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输出意思是:对工作的付出。输出不单单是有形的内容,还包括无形的输出,并且,无形的输出也许更重要。
作为职场新人,需要关注的输出包括了工作成果、工作态度、个人影响。
工作成果
上面说到的四类人员的输出,仅仅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他们,显然不够的。为什么?
假设销售人员甲和乙,在一个月都销售了同样的业绩,那部门领导会认为他们能力一样吗?一般情况下恐怕不是的,因为现实有诸多因素,比如甲有3年的销售经验,而乙只有1年,甲负责的是三、四线城市,乙是一、二线城市,甲的销售业绩同比上个月增长50%,乙只有10%……等等各种因素。
这个时候,如何评判甲和乙谁的输出大?
职场新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评定自己的工作成果。
数字
销售人员,看看自己销售业绩同比增长多少?别人的呢?跟自己同一级别的同事表现如何?自己处于哪个位置?
营销人员,这个月做了几个策划方案?带来了多少流量?ROI值是降低了还是上升了?
设计人员,输出了多少张设计稿?在响应需求方的时间上要多久才能处理完?
程序员,这个月完成了多少个任务?修改了多少个Bug?
业务技能是否长进
销售人员,销售技巧是否有所提高?哪些话术更能吸引用户注意?有没有复盘推演?哪些错误应该避免?
营销人员,对关键词的分析理解有没提高?多语种市场有哪些机会可以突破?相对竞品,我们的优劣势在哪?如何将产品卖到用户心里?
设计人员,苹果、安卓最新的设计风格是否了解?这种设计传达出哪种美学理念?如何在实际的工作中遵循基本的规范?
程序员,在完成功能模块时,是否做到了又快又好地完成?在解决一个技术难点时,是否想过进一步抽象,以便可以复用?功能写多了,能否站在更高角度看系统的架构?
为团队带来多大的贡献
在整个团队的输出结果上,你是不是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有没有帮到其他同事?有没有好的想法能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个人职责之外,有没有主动承担了额外的任务?
总之,工作成果是职场新人必须交付的输出,这种输出不单单是常规的公司或者部门考核的输出,还有他人看不见的成果输出,多问问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有没有输出的更多。
从字面意思理解,营销就是经营+销售,而营销最终的本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有人会说,想要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那就问呗!这件事儿,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90%的人会犯错误,自己还不自知。
可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农家,养了十几头山羊,一天,一只羊跑出了羊圈,当时家里的老太太看见了,但是腿脚不利索,实在是无能为力,只能坐在家中,等着羊自己回家。
过了半天,老农和儿子从外边回来,得知这件事情后,赶紧顺着路,往山下跑找到了羊,两个人一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羊就是不往家走。
这时候,放学的小孙子路过,见到这种情景,顺手拿着一把青草,跑过来放在羊的面前,轻轻松松地就把羊带回了家。
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做营销的三种派系:
第一种,老太太是“坐等派”,这类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坐在店里面等待客户自己上门,有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
第二种,老农和儿子是“推销派”,这类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特别的努力,只要看见客户,就利用一切手段去推销自己的产品,褒义点的词叫有激情,贬义的就像是“无头苍蝇”。
第三种,小孙子是“抓心派”,这类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直接抓住客户的需求点,简单粗暴,效果明显。
目前,“抓心派”很少,他们不信天由命,也不主动推销,而是做到了吸引客户主动的上门。
怎么去吸引客户呢?一是,明白客户想要什么,这个占(70%);二是,包装后的产品,有亮点、有特点、有卖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