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
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信息技术的性质
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既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又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信息技术因信息交流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扩展了信息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最本质要求是交流,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席卷全球的信息文化业已形成,并推动着全社会的“文化重塑”,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vZPtb17NYk_OqzS-_75Mg
提取码: 8dig《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与学科教学》是结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按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组织编写的,内容涵盖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与维护。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1.课程的价值
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也一直在发展,教学内容已经从软件 *** 作进化到了信息活动,却导致了很多课堂趋向基于信息主题开展活动,出现了为 *** 作而 *** 作、为主题而主题的现象,在信息需求下技术弱化、重复越发严重。但对学生而言,这些内容有何学习价值?学什么、怎样学才是必要的呢?
为此,我们必须一起来探讨技术价值,看它是不是连接软件 *** 作与信息需求的主线。希望通过探讨能引发大家展开讨论,面对现实再次去审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核心价值。
2.课程内容
什么内容是必须学的,什么内容可以由学生自学。一个新的软件出现,就要学生学,还没学会,一个新的软件来了,又要学,这种赶时髦的思想,在计算机教学中时有出现。学完图像处理不够,再来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页制作等等,究其原因,不得而知,学完这再学那,总是新的软件就是好,也说不出好在哪,人心浮燥。
3.追求目标
信息技术素养、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比较
自基础教育新课程开始实施以来,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从基础课程到计算机课程,教学理念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变。目标,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还未出台,所以一切的课程目标,都沿用了基础课程的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中目标:(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和学会文字、图形的处理技能,初步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方法。(3)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初中内容:信息与社会、计算机系统组成、 *** 作系统( *** 作)、网络信息获取、字处理软件使用、表格处理软件使用、幻灯片制作。
再给一个高中和初中的对比你应该就清楚了:
初中 高中必修
信息获取
网上信息搜索、浏览下载网上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信息加工
文字处理
图表处理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多媒体信息处理
体验程序设计
智能信息处理
信息管理
资源管理器应用初步 使用常见数据库应用系统
(文件、文件夹等)
信息表达与交流
收发E-mail综合运用文字处理
演示文稿制作品 图表处理、多媒体处理工具及使用因特网交流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