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境思·2020中国汽车营销沙龙】9月4日,以“来者可追 安且吉兮”为主题的易境思·2020中国汽车营销沙龙在浙江安吉举行。
在演讲环节,易车公司总裁刘晓科再次重申了筑牢数字化“新基建”底座的必要性。他分析,易车线索量之所以飞速增长,正是因为易车理解并践行了数字化体系的搭建。这其中最核心的一点便是从“流量运营”升级成“用户运营”,前者容易让用户认为自身“被营销了”,而后者却能真正帮用户解决选车等难题。
得益于这个运营模式的转变,易车已成功把营销效率提升5倍,这不仅让易车线索大幅提升,也让易车用户的关注度、兴趣度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但线索提升不代表“新基建”搭建就已经牢靠,更重要的还有转化率的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刘晓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媒体和主机厂必须协同作战。只有高效协同,才是真正提升线索有效率的唯一途径。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大家朋友下午好,今天我主要讲的汽车数字营销的新基建。
这几年大家看到易车线索增长很迅猛,其实这不仅仅来源于我们用户的发展,更来源于我们在数字化营销领域的一些布局,以及过去一段时间中我们在产品技术层面的投入
从“流量运营”升级成“用户运营”
其实大家都知道,目前无论整个车市也好,还是互联网的红利来说,都已经没有红利期,基本是已经进入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所以存量时代下,大家都比较认同一个共识——数字营销要发挥它的价值,就必须有一场巨大的变革。
那么,这个变革的核心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从原来的流量运营向整个用户运营去转变。
流量运营是什么,就是我们传统投一个广告,然后带来点击进行转化。但是我们发现真正的高效,包括很多有效的线索其实是通过我们对用户的经营。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面,我们做了很多尝试,也就是将传统广告曝光模式和用户运营的模式进行对比然后改进,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把效率提升5倍。
为什么会有5倍的区别呢?
在用户买车的过程当中,它的场景不一样,就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种广告模式。第一个是纯广告曝光的场景,也就是在一个消磨的时间,我们的场景是,一方面把广告做得很特立独行,“劫持”用户的注意力,干扰阅读效率;另一方面又把广告做得很弱化,让他们沿着广告路径走,然后能够更加的专注。最后用户会发现:“我被营销了。”
现在我们用户运营模式提倡的是让广告优化整个阅读效率,用户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里面去完成整个选车过程的决策。传统的广告素材,我们把它变成在用户运营当中更多运用原生的素材。最后出来的效果是,用户认为自己得到了有效的帮助。通过这个转变,我们整个营销效率才有了现在的结果,就是提升5倍。
我们举一个案例,这是一个典型用户的旅程。在8月19日,他登陆首页看了荣放的资讯,三天之后又看了荣放的参数对比。后来8月27日,他再次登录的时候,查看了探岳的口碑,第二天去探岳的车型中枢页又查看了一下,我们感觉这个用户想去探岳。
再往下,用户又看了C-RV,过了几天,用户又看了迈腾,连续三天访问迈腾相关的东西。从荣放一直到迈腾,这个差异很大。继续往下看,他又去看了君越,然后又去了沃尔沃XC40,最后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他又去看了奥迪Q3,最终在奥迪Q3留了资,所以一个用户在他的旅程过程中一共用了12天,看了7个车型,最终留资于Q3,这跟我们原来想象的竞品和选车方式完全不一样。
我们每天登陆的几百万用户里面,很多用户都是这么一个过程。面对这样复杂的用户决策过程,怎么去进行营销?其实最终能解决它的方案只有数字化的智能营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全面提升效率。
怎么做到提升效率?第一要有一个闭环决策过程,以前我们的决策是通过定义人群,然后生成内容,再到用户意向的抓取,最后是实时的分发和迭代策略。传统主机厂营销这一条闭环下来,过程大概需要三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给每个人进行“千人万面”个性化策略定制,做到毫秒级的享用,做到全程全路径的跟踪。
我们把全部的过程定义为圈养收三个过程,根据这个划分,我们的产品再把用户、圈用户、养用户和收用户。精准地描述人群之后,我们内容的投放也能做到切中要害。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它的线索达成已经超过线索KPI。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收割线索的过程,把用户的关注度和兴趣度都提升到一个比较高的层面,线索只是整个关注和兴趣提升的一个结果。
这就是在去年易境思里头我曾经提出过的关于全自动化营销的理念。在过去这一年当中,我们把它基本实现,所以达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比较优良的结果。
转化率的提高,需要两方的共同努力
线索已经不缺了,那么,怎么提高转化率呢?
