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行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能找到不同行业的共同视角,掌握关键能力,就能适应不断的变化。
在咨询行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咨询师都有一个基本功:“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你需要知道从哪些角度收集关键信息(通常有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然后输出自己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能力,一个是纵向分析,一个是横向联系,分别影响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纵向分析就像挖一口井,找到正确的点,然后用方便的工具向下钻。在分析的过程中,信息是掩埋井水的土壤,模型是你的工具。你要和她不断挖掘,最终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你最终的结论。
但在寻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信息,不是模型,也不是结论,而是从信息中推导出结论的过程中的逻辑分析,也就是“凿”的过程。
一个资深咨询师可能会看到和初级咨询师一样的信息,使用一样的模型,但是他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推导出更深层次的结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更熟练地使用了更好的分析方法,比如更高效的算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更好的结果。
横向联系是为了找到共性。你在A选场地、找工具、切断水源花了一个月,那么在B能不能缩短到一周?你在思考A行业的竞争模式时所用的分析方法,能否快速应用于B行业?如果有,有什么区别和相似之处?能否快速推导出一个适合C行业的分析方法?
《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更强调这种横向联系。
资深咨询师的反应更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分析方法,还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共性快速理解一个新事物。
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被了解,越来越多的相关神经元在大脑中建立。它们从单点开始形成网络结构,形成知识通路。当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资深咨询师可以快速触发原有的渠道去了解新事物,然后快速建立新的人脉,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发现这一点后,我也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研究某个东西的时候记录下自己的分析过程,更加关注共性和不可改变的因素:
解决这个问题用了哪些步骤,这些步骤是否可以优化?是否可以推衍到不同的场景使用?变化的什么?不变的是什么?如何将变化的元素转化为不变?慢慢的我发现,隔行不一定是隔山,因为: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的关键能力是一样的,很多工作的思考角度也是差不多的。只要找到共同点,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应对不断的变化。
(一)印象最深的是我从记者编辑变成产品经理的经历。
作为记者编辑,我的核心任务是输出文章,文章内容大致分为商业新闻和创业公司介绍。前者跟踪商业趋势和时事热点,主要是大公司。后者是和创业者对话,汇报公司的特点。
换成行为产品经理后,工作不再只是专注于文字,而是负责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产品定位、原型设计,到产品上线、更新迭代,甚至营销,都需要跟进。
但正如我前面所说,虽然具体工作内容不同,但两份工作中的很多思考角度是相同的。例如:
1、公司的战略是什么?当你成为组织的一员,你产生的任何成果不仅属于你,也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无论是文章还是产品,都要保证符合公司的战略部署。
我去年加入K公司的时候,正好它的组织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辑部新分了组,主站也增加了多个栏目。后来发现根本原因是公司正在进行战略转型,所以对人员和栏目进行了不小的调整。想要在这种变化中更好的生存,就需要了解公司未来的计划是什么,为什么,并在了解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成长策略,比如关注更适合的领域,积累更多有用的素材,调整文章内容等。这样个人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才能相互呼应,自己上升的空空间也更大。
产品更是如此。只有了解了公司的战略部署、价值观和理念,产品的定位和定位才能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的理念才能在设计时融入到产品细节中。如果大公司的竞争遵循黑暗森林法则,那么你就需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为产品赢得更多的资源。
2、你的用户是谁?用户需求是什么?在公司层面,雇佣员工是投资,员工的价值是为公司创造收入,收入的最终支付者是你的用户。所以无论什么岗位,你都需要知道你在为谁服务,你如何为公司创造价值,然后研究被服务者的行为偏好,在此基础上,落地自己的工作。
编辑主要靠文章来抢眼球,这是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一篇“十万+”的创作过程,或者说一篇被市场认可的热点文章,不仅要在内容上吸引人,更要在标题上抓住人的眼球:
谁是我的读者?他们最想看什么?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怎样写作才能更吸引他们?怎么表达才能更容易理解?如何触发他们的分享心理?如何让文章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传播更快?
