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品牌营销”的案例,确让我对营销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案例就是探鱼老板王力加
最近在得到上面分享的他做探鱼品牌时的营销心得。
听了他的分享,让我想到了一条品牌营销的方法论:就是从人们的传统习俗中录找切入点。
平常的一些营销活动啊,基本上是比如“按体重打折”“长得好看就免单”,“七夕求婚送优惠券”“菜价多少你看着给”……
有的活动,优惠结束后顾客就消失了。
有的活动,优惠结束客流量反而上升。
是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区别呢?
王力加分享道,比如“探鱼”第一家店开业的时候,也做了一个特别火爆的打折活动,三天三折,四天四折,五天五折,一直到九天九折……一共40多天的折扣期,每天都排大队,算是一炮而红。许多当地顾客甚至外省和海外顾客都知道这里有一家“探鱼”开业了。
但是,随着店面越来越多,问题就来了,折扣结束了顾客还会来吗?连锁餐饮的目标是复购、是地域扩张。当一个品牌刚打入一个城市,顾客还不了解你是一个怎样的品牌时,他怎么对你产生喜欢和信任呢?仅仅说自己的东西好吃、卫生是不够的。这只是基本功,什么样的营销策略能让顾客来了又来?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不是花样越多越好?
接下来王力加分享了他的一些成功案例。
活动营销
2014年的“六一”儿童节,深圳“探鱼”做了一个很特别的营销活动——校服派对。规则是这样的:只要来吃饭的一桌人都穿了校服,这桌点的所有烤鱼都免单。当天的场面非常有趣,不管是大人还是学生,都穿着校服在“探鱼”门口排起了长队,像回到了学校的食堂。这场活动参与度几乎达到100%,好评率98%,算是一次成功的营销。
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活动,为了客流量吗?当时“探鱼”的客流量已经很大。为了利润吗?这个活动利润绝对是负数。制造话题吗?当然不是。我们“探鱼”不喜欢做形式大于内容的动作。
这么做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校服派对能跟我们的顾客产生情感联结。
“探鱼”是一个强调童趣与怀旧的品牌,这是我们的品牌调性。我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孩,这是我们看到的顾客情感。
你可能问,追求童趣和怀旧的方式太多了,为什么让大家穿上校服呢?
我先说另一件事儿,其实,我们首创的校服派对营销模式火了之后,也很快被同行模仿了:比如,他们会在9月份举行处女座的活动,只要一桌都是处女座,就能享受优惠;比如一桌戴眼镜的、一桌穿旗袍的等等就能打折。活动结束,客流也就散去,效果都不理想。因为只是模仿到了表面的打折,没有领会到更重要的是折扣背后与顾客产生的情感联结。
所以,为什么是校服派对呢?为什么在深圳做,而不是其他城市呢?
因为深圳人有个很特殊的情结,那就是校服情结。早在2002年,深圳就成为中国首个统一校服的城市。深圳的校服设计一度引领了全国的校服风潮,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深圳校服甚至作为“博物馆的永久收藏”进驻伦敦博物馆。“白天当校服,晚上当睡裤”,穿校服是深圳人的日常。我们小时候一般都得班主任逼着才穿校服对吧,但很多深圳人从学校毕业了,或者去外地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工作,还会穿高中的校服,碰到同样穿校服的老乡,会有一种认亲的感觉。
“校服”几乎是这座城市特殊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所在,是不言自喻的集体潜意识,是深圳顾客群体一看就“秒懂”的文化符号。
这才是我们做校服派对的真正原因,我们背靠的是深圳的文化背景,我们不会做旗袍派对或者眼镜派对,因为它们跟我的顾客群体无法产生情感联结和共振,如果缺少这一点对任何一个品牌来说,那就不是好的营销。
第二,校服派对跟我们的品牌调性强相关。
“探鱼”当时的品牌定位是童趣、怀旧。早期的店面还有黑猫警长的海报,连wi-fi密码都是黑猫警长的全拼,有老旧电视机的陈设,餐后还赠送果丹皮,从环境到食物都是我们满满的童年。
“六一”儿童节,正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童趣的好时机,所以我们就放大校服这个元素,让顾客借着活动呼朋唤友,一起翻出自己压箱底的校服,怀念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
通过参加活动,顾客释放自己童趣的一面,当顾客与另一面的自己相遇之时,也是与我们“探鱼”品牌深度联结之时。
所以,“探鱼”每次策划营销活动,都会回到原点上,问自己两个问题:
1.这个动作跟我的产品/品牌有关联吗?
