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感觉走」听起来并不赖,确实凭直觉引导行事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但过往踩过的无数坑告诉我们,大多时候凭直觉并不可靠。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并被情绪和固有的印象干扰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如何避免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如何正确认识人类思维中的非理性?带着以上疑问,借《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和大家分享下 如何规避偏见,提升判断和自行决策的效能。
01 大脑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
在探讨如何提升决策效率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下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
心理学家将大脑分为两种思维模式:
系统1 :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 ,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自主系统,自动反应,直觉思维)
举个例子:无需思考,我们可以很直觉反应2+2=4。
系统2: 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耗力系统,需要集中注意力)
举个例子:需要花时间和脑力来运算 17X24。
系统1 是自主发生且不费力的,当系统1遇到阻碍时,便会激活系统2,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和解决。系统1 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而系统2仅在系统1无法解决问题时才被激发。
系统1即快思考,即直觉思维,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系统2即慢思考,需要更慢、更严谨投入更多脑力。
系统1和系统2的互相配合构成了我们的思维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分工方式是高效的,但由于我们的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并不总是能正确反映现实,如果系统2错误地接受了这些认知错觉,就很难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正因为系统1是无意识的,由此产生的认知偏差才难以自我察觉。加上系统2需要极强的自我控制和精力损耗,我们会偏向更轻松的惰性思维直接即做出即兴判断。也就是说, 大部分情况下,人是非理性的 。
有不少新手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育儿 书买了不少,也看了不少。结果是一看就会,一用就废。为什么会这样啊?是 育儿 理论没用,还是我的理解不到位?”
首先,我想说一件事。没有一种理论或技巧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育儿 是一个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与其期待立竿见影的结果,不如多去感受过程中的每一点变化和成长。
鉴于以上两点,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 育儿 书《全脑教养法》,这本书既有技巧也有理论,是父母们学习“发展式教育”的经典书目。我也会从拆解理论依据、实用技巧、应用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1、整合大脑
“全脑教养”理论的核心是“全脑”两个字,通过联结左右脑,疏通上下层大脑之间的屏障,帮助孩子调动起整个大脑来思考,以达到发展式教育的目的。
神经科学研究认为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分别主持着不同的功能,左脑负责逻辑、推理、分析、综合等,右脑负责感受、情绪、 情感 、想象等。简单的说, 左脑擅长逻辑,左脑擅长感受。
再说上下层大脑的区别,上层大脑的功能类似左脑,属于理性分析;下层大脑则是本能的感受和情绪表达。
所以,当一个孩子处于无法自控的发怒情况,说明此时他的行为正受下层大脑的控制,上层大脑的功能处于阻滞状态。
2、整合记忆
记忆是一个人所有感受、思考、体验等的集合。记忆以显性或者隐性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有时候,我们能够察觉,有时候,难以察觉。
记忆分为两种: 外显记忆 和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是能够被自己察觉到的那部分,通常比较可控;内隐记忆则不同,它对一个人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加隐秘,也难以控制,尤其对孩子来说。
比如当一个人经历了一段痛苦或恐惧的事情,这段记忆可能变成内隐记忆,制约着这个人以后的行为。整合记忆的理论就是帮助孩子重述这段记忆,并且通过不断回顾记忆当中的重要节点,来重新赋予这段记忆某种意义,通常会更加积极、全面和客观。
这个过程内隐记忆会变为显性记忆,记忆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也将变得更加可控。
3、整合自我与他人
了解了大脑的结构、记忆的作用,接下来,作者提出了“ 第七感 ”这个概念。通过发展孩子的“第七感”来完成全脑教养。
这种能力有两个输出方向: 认识自我 以及 自我与他人 的关系。认识自我需要培养专注力,发展与他人的关系则需要共情力。
