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连接的媒介,从书信演变成呼机、电话、手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各种主题社群相继出现,俨然就是人类在虚拟世界的“家”。
涌现出的有代表性的主题社群有:互联网知识社群“罗友会”,社会化营销社群“大熊会”,职场技能学习成长社群“秋叶PPT”……
什么是社群?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
社群的成员是基于共同的认可或行为才聚集在一起,没有“同好”就没有话题。决定社群寿命长短的,还要有稳固的结构和有质感的运营,就好比房屋的地基和日常养护。
而社群的规模,就得看社群输出内容和亚文化,群成员是否对社群有依赖和认同感,它决定了社群能够复制扩张的前提。
社区说的是人和人基于地理位置的联系,零售场景里经常说的“最后一公里”,说的就是社区营销。
社群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关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哪怕两人身隔海角天涯,也可以通过网络畅谈不休。在扁平化的社交网络里,手机已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如果手机不通、微信不回、动态不更新,会有这个人“消失了”的错觉。
在虚拟世界, 我们往往会在别人的认同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我们会在社交网络分享动态,对于别人的点赞互动满怀期待;我们会攀比抢红包的手气,哪怕只有几分钱。
微博和微信公号同样是粉丝经济模式,通过扩大粉丝规模,推出针对性广告,粉丝转发或买单,但会遇上新的麻烦——注意力转移。 粉丝可分配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种粉丝经济模式必须和其他社会化营销一起去抢占用户时间。
而明星的粉丝经济,更为典型。粉丝只为明星一人买单,没有人可以取代,明星一旦污点上身,形象坍塌,粉丝经济便会瞬间瓦解。一旦明星这个中心点缺失,经济结构就很难维持。
对比而言,社群经济,要稳固得多。 社群是由多个“同好”的点组成,强调的是凝聚力 ,缺失一个,另一个马上可以补上。同时,在社群的氛围,催生了羊群效应,联系会更紧密,彼此更容易相互感染、冲动购买。 把客户导入社群,是品牌经营的高级形态。
在形成社群前,产品用户的角色要完成三次转变。
受众阶段,通过网络渠道、新闻报道、好友推荐知晓产品信息。用户阶段,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使用该产品。粉丝极端,使用后,非常满意,向周边朋友推荐。社群阶段,成为产品的发烧友,与各地产品爱好者组建社群,参与到产品的优化和体验中。
从“受众”到“社群”,就是从“围观者”到“自家人”的过程。
社群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建立的。导致社群走向沉寂的,要么是群主的目的未达成而不再维护,要么是群员的需求未满足而不再活跃。
建群动机无论是卖货、拓展人脉、学习成长,还是打造品牌,都必须要考虑需求的可持续。 稳定的群一定是基于长期需求的社群定位。
需求的短暂性势必会造成社群的短暂性。
导致群消亡的第一诱因,便是缺乏明确而长久的定位,事先应通盘考虑群主题、定位, 分享机制的群寿命会长,灌水群必死 。
缺乏热心的群主或群管,或者群主个性过于强势,会导致两极化的争议,要么演变成信息乱流,要么无趣之极。
而缺乏固定的活动形式,长期没有新鲜成员补充,熟识度和凝聚力下降,陷入沉寂,会加速群的生命力衰退。
群角色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群的生态模式。
组织者,日常维护和管理。思考者,群里的灵魂人物。调侃者,调节和活跃气氛。求教者,提供困惑寻求帮助。围观者,潜水,偶尔说话。挑战者,对群管理和交流内容公开提出不满。