2.这个动作能跟我的顾客产生情感联结吗?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就做;如果是否定的,就坚决不做。做决策时,两者缺一不可。
不光是所有营销活动,包括“探鱼”的营销节奏,都是要保证与品牌调性相关、与顾客情感有联结。所以,你打开“探鱼”的营销日历会发现,我们不是什么节日都有动作的,我们会看这个日子跟我的品牌、跟我的顾客有没有关系。比如,“探鱼”的温暖和童趣是很突出的,所以“六一”儿童节是一定会做的,其次,愚人节、万圣节、光棍节也是我们的重要活动日。情人节和母亲节偶尔做。重点营销基本就这几个。包括“探鱼”的公众号,我们一开始做的就是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四篇,只有等到有新品发布或者有活动的时候,才会通知顾客。保证与顾客不近不远的距离。
细节营销
除了在一些大型的营销活动上做好,你还可以从每一个细枝末节上着手去完成它。
举个例子,早期的“探鱼”,水杯都是怀旧搪瓷杯,我们在每个水杯上印一句话,例如:“我要加工资”“洗衣做饭嫌累,琴棋书画不会”“为了老婆吃点苦算啥” 等等19个版本。表面看起来都是俏皮话,不是什么俏皮话都能印在杯子上的。俏皮话背后的动机是将顾客的心声幽默地表达出来。这样顾客才会拍我们的杯子发朋友圈。
后来,很多人也开始在搪瓷杯上印一些搞笑的话,但实际上跟品牌和顾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为了搞笑而搞笑。这样的搞笑没有承载品牌的特性和顾客的情感,缺少了品牌的态度。如果在每个细节上都是如此,这样的餐厅就只是一家餐厅而已,很难成为一个有个性而鲜活的品牌。
所以,这里我要提醒你的是,“流行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营销思路从积极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对市场变化的高度敏感。更需要警惕的是,当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流行文化或者一个共同话题,你要看它是否和你的品牌有关联和你的顾客有关联。如果有就值得做,没有就舍弃。
再比如,伴随着“双十一”被固化成为光棍节,每年的光棍节都是我们客流量极大的日子。
为了和这群单身顾客互动,我们研发了一款“单身狗粮”在2017年的光棍节给进店的单身顾客免费赠送,包装上印着充满戏谑感的狗头。
你可能问,“这个活动太稀松平常了,单身狗粮的薯片见得太多了。你刚说的原则呢,这跟你的产品/品牌有什么关系呢?”
没错,如果只是在光棍节给顾客发一发,就太没意思了,这种活动我们是不会做的。
我们一定得跟自己的产品联系上,所以,我们送的薯片其实是用鱼皮做的。你一定没吃过鱼皮做的薯片吧,顾客一尝,觉得很好吃,也会发发朋友圈,炫耀一下。
所以说,活动一定是从自己的品牌里生长出来的,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营销方案从哪来?
那这些方案从哪来呢?如果你只有一家店,当然就得靠老板自己的判断和偏好来定了。
如果是一个200家的连锁店就不能这么做了,这跟之前讲过的产品创新是一个道理。简单点说,你的方案应该是从顾客那里来。
“探鱼”每周都会收集顾客在大众点评上的反馈,去观察有哪些频繁出现的词汇或者问题,或者由市场部牵头,做顾客调研,根据顾客的需求,去做营销计划。
比如我们发现很多顾客留言说,“‘探鱼’的外卖包装太好看了,但是吃一下就扔掉了,好可惜”。这其实就是顾客的一个痛点,所以2019年世界地球日那天,我们就在“探鱼”的公号上发起了一个叫“吃外卖的王者,连盒子都不浪费!”的活动。手把手教顾
客怎么把“探鱼”的外卖盒子改成一个收纳盒,循环再利用。这个活动也很成功,很多人在微博上晒自己的手工作品。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建立了一个年度的营销框架和活动开发流程。我把它做成了一张图(下图),我愿意通过得到,把它贡献给同行们,希望对你做落地应用有所帮助。
你可能发现了,我们这一讲几乎没说做这些事情在营收上的好处。对,这就回到开头的那个提醒了,我们做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为了让品牌建设起来,品牌立住了,自然就会转化成销售额。
军训可以说是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难熬却又对大学中的一切充满新奇的一段时光。企业在这第一堂课上打下的坚实基础,是日后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场景衍生营销的重要环节。
据某机构调查发现,持续、多频次的品牌营销,对大学生的品牌以及产品选择产生显著的影响。没有进行广告营销的品牌或产品,大学生的信任度会降低很多多频次的持续营销,会改变大学生对品牌和产品的印象或认知,从而影响付费转化率。那么,企业如何利用军训时期做校园营销?