在这里面,各位主机厂可能会提出另外一个问题:你们线索很多,但是感觉你们质量好像没有我想象那么好?
这个事情其实是极为复杂的过程,从这里面我们甚至能看到转化的痛点是什么。
在过去与主机厂整个合作当中,像用户洞察、转化策略、收集线索这几个板块其实我们内部已经把它进行数字化链条的打通,形成实时的优化。但是对于成交转化这一块,目前主机厂和媒体之间还是断裂的关系。在断裂的结果里头没有办法用机器和人工智能的方式进入,这就导致这里头有很多说不清的东西产生。
在传统营销模式下,数据断裂以后产生什么结果?
举一个例子。今年7月份,我们向某合资品牌交付4500条线索,但是在一个月以后他们向我们反馈,表示线索无效率特别高。这个时候我们安排了专门数据团队排查,到底什么原因?最后发现他们给我们反馈的300条无效线索里面其中200多条根本不是易车所提供的线索。在主机厂内部,存在很多环节会让线索在扭转过程中生出很多差异性。
再举另外一个豪华品牌的例子。今年5月份,我们帮他们做了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里头我们交付3千条线索,但是发现竞媒的销量是易车的两倍。我们去查为什么线索有效率会那么低,说实话我们现在对于线索信心很高,为什么?因为我们接近90%多的线索都是原生,我们相信自己只要不出现注水的问题它就应该是真的。后来我们专业的调研组,走访所有的代理公司,走访所有的IT供应商,走访所有厂家的CRM的业务部门,最后发现,易车分发给到厂家的call
center以后,call center的处理效率很低,他并没有做到48小时的处理。
因为这类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导致无效率上升,这个现象非常普遍。
还有一个案例是一个自主品牌。在今年7到9月份,我们帮他们执行了一个项目,目前项目进行当中,8月份我们发现我们提供的接近1万条线索,有效率和7月相比,下滑非常明显,环比下降了14%。我们调查之后发现什么呢,原来他设置的外呼只有一次。因为各个原因,用户没接或者没有打通,他们再也没有进行二次回呼,直接把这些线索全部判定为无效。其实这样的 *** 作对于厂家来说,就是属于用户运营不到位,线索的无效率自然也是很高的。
另外还有一个案例。这个厂家他采取Excel手工导入和接口对接传输的方式,它的接口其实两边的通达率都不高,因为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导致并没有100%所有的线索都被及时地安排和下放下去。他们收到了3028条线索,仅外呼了共计713条线索,有效率仅为3%。
看了这些案例,我们想说的就是一个点:一个品牌的成交有效率需要厂商和媒体双方进行真正基于数据、基于成交结果的协同,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提升整个线索的转化率。
当然前面所举的例子都是个例,易车目前如果有主机厂认为线索有效率不高,我们会有专门的数据团队和技术团队,并且会联合某些品牌一起去查找问题。只有在全流程上排查,排重,才能把真正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还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是之前华东一个豪华品牌。当时我们跟他做了一个接口的线索对应,结果在两个月之内,双方都没有发现线索其实没有分发过去,接口是堵塞的。后来我们技术人员发现有大量的线索堵在那,直到把它打通了的那一天,线索直接分发上万条,甚至把厂商的系统给搞崩。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我们双方都没有透明机制,大家都是“背靠背”交流,导致几乎全部线索作废,因为两个月以后的线索也已经没有任何的时效性。
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协同才是真正提升线索有效率的唯一途径。
在这个协同过程中,我们易车愿意开放我们过去一年、一年以上甚至将近两年的数据和技术的能力,帮助我们在座的各位主机厂,一同去解决和提升我们的效率和提升我们的效果。在这里面也有我们自有的一些数据,包括用户数据、车主数据,同时基于腾易计划,我们这边有更多泛化人群。