所以,一个简洁明了的公式即可概括: 第七感=洞察+同情。
接下来,我们逐个来解释一下作者提出的12条全脑教养法则。
如果孩子一直沉浸在 情感 当中,比如被悲伤控制,说明左脑部分工作受阻。父母则需要通过调动孩子左脑的功能来脱离右脑的主导地位。比如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数数、分类、排序等 游戏 上,而这些 游戏 主要依靠左脑来处理。
2、分享经历
教会孩子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是一个不错的引导左脑发挥主导作用的方法。分享经历的过程可以促进分析、推理、综合、判断等逻辑能力的发挥,这些都是左脑的主要工作。
当然,不仅是孩子,父母也需要经常分享自己的经历给孩子听,并在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
3、不动气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判断孩子的异常状态,比如发脾气,是下层怒火(被情绪所控制,无意识的发怒,即受下层大脑主导),还是上层怒火(有意表现出愤怒,以实现某种目的,上层大脑有意为之)。
只有正确判断孩子目前大脑的运转状况,才好对症解决。如果是下层怒火则需要帮助孩子学会释放和转移,更多是陪伴孩子度过这段被下层大脑控制的时光;如果是上层大脑的有意为之,家长则需要温柔而坚定的对孩子说“不”。
4、让孩子做决定
家长总是抑制不住一颗想要代替孩子做决定的心,这种冲动源于保护欲望,但也是一种不信任,不相信孩子能够解决问题。如果始终不能放手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那么,孩子的上层大脑将难以得到锻炼。
所以,遇到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方法,自己来做选择和决定,这个过程就在锻炼他们的大脑,大脑是“越锻炼越灵光”。家长要做的事情是多问4个问题:
5、运动身体
当大脑处于混乱状态,就让身体动起来,用运动来重获大脑的平衡。这点相信家长们已经有了不少亲身经历,一个不开心的孩子,只要让他疯跑疯玩一会儿,就什么坏事情都忘记了。
6、重述记忆
当孩子有了难过、悲痛、恐惧等负面记忆时,最好的方法不是掩盖这些记忆,而是通过帮助孩子学习重述记忆,来重新定义这些记忆对自身的价值。
孩子刚开始回忆时,可能会遇到阻碍,通常是拒绝、痛苦、中断等,父母需要保持耐心,让孩子来掌握重述记忆的节奏,主动选择播放哪段记忆,到哪里可以快进,就像拥有一台记忆的遥控器。否则,重述记忆这件事,将难以进行下去,也就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
7、回顾重要事件
当孩子可以完成重述记忆这个步骤以后,接下来就是回顾重要事件的阶段。我们的人生由无数个重要事件组成,这些重要记忆也影响着我们将来看待事情、应对问题的方式。
我们常说“吸取教训”或者“总结经验”,这些实际上是来源于不断对重要事件的回顾。如果无法从大脑中调出这些重要记忆,并且不断处理和加工,那么,这些记忆也将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就比如孩子拥有了被烫伤的记忆,却很容易忘记烫伤的疼痛。因此,当遇到危险信号时,孩子需要通过不断回顾过去的记忆,来思考现在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
8、认识“浮云原理”
“浮云原理”即感受、情绪等 情感 不是永久的,而是如浮云一般,存在一会儿就会飘远,然后消失了。
这里重点需要帮助孩子学会 正确区分“感到”和“是” 。当孩子陷入某种情绪中时,往往区分不清楚什么是“我感觉到”,而是认为“我是”。比如,“此时我感觉到悲伤,而不是我总是悲伤的”。
当孩子丢失了一件玩具,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一样的悲伤,当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学会理解自己的感受,理解悲伤的感受不是持久的。比如可以试着让孩子吃一些自己喜欢的食物,享受 美食 会再让他高兴起来,重新找到快乐的感觉。
培养专注力可以让孩子理解自己,洞察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因此,家长可以常常提问:
10、分配注意力
当孩子陷入一个难题,比如始终无法画出令自己满意的图案,这个时候,父母要引导孩子分配注意力,因为他花费在绘画上的时间已经太长了,精神和体力都消耗了不少。
这个时候换一种 游戏 ,或者出门活动下,让身心都放松下来,当重新回到了“满血复活”的状态时,再来解决刚刚的问题,也许就没那么困难了。
11、亲子互动
一个人如何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最初来源于他与父母的互动。因此,正面、积极、有爱、有益的亲子互动,能够让一个人在将来与他人相处地更加自在与和谐。
因此,每天或者每周固定的亲子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仅是陪伴和玩耍,而是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
12、同情力
自我与他人的和谐相处,来源于一种“共情力”。这种能力可以使一个人从自我中摆脱出来,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感受、思考问题,以真诚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想法。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需要常常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孩子尝试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表达是孩子学习理解他人的第一步。如果没有人愿意表达,孩子始终无法了解,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
看完以上12条法则,是不是好像有点多?感觉记不住,怎么办?