军训期间的校园新生有以下特点:
1、
时间和地点的集中性。军训期间,每个学校都会制定较为严格的作息制度,新生能自我安排的时间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一来新生会出现的场合也大大缩小,大致分布在训练场、食堂和宿舍。这样定时定点的作息简直为企业做校园营销提供了一个先天的绝佳条件。
2、
精力有限,无暇顾他。在经历了一整天的严酷的训练后,有多少新生还能在休息时间生龙活虎到处乱窜呢?绝大部分都跟蔫儿了一样只想着抓紧时间休息。如果企业还想利用休息时间去进行推广营销,也许只能得到一张张疲惫又厌烦的面孔。所以这个时期,将营销手段深度融入新生的训练和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假如此时企业恰好可以针对新生军训中会遇到一些苦恼的事提出解决方案,那么,恭喜你,你的品牌将会成功的住进新生的心里。
下面以两个案例为大家分析一下校园营销中你所没有get到的点
案例一:
有过军训经历的人都知道军训时发放的鞋底硬,在军训过程中很多人半天就喊着脚痛。有问题就有对策,兼果校园APP紧抓热点想到为新生准备卫生巾,无论男女都能垫在脚下,不仅柔软还能吸汗。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活动的好处是,它深度贴合了学生的实时现实需求,容易提高学生对产品和企业的接受度。
这样一来不仅免去了对市场作细分的准备工作,还大大提高了市场的广泛性,在其他学校也可直接套用。至于创新,不用说,试想把推销卫生巾的活动放在平时,不仅市场目标减少了一半,只限于女性用户而且在产品推广创意上也落了下乘,缺乏新意。
再加上广告语和标语朗朗上口又极具趣味性,大学里的“学长”和“学姐”这两个词总是让新生们充满好奇和兴趣,抓住新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结合产品和企业品牌特点,不难给新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案例二:
矿泉水是军训期间的必需品,消耗量大,新生一天可能要干掉好几瓶。军训期间送水无异于雪中送炭,不仅给新生带去了清凉,也让新生感受到了企业的人性化和体贴度,大大提升了对企业的好感度,对贴在矿泉水上的广告内容也会采取包容的态度。军训期间一般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这就导致休息时会觉得无聊,而贴在矿泉水瓶上的广告内容就成了解闷得唯一乐趣。休息时一定会喝水补充体内水分,喝水时又会拿水瓶上的广告打发时间,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大大增加了企业营销的传播力度和有效性。
同时,“你喝的水,我们兼果包了”这类让人感觉豪气冲天的广告语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容易通过口耳相传在校园里广泛传播。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分析总结出军训期间校园营销最值得关注的三点:
第一、
找好姿势,动作柔和,不可简单粗暴。新生刚入大学已经被买电话卡、生活用品、英语报纸等各种强硬的营销方式充分洗礼,如果企业继续采取这种死板的传统方式进行营销,很可能会带来新生情绪不满,起到负面作用。因此放软姿态,甚至可以打打感情牌,以关怀和呵护新生的方式进行营销,才能直击新生的心灵。护舒宝当鞋垫和免费送矿泉水,就是以人性关怀的角度俘获了学生们的心,达到了营销目的。
第二、
内容新奇,真诚友好,拒绝套路。开学季的军训各大企业早已布局,对这帮新生虎视眈眈,内容、套路层出不穷。但是大多同质化严重,没有亮点,不能引发兴趣,更不会成为他们朋友圈中的素材。一场好的开学季营销,尤其是军训期间营销,一定要从新生需求出发,巧妙并且富有传播性创意出发。比如“你脚下踩的是学长给你的爱”。刚来大学的新生,在军训期间是一个与同学相互熟悉,与学长学姐建立友谊的第一阶段,00后大学生爱分享、爱表现、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注,除了军训现场的表现,线上qq空间,微信朋友圈更是重要阵地。企业营销要给他们创造内容和机会。
第三、
控制预算,留好d药,论持久战的重要性。军训期间是一个大学生涯及其短暂的过程,主要面对大一新生,受众群体人数只能占到高校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所以不易投入巨大,留好d药,做长效宣传。上述两个案例中卫生巾和矿泉水的营销成本并不高,才能贯穿整个军训期间,如果用高成本的营销手段,必然维持不了很久,而短短一两天的营销往往还未掀起波澜就已归于平静。用户的转化和消费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重复,增加记忆。数据表明一个画面一个品牌出现14次的就会增强一次品牌记忆。所以企业的营销预算准备好14次的传播了吗?
简而言之,校园营销向个性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是企业营销方式的创新与营销潜在规则的有机结合。企业在进行校园营销活动时,应该把握校园营销的特殊性和新颖性,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并做好每个方案的细节,力争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
服装店要想提高销售额,需要从流量 、客单价 、转化率、 复购率四方面进行考虑。
一、如何提高流量
流量取决于店面的位置,但并非流量越大的地方越好,因为流量大的地方租金成本高。所以选址要考虑流量成本,寻找流量洼地,消费者去哪里,你就去哪里。异业联盟,与其他没有竞争关系的行业形成同盟,相互疏送流量。
二、如何提高客单价
假设服装店女装店,可以在店里再卖一些女性用的配饰,通过连带效率增加客单价。还可以通过满三件送一件,满500减50的方式,提高客单价。
三、如何提高转化率
通过打折促销,节日的时候,买衣服打折,限时购买,倒计时的方式促使用户快点下单购买。
四、如何提高复购率
复购率的提升要靠维护与老用户的关系,这一点既要靠产品自身的质量,也要靠你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维系,可以将他们拉到一个群里,每日衣服上新的时候或者打折促销的时候,在群里发图片,发消息提醒大家。
通过社群效应,增加用户之间的黏性,激励重复购买,增加客户终身价值。通过会员制,增加用户重复购买的机会。
除此之外,服装店要跟渠道商搞好关系,产品定价从高到低都要有相应的产品,想好什么做引流品,什么做爆品。
答主:pray,邀你一起关注微信公众号【营销航班】,获取更多营销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