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销售过程的经典案例

药品销售过程的经典案例,第1张

许多营销界的学者和专家都研究过白加黑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大部分人把白加黑的成功归因于分众策略的运用和PPA事件的机会把握以及适当的传播策略与执行,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品牌成功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白加黑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从中折射出的对人性的关爱。

品牌经典——白加黑

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涌现出的一大批本土品牌、尤其是药品品牌中,“白加黑”无疑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她从诞生之初的“石破天惊”到后来成长壮大为国内感冒药的领导品牌,无不折射出一个成功品牌的发展轨迹,令人回味无穷……

震撼上市

很久很久以前,在英国女王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举办的庆功宴会上,许多王宫大臣对哥伦布的创举嗤之以鼻,甚至屡有挑衅的言辞。哥伦布没有动气,只是拿起餐桌上的一枚鸡蛋,沉稳地说,请问哪位大人可以把这个鸡蛋立在餐桌上?那些平时不可一世的达官贵人和所谓科学家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够将鸡蛋立在桌上,最后不得不将疑惑的眼光投向哥伦布。哥伦布默不做声,拿起鸡蛋将略小的一端在桌上轻轻一磕。鸡蛋稳稳地立在桌上,哥伦布随即在一片唏嘘声中拂袖而去……

白加黑的问世与“竖鸡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感冒的治疗原则是对症治疗,所以通常的感冒药都需要有四种成分:解热镇痛、止咳、缩血管和抗过敏成分。而抗过敏成分大多都有嗜睡的副作用,这样就使感冒药在缓解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产生了白天打瞌睡、影响患者学习工作的副作用。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众多厂家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依然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当“白加黑”作为第一个只在夜用片中保留抗过敏成分、而日用片不再有嗜睡副作用的感冒药问世的时候,其在感冒治疗领域和营销领域引起的震撼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白加黑”这个极富创意的名称和简洁明快的电视广告,许多消费者对十年前“白加黑的震撼”依旧记忆犹新。

整合发威

可以说,十年前白加黑的成功上市是营销学中分众策略的完美演绎。她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独辟蹊径,针对即便感冒也要坚持学习和工作的消费者,以“白天不瞌睡”为卖点,确立了“黑白分明,表现出众”的市场定位而名声鹊起。然而,上市的成功并不能维持品牌持久的辉煌,在品牌建设漫长的过程中只有祭起“整合营销传播”的大旗,才能保持品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十年来,医药营销领域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2000年的“PPA事件”:国家药监局一纸公文,使包括当年感冒药市场领头羊——康泰克在内的含有PPA成分的药品一夜之间从医院和药店的货架上撤下!面对感冒药最大的竞争对手突然消失,刚刚接手白加黑的东盛人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幸福”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实施着周密的行销计划。公关方面,组织医学专家召开座谈会,并通过全国媒体向消费者传达出“不含PPA的感冒药依然可以放心服用”的信息,极大地稳定了人心,维护了感冒药的市场容量;广告方面,明确声明“白加黑不含PPA”,是消费者放心的选择;渠道方面,利用东盛健全的销售网络,将白加黑在最短的时间内铺满城乡药店;终端方面,随处可见白加黑的宣传品和东盛销售代表忙碌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整合营销的实践,2001年度,白加黑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了近3亿元,把康泰克撤出市场留下的市场空间鲸吞了一半,在感冒药“后PPA时代”的竞争中遥遥领先。

历久弥新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变化是唯一不变的规律,品牌建设也是如此。很难想象一种十年如一日的老生常谈能够维持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永远鲜活的形象和始终如一的忠诚度。成功的品牌总是与时俱进,在品牌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市场目标,选择不同的沟通主题和沟通形式,与目标消费者产生的互动,唤起心灵上的共鸣,进而完成品牌的营销目标。

东盛人绝对是深谙此道的!以广告创意为例,白加黑就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品牌发展阶段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而风格隽永的广告片:上市之初,一身黑衣的白领丽人精力充沛的工作场景与身着白色宇航服的男性宇航员在失重环境下安然入睡的画面巧妙地反映出产品“黑白分明”的特点和白天不瞌睡的产品特性,为产品上市后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000年,东盛又斥巨资在澳大利亚投拍了由外籍演职人员担纲的“赛艇篇”广告,精美的画面和宏大的气势提升了白加黑的品牌形象,帮助白加黑在“后PPA时代”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2003年,东盛又起用了风头正劲的网络歌手雪村及其流行一时的歌曲曲调,轻松诙谐的广告风格和片尾那句极富东北风味的广告语“感冒——上白加黑呀!”迅速在消费者中流传,拉近了品牌与年轻、时尚消费者的心理距离;2004年,为了增加品牌对于年龄偏大一些的更广泛的销售人群的好感度,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播吴小莉又进入了白加黑的广告片,她沉稳、端庄的气质准确地演绎出白加黑“无论白天和黑夜,表现就是这么好”的品牌诉求,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2005年感冒药的销售旺季,突出白加黑治疗感冒全面功效、集知识性与生活化为一体的新版广告片又将与观众见面……经过十年来一波接一波的广告战役,以及整合营销的步步推进,白加黑的品牌知名度稳居同类产品的榜首,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忠诚度也是名列前茅。白加黑已经成为本土品牌中一个历久弥新的典范。

