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三杰”是指的哪三位历史人物

“汉兴三杰”是指的哪三位历史人物,第1张

萧何(?-前193),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

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

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极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还定三秦。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就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

而他未能象张良那样及时地“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于是为了避免高祖的诛杀,他便以“自毁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杀的危机。

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

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

韩信(—前196年),字重言,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人,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

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

座驾:五明骥,兵器:鱼肠剑,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

张良(?—前186)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

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

先世原为韩国贵族。

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

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

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

汉朝建立,封留侯。

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

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奥特曼宇宙中的所谓三杰应该是平成三杰!所谓的这三节分别就是迪迦奥特曼,戴拿奥特曼以及盖亚奥特曼。

这三部奥特曼中,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迪迦奥特曼。个人认为迪迦奥特曼也是奥特曼系列中拍摄的最好看的一部。由于在国内少儿频道播出过这部电视剧在国内有着极强的人气,不少小朋友就是从迪迦奥特曼接触到光怪陆离的奥特曼宇宙的。

超古代巨人迪迦奥特曼

迪迦奥特曼是国内知名度最高的奥特曼角

迪迦奥特曼是超古代巨人。只不过。当他来到地球的时候,他还是黑暗形态。当时的迪迦和一群伙伴来到超古代的地球,打败了所有的怪兽之后,又与三个黑暗伙伴打败了其他的巨人,称霸超古代。但是在地球防卫队队长幽怜的劝说下,迪迦奥特曼放弃了黑暗能量转为正义使者。迪迦奥特曼封印了三个黑暗伙伴的黑暗能量,成为了光的战士。

新的巨人戴拿奥特曼

戴拿奥特曼的发型很有特色

戴拿奥特曼是来拯救面临新领域,新时代的人类和地球的。它和飞鸟信能够完美融合,利用闪光键实现变声,它和迪迦奥特曼的体型比较相似,而且同样具有形态切换的能力。可以这么说,在平成奥特曼中,几乎每一位宇宙英雄都拥有几种形态,可以任意切换。

大地的意志盖亚奥特曼

盖亚奥特曼是高山我梦用被地球的大地授予的红色的光,变身而成的大地般赤色的巨人。无可非议,"盖亚"就是"我梦"的再现,所以,其性格也如"我梦"般亲切、温和。是一个拥有丰富技能的奥特战士。盖亚奥特曼的能力非常的强,他的动画片也非常的好看。

盖亚奥特曼比现在的泽塔更好看。

应该说平成三杰是整个奥特曼宇宙中拍摄的最好的三部影视作品,比起现在的泽塔奥特曼以及太孙泰迦奥特曼好看的不知凡几。

“LPL三杰”,这是网友给S7回归韩国LCK联赛的Pawn、Deft和Mata起的绰号。
由于三人自上赛季回归LCK联赛后一直被网友诟病水平不佳,
所以LPL三杰的梗就这样传到了现在。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人才辈出。这些杰出的人才帮助帝王们创造盛世的局面。很多朝代都有着“三杰”,比如初唐三杰:卢照邻、王勃、骆宾王。那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物是可以被称为“三杰”的?我觉得汉初的萧何、韩信和张良算得上是“三杰”。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近汉高祖揽三杰以兴帝业,西楚失雄俊以丧成功。”这是汉代三杰的出处。这里的三杰指的就是指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人也确实配得上“三杰”的称号,辅佐了刘邦打败项羽登上了皇帝之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三位。

张良是一位谋士,曾被秦始皇追杀准备隐居山里,耐不住刘邦的盛情,决定出山辅佐刘邦。在鸿门宴中,张良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化解了刘邦的危机。原本,鸿门宴是一场刘邦的赴死宴。可张良让刘邦说几句话,安排樊哙突然闯入,让刘邦有了逃跑的机会。是张良的计谋让刘邦成功地化险为夷了。

萧何和韩信这两个人,我就放在一起说了,因为这两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萧何有着识人之才,在刘邦还只是个小亭长的时候,他就能发现他的帝王之才。同样地,韩信的才能也是萧何发掘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就是这两个人。韩信投靠项羽,不被项羽赏识、重用。萧何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韩信成为了在战场上对抗项羽的第一人选。经历几场战役后,韩信威名远播。