围绕这些群角色,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基于社交群的环形结构,一种是基于学习群的金字塔结构。
有质量的社交网络人数,是一个有限的数量 ,邓巴的“150定律”就是关于这个研究的论述。
试想,微信加了几百好友之后,朋友圈的刷屏体验感。社群内,群员的大量刷屏,信息过载,人均参与量大大降低,凝聚力和活跃度当然就会下滑。
然而,对于QQ学习群,很容易达到2000人的上限,如果要解决学员参与问题,就要用到 递归金字塔管理模式 :成立一个核心管理群,规模不大,这个群的每个人都去维护一个小群。
主动式是自己看到宣传或利用群搜索功能加入,为了避免动机不纯或不符合群定位的人加入,很多 QQ群采取了审批加入制 。
而微信群,是模仿了QQ讨论组的架构,组员随手拉成员进入,而不需要得到组创建者的同意,采用的是链接扩散机制。
微信群的产品逻辑是基于时间流,而QQ群是基于主题,前者适合移动通讯,后者扎根桌面时代。
QQ群,基于主题建立群组,可以开设多个小窗定点交流,有助于多人在线就特定主题互动。这种独立窗口设计,必须要求设备有足够大的屏幕空间,显然移动设备难以支持。
微信的入群模式很随机,大多是以某个场景建立,场景结束,群也就随着时间流而湮没。
平台提供的管理工具,决定了平台对社群的维护力度。
相对于微信,QQ的工具更加多元化。社群要有仪式感——QQ入群申请,社群要有奖惩——QQ红包/禁言,社群要有价值——QQ群共享演示/群文件共享……
微信群更看重加入者的横向连接,更具开放性,而不是围绕中心创建者的地位,QQ群正好相反。
微信群不限制一个人加群组的数量,更具多样性,群组管理是放在信息时间流里,如果没有会话顶起,会随时间自然沉没。
QQ讨论组兼容了QQ群和微信群的特点,具备一部分QQ群功能,如语音、视频、传输文件等,也具备微信群的功能,基于时间流的特点,具有临时性。
QQ群更像一个商业组织,产品逻辑自带申请流程,群管理员的概念;而微信群更像是一个主题聚会,可任由组内成员邀请他人加入,基于特定话题交流,聊完就散。
如果是用于商业目的,有明确主题,那QQ建群更适合。如果用户层都是中高层,不适应QQ聊天,那非微信群莫属。
找同好: 谁来建群?如何做好社群定位?如何找到第一批群成员?
定结构: 内部群和外部群如何区分?选择微信还是QQ?开放加入制还是邀请制?如何制定群规?
产输出: 核心成员和普通群员的输出内容和形式。
巧运营 :入群群规的仪式感、群分享的参与感、群内分工的组织协作、开展线下活动带来的归属感。
能复制 :如何组建核心群,核心群文化的养成和衍生。
建社群不一定需要找明星代言人,而是需要找到喜欢某种产品能把产品玩到极致且有个性的人。 有同好,就有社群建立的基础。
逻辑思维的罗胖,依靠每天60秒语音和读书分享,迅速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从罗辑思维公众号到得到研习社,从罗友会、跨年演讲到得到大学,声势和影响力逐步扩大。
太平人寿的郭琪,人称PP琪,通过PPT系列作品《一张图读懂产品》,吸引了公司业务同仁的关注,通过全国微信群-PP琪干货大咖群-PP琪公众平台推送-PP琪金牌写手群的推动模式,锁定上万名公司业务同事和数千名分享精英。
社群的价值是基于能力构建的,而不是热情和愿景 。 搭建社群,必须要对群组成员进行合理规划。
内部群多为环形结构,每个人的身份都可以互相变化,地位相互平等,管理相对松散。而外部群多为金字塔结构,有群管理员,有明确的群规和管理机制。
社群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人数快要突破上限后,通过内部群,转移一部分老群员到2群,保证了2群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规模,而老群员在群内会自觉地把群规和文化传承下去, 交叉引入的群复制是拓展群规模的关键 。
基于核心群员个人影响力,发展和组建的亚文化群,则是兴趣喜好的生活延伸。 比如,《秋叶PPT》团队的读书笔记PPT群、群殴PPT群、轻松学图表、秦友团;《正和岛》团队的非创意不传播部落、摄影部落、爱马仕部落等。
要群体优化,就要让普通群成员也能输出。