品质与关爱

许多营销界的学者和专家都研究过白加黑品牌建设的成功案例,大部分人把白加黑的成功归因于分众策略的运用和PPA事件的机会把握以及适当的传播策略与执行,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品牌成功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白加黑精益求精的品质和从中折射出的对人性的关爱。

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需要拥有鲜明的个性,还需要建立和维护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良好的声誉和完美的形象;而后者绝非单纯的广告活动可以完成的,它必须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不断完善自身产品的品质。市场上,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致使著名品牌毁于一旦的事例屡有发生。反观白加黑,十年来,盖天力公司的员工们始终把白加黑的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从严格的生产工艺流程到质量控制与保证体系,从而使白加黑的品质始终如一,在上市后的临床监测中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白加黑的品牌建设和高度重视品牌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例如:进入21世纪,白加黑的包装在过去严肃的黑白搭配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时尚、明快的蓝黄色快;制剂片型也由过去的正圆形变成了更加易于吞服的椭圆形;就连产品最大的日夜分开的组方和白天不瞌睡的特性不也是满足消费者白天坚持学习和工作的要求、对消费者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吗?

除此之外,白加黑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把“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各种形式传递给消费者。非典肆虐时,白加黑带着关爱送给首都医务工作者;感冒高发期,白加黑带着慰问陪伴着天安门国旗卫士;无论是雪域高原的喜马拉雅还是神秘广袤的南极大陆都有白加黑爱心的足迹。2004年12月,白加黑荣获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指定感冒药”称号,2005年初,“白加黑”被《健康报》社等单位联合评为2004年度“百姓放心药”品牌……可以说,十年如一的优秀品质和对人性的关爱正在继续书写着白加黑这个杰出民族品牌的辉煌!

最后卖给拜耳,换来10.72亿元人民币(约合1亿欧元)的真金白银!!!!!

参考一下这个吧

战略细分,江中抢占儿童助消化用药市场

前言

2003年底,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中公司)在对儿童助消化药市场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后,决定实施战略细分,推出儿童装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以对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日常助消化药领导品牌)的儿童用药市场进行防御;

2004年中,上市前铺货、电视广告片拍摄等市场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2004年底,销售额过2亿元,并初步完成对儿童市场的防御。

对于一个OTC(非处方药)新品,面市半年,就在全国范围全线飙红,完成超过2亿的销售额。这样一份成绩,充分证明了实施战略细分的强大威力。

本文记录了从战略细分的最初动机到决策直至实施的各个环节,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剖析,为其他企业决策者制定类似的细分战略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危机突现

2003年4月,山东省的百年老厂宏济堂,在中央电视台六套等媒体,投放了神方牌小儿消食片的一条新广告片,具体情节如下:

在一个电视广告拍摄现场中,男主角从产品包装瓶中,探出头来,说“孩子不吃饭,请用消食片”,此时突然传来导演的“cut(停),是小儿消食片”,于是男主角再演一遍“孩子不吃饭,请用小儿消食片”,接下来画外音“神方牌小儿消食片,酸酸甜甜,科技百年,济南宏济堂制药。”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时的江中健胃消食片,横跨成人、儿童助消化药两个市场。由于这两个市场在消费者、竞争者各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成人而言,江中健胃消食片主要解决“胃胀、腹胀”的问题,而对于儿童,则主要解决“孩子不吃饭”(儿童厌食)的问题,所以江中公司针对成人和儿童市场,分别进行不同的广告诉求,其中针对儿童市场的广告是“孩子不吃饭,请用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不难看出宏济堂此次行动的用意——直接针对江中健胃消食片,细分其儿童市场。

江中公司对此极为重视,因为神方小儿消食片直接细分的儿童市场,是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核心市场之一,而江中健胃消食片又是江中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何况,作为山东的强势地方品牌,选择央视这样一个全国性媒体,也体现了其欲进军全国的企图。不难想象,这条宣战式的广告片在江中公司上下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江中非常清楚,如果静观其变——让我们再看看形势如何发生,看看对手的行动是否奏效,或者看对手广告还能维持多久这类的做法,将丧失宝贵的时机,因为一旦等到神方小儿消食片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第一印象,就如同坚固的堤防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滔天洪水将破提而入。到时只怕江中健胃消食片想要补救都来不及,更遑论封锁竞争了。因此,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江中第一时间委托成美公司展开专项研究,制定应对策略。

