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力或抽象的劳动力。商品的基本因素之一。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可以比较的东西就是商品生产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力。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价值,从字面上的意义而言,是指一件商品客体与与之相关的主体之间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评价。但在 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将这个概念加以深化讨论,他认为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在本质上体现为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它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扩展资料
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其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指的是体力或脑力劳动,不管制造商品的是哪一个行业,制造商品的人的劳动的质是一样的)。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量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品价值
一、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某一时期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当期该种使用价值总产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量纲是时间单位/使用价值数量单位。
2、这意味着,社会产品是不断发展的物质的社会存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得了抽象劳动的量的规定性,而抽象劳动本身(一定历史形态的商品生产劳动)则表达为一定的社会劳动时间的差别。这种同质基础上的量的差别,说明的是总劳动的历史生成性。一句话,抽象劳动是抽象规定的赋予,是劳动二重性发展规定的社会显性化。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重性,其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其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三、价值与使用价值:
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四、劳动二因素:
1、有两种劳动,一个是有具体形式的劳动,有一系列劳动工具和形式;另一种是去掉具体形式只剩下人类体力和脑力凝结的劳动。
2、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由生产的目的、 *** 作方式、劳动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从这一角度看劳动,它是具体的,故称具体劳动。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一个方面。任何社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劳动,改造各种特殊的自然物质,生产出各种使用价值,满足生活和生产中的各种需要。也就是说对于具体劳动来说,
1.劳动的目的、 *** 作方式、对象、不一样(生产布,布是对象,种小麦,土地和小麦是对象)、手段、结果是不一样的
2.也就是具体劳动就包含了这五个要素→具体劳动方式不一样,就是这五个要素为区分。生产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需要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当然不能离开自然物质和劳动→所以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或两次劳动。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性质不同的使用价值,它表明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性质相同的抽象劳动,形成性质相同的价值,它表明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如:教师上课的具体劳动是采用集体或个体、讲授或讨论抽象劳动是上了多长时间的课、教会了学生多少知识。
4、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是:人类劳动能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为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也就是相同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