秋叶PPT团队怎样让群员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参与到社群运营中来的呢?团队鼓励学员在PPT课程学有所成之后,读一本书,做一个有内容的读书笔记PPT,老师免费指导修改并发布到微博、微信、网盘等渠道,学员因此而接到PPT设计的付费任务、企业的面试邀约。同时,团队把社群每周五的嘉宾分享演变成了学员分享,鼓舞了更多学员的学习和进步。
仪式感: 群名称、群公告、群名片的整齐划一,为入群仪式做好视觉基础,做好群设置预案。设定入群机制,准入制或邀请制,设定入群暗号,入群前告知群规,入群必须先认同群规和群文化。
参与感: 培养小习惯带来的参与感,如早起问个早、签到,晒早上完成的三件事。定期组织分享和话题讨论,干货分享就要邀约分享者准备素材,强调分享对大家有启发的内容,而话题分享,可以就准备的话题进行小范围讨论和筛选,由话题主持人选择。
组织感: 社群可以组织分工协作,做一个人做不了的事。通过社群微博传播矩阵,群成员自组织进行接龙,可以引导网友跟风转发,轻松破千。通过众包协作,各自认领一块任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项目。
归属感: 网上约10次,不如线下聊1次。可以视区域分布、兴趣议题来组织,群成员以核心群员为主,随便聊、随便玩,可以加深彼此交流,体会真实的社群。
秋叶在打造《和秋叶一起学PPT》的网络推广团队时,推行了7个步骤。
在 导向阶段 ,找到更适应网络化生存的有创意的人,经过磨合和沉淀,在内部核心群 建立信赖和互动默契 ,通过动态筛选,把核心群人数稳定在了69人。 明确 打造网络PPT培训第一品牌的 目标 , 并承诺 一起做平台,一起分利益。团队定岗定责,利用大家的碎片化时间, 分工协作 ,做到了OFFICE在线付费教育领域第一名,学员5星口碑超95%。
社群运营中的“狼群”就是核心群,就是专业能力强、创意想法多、团队协作好、兴趣三观相同的一群人。
社群中的头狼,不总是固定的一个人,谁都可以担当。头狼的职能更多的是启发团队灵感,能够识人相马,能够整合内外资源,最大化激发社群的战斗力。
秋叶PPT团队中的核心成员,都是微博作业、微信互动、强关系发展而来的核心粉丝,导入QQ群的。
社群营销,最致命的,就是对手通过找到领域相符、爱好一致的社群,一股脑儿就可以把你的目标客户全端了。
如果要打“蚂蚁战术”,首先需要给社群带来价值,培养存在感。 在社群这个生态圈里,有了形象认可,自然也不缺帮手。
发动集体力量是最便捷经济的方法,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含量,拼的就是数量。
军令状,是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强调的是风险。而 攻城战术 ,讲的是通过完成任务得到回报的机会, 强调的是收益,是正向激励 。
而经常有任务发布的社群,群管用不着找话题、做活动,维护成本也不会很高,如果任务可以连通社群内多个角色,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能量。
一个人的能量和产出是有限的,任务一旦群体响应,群员之间相互比拼,会促成社群的集体进化,在网络渠道快速扩散,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
社群中,重赏之下必有参与,但重赏,仅有奖品是不够的, 要真正激发社群活力,是奖品下有诱惑力的活动设计。
文中,秋叶把微博抽奖活动,设计成学员社群新媒体实 *** 演练,确定了活动目标,通过学员转发活动微博、花钱粉丝头条推广,同时链接到外部的赞助资源,最终得到了超预期的渠道曝光。
活动设计满足了多方需求:学员有了实战机会、外部人士有了观摩体验、奖品赞助商有了品牌曝光、秋叶线上课程有了销售增长, 达成了四赢的局面 。
如果你有干货,也有产品,就可以主动参与大量的群分享,通过分享,让大家熟悉和了解你,在群成员兴奋度较高的时候,完成导购。
没有社群,和用户是点到点的接触关系。而有了社群之后,和用户变成了点到面的关系,基于需求场景营销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
定点战术需要找到社群所在地,熟悉社群结构和偏好,从群成员心理和行为入手。
只要找到一个符合产品定位的用户,从他身上入手,顺势打入他背后跟他有一样特征的社群,一下子可以找到目标客户群。以这个群为入口,通过了解和互动,可以找到更多定位相仿的社群,获客效率和成交率都大为提升。