可惜呀,刘邦建国以后,诛杀开国功臣。韩信被吕雉计谋杀害,张良看了十分寒心,决定远离尘嚣,归隐山林。可见,刘邦为人可以共患难,却不可以共享福。

复旦三杰是指张维为、金灿荣、陈平,他们做的事情对社会对学校贡献大,网友誉为复旦三杰,又金灿荣教授被称为嘿哈二将,名声在外,当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所有人都称心和满意,张教授也不例外,很多网友说他没有自己的原创性的、全面系统的理论和论述,这个观点我也认可。

记得张旭东教授零几年在北大给博士生上课时曾说过,照目前的发展情况,中国在未来20年不会有什么大理论,我一直非常同意张教授的这一论断,张旭东教授是目前为止我很是尊崇的学者,他博大的知识面和活跃的逻辑思辨能力,尤其是视野开阔,最令我惊讶的是,他一个文学博士,对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那么深。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九校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创始成员,中国大学智库论坛秘书处单位,入选国家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五味相和
“汉三杰闻香下马”:“汉三杰”即:武将韩信、谋士张良、丞相萧何。
“汉三杰”随主子刘邦南征北战,中原逐鹿,功勋卓著;韩、张、萧三人同仕一主,情同手足;战场上配合默契,私下里意气相投。一日汉军渡涡河南下追击秦溃军时,途径涡河北岸的一小镇,此镇正是后来叫“高炉”的酒乡小镇。小镇虽小却市井繁荣,酿酒业更是由来已久,十分发达。韩信、张良、萧何在镇外便远远地闻到了浓浓的酒香,于是三个催马进镇,但见小镇酒肆茶坊接肩比邻,热闹非凡,不禁大喜;三人毫不迟疑,便在一稍大的酒肆前翻身下马,直入店内。店家见三人气度不凡又有军卒随侍,不敢怠慢,便把店中陈年美酒尽数搬出任其赏用。三人虽说饮酒无算却是独此地陈酿最为淳美,不知不觉便喝得酩酊大醉,被军卒扶出酒肆,口中尚大呼“好酒”。
后用“汉三杰闻香下马”表示酒好。
“周八士知味停车”:“周八士”伯逵、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周文王费尽了心血,到处物色人才。通过访贤,八人,号称“八士”。周文王死后,“八士”就成为周武王的谋臣,并积极参与了消灭殷商的斗争。大约在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伐纣后,曾在西周国都丰镐(今西安市西郊)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王室的“庖人”特用八种珍品蒸制成一种佳肴,上席时,以色红似火的山渣汁浇于其上,用来象征“周八士火化殷纣王”。
后用“周八士知味停车”表示菜好。
但是菜好、酒好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汉三杰和周八士之间的情感,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故事。所以横批应该落在“和”上。

