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验性研究”

什么是“先验性研究”,第1张

一种把认识看作是先于人的经验的唯心主义认识学说。认为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先于客观事物、先于社会实践、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人们只能通过先天的形式或手段才能获得。客观唯心主义主张,人的认识来自某种“神的启示”,是先天赋予的;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人们心灵的创造,是头脑中固有的。

主要出于如下几点:

1、如果认为世界没有开端,那么世界对于人的概念就太大。

2、如果空间中的每一个现象都是由无限多的部分组成,这种分割的追溯对人类而言概念太大。

3、假定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除了按照自然规律之外什么也没有,那么对于更高原因的追溯概念太大。

4、假定存在绝对必然的存在者,那么实存者于我们而言概念太大。

“致良知”:通过实践的修行和时间的砥砺,不断地把自己修养成一个心地善良,言行合乎伦理道德,并一定程度富有“敬天爱人,自利利他”的敬畏、怜悯和博爱之心的人。简单一点就是说:人的一生,不管在做什么,最终来讲,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灵魂磨练得更加纯粹。

明确了人生不只是庸俗地活在物质世界和伦理世界的真谛,有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的意识。在阳明心学中,“良知”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和我们平时说的良知,有着一些区别。哲学上,“良知”这个概念来源于孟子。孟子的原话是“不虑而知,良知也”。

意思是说,人还没经过思考和考虑,就本原地知道的东西,就称之为“良知”。这里,是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所谓先验性,就是相对于经验性而言——良知,是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理性自觉,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

由于它是先验的,还没有人的后天的经验意识的参杂和污染,所以它十分纯粹。这就是“良知”在哲学上的本义。在这个意义上讲,“致良知”,就是教人在心性修炼上,去除不良的人为经验意识,复位到人的先验的本性之中去,也就是“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

在这里,就个人精神修养而言,王阳明的心学是肯定了先验之于经验的优越性。当然,这里绝非对人的后天经历和经验的简单否定,恰恰相反,要“致良知”,要复位到先验的本性中去,要明心见性,必须要在事上磨练,要有经验性的大量实践。

只是说,一定要明确先验性的核心地位,不要用经验埋没了先验,不要用后天日益泛滥的人欲埋没了天理。相反,肯定了良知的先验性,并不是说,良知的全体本来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只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良知的全体的潜在可能性。

良知的种子,先验性地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按照正确的方向经过后天的砥砺和栽培,良知的种子才能全面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后,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也并不是对人的欲望和诉求的简单否定和摒弃。正常的男欢女爱,是合乎人情之自然的,是美好而幸福的,也是合乎天地合德的。

然而,正常的男欢女爱之外的色情之心,无节制的性欲之心,就是“人欲”,它不仅造成客观上的道德实践的失败,也导致个人内心世界和内心修养的失败。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如果是为了赢得他人称赞我的学识,那就是“人欲”,我会因这种虚荣和欲求之心不得安宁。

所以所谓的“去人欲,存天理”,是指人作为有灵性有思想的万物之灵,应该摆脱人的动物特质层面上的感性欲望,不要被它束缚和奴役,给自己的道德情感和内心意识一个理性的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讲,“去人欲,存天理”实际上不仅是一个关乎人伦秩序的道德问题。

本质上更是一个关乎人的存在状态、人的内心世界的情绪感受的问题。抛开伦理道德层面,从人的自我修养、内心世界的实现、存在状态的体验这个层面讲,“存天理,去人欲”和“致良知”,是同一个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都是破除感性欲望的制约之后,到达精神的自由之境。

“致良知”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尽,即见天理,即见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5967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0
下一篇 2023-03-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