这里我绘制了两个九宫格图,通过横看和纵看,这两张九宫格表,可以加深大家对“全脑教养12法则”的理解,及法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脑教养法的12条方法可以从“认知-理解-行动”这个流程来进行理解,即第一行。横向看第二行,即大脑运作的流程,认识来源于全脑思考-形成记忆-记忆影响行为-生成第七感-影响未来行为。再横向看第三行,分别对应第二行的关键词,具体解释如何行动。
纵看每一行,从认识全脑到整合全脑,对应的是全脑教育法则的1-5条;从理解记忆到整合记忆,对应的是6-7条;最后通过洞察自我和共情,调动第七感的能力,对应的是8-12条。
12条法则实际也是遵循大脑认知规律的产物,由认识,到理解,再到行动,逐步深入和实践。
理论和方法都明白了,那么,怎么用起来呢?我综合了12条法则以及自己的一点经验,总结了如下关键点:
对于6岁以内的孩子,教养时遵循一个大的原则:
第二步:提问:不是训诫
向孩子提问,而不是“训诫”。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就是在帮助他学习整理自己的思维,整合左右脑,充分发挥全脑的作用。因此,建议父母采取3段式提问:
这三个问题分别帮助孩子确认 事实、感受和想法 。孩子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不仅需要调用左脑的功能,也需要用到右脑,也就达到了整合大脑的目标。
第三步:互动:双向输出
单方面的输出或输入信息,不是互动。亲子之间的沟通要想达到和谐的状态,首先需要平衡的互动关系。比如当孩子跟你讲述一个令他伤心的故事,父母的反应就很重要。
我们应当真诚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接纳,感同身受地同情他们的遭遇,而非扮演一个训诫者,总想快点办法来解决孩子的“悲伤”问题。
除了倾听,在互动中父母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孩子们都是喜欢听故事的,用亲身经历来传达父母的想法和感受,也是一个让孩子学习共情力的大好时机。
《全脑教养法》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尊重和理解大脑的规律,进而按照大脑运行规律来引导孩子思考,不断整合大脑,从而促进大脑的发育。作者给我们提出的12条教养法则,也是围绕“ 认识-理解-行动 ”,这条大脑认知轨迹来提出的方法。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不断地实践当中,找到应用它们的场景,慢慢熟练和内化。就像我们常说“ 大脑越用越灵光 ”,教养法则也是“ 越用越熟练 ”。
最后,希望每位父母都能从理解孩子的起点出发,驶向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彼岸。
脑的运作与潜意识
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均由大脑控制。大脑的能力可以分成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它们相互配合,亦相互制约。潜意识总是不断地为使一个人得到更多更好而努力,它所具备的“自动选择最好”机制,每天都在脑中运用上千千万万次。只要引导人们相信有解决的可能和解决的可能方向,人们的潜意识便会主动地找出解决办法。
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已经取得很多卓著的成就,但对自身的了解却显得微乎其微。大脑便是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破解的一个奥秘。NLP也在脑的神经元网络、意识与潜意识、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无法揭示其
全部奥秘,但一些研究成果却带给人们非常大的启示,运用其中的一些规律,尤其是掌握与潜意识沟通的技巧,发挥潜意识的能量,将会成倍地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减轻人的痛苦和压力,使身心和谐一致地发展。对潜意识的洞悉与觉察,把握和运用,将带给人全新的生活境界。
认识我们的大脑
脑的发育
大脑的发展是从胚胎顶尖上的几个细胞开始的,在几个月内经过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发展出2000亿个脑神经细胞。它们彼此竞争以争取与发育中的身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未能成功建立联系的脑神经细胞会得不到所需的化学成分,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受孕后20周,一半的脑神经细胞被淘汰,只剩下100亿个伴随这个人面对世界。这次庞大的过量生产是必需的:确保有足够的脑神经细胞去发展出新的技能,如同我们的祖先发展出直立行走和语言。脑神经细胞的学术名称是神经元。