再往上,我们已经构建了很多人工智能、AI以及生产的能力,再往上的话则已经构建好六大模块,从智能编辑(包括内容编辑、广告素材编辑)、智能的分发、智能的投放、智能的监控、智能的转化和智能的保客,我们希望依托这些基础设施,能跟各位主机厂进行更广泛的开放和协同。我自信,我们能够真正在目前车市正属存量市场的阶段中,共同把营销做得更精准、更高效。
【易境思·2020中国汽车营销沙龙】9月4日,以“来者可追 安且吉兮”为主题的易境思·2020中国汽车营销沙龙在浙江安吉举行。在分组沙龙讨论环节中,长安马自达销售分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吴旭曦先生作为“保客怎么做,遇到了什么问题”话题组代表,分享了他的观点与长安马自达的经验。
实际上,当中国车市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存量市场竞争的时代,保有用户的运营和维系,对于车企有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服务体验的加强、用户运营体系的建立,也成为了很多车企都在尝试和推进的工作。
然而,中国市场的成熟度尚不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也仍待培育,这样的背景下,保客应该怎样做?车企在尝试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有限的资源和预算下,应该如何平衡“保客”和“拉新”的关系?
吴旭曦认为,在现阶段,车企如果要完善保客的价值链,必须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与传统营销模式之间的平衡问题。传统车企的营销模式已经维持多年,和造车新势力可以直达客户与用户的营销方式不同,传统车企与客户之前的触点几乎仅有经销商一种渠道,所以更多需要通过经销商向客户传达信息。但这个过程势必会伴随着主机厂保客营销价值的衰减,毕竟传统的经销商渠道必须以服务产生价值、创造效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企现在想做自己的数字化营销平台,都想打造一个直达客户的平台。”吴旭曦说。
第二,组织架构不完整的问题。吴旭曦分析,现在很多车企的销售公司都设立了客服部门,但是他们更多是面向客户投诉,解决终端已经产生的问题,甚至于现在很多车企的呼叫中心还是采用外包的形式。换句话说,就是缺少专业的保客部门,不仅仅解决客户投诉,更将用户与经销商的痛点相结合,系统化、流程化地提升用户体验和经销商处理效率,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所以,将来这一块可能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来运营。
第三,成本问题。和很多造车新势力相比,传统主机厂的经营模式决定了他们必须更多使用渠道分销,他们必须考虑渠道的收益和利润。而造车新势力往往可以把渠道链条缩到最短。因此对传统主机厂来说,他们面临着艰巨的成本压缩问题,如何在将渠道成本缩小的同时保证营销的效果与价值,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最近,申请阿维塔门店的几个经销商有点“小担忧”。
不同于传统汽车品牌在渠道端与4S店的合作,阿维塔招募的是只负责建店和销售,不需要买断车型、承担库存的代理服务商。
经销商们担忧的是,新模式使他们失去了最重要的销售议价权和售后,盈利只剩下佣金,而佣金往往是厂家销售政策单方面决定的,结果就是话语权彻底没了。
他们认为风险高得吓人。
但尽管对风险一清二楚,还是有不少经销商带着挣扎的心理选择加入新模式。毕竟,随着销售路径越来越短,市场越来越透明,经销商免不了要面对转型这个大话题。
远在7000公里外的德国,汽车经销商也摆出了一副“拼命挣扎”的姿势。7月14日,在大众、奥迪、斯柯达和西亚特经销商协会的大会上,超过800多名与会者一致翻红牌拒绝建立代理商模式。
其实,转型代理制,确实对消费者和主机厂有不少好处。
消费者将能够享受一个无缝连接、连续一致的购车旅程;主机厂则将受益于分销成本的大幅降低,而数字化也将提高主机厂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只是,它唯独对经销商不那么友好。