罗辑思维提出的“一群人团结起来占其他人便宜”,就在于他相信有人格魅力的人与共同价值观的人相互信任和抱团,是 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 , 任何商业也要基于这种形态再设计 ,社群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和现行的商业模式对话,可以“团要”甚至白拿。
而秋叶团队的“一页纸PPT大赛”,则是传统企业借助社群资源,面向互联网的升维传播。 通过社群的结构化输出,造成难以想象的传播影响力 。
互联网+的兴起,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变革,同样,也带动了社群经济的发展。 对于商业而言,一个人的口碑很可怕,一群人的口碑很恐怖。
未来的商业形态,聚焦社群很是关键。除了亲友、同事之类的强关系, 有规模的社群彼此之间建立连接的方式一定是基于“弱关系”。
企业和渠道商是强关系,和消费者是弱关系,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社群“弱关系”连接,提升企业和消费者连接亲密性,那就意味着之前用于覆盖和影响企业潜在消费者的广告投入的大幅下降,效率提升。
企业社群连接要从“强关系”转化到“弱关系”,仅仅围绕产品是不够的。单纯依靠利益或制度驱动,难免会沦为刷屏灌水群和单向推销群。
社群的生命力在于价值和文化输出 ,首先需要基于企业文化、产品特性和员工个性建立内部社群,形成和产品连接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向外开放后,可以引入外部活跃的粉丝用户,最终形成内外社群的双向交流。
小米的社群最初是通过论坛积累的,小米员工都是手机发烧友,小米社区在早期就形成了发烧友文化。
小米公司把论坛中积极的用户组织起来,号称“铁杆米粉”,约八十人左右,核心二三十个不动,其他五六十个不断进出、更新。
铁杆米粉积极参与产品发布会及活动,在手机发烧友圈子里有较大的影响力,这80个“铁杆粉丝”直接影响粉丝数17万,实际上,米粉已经成为小米的产品形象代言人。
“秋叶PPT ”结合社群学员,擅长PPT设计的特点,搭建平台,开展“群殴PPT”微设计大赛。
每期“群殴PPT”的PPT设计挑战,因为创意出彩,都会在新浪微博的掀起超百万的话题阅读,企业关注到了这股传播能量,也纷纷带品牌资源参与进来,形成舆论共振。
因为参加罗辑思维研讨,秋叶PPT和万达集团有了连接,于是就诞生了“说说我眼中的万达”的话题讨论。秋叶PPT策划一页纸PPT大赛,简化了参与门槛,通过社群的微博、微信发布,鼓励每个看到活动的小伙伴参与,两天内,话题阅读量破百万。
活动一旦通过社群连接到用户,微活动爆发出来的能量难以想象。
在成为拥有专业技能的“U盘人”之前,最好先在组织内潜心修炼专业技能,等到可以脱离组织做“U盘人”时,需要找到和同样的“U盘人”,抱团生存。
在“U盘化生存”里最优秀的资源整合者会把默契的“U盘人”组织成社群。这样,社群就变成了某个专业领域的“路由器”,要找到“U盘人”,就必须通过社群去连接。
罗永浩在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上,感谢了为他制作PPT的许岑,结果许岑的Keynote课程购买人数增加了6000份。
罗永浩敢做锤子手机,绝不因为他仅仅是手机发烧友,而是他看到了背后罗粉的力量。
对于企业,已经不是要不要建社群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才能把自己企业的社群运营真正和产品、用户联结起来的问题。
企业要给予用户足够的价值,不仅仅是产品连接和优惠,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个性满足。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高活跃的社群更多来源于生活场景的转化,比如可以搭建基于超市宠物食品分化的生活社群-猫达人,有水果偏好的生活交流社群-水果忍者。
如何做好社群营销?社群营销五步法,助你打造一场犀利的社群营销!