一只果蝇有10万个神经元,一只老鼠有500万个神经元,人的近亲——猴子有100亿个神经元,人有1000亿个神经元,超过所有生物。因此人有自觉性、语言,能够联想和解决问题。其他的动物,因为脑都没有这么发达,便只
能依靠本能反应。
大脑的运作,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就如一座现代都市的运作依赖于大厦房屋之间的道路网络。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在出世之前便已开始建立。外界经感觉器官传入的任何刺激都导致新的连接网络的产生。
连接网络是由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接触而产生的。一个神经元与1000-200000个其他神经元接触(接触点称为“触突”)。一个出生不久的要婴儿,其脑中新增加的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速度,可以高至每秒钟30亿个接触点。
(见图5-1)
出生后8个月,一个婴儿的脑里会有约1000万亿个接触点,之后这个数字会减少。未能与外面世界建立联系的网络会消失。在0-12岁时,这个孩子脑里的连接网络会下降至500亿个接触点。在多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这个时候脑神经连接网络数,比一个在缺少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脑神经连接网络数会多出25%,这就是两个孩子智商差异的原因。由此可见,孩子出生后最初3年对孩子大脑发育至为重要,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的儿童在这3年里没有得到这方面的适当照顾。
神经元之间接触点的产生及消失,也与思考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大脑能力提升的来源。大脑能力的增长,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8个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用得越多,能力越强。人从出生到12岁,大脑就像一块吸水力特强的海绵,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期间触突会大量地产生和消失,在这12年中,尤其是最早的3年,奠定了一个人思考、语言、视觉、态度、技巧等能力的基础。12岁前各种能力的学习网络全部出现,大脑的基本结构也定了型。
外界的刺激能永久性地改变脑神经细胞。应激反应(一般称为压力)和可卡因一样,能产生生物化学上的改变,直接影响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因而形成永久的、不良的行为模式。引导神经细胞学会做它的工作,感官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若在一段关键时间里没有适当的感官经验,神经细胞便失去学会做有关工作的能力。即使是一个完美的大脑,假如在出生后的两年内没有处理过视觉经验,这个人一生都会看不到东西:又假如一个人在10岁之前没有听过某种语言,这个人将很难学好这种语言。
脑的工作机制——神经元与连接网络
人类的脑怎样储存资料,让我们知道哪些东西能带给我们痛苦或乐趣呢我们的脑又怎样能够产生新的想法,新的做法呢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脑的基本构成单位—脑神经细胞,即神经元开始。
每个人脑都有约1000亿个神经元,不同的人相差不会超过1%~2%,所以个人的聪明程度不是由神经元的数目决定,而是由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决定。
每一个神经元都是一个细胞(见图5-2),有细胞体,信息由树突传入在细胞体内经过处理,经由轴突(Axon)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触须之间,有一个细微的空隙,称为突触。信息在神经元体内传递的方式是电胍行,由突触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所用的方式则是体内自制的生化物,称为神经传递素。
一个人在出生之前,脑中的1000亿个神经元已经几乎全部准备好,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则是十分稀疏的。因为婴儿未能有意识地进行思考,他只会凭外界的刺激而制造连接网络。
