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第1张

武英殿大学士 明清大学士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如侍读大学士,文渊阁,武英殿,翰林大学士?

明朝各殿、阁大学士是有实权的,内阁首辅多来自四殿两阁大学士中。

而清朝自雍正设立军机处之后,三殿三阁大学士就多为荣誉加衔了。

一、从皇帝秘书,到内阁大学士大学士起源于唐代,是辅助皇帝批阅奏章和起草文书的官员,到了宋代多用于优待卸任宰相的荣誉职衔。

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的宰相职位,六部完全归皇帝直接管理,但是随着国家管理正式进入正轨,致使皇帝处理的工作量过于庞大,所以增加了殿阁大学士。

明朝共设有六种殿阁大学士,分别是: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明史·职官一》载:“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设立了华盖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四殿大学士只是作为皇帝的顾问官员,并没有实际权力,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等。

后来又增设了文华殿大学士,其职权是作为太子的辅官,同样也是没有职权的。

当时大学士的官阶为正五品。

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朱棣经常随军南征北战,对于国家政事无法做到完全应对,所以朱棣需要一些人帮助他处理政事,由此开始内阁被正式设立。

但此时的内阁大学士的职介仍然只有五品,他们的职权也仅仅是参议政务,真正的行政权力还是六部说的算。

内阁大学士们真正开始掌握权力,是到了明仁宗时期,因为当时身在内阁的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所以太子朱高炽即位之后,分别升任杨士奇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从这开始内阁职权逐渐加重,且内阁大学士多有六部尚书兼任。

最初阁臣之间地位相近,大家经常一起在御前议事,首次没有明显区分。

后来随着议事场所多选定在文渊阁,所以最开始文渊阁大学士多被称为首辅,后来随着皇帝对其中一位阁臣的倚重,所以被倚重的阁臣就常被称为首辅了。

内阁首辅有票拟之权,其职权如同的丞相,但需与掌握批红的宦官配合才能真正的执掌大权,如万历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二、内阁逐渐被军机处取代清朝入关统一中国后,其政治制度大多承袭明朝,其中就有内阁制和殿阁大学士,并在乾隆年间确定为“三殿三阁”形制,分别是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设满汉大学士各二人,又有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作为替补。

清朝殿阁大学士的品阶全部为正一品官员,其职位高低顺序多以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排序,保和殿大学士的地位最为尊贵,因此很少被授予,所以清朝时期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的官员一般便被称为首辅。

《清史稿·大学士年表·序》所说,“清大学士,沿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

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内阁制度在清朝时期一直被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所限制,但是由于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和军机处,仅仅是皇帝的参议机构并不属于国家的正式机构,所以在雍正朝开始,皇帝的诏谕是从军机处发出的,但是国家的正式诏书等还是需要通过内阁拟定发行,而大臣们对皇帝的上书,也必须先递交给内阁,所以在清朝内阁仍然是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机关,并执行者丞相的职权。

从而清朝的殿阁大学士更多的是给六部尚书等一品官员的荣誉职衔,真正的权利还是在军机大臣手里。

(纠正一下,只有侍读学士和翰林学士,没有侍读/翰林 大学士一说。

)内阁大学士制度,始于明洪武年间,全盛于明仁宗以后的整个明朝,在清朝逐渐变成了荣誉职务。

而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些大学士的名头前面会加一些前缀,比如“文渊阁”、“体仁阁”等等,那么,这些学士之间有何差别呢?首先,不是什么学士都可以称之为“大学士”的。

明朝所有翰林院的官员都可以被称为“翰林学士”,但是只有内阁成员才能被冠以“大学士”之名。

另外,六部侍郎全部兼侍读学士之职。

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学士”环节,也有不同。

由于明朝内阁都在文渊阁内办公,因此,以文渊阁大学士最为尊贵,一般只有首辅才会被授以此职务。

除了文渊阁大学士以外,明朝一般共设置六位大学士之列(颇有今日CHANGWEI之似),号称四殿两阁大学士——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

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四殿两阁之间,没有固定的次序,但是一般以文渊阁为尊,东阁大学士则为末辅,其余则列于其中。

清朝一开始也延续明朝的制度,即四殿两阁;后来乾隆时期裁撤了中和殿,增加了体仁阁,形成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制度。

不同于明朝的次序模糊,清朝的殿阁大学士是有明确的次序安排的:中和殿大学士只授予过四人,皆为清初名贵;裁撤以后,就以保和殿大学士最为尊贵,此后只授予过傅恒一人而已。

剩下五位大学士,次序一般为: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体仁阁(均为正一品)。

能做到文华殿大学士,就堪称宰辅之中的首相了(虽然基本就是个花瓶)。

后来,乾隆皇帝又觉得不过瘾,又在三殿三阁的基础上加设了协办大学士,相当于是大学士的副手,均为从一品。

顺便说一句,明朝的大学士虽然尊贵,权力也相对更大,但是品级却不高——大学士本官的品级不过正五品,你看着的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全都是以其他职务,如六部尚书等兼职的大学士而已。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36568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