在中国市场上已采用代理制模式的几个汽车品牌渠道中,陆续出现了经销商难以回本、佣金过低等问题。这个模式似乎既没有转移掉代理商的销售压力,也没有带来更可观的盈利。
可以想象,在代理制的转型潮里,主机厂和经销商即将要展开一场漫长的拉锯战。NO.1
[ 代理制不是新鲜事 ]
代理制在汽车行业发展进程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汽车销售的历史进程中,代理制就曾接替直营模式出现过。
在我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汽车买卖都是公务行为,采用的是直营方式。随着汽车的品类逐渐增多,购车需求增大,厂家的直营网点无法支撑,于是先出现了汽车联营公司,然后又出现了佣金代理制销售模式。
直到1999年广本第一家4S店开业,佣金代理制才被“彻底买断的”代理制(即授权模式)取代。
如今,中国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品牌又开始尝试佣金代理制,其中包括长安深蓝、南北大众的ID.、奔驰和吉利携手打造的smart品牌等。
佣金代理制之所以被重新唤醒,最核心的原因是新一批消费者的行为和期望发生了变化。围绕“价格博弈”、围绕“用户运营”,所有的品牌都开始重新思考:新品牌、新能源的车该怎么卖?是仍然交给传统体系4S店经销,还是自建渠道搞APP直营?
自建渠道吧,历史似乎已经演变过一次,随着规模扩大,主机厂的直营网点不可能支撑到底。
交给传统4S店吧,新能源产品未必比燃油车热度高,放到4S店里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政策,销售大多将热情放在燃油主力车上,对新产品积极性不高。主机厂也看到了并网销售的诸多困难,但是抛弃原有网络全部重建,又是个漫长的过程。
而代理制,既可以避开直营的成本压力与管理效率,同时还能调动已经构建多年的传统经销商渠道网络。更重要的是,理想状态下,经销商可以将以往与消费者价格博弈的精力转移到客户服务层面。经销商从关注价格回归到关注服务,这也符合新一批消费者的需求。
有业内人表示,特斯拉和其他推崇直营模式的品牌虽未尝试代理制,但随着规模扩大,体验中心这类重资产项目带来的成本风险和压力越来越高,
他们大概率也会朝着代理制选择一定程度的转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启用代理制之前,在欧洲市场已经刮起了转型代理制的风潮。
大众是最早明确宣布实施代理模式的老牌厂家。目前大众与德国的汽车经销商都签订了两个合同,即授权经销商和代理商合同。代理商合同销售的车辆范围只是大众ID系列车型。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至2023年底,在整个欧洲50%的新乘用车和商用车将以代理模式售出。为了推进代理制的施行,奔驰采取的方式是“胁迫”:经销商必须在2021年9月之前签署新协议,否则奔驰将不会向他们提供产品与授权。
Stellantis集团完成旗下品牌重新整合后,在2021年5月就终止了授权经销商合同,然后向原来合作的经销商发出了一份代理商合作意向书。
不过,尽管几个集团都表现出态度坚决的一面,但他们无一例外都面临市场批评。比如奔驰,虽然最后有52家授权经销商在截止日期前签署了协议,
但大多数奔驰经销商还是选择了抗议。
奔驰的经销商认为,转向代理制将使预期利润率减少近一半,且很多时候业绩还取决于经销商是否能够完成其他一系列指标,因此无法保证收入。
NO.2[ 统一价格是个伪概念 ]
在中国市场上,代理制的推行也面临重重困难。在诸多挑战中,最难克服的或许就是价格透明度问题。
通常,引入代理制的品牌会声称,他们的渠道将跟特斯拉那种直营门店一样价格统一。统一这个字眼表示以往存在各地车价不一致,伤害了部分消费者的利益。但要让代理商配合达成,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金阳光集团(汽车经销商集团)董事长刘昕分析说:“因为代理模式还有目标考核,达不成目标就拿不到考核奖励。”