整个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在分析和解决用户的痛点。
和产品类似,公司的战略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你需要找到你的目标用户,分析他们的行为偏好和消费心理,挖掘痛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产品的功能和服务,制定相应的推广方案。
这个研究用户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人性,了解人的行为背后的动机。所以,无论在哪个岗位,或许我们更需要的是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来武装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很可能会陷入各种认知偏差,比如:
确认偏差,人们在形成某种观点或判断时,倾向于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或者向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已有的信息,而忽略了否定或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的现象。
实验者的偏见是指认可和公布符合自己预期的结果,而不相信、贬低和丢弃不符合的观点。
逆火效应是指当你遇到与自己信念相矛盾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这些观点或证据足以彻底摧毁原有信念,否则你会忽视或反驳它们,而原有信念反而会得到强化。
很多时候,看似是在满足用户,其实只是“自我满足”:按照自己的想法定位用户的需求,然后在调研时通过一个“确认偏差”过滤器收集信息,忽略或反驳别人的质疑,最后提交一份符合自己预期的报告。
整个调查可能只是一个陷阱,一个自我验证的陷阱。我们必须非常小心,不要落入这个陷阱。
3、你的竞品在干什么?行业发展趋势是什么?它是企业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你要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竞品的动态关系,行业的趋势。因为行业趋势孕育新的商机,也会淘汰一批落后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越是有经验的媒体人,对新闻越敏感,越快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因为一条爆料的来龙去脉的整合,通常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你需要保持对行业的长期观察,这样你才能通过麻烦察觉到最新的动向,然后从过去的信息中快速调用可用的素材。
更不用说产品了。小米曾经通过互联网的零渠道节省了大量成本,推出了质优价廉的产品,迅速占领了市场。然而,“参与感”的余温至今未散。2016年,小米的出货量被推到了五个地方。靠铺天盖地的广告和直营店打开二三线市场的VIVO和OPPO成为两匹黑马。
在这个时代,你可能刚刚加冕,下一秒就被扯下皇冠。
(二)其实以上三个视角可以适用于任何岗位。如果概括的话,就是:做军人的工作, *** 将军的心,不想当将军的军人不是好军人。
除了这些一般的思考角度,这两种工作还有一些小的共性,比如:
1、时效性VS快速迭代媒体文章通常分为两类:新闻和评论。新闻讲究时效性,客观还原事实;评论强调观点,更注重分析的角度和深度。
遇到大新闻事件,媒体通常会搭配这两类文章:
第一,迅速发布新闻稿,抢占热门搜索。文章短小精悍,用最简洁的篇幅最大程度还原事件。
然后会发表一篇中篇分析文章,一方面更新事件进展,另一方面整合线索,推测事件前因后果。当然,这个时候有些媒体不按套路出牌。比如摩拜单车ofo相继被投资的时候,不是为了分析单车共享,而是关注汽车技工的就业率。
最后,如果事件持续发酵,媒体会跟进一篇深度分析文章,通过这一事件对行业或公司的发展进行系统或深度的梳理。
这个思路和互联网产品的快速迭代非常相似:
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快速做出产品的原型,打头阵,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一步步完善产品的功能。
到了工业时代,就完全不一样了。企业会创造一个完美的产品,然后投放市场。这种变化无疑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沟通变成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网络沟通。信息不再被垄断,消费者的评论可以空影响他人的购买决策。于是,商家更加注重口碑,不断迭代产品,产品销售由一次性销售转变为持续服务。盈利方式改变,产品生产方式颠覆。
媒体也在经历类似的变化。
从信息单向传递到网络流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发现新闻事件,成为评论者。在这种背景下,面向社会的新闻网站,如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赚了大钱,但纸媒只能走向衰落。
同时,当每个人都成为内容中心,信息变得廉价,内容爆炸就会像龙卷风一样席卷一切,带着混杂的信息向你袭来。在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人们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2016年,内容付费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便捷的消费流程,内容付费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筛选优质内容,解决知识焦虑的困境。
有点偏了。这个我以后再详细说。
2、文章思路VS产品逻辑一篇好文章,就像与读者的对话,能清晰地展现作者的思考过程。
但是很多新编辑一方面信息储备少,另一方面可能对信息点没有把握,写出来的文章就像生硬的“产品手册”,所以编辑部的老司机会皱眉敲屏,说完全没有逻辑,回去重写。
所以,又是一个夜晚。(没错,就是我的血泪史)
产品经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很重要。
他不仅梳理产品框架、流程、逻辑图,还雕琢每一个小按钮,了解按钮背后的决策意义:
它代表什么功能?为什么要用这个功能?消费者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优先级有多高?变现成本是多少?