任何声音、景物、身体活动,只要是新的(第一次),都会使脑里某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生长,与其他神经元连接,构成新的网络。同样的刺激第二次出现时,会使第一次建立的网络再次活跃。就是说,新网络只能在有新刺激
的情况下产生。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不断有新的网络产生出来,同时有旧的网络萎缩、消失。一个旧的网络,对同样的刺激会特别敏感,每次都会比前一次启动得更快、更有力。多次之后,这个网络便会深刻到成为习惯或本能了。这便是学习和记忆的成因。在特定情况下,一次学习便能记忆得很久,比如恐惧症和一见钟情。每当有同样的事物出现时,同样的网络便会启动。当然,没有建构出来的网络则不能被启动,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5个不同的网络,我们的脑只能启动这5个网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应也只限于这5个选择中。
每个人的脑随着身体和年龄的成长而发展。如果同一件事曾经有过5个不同的发展过程或结果,类似的事下次便会出现:我们大脑的前额叶收到由眼、耳或其他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会马上启动所有有关的连接网络。就是说,大脑会自动地在资料库中找出所有有关的储存资料,然后做对比节选的工作,最后,把最有可能适合这一次用的资料,传给边缘系统。就是说,会在已有的5个网络中选择最贴切的一个启动。边缘系统负责情绪,前额叶做的搜集,对比和节选工作,在五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而且是一刻不断地进行的!
大脑新皮质,也就是我们的脑最表层的3毫米厚度,有6层神经元,它们储存了每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调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方法就是制造连接网络。每有新的资料需要储存,神经元就会产生新的树突和轴突,建造新的连接网络。每个连接网络代表一点知识学问,每次用到它时,这个网络都会启动一次。同一件事有3个不同的做法,我们会说有3个选择,在某种条件之下,其中个选择会有最好的效果:在另外一些条件之下,另外的选择会更好。故此,选择越多,我们的能力越大。
脑的运作极其复杂,不是用文字能够解释清楚的。下面我尝试向大家介绍一些经科学家已证实了的资料:假若一个意念由新皮质第一层的一个神经元开始,至第六层的神经元之间可以建造网络,可以有多少不同选择请看以下的表格:
人类个体思维的形成,与人类大脑的运作息息相关,而大脑的运作原理,仍是当前自然科学中的一大难题,因此要百分百完全准确预测个体思维活动仍不可能。现有心理学方式多是采用一种数据搜集的方式来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是一种经验的学科,而本文中所采用的心理学方式是在于解释一种心理现象产生的生理上的可能原因与过程,是一种判断分析的研究方式。
要分析人类思维活动这种高级的神经反射,首先要分析了解最原始初级的神经反射行为,了解神经系统运作的基本规律。最原始的神经活动行为,可以看看一些微生物的“避害”行为。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个微生物群放置于联结两滴相同液体的液桥中部,然后再向其中一滴液体中加入少量对微生物有害的化学物质,那么很快整个微生物群落就会移动到远离这一有害环境的液滴处。微生物并没有类似大脑一样的组织器官进行思考,其运动行为的产生都是依靠体外鞭毛的摆动来进行,而这样的运动在没有神经指挥的情况下只可能是随意而无目的的。那么,唯一可以解释这种运动行为的解释是,液体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会对鞭毛的摆动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而体表两侧化学物质的轻微浓度差使得两侧鞭毛产生的反应有细微差别,从而使运动产生一种对某一方向的恒定偏离,来使微生物个体远离或接近化学物质。