整个闭环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确立社群价值 增加用户黏性 挖掘价值痛点 进行产品销售 树立社群品牌
社会营销五步推进法,助你打造敏锐的社会营销,快速收集
社群营销五步推进法
一、价值差异提升
挖掘差异是任何营销环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订单交易的前提。挖掘差异和促进交易有很多方法。
1、刺激购买欲望
不断阐述产品的品质,能为有需要的顾客画出一幅美丽的蓝图,让他们不断遐想,在拿到产品后,他们得到了提升,有多少优秀,有多少强大的场面,增加用户的购买欲望;
2、竞争分析
如果你卖东西,你不会是唯一一个卖的人。否则,垄断将飙升。因此,进行竞争性产品分析是销售人员的基本技能。对于有需求的用户,我们的产品和有竞争力的产品有什么优势?比如价格比较优惠,服务比较全面,内容比较枯燥,还有其他产品没有的增值服务等等。
3、打折促销
打折促销是最常见的销售策略。没有人不喜欢占便宜,因为他们不仅能省钱,还能获得“面子”,有心理上的优越感。一个好的促销活动,必须设计“限时”和“价格底线”。“限时令”是为了缓和紧张局势,敦促用户尽快完成交易,否则一旦错过,用户将蒙受损失。“价格底线”是综合考虑我们的成本,而不仅仅是为了成交,更不是为了盈利甚至亏损,所以最好不要做这样的生意。
二、社群价值提升
每个社会都有特定的存在价值。第一步是找出我们的社区能提供什么样的具体价值。事实上,它也是我们的“虚拟产品”。只有当你真正知道你能提供什么价值,你才能知道在哪里找到你需要的人。第一步属于定位环节,非常重要。有两点需要注意:
1、价值应该是互利的
如果只是一个产品或商品的单一销售,用户可能会对社区模式厌倦很久,他们的热情也越来越低。如果社区与成员之间的回报是相互的,那么社区的自我运作生态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因为成员之间可以分享、产出、互相帮助,也可以互相帮助改善个人品牌的互利关系,往往会使价值联系变长。
2、找出返回值载体是什么
仅仅界定社区价值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价值转化为回报,回报必须有载体。比如,一个利益共同体,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每天分享利益进行交流,这确实很有价值,但如何转化价值呢?因此,返程载体就像通往“财富之门”的道路。
3、产品促销
以上工作完成后,特别是痛点挖好后,订单自然会关闭,要么客户在等你成交,要么客户上门成交。只要把痛点挖出来,产品就可以大胆地推广和销售,不怕被拒绝,甚至吓跑。
4、 增加用户粘性
在大多数传统的营销环境中,产品销售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当顾客需要的时候,他们碰巧找到了你。当他们不需要的时候,他们沉到海里找不到人。社区价值确立后,要自觉维护客户,比如提供一些免费服务,让客户先留下来;
社区营销之所以能如此强大,主要是因为网络社区能够更好地坚持用户,以客户为家庭成员,通过深度互动提升产品档次,从而实现二次销售、三次销售甚至更多,不仅获得了经济回报,而且有助于品牌发展。
五、社群品牌推广
在成功完成销售活动后,我们不应该就此结束。其次是最重要的工作环节:维护老用户,打造社区品牌。有两个目的:
1、提高社区影响力
在我看来,是否买单并不反映用户是否是你的铁心。很可能用户只为使用你的产品来解决他们自己的需求而付费。至于你是谁,没关系。如果有更好更优惠的产品,他们可能会在那里付款,而不付款的用户可能在意识形态上与社区高度一致,这是非常公认的,社区的核心只是暂时没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没有必要购买产品,仅此而已。因此,继续保持社会的“铁杆粉丝”是关键。只有铁扇才能帮助社区的发展,不断提升社区的影响力;
社群营销与传统营销最大的区别在于,社区与用户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易,而是更多的情感联系。所以不管我们已经达成协议的用户是不是我们的粉丝。他们应该受到平等对待。很多运营商都会犯错:在营销过程中,愿意买单的用户是上帝,目前不买单的用户被忽视,甚至开始忽视他们。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2、二次和多重营销机会
产品功能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区的大部分产品都会定期更新和升级。升级后服务会更好,价格一般会更高。谁是升级后的第一批先锋?