达浪乡杜家崖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和政县境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杜家崖村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三位:杜长贵、杜家祯、杜家贤。
杜长贵是明朝中期的名将,曾经在征战中表现出色,被封为“征虏将军”,后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勇气和智谋,为明朝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杜家祯是清朝末年的知名商人和慈善家,他在经商的同时,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帮助贫困群众和弱势群体。他还在村里修建了学校和医院,为村民们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
杜家贤是现代村民中的一位著名人物,他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国的地下组织,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村里带领村民们积极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三位历史人物各有所长,都是杜家崖村的骄傲和精神支柱。他们的事迹不仅在村里广为传颂,也在整个汉中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芝诺
芝诺(埃利亚) (Zeno of Elea)约公元前490年生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埃利亚;约公元前425年卒.数学、哲学.
芝诺的生平
芝诺生活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他是埃利亚学派的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学生和朋友.关于他的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记载.柏拉图在他的对话《巴门尼德》篇中,记叙了芝诺和巴门尼德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去雅典的一次访问.其中说:“巴门尼德年事已高,约65岁;头发很白,但仪表堂堂.那时芝诺约40岁,身材魁梧而美观,人家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按照以后的希腊著作家们的意见,这次访问乃是柏拉图的虚构.然而柏拉图在书中记述的芝诺的观点,却被普遍认为是相当准确的.据信芝诺为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辩护.但是不象他的老师那样企图从正面去证明存在是“一”不是“多”,是“静”不是“动”,他常常用归谬法从反面去证明:“如果事物是多数的,将要比是‘一’的假设得出更可笑的结果。”他用同样的方法,巧妙地构想出一些关于运动的论点.他的这些议论,就是所谓“芝诺悖论”.芝诺有一本著作《论自然》.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当芝诺谈到自己的著作时说:“由于青年时的好胜著成此篇,著成后,人即将它窃去,以致我不能决断,是否应当让它问世.”公元5世纪的评论家普罗克洛斯(Proclus)在给这段话写的评注中说,芝诺从“多”和运动的假设出发,一共推出了40个各不相同的悖论.芝诺的著作久已失传,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和辛普里西奥斯(Simplici-us)为《物理学》作的注释是了解芝诺悖论的主要依据,此外还有少量零星残篇可提供佐证.现存的芝诺悖论至少有 8个,其中关于运动的4个悖论尤为著名.
关于芝诺之死,有一则广为流传但情节说法不一的故事说,芝诺因蓄谋反对埃利亚(另一说为叙拉古)的僭主,而被拘捕、拷打,直至处死.
芝诺悖论
下面来考察芝诺关于运动的4个悖论.引号内的是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的原话,前面的小标题是为了便于研究加上的.
◆二分说.“运动不存在.理由是: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J.伯内特(Burnet)解释说:即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无限多个点.在你走完全程之前必须先走过给定距离的一半,为此又必须走过一半的一半,等等,直至无穷.亚里士多德批评芝诺在这里犯了错误:“他主张一个事物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无限的事物,或者分别地和无限的事物相接触.须知长度和时间被说成是“无限的”有两种涵义,并且一般地说,一切连续事物被说成是“无限的”都有两种涵义:或分起来的无限,或延伸上的无限.因此,一方面,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和数量上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另一方面,却能和分起来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因为时间本身分起来也是无限的.因此,通过一个无限的事物是在无限的时间里而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和无限的事物接触是在无限数的而不是在有限数的现在上进行的.”