做为最原始的生物形式,单细胞生物本身的一些行为特性以及运作原理必然会成为后来的多细胞生物其细胞运作的基本模式传承下来,不同的是,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群会依据自身的位置以及周围环境而在功能上进行强化或弱化,以形成组织。组织的形成意味着更多的进化可能性,而器官系统的形成就仰仗于类似组织形成功能上的衔合从而满足生物自身在这一大功能方面的需要。作为生物体中极重要的系统,神经系统的存在对于生物适应外界刺激并形成相应正确的条件反射至关重要。而神经系统的形成,笔者认为可以追溯到上述实例中的微生物行为。由生物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正是胚胎这种多细胞组织的最外层胚层发育成为生物个体的皮肤以及神经系统网络,也就是承续原本单细胞生物外表皮针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功能。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多细胞生物,必然会使得构成生物的细胞接触不同环境刺激情况的几率不同。表层细胞会有更多可能接触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因素,而在消化分解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方面,则必然没有内层细胞来得多,毕竟将食物吞入体内再行消化会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进食方式,以自身形体来保护食物不被其他个体抢走,必然是生物进化的一大趋势。由此来看,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以及皮肤,中胚层形成骨骼和肌肉等运动系统,内胚层形成内脏等消化器官,这样的胚胎发育方式正说明了在进化史中多细胞生物对单细胞生物运作原理的继承。
再回到神经系统中。对于单细胞生物生存有影响意义的环境变化,归根究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中化学物质成分的变化,因此其接收的外界刺激也必然是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变化,这一特性必然会延续到此后继承其功能发展起来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生物电的传播就是通过改变神经细胞连接处的化学离子浓度,来达到信号传递的功能,这一点在现有的生物学领域已得到证实。同样,大脑单个脑细胞与其它脑细胞的****也与此相同,通过轴突与树突间一些化学物质的释放来实现信号的传递,这一点在现代生理学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在这些神经动作中,存在着两种行为,一种是树突通过释放激体,而使与之相邻联结的轴突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另一种行为,则是轴突释放化学物质,阻止树突释放的激体与自身结合,从而阻止自身受其刺激产生兴奋,以达到一种对信号的抑制作用。因此从整体而言,大脑本身的活动就是一种兴奋与抑制在相互竞争中产生的结果,针对某一刺激产生的相关脑细胞总体上的兴奋或抑制结果就是个体最终采取该方面行为的依据。大脑中脑细胞的数量是难以计算,每个脑细胞又通过千万条树突与其他脑细胞形成联系,这种数量上的不可计性使得没有一种准确的计算方式能够准确预测大脑可能产生的活动。
现在西方性生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通过大脑断层扫描的方式来了解人类思维过程中大脑区域活动的状态,并据此来解释一些脑部病变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大脑活动的一些秘密,但对于个体行为的解释并不完全,其重要的盲点在于忽视了在单个大脑细胞可以因外界刺激而相应产生变化的事实,而这种扫描的方式只能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大脑区域的活动,而无法了解单一脑细胞个体的活动,也无法了解单个细胞兴奋或抑制的状态乃至于大脑整体的兴奋或抑制状态,自然无法对个体行为产生预测。以往的理论一直认为,脑细胞的形状是相对固定的,一旦形成就不再产生变化,而近期的研究却表明,脑细胞会由于自身兴奋程度的经常性提升,而强化某一兴奋树突的形状,使之更利于信号的传输,甚至形成新的树突以提供捷径,这也就是为大脑学习功能的运作提供了理论及依据。大脑正是通过这样的重组活动来形成生理上的信息捷径,从而形成条件反射以加快大脑反应的效率。也就是说,个体过往的经历可能在生理上产生变化,从而影响个体往后的行为,这一点也就可以解释在大脑断层扫描时具有暴力倾向的个体为何会具有相似的脑部活动显影图。