当然,已经付费的用户是首选。因为他们使用了产品,所以他们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基本上认可了社会的产品,所以转移支付的可能性更高。如果社区也在不断升级,有能力推出更多的产品,它仍然可以进行二次和多次销售,而受众仍然是社区的首选“铁杆”。
好的,以上是社区营销的五个步骤,也是社区营销的基本过程。我希望它能帮助你。
社群营销
社群运营,就是利用社群和用户建立、维护好关系,并最终达成让商业价值最大化的目的。而商业价值的体现,可能会体现在社群规模、社群成员活跃度、社群转化率、GMV等指标上。
社群的意义,从公司角度来看可以分为2类。
一类,社群本身就可以完成一种商业模式闭环(或者说社群可以独立成为公司业务一个渠道,和原有模式互不干扰)。
例如某电商公司,有年营业额几千万的天猫店,但是老板开始搭建自己的社群,沉淀电商流量到社群,并通过社群进行用户维护,然后通过社群进行复购。
这类社群有着自身完整的业务流程,与原业务互不影响,独立运营。
另一类,是作为商业模式中的一环。
比如某公司新上线某母婴类产品,正在MVP测试阶段,需要一批宝妈种子用户。如何快速低成本的招募到精准的种子用户,与宝妈群体建立联系,社群正好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这个宝妈社群就作为这个项目中的一环,为项目上线提供协助。等到项目测试完毕,产品有了稳定用户来源,这个社群作为商业模式中一环的使命可能也就结束了。
以上主要介绍了对于公司而言,运营社群的主要意义。但是其实稍微分析一下,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社群,运营的核心都是“与更多用户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银行社区营销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银行社区营销方案1一、活动主题
绿色生活社区行
二、活动时间
每月中旬周六一次
三、活动形式
(1)社区活动
(2)闹市活动
(3)企业行
四、活动目标
(1)使周围潜在客户明确知晓我行所处位置,了解浦交通银行及相关产品优势特色,逐步前来在我行开办业务。
(2)开展产品宣传,抓住年末存款回流的机会,抢占市场份额。
(3)储蓄存款明年开门红新增做储备,为我行后续开展个金业务奠定基础。
五、活动费用
(1)场地租赁费:xx元
(2)宣传制作费:xx元
(3)促销礼品购置费:xx元
六、营销方案
(一)社区行前工作
1、居委会。居委会信誉度高,对小区居民的情况十分了解,且在小区宣传场地。使用费、张贴宣传品的费用等方面有权给予减免。谈判切入点:合作推广社区稳健理财服务。丰富社区生活。
2、小区会所或管理处。小区会所或管理处掌握大部分居民资料,尤其对资产量大的客户或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活跃客户较为熟悉,能协助吸引部分大客户。谈判切入点:增加小区增值服务。
3、选择活动现场粮油货品种类及数量,货品价格及优惠,制定现场促销活动方案。
4、选择联合进驻的合作公司,挑选确认各等级奖品及数量。
(二)线上线下同步预热、提前做好客户预约、业务预受理
1、社区内推广(公告+一页通)
a、提前一周支行全体客户经理利用微信、qq、飞信等各种宣传渠道转发我行社区行活动。
b、大堂可以放置展板使来厅堂办理业务的`客户了解此次活动的时间与内容。
c、利用在社区宣传栏、电梯海报框、小区会所、物业办公室进行张贴宣传海报、在楼栋邮箱进行发放活动单页。
d、短信发布、微信互动、小区业主qq群内公告等形式全方位发布信息。逐步树立我行财富管理进社区的服务形象,加强与目标社区的各项联系,密切网点与社区客户的感情,稳步推进社区营销工作。
2、社区外推广(媒体+周边商户)
a、在报纸、网络等信息留存较久的媒体上发布活动预告及活动简讯,扩大品牌效应。
b、在小区便利超市、周边商户处留存网点服务信息卡,也可作为网点活动定点报名处。
(三)物料准备
1、确定场地,设计场地的布置。
2、设计制作活动预热宣传品内容。
3、设计横幅、易拉宝、海报(客户经理姓名、微信二维码及手机号码)。无纺布宣传袋及袋内宣传资料(xyk、贵金属、基金、薪金理财、支行自制理财宣传单等)。
4、邀请社区居委会人员参加。
(四)活动流程
提前一小时搭台——布展(悬挂横幅:设置易拉宝:张贴海报:散发宣传单)——活动进行——活动结束。