所以,从表面上看,代理制要做到价格统一有路可循,因为它把在展厅发生的事情转移到了由主机厂管理的网站上。但事实却是经销商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压库,最终只在主机厂网站上输入一个销售价格,
然后真实的交易是在线下进行。
大众是一个典型案例。大众的ID系列原本意图用代理制模式帮消费者避免比价议价的烦扰,但如今在不少城市都出现了经销商比价的行为。北京和上海基本每家大众4S店都给出1.2万至1.8万元优惠,并送出2万ID豆。
出现优惠,说明经销商开始备库存,而库存的存在也多少象征着大众代理制模式的瓦解。
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汽车经销商集团)董事长杨奕表示:“所谓的价格统一是个伪概念。大众最近还要主动让我们建一些库存,虽然说是代理制,但是本质上,
只是一个开在商超店的传统大众店而已。”
与大众相仿,还有许多传统品牌将新能源产品放到专属的电动车销售网络,有的直接让经销商代理,有的则采用主机厂团队托管的代理方式。但主机厂团队来运营就能维持价格透明吗?一位在汽车渠道端“浸泡”多年的业内人士认为不然。
“它们在哪提车?有的在兄弟品牌的4S店,有的在经销商开设的交付中心。只要不是主机厂直营,经销商可 *** 作的地方就很多,比如让你等一年半载才交付,你还是加价了,你用自己的时间去加价。”
这位渠道人士还指出,主机厂没必要打着价格透明的旗帜做代理制。
“没有计划做价格统一的,即使有直营渠道也不会统一。”
他拿最近讨论度较高的问界举例。“华为问界的渠道虽说是直营店,但华为采用批售的方式。有批售就有库存,我经常收到10台起批,5台起批这样的订单信息,说明华为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斗争也是免不了的。”
“有计划做价格统一的,授权4S店也一样可以办到。”
目前老牌车企中统一价格比较成功的是比亚迪。比亚迪开设了部分直营店,但传统渠道没有进行渠道创新,一直在原有燃油车网络销售,且各经销商间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产品力问题,供不应求的状态下经销商自然愿意维持价格统一。” 此外,他认为,厂家管控极为严格也是一个原因,比如比亚迪为了维持价格统一,实施了百万级的重罚制度。 NO.3[ 代理制值得坚持探索 ]
尽管代理制尚未发散出该有的“味道”来,但我们仍看到了大量的品牌经销商选择了用脚投票,把自己的店改成了新能源代理门店(当然,关店潮之下,转型代理商也是另一种活路)。
任何转变在开始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但是只要转变的最终结果能够让所有参与方受益,且行业能可持续发展,就值得坚持探索。
普华永道子公司Strategy&的行业专家也表示,当前汽车零售行业面临的困境有三种可选择的方案,而代理模式是能够广泛应用于现有汽车品牌的最佳解决方案。
只是,主机厂以及经销商该如何做出最适当的调整?
华宏汽车集团运营总监孙崃荃认为,主机厂在代理制上应给经销商赋更多的能量,
投入更大的精力、财力。
他指出,“传统批售模式除了赚单车利润,年终还有返点,相较之下,代理模式从佣金的返佣点数来讲是非常低的。如果没有保持稳定的利润空间,覆盖掉整体的高额运营成本,其实是很难的。”
正是因为利润过低,使得代理制的施行成为了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一场漫长的博弈。
前段时间德国超过50%的经销商拒绝代理制,原因就是厂商财力支持不足,其中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原本给经销商做代理制的启动补贴取消了;第二个是佣金太低,经销商认为4%-6%的佣金并不足够;第三个,配合厂家代理制的需要,对一个店头、形象做的改动装修成本收不回来。
另外一名经销商人士则对汽车产经表示:“整个代理模式在传统经销商的运营下能不能持续发展,不仅仅在于经销商,很关键还在于上游主机厂有没有定力。但现阶段看,他们的定力发生了变化。”
大众是定力不足的代表。最近<a class="hidden" href="https://car.yiche.com/v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