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后的底层思维逻辑是什么?我称之为“感知反应模型”感知、理解、决策和行动。
去感知这个市场之外的变化,然后去理解这个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根据这个变化去判断应该做什么,然后去做,去响应决策。在整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更多维度
在感知的过程中,就像一个人一样,要打开每一个感觉系统,不能只看一个维度。
从数据上看,市场中两个重要的维度是时间和空。
比如曾经有人卖百度的广告词(当然现在的骗局已经很少了)。比如我买了“吴明辉”,我买了之后他说,吴总,“吴明辉”这个词只要你搜一下就能排上号,一次点击10块钱。
后来他做了什么?他知道你在北京,白天只上网,然后白天只投北京和那个时间,而“吴明辉”其他时间根本没排名空。也就是说他连扔都没扔,然后就开始刷。
不做分析就看到量不错,然后我在北京搜索,“吴明辉”确实有排名。其实后台90%的量可能都是假的,只有那10%是北京产的。
此外,各种维度相互交叉。
再举个例子。我们往往以人口统计属性来给消费者贴标签,按照年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来区分消费者。比如我的产品是针对20到30岁的女性。但是,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发展很不平衡。如果只遵循统一的维度,很可能会出问题。有些市场好,有些市场不好,你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聪明的做法可以把所有城市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超一线。每个市场定义的人口统计属性是不同的。
还有,你想象的维度可能和消费者的真实情况不一样。
我们曾经帮助人们分析他的广告和他的品牌偏好之间的关系。后来我发现你到底有没有看广告,和我问你有没有看广告的答案不一样。有的人明明没看过你的广告,但是填问卷的时候却说我看过。因为他看了很多你竞争对手的广告,把他们搞糊涂了。
注意异常情况
还有很多异常,比如互联网收视率reach(到达率,看到某个广告的总人数)超过,这是不可能的。仔细研究发现很多人清除Cookie,以至于一个人变成了几个人,你数了很多遍。
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改掉,你的计算全错了。你的广告量不够。如果你觉得够了,那就结束了。
曲奇清理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我们也发现有些地方超过了,比如珠海,三亚。为什么?因为分母不对,三亚的人口和统计局统计的人口不一样。三亚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旅游的,一旦住了半年,根本没有户口。
所以三亚的市场比你想象的大很多,你可以花更多的钱。
当所有的异常出现时,我们必须花时间仔细研究为什么。了解之后,你会对市场有更好的了解,有非常好的竞争优势。
关注变化
比如广电总局对播出的限制,真正聪明有心的人会花时间去关注。还有的比较慢,继续在电视上打广告。但是电视广告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因为广告资源变少了。
聪明的人开始研究互联网,哪个在成长,如何比较鉴别,哪些城市应该加大对互联网的投资,哪些城市应该继续投资电视。在这个变革节点上,他们都能做得很好。
这些变化有时是宏观的,有时是微观的。很多时候,对于消费者的洞察和理解,微观比宏观更重要。
比如对于汽车公司来说,研究这个汽车网站有多少人去不一定重要;而如果有一个人,以前不上汽车网站,今天突然上了汽车网站,你找到这个人,有针对性地做广告,是非常有用的。
快速响应
你只看数据不行动。一切都白做了。你必须迅速行动。
推荐一本书,战争论。战争的本质是解决不确定性。广告和营销就像打仗一样。
当你把一个广告往里面砸,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该怎么办?快速调整,快速反应!你越早行动越好。
整个市场发展的趋势是广告活动的时间和周期越来越短。可能以前一波活动持续3个月,现在主流是每个月一波广告活动。那些真正竞争激烈的行业,比如零售,以前的国美、苏宁,今天的JD.COM、阿里,一开始都有每周一次的广告活动,每周一次的营销活动都不一样。
它在不断调整,因为它在研究消费者有什么变化。迭代越快,浪费就越少。有句话叫“早死早投胎”。很多想法一开始可能是错的。如果一直往下走,其实是在浪费投资人的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