而在大脑运作行为方面,还需要了解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对于个体思维的影响。大脑断层扫描的另一重要观点是,大脑内存在着不同的功能区域,分别掌管着个体行为的不同方面,并依此划分出大脑行为地图,以预估脑部病变对于个体肢体行为可能产生的障碍。另一重要实例是,双胞胎一般都会具有相同或极相似的行为习惯,这种现象并不会因双胞胎个体后天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发生变化,这似乎是环境影响个体行为理论解释不了的。其实不然,后天环境虽然能影响个体的思维的形成,但其运作必须以先天脑细胞的组织网络为基础来进行改造,而先天细胞结构是由个体的基因决定的,在人类这一大宗中,其基因结构必然相近,因此人类个体也必然形成相似的身体组织。而在个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组织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当对固定的,由此也可以了解,实际上各组织器官与大脑皮层相联系的神经线路也是相对固定的。在这些相对捷径的地方,更容易形成对这一器官的控制区域,从而形成大脑结构上的行为功能区。可以佐证这一理论的例子是,如果婴儿的大脑某一区域受到损伤,并不会完全影响其这一区域功能的形成和发展,其会在相邻的健康区域形成对这一功能相应的控制区域。曾有一女婴被亲人在大脑中部按入数枚钢针,在十多年后才被发现,当时钢针已经锈化,而小女孩除了时常有头痛症状以及在一些能力上不如其他少年个体外,一切正常。这足以说明后天因素对于个体思维影响的重要性。而对于双胞胎例子,正是由于其基因的惊人相似性,才会有行为习惯的大致相同,之如对某些初始方面的刺激是会产生兴奋还是抑制作用,而后天环境的影响,则决定了其是非判断方面的差异。此外性格的因素也会决定其在个性方面的基本态度,如主动积极或是消极保守等,这在婴儿时期表现明显,但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也可能产生极大地改变。总之,先天因素决定了个体的一些行为习惯等个人方面的行为特征,而后天环境则决定了个体是非判断等社会方面的行为惯性,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掌握如何通过社会环境改变个体思维乃至最终改变整个社会风气的方法。
大脑运作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
人从小开始就会得到各方面事物与从事物得到的认知理解影响(每个人大致相同但细微的都不同)
精神活动是以累积的认知为基础对当前的事物作出习惯性思维去思考的前后产生
对人体组织以及生理功能有基础了解,然后才能思考问题,解决意识的产生和思维过程,当然我们不是搞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对其详细的组织结构以及其功能不太了解。
从物理学研究我们对电脑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果弄清了电脑的工作程序,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认识也就基本上完成了,电脑是怎样储存信息的,又是怎样综合信息和反馈信息的,我们从对电脑的认识上升到对大脑的基本认识,人体组织内部肯定有生物电流产生,人体经络是信息的通道,当人处于新鲜事之后,随即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生物电流,这种电流的强弱程度代表着能量信息。
是各个接收信息的细胞所接收到的信息,通过经络这种导体通过新的记忆细胞,在新的记忆细胞里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带有阻值的记忆细胞,在通过经络连接中枢神经,最后形成闭环导体回到原神经细胞,这是一个记忆过程,当再有类似的电流强度流过此类记忆细胞时就唤醒了往事记忆。
也就是一个记忆细胞产生一个信息阻值,只有此类强度的电流才能通过,产生一种信息反馈,这是完成了记忆意识,思维意识的产生是大脑中枢神经发出的搜索信息,通过产生生物电流,对号入座找到反馈信息,然后通过分析成为理解信息,再次储存与新的记忆细胞,成为自己认识世界的信息库,每当使用时通过信息搜索和反馈信息完成思维意识,记忆细胞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电流产生阻值,每一个阻值代表一个记忆信息,当大脑思维时要进行搜索信息,通过电流的强弱产生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形成意识,这就是大脑的基本工作程序。
我们的脑细胞每一个上面都有树突和轴突。每个细胞他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都是会与其他的细胞进行突触联系的。因此,当我们有了某种需要的时候。主管体感、想象、记忆、联系等的脑部细胞和功能就会启动工作。自然在具有不同功能细胞和信息的交互联系下,我们的思维就产生了。
以上就是关于大脑运转的两种思维模式全部的内容,包括:大脑运转的两种思维模式、看了不少育儿书,结果一用就废两张图,拆解全脑教养12法则、脑的运作与潜意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