其中活动按如下顺序进行:
入口引导——登记排队——信息采集————开卡——风险测评与签约(网银、手机银行、薪金理财)——社区标签——关注微信,接受远程银行服务——理财咨询与销售——优惠购油——黄金买赠——赠送保险——幸运抽奖——外围营销。
(五)社区行后续工作
1、短信电话致谢物业,微信群qq群致谢客户。
2、微信图文报道,社区行工作总结包括此次活动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3、远程后续跟踪,对留存信息的客户逐户回访,采用社区微信群和短信方式宣传,用高息的社区行理财产品进行对接。
银行社区营销方案2一 、活动目的
以吸引客户为活动目的,与社区客户互动,进行项目社区文化营造与感受,带动新老客户,提高我行社区银行人气,吸引客户群的关注度,扩大社区银行的影响力与认知度。
二、活动内容要点
1、活动内容
1)体感游戏吸眼球
为达到吸引新老客户群认识我社区银行,走进我社区银行,特举办此项游戏活动以达到令人瞩目的效果。每周安排固定时段,在我社区银行门口(或能力可及范围内)开展体感游戏互动项目。此项游戏内容活动方式新颖脱俗,另外又起到一个全民健身的效果,定能吸引路过的客户,而这些驻足的客户,必定有我行正在寻找的客户群体。另外:参加体感互动游戏的客户需在活动参加详情登记簿上签字留电话以作为我行客户信息来源。
2)当客户吸引人群吸引至一定规模时,可继续开展有奖抢答环节。
到访客户既可体验体感游戏的乐趣,又可参加抢答问题的有奖回馈,宣传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2、交流话题建议
抢答问题建议如下:
1、某银行是哪年成立的?
2、某银行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3、某银行理财产品的产品规格有几种?问题可选择一些针对客户需求方面的。
三、目标客户组织
1、目标客户
目标客户包括:社区银行周边小区通过宣传慕名而来的到访客户,以及当天老带新客户。
2、客户组织
约访的新老客户当日来我我行,由接待人员进行简单了解后进行分流引导,咨询客户带到咨询区,参加游戏客户带至游戏区登记,游戏开始时间由固定人员讲述游戏方式及注意事项后开始互动游戏和抢答游戏,对于回答正确我行问题的客户给与渤海银行专属纪念品。
四、时间地点的安排
1、时间
社区银行开业后的节假日或法定休息日均可
2、地点
我行社区银行门口(或能力范围可及内)
五、预期效果分析
1、通过本次活动预计带来的业务量
业务量不敢保,人气量肯定暴增
2、通过本次活动预计带来的影响
预期影响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配合理财及储蓄产品的销售,大幅增加网点存款和业务量。
六、人员安排与职责
1、活动策划人:2人
职责:安排现场分区接待客户以及设备调试等流程分配
2、活动协调人:3人
职责:接待来访客户并做好推广解释工作
3、活动现场负责人:1人
职责:负责一切当日活动细则
银行社区营销方案3活动范围:
小区及周边地区
时间:
20xx、10、29
主打产品:
我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及卡产品
活动目标:
大力宣传我行最近发售的理财产品,吸引新客户到我行开户并办理相应业务。
活动安排:
1、前期宣传。与小区居委会负责人沟通好宣传方式,通过在小区居民大会上宣布活动时间及地点进行前期初步宣传,并在小区宣传栏中张贴海报和横幅。
2、营销活动中,大力派发宣传单页,并请客户留下联系方式和理财需求,同时现场解答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疑问,对于留下联系方式的客户赠送扑克牌一副,目的在于可在后期通过电话等方式对其进行二次营销及深度挖掘。
3、活动完毕后可告知客户我行近期将在支行开展理财讲座,邀请客户来行参与,让客户更多的体会到水果湖支行完善的金融服务。
4、后期维护。将搜集到的客户名单分配给支行各个客户经理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经常与客户通过电话和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沟通,加深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