE活性及冠状动脉风险评分显著相关。偏相关分析在进一步控制有可能会影响CD62PE表达和冠状动脉风险评分的相关危险因素后,发现FIB浓度与CD62PE活性及冠状动脉风险评分仍有显著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B是影响CD62PE表达的重要变量。
研究发现,在正常循环中的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其膜上的FIB受体处于封闭状态,高浓度的FIB并不能与之结合,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桥联”也不能形成。只有血小板活化后,其膜上的GPb和b/a受体才能在活化中由开放管道系统(OCS)实现膜内外的相互转位,GPb由膜外移向膜内,b/a则由OCS及a颗粒移向膜外,同时血小板空间结构发生变化,b/a上的FIB受体暴露,促进FIB与b/a相互结合。
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FIB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其作用途径在于其能够增强血小板膜上某些糖蛋白受体如CD62PE的表达,从而促进血小板活化,这可能是FIB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中间环节之一。
该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可把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E作为衡量血小板活化的量化指标。早期确定血小板活化的方法通常是检测血小板源性蛋白,如血小板因子4等,但此种方法受很多因素影响,误差较大。而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素标记的针对血小板糖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直接特异敏感地反映人体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和功能状态,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

血小板高就是凝血系统问题
很多是由于肿瘤反应性增高的
说明你的血液可能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比如下肢静脉栓塞引起下肢肿胀
发展下去就是DIC,那样的话就严重了,会引起全身出血不止,需要输血治疗
目前你的PLT 577,比较高,你还需要结合你的凝血四项情况和D2聚体检查
才能判断你的病情,如果pt和aptt时间延长,FIB也减少,D2聚体也增高就需要认真注意了
如果凝血情况还可以,现在可以预防的用些抗凝药:比如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血栓通、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者丹红注射液也行等
另外:乳腺癌免疫治疗药三氧苯胺就有引起血栓形成的可能

PT,APTT,FIB和TT各自的临床意义如下:

1、PT的临床意义

PT的临床意义是PT测定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理想和常用的筛选试验。可作为外源性途径及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也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监控。

PT延长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DIC,原发性纤溶症,VitK缺乏,肝病,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等。

PT缩短是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血栓疾病等。

2、APTT的临床意义

APTT的临床意义用于体外人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APTT测定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也可作为内源性途径凝血因子的定量试验,可检测除Ⅶ因子外的其他血浆凝血因子,特别是用于Ⅷ、Ⅸ、Ⅺ、Ⅻ和前激肽释放酶的测定。

APTT测定可用于肝素治疗监控。 APTT延长是见于凝血因子Ⅱ、Ⅴ、Ⅷ、Ⅸ、Ⅺ、Ⅻ减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力增强,抗凝物质存在(如血内肝素含量增加及口服抗凝剂),是监控肝素治疗的重要指标。

APTT缩短是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脑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病综合症等。

3、FIB的临床意义

FIB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的测定。

FIB含量增高是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减低是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4、TT的临床意义

TT的临床意义是用于体外人血浆中凝血酶时间测定。该实验系检查受试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能力的过筛试验。

TT延长是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肾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病(纤维蛋白原机能不良血症),FDP增多,异常球蛋白血症或免疫球蛋白增多等疾病。

扩展资料:

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就是PT。

PT对诊断重症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有重要意义,也是临床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监控的首选试验指标。

APTT是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活性的敏感筛选试验,对于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及相关抑制物的检测和活化蛋白C抵抗现象的筛检、肝素治疗的监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术前检查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进行APTT测定时,患者在接受采血前的30分钟内不可进行剧烈的活动。

FIB的原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测定FIB有助于了解凝血机能状态。

TT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简便试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百度百科-血浆纤维蛋白原

百度百科-TT

没懂~~
但是可以给你查下~~
等会啊~~
一会给个最佳答案啊~~~
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值在2g/L到4g/L之间。
值升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及血栓前状态。
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重型肝炎和肝硬化。
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怎样区别?
纤维蛋白原是发现最早的一种凝血因子。呈伸长的椭球体,是由三对多肽链(一对α链、一对β链、一对γ链)以二硫键连接而成的二聚物,其分子量约为34万道尔顿。在肝脏中合成后进入血浆,以溶解形式存在。每100ml人血浆中含量约03g。
纤维蛋白是一种高度不溶的蛋白质多聚体,是象细针一样的晶状物。
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是整个血凝过程中最基本的变化,要经过3个环节:
①纤维蛋白原的水解
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分子中的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条都有一个肽键断裂,结果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并同时释放出两对小分子的纤维蛋白多肽(即纤维蛋白多肽A和B,分子量合计约为9000道尔顿)。因此,最后形成的纤维蛋白的分子量比纤维蛋白原小些。
②纤维蛋白单体的聚集
在Ca2+的参与下,若干纤维蛋白单体聚合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③血凝块的形成
在纤维蛋白酶和Ca2+的作用下,不同的纤维蛋白分子的α链之间形成交键,使纤维蛋白转变为最终的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中的纤维蛋白相互交错重叠并网罗血细胞,使原来呈溶胶状的血液转变成凝胶状的血凝块。随后由于血小板收缩蛋白的作用,血块缩紧变硬,并析出血清。所以,血清中除了没有纤维蛋内原外,比血浆还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
血浆纤维蛋白原正常值在2g/L到4g/L之间。
值升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灼伤、多发性骨髓瘤、休克、大手术后、妊高征、急性感染、恶性肿瘤及血栓前状态。
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重型肝炎和肝硬化。

参考资料:

2001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实验诊断学》
坏了回答多了
璐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3097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