通过对江中信息部门提供的各类情报进行分析研究,很快,成美提交了题为《如何抵御神方小儿消食片》的研究报告,其主旨是建议处于领导地位的江中健胃消食片,运用财力法则,实施封锁竞争。江中公司依此方案进行了实施:在宏济堂的大本营山东、安徽、河南等地,加大江中健胃消食片的推广力度,其中电视广告投放量增加到3倍,并进行大规模、长时间的江中健胃消食片的“买一赠一”活动,以期通过综合打压其销量,断其现金流的方式阻止、阻止其向全国扩张。

同时,成美提出后续方案,建议江中公司借此契机,主动细分市场,加快儿童专用助消化药品的上市,趁儿童助消化药市场的竞争尚不激烈,尚无竞品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全力将新品推向全国市场,使自己成为儿童助消化药这个新品类的代表品牌,从而巩固其市场主导权。

未待江中全面出击,神方小儿消食片很快偃旗息鼓了,这个突发事件来的突然,走得迅速,却把江中健胃消食片要不要实施市场细分的问题,再一次提到了江中公司的议事日程上。

自行细分战略屡次“难产”,为竞品提供细分市场的机会

“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孙子

与其被竞争对手细分,不如自行细分”现今已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共识。对于同时覆盖成人、儿童助消化药两个细分市场的江中健胃消食片而言,由于这两个市场的消费者、竞争者的情况不同,迫使江中公司在一个产品上,出现制定两套竞争策略、实施两套推广方案,同一个产品却拍摄两条电视广告片的尴尬局面。因此,“推出儿童助消化产品”,作为顾问公司的成美一直有此建议,而且也获得江中公司部分人员,特别是市场部门的认同,早就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但在执行上,江中内部对“自行细分”战略的必要性存在诸多疑问,致使细分屡屡“难产”。

首先,从医学专业角度来看,似乎没有必要。江中健胃消食片的产品配方的主要成分如山楂、麦芽等,都是属于“药食两用”的植物,安全绿色,治疗范围同时适用于成人及儿童两个人群;

其次,江中公司内部认为,儿童助消化药市场已经成熟,趋于稳定,其最大份额为江中健胃消食片所占据,推出儿童助消化专用产品,是“从左口袋到右口袋”,抢夺的不过是江中健胃消食片自己的市场。在渠道、推广等系列营销成本成倍增长的同时,并不能使市场份额有大幅增长。

最后,江中健胃消食片过去并没有遭遇过对手的侧翼进攻,自主选择这样一种战略,仿佛是为细分而细分,是否太教条主义了?

由于这些迟疑,同时存在竞争对手未必有如此敏捷的侥幸心理,江中公司迟迟未能推出儿童助消化药品,而长期采取了一个产品覆盖两个细分片市场的战略,从而为神方小儿消食片等竞品提供了细分市场的机会。

神方小儿消食片的突袭,使江中公司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江中健胃消食片在儿童用药市场的份额随时可能失去,推出儿童助消化药新品已是势在必行。

任何一个企业,在决定进行细分战略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市场大小、成长性、盈利率、低风险等),以及细分市场是否与公司的目标、资源相匹配。对于儿童助消化药这个细分市场,江中公司一方面对儿童助消化药市场的增长空间仍心存疑虑,另一方面是在江中2004年资金分配计划案,未能预留给儿童新品足够的资金。因此,江中公司没有接受顾问公司提出的抢占消费者的“儿童助消化药”品类定位的建议,而采用折中的办法,将儿童新品的任务定义为,对江中健胃消食片“现有”儿童市场进行防御,而不做大力度的推广,只进行铺货和基本提示性广告。

2003年底,在技术、生产等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儿童装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正式面市。山东神方牌小儿消食片的事件,至此方告一段落。

寻找利润增长点,重提细分儿童市场

2004年初,江中市场部委托成美,作为专项课题,对“2004年江中健胃消食片的利润增长点”进行研究。正是这项任务,成美的研究人员得以全面、深入地调查,彻底厘清了江中健胃消食片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和认知,并纠正了江中公司 “儿童助消化药市场增长有限”的错误认识。历时近2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

1、家长们缺乏“儿童助消化药”可供选择,担心儿童用“成人药品”有损健康,造成不用药儿童的数量惊人,市场存在大量空白;

2、地方竞品庞杂,多为“杂牌军”,缺乏品牌壁垒的庇护,易于抢夺;

3、江中现有儿童用户满意度“虚高”,家长存在儿童用“成人药品”的担心,造成用药量偏低,存在提升的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32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