这就好像编辑在想:
文章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你想传达什么信息?读者已经知道了吗?信息有多重要?复读?还能再精简一点吗?
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三)其实要细数的话,有很多共同点。
如果你正打算转行,不妨思考一下你目前的行业,以及你感兴趣的行业之间的联系,这将有助于你更快地了解和融入一个新的行业。
如果你已经成功转行,在关注共性的同时,不妨思考一下两份工作的不同之处。这样可以让你快速聚焦到应该提高的能力上,也可以帮助你预见到自己可能发生的变化,比如我。转行后:
1、从一个指点江山的人,变成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在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说到底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我更豪迈地指点江山,尤其是写大公司的评论,几千字,或言外之意,或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
这种第三方媒体视角本身就可能造成优越感,媒体工作者多从行业趋势、竞争关系等角度分析商业新闻。,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企业组织内部的复杂性。
产品经理的经历帮助我弥补了这个短板。
作为一个大管家,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工作都要跟进,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你会发现一个功能从提出到上线,可以反复讨论几百次。提升一份工作可能很难。你倾注了全部心血,高考答题时战战兢兢地对待每一个细节。你全神贯注,废寝忘食,但最后还是体会到了项目被砍时的辛酸与无奈,战友离开时的孤立与无助。
然后你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发现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远不是你之前的几句台词可以概括的。
这就是成长。
2、从一个人的战斗,转向一群人的征程一篇文章,从选题、找素材、写作、反复修改、发表,大多是自己一个人的战斗。你就像一个孤胆侠客,虽然有时候你要联系大众、企业家,或者被编辑部的老司机批评,但毕竟你主导了整个过程:
你的观察,你的思考,你用笔尖对所有认知的呈现,都是你的思想。
但是一个产品的发布,是一群人妥协的结果。
你追求的不是一个人的完美,而是在资金有限、时间有限、人力有限的背景下,产品的最优解。
你就像一个平民将军,用士兵们赋予你的权力去冲锋陷阵。你要鼓舞士气,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带领你的下属在众多产品线中杀出一条血路。在这个过程中,有分歧,有争论,有取舍,最后呈现给消费者的产品是无数妥协的最大公约数。
3、从即时到全流程的跟踪在编辑部,文章完成量和阅读量就是业绩,你每天都要统计你的KPI。从公司层面,网站流量,PV,UV,客户端下载率,点击率,微信关注度,互动率,增长,各平台文章的传播和阅读等。也是实时统计。
但是,要完成一个产品,时间跨度是以月甚至年计算的。你要有项目经理的统筹能力,根据不同节点推产品进度,打磨每一个细节,协调不同部门的同事。你要有绝对的耐心迎来最后的结果。
然而,这些变化仍然是相关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无论什么工作,既要有战略蓝图,又要脚踏实地,要进行实战。
我的工作是团队合作。职责不同,只是因为在生产链中的位置不同,工作重点不同,但还是需要相互配合。比如编辑,其实就是内容提供者,或者需要和上游的程序员、下游的运营伙伴等合作。,才能完整的展示文章。
短期总结和长期报告。虽然编辑的KPI是一天的结束,但他对新闻事件的关注是长期的;相反,产品经理的工作跨度虽然长,但只有每天按时推进工作,才能保证每个节点的总结报告。
其实从联系到差异,再到共性,不断琢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曾经转行吗?你遇到过哪些问题?欢迎和我交流。
下一部分会讲不同行业的关键能力。
作者:依兰,微信官方账号id:misstudiowhy
文章作者是@宜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注:阅读相关建站技巧请移至建站教程频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