◆阿基里斯(Achilles,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中的善跑猛将)追龟说.“这个论点的意思是说:一个跑得最快的人永远追不上一个跑得最慢的人.因为追赶者首先必须跑到被追者的起跑点,因此走得慢的人永远领先.”伯内特解释说,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的起跑点时,乌龟已经走在前面一小段路了,阿基里斯又必须赶过这一小段路,而乌龟又向前走了.这样,阿基里斯可无限接近它,但不能追到它.亚里士多德指出这个论证和前面的二分法是一回事.“区别只在于:这里加上的距离不是用二分法划分的.由这个论证得到的结论是:跑得慢的人不可能被赶上.而这个结论是根据和二分法同样的原理得到的——因为在这两个论证里得到的结论都是因为无论以二分法还是以非二分法取量时都达不到终结.在第二个论证里说最快的人也追不上最慢的人,这样说只是把问题说得更明白些罢了——因此,对这个论证的解决方法也必然是同一个方法.认为在运动中领先的东西不能被追上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它领先的时间内是不能被赶上的,但是,如果芝诺允许它能越过所规定的有限的距离的话,那么它也是可以被赶上的.”
◆飞箭静止说.“如果任何事物,当它是在一个和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里时(没有越出它),它是静止着.如果位移的事物总是在‘现在’里占有这样一个空间,那么飞着的箭是不动的.”亚里士多德接着批驳说:“他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组成的,正如别的任何量都不是由不可分的部分组合成的那样.”又说:“这个结论是因为把时间当作是由‘现在’组成的而引起的,如果不肯定这个前提,这个结论是不会出现的.”
◆运动场悖论.“第四个是关于运动场上运动物体的论点:跑道上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且数目相同,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方向作运动.芝诺认为从这里可以说明: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亚里士多德接着指出:“这里错误在于他把一个运动物体经过另一运动物体所花的时间,看做等同于以相同速度经过相同大小的静止物体所花的时间.事实上这两者是不相等的.”他的证明可用下面的图解来表示,其中A,B,C代表大小相同的物体.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 C C C C ←—C C C C
AAAA为一排静止物体,而BBBB和CCCC分别代表以相同速度作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于是当第一个B到达最末一个C的同时,第一个C也达到了最末一个B.这时第一个C已经经过了所有的B,而第一个B只经过了所有的A中的一半.因为经过每个物体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这个错误结论是从上述错误假定得出的.
关于芝诺悖论的分析与研究
现在把这3个悖论联系起来分析.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阿基里斯追龟说其实可以归结为二分说.按照二分说,阿基里斯在到达乌龟的起跑点之前,必须先走过这段距离的1/2,为此,又必须先走过1/4,1/8,等等,即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无限多个点,因此按芝诺的理由,阿基里斯根本就动d不了.亚里士多德克服这个困难的办法是说,“时间本身分起来也是无限的”,而在解决飞箭静止说时又说,“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组成的,正如别的任何量也都不是由不可分的部分组合成的那样.”亚里士多德曾明确地论证过“在时间里确有一种不可分的东西,我们把它称之为‘现在’.”于是问题的症结在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不可分的“现在”究竟是什么?如果用区间表示时间,所谓“现在”是长度很短的线段呢,还是长度为零的严格的数学上的点?如果是前者,那么时间就是由“现在”组成的,飞箭就是不动的了.亚里士多德的意思显然是指后者.但按照亚里士多德对二分说的分析,线段(距离)被分割为和无限数的“现在”相对应的无限数的点.又按照二分法的含义,这里的无限是可数的,那么,由可数的无限个长度为零的点组成的线段,其长度必为零,这又矛盾了.因此,芝诺悖论揭示的是事物内部的稠密性和连续性之间的区别,是无限可分和有限长度之间的矛盾,亚里士多德没有能觉察到这一点,当然实际上没有能驳倒芝诺.P.汤纳利(Tannery)在1885年指出,芝诺悖论所反对的是那种认为空间是点的总和、时间是瞬刻的总和的概念.换句话说,芝诺并不否认运动,但是他想证明在空间作为点的总和的概念下运动是不可能的.
芝诺的类似观点还表现在他的两个针对“多”的悖论中.其中一个见于失传的芝诺原著的如下一段残篇:
如果有许多事物,那就必须与实际存在的事物相符,既不多也不少.可是如果有象这样多的事物,事物(在数目上)就是有限的了.如果有许多事物,存在物(在数目上)就是无穷的.因为在各个事物之间永远有一些别的事物,而在这些事物之间又有别的事物.这样一来,存在物就是无穷的了.
芝诺认为存在若是“多”就会导致无穷的论证,也表达在另一个悖论里.它被辛普里西奥斯至少是部分地逐字逐句记述下来.这些记述不象阿基里斯追龟说和飞箭静止说那样经后人或多或少地修改过,虽然表达得没有那么清楚,但是却更接近于芝诺的原话.辛普里西奥斯在他的引言里说,芝诺首先论证既无“大小”又无厚度的东西是不能存在的.“因为如果这样,它加在某物之上不能使其变大,从某物减去也不能使其变小.但是,如果不能因增加它而使一物增大,也不能因减少它而使一物减小,这就明显地看出,所增加或所减少的是零.”接着就逐字引用以下一段:
如果是这样,它就必须每一个部分与别的部分有一定的距离.对于位于这一部分前面的那个部分也是如此.那个部分也会有大小,也会有位于其前面的部分.依此类推,永无止境.这样,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会是最外面的边界,也不会有任何一个部分不分割为其它部分.所以,如果存在是多,那么它必然既是小的又是大的:小会小到没有大小,大会大到无穷.
这段引文比较费解,特别是他只逐字引用了后半部分,以证明大会大到无穷.至于证明小会小到没有大小,芝诺依据的是物体的无限可分性,由此假定出发,他容易证明随着分割的继续,各部分越来越小,以至将会小到没有止境.如果有一个最后元素,那就只能是没有大小的“无”.因此,把任意数目的这些“无”元素加在任何东西上都不会使它增大,反之从任何东西里减去它们也不会使它变小;当然,把这些“无”元素通通加起来,即使其数目有无限多个,其总和还是“无”.上述悖论和关于运动的前三个悖论的共同点,在于假定了空间、时间和物体的无限可分性,实际上还讨论了无穷小和连续性.芝诺在这里其实还援引了如下两个假设:
i)无限多个相等的任意小的正量的总和必然是无穷大;
ii)无限多个没有大小的量的总和仍然是没有大小的量.
其中假设ii)是芝诺反对把线段(时间、空间)看成是一个无限点集(无限多个没有大小的量的总和)的主要依据.因此解决芝诺悖论的一个关键就是证明假设ii)不成立.A.格兰巴姆(Grünbaum)于1952年详尽地讨论了这个问题.他把只含有一个点的子区间定义为退化子区间,从而得出下列结论:
1)有限区间(a,b)是退化子区间的连续统的并集;
2)每个退化子区间的长度是零;
3)区间(a,b)的长度是b—a;
4)一个区间的长度不是它的基数的函数.
因此,芝诺的假设ii)不能成立.事实上,将一个线段(或别的量)按二分法进行无限分割,不可能有最后元素.因为既是无限分割,它就是一个没有最后一项的永远不能完成的过程.在取极限的意义上,按结论1),有限区间(a,b)成为不可数的无限个退化子区间的并集,这时虽然每个退化子区间(或每个点)的长度为0,但整个并集的长度不是0,而是b—a(按结论3)).这样,作为对芝诺和亚里士多德的回答,时间和距离都是作为无长度元素(点)的无穷集合的线性连续统.换言之,线段是点的无穷集合,而时间是无广延的瞬刻的无穷集合,它们都是线性连续统.这样,飞箭静止说这一悖论,原来指在任一给定的瞬刻是不动的但在由无限多瞬刻组成的连续体上却是动的,现在转换成一个新的“悖论”:由无广延的点组成的无穷集却有广延.
关于运动场悖论,值得指出的是,这是古代文献中第一个涉及相对运动的问题.在现存的芝诺悖论中,它是唯一的和连续统问题无关的问题.不过也有学者(例如P.汤纳利等人)认为它和连续统问题是有着某种联系的.这样,我们一共讨论了六个芝诺悖论.在古代传说中保存下来的还有另外几个据信是属于芝诺的悖论,由于内容不那么深刻,也比较容易解决,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对芝诺的评价、研究及起对后世的影响
芝诺因其悖论而著名,并因此在数学和哲学两方面享有不朽的声誉.数学史家F.卡约里(Cajori)说,“芝诺悖论的历史,大体上也就是连续性、无限大和无限小这些概念的历史.”但遗憾的是,芝诺的著作没有能流传下来,我们是通过批评他的亚里士多德及其注释者辛普里西奥斯才得以了解芝诺悖论的要旨的.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关于芝诺悖论的引述及批评几乎是深信不疑的,普遍认为芝诺悖论只不过是一些有趣的谬见.英国数学家B.罗素(Russell)感慨地说:“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死后的声誉更变化无常了.死后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的最显眼的牺牲品莫过于埃利亚的芝诺了.他虽然发明了4个无限微妙、无限深邃的悖论,后世的大批哲学家们却宣称他只不过是一个聪明的骗子,而他的悖论只不过是一些诡辩.遭到两千多年的连续驳斥之后,这些“诡辩”才得以正名,….”19世纪下半叶以来,学者们开始重新研究芝诺.他们推测芝诺的理论在古代就没有得到完整的、正确的报道,而是被诡辩家们用作倡导怀疑主义和否定知识的工具,从而背离了芝诺的真正宗旨.而亚里士多德正是按照被诡辩家们歪曲过的形象来引述芝诺悖论的.然而,迄今为止,学者们还找不出可靠的证据足以推翻亚里士多德和辛普里西奥斯关于芝诺悖论的记述.由于目前对希腊哲学史了解得还不够,对于芝诺提出这些悖论的目的何在尚不清楚.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芝诺关于运动的悖论并不是简单地否认运动,芝诺责难“多”也不是简单地把两只羊说成一只羊.在这些悖论后面有着更深层的内涵.亚里士多德的着作保存了芝诺悖论的大意,功不可没,但是他对于芝诺悖论的分析和批评并非十分成功,是值得重新研究的.
关于芝诺悖论对于古代希腊数学发展的重要性,在科学史学者中的意见是很不一致的.P.汤纳利首先提出,芝诺和巴门尼德哲学的关系并不如古代传说中所肯定的那样密切.相比之下,因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不可公度量而出现的一些问题,对于芝诺具有更加深刻的影响.基于同样的假设,H.赫斯(Hasse)和H.斯科尔斯(Scholz)想把芝诺说成是对古代数学的发展方向起决定影响的人物.他们试图证明,毕达哥拉斯学派曾假定存在无限小的基本线段(初等线段),想以此来克服因发现不可公度量而引起的困难.芝诺所反对的正是这种处理无穷小的不准确的做法,从而迫使下一代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去探求更好、更准确的基础.另有一些学者持有完全不同的意见.B.L.范德瓦尔登(van der Waerden)指出,我们已知的关于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的数学理论——不可公度量的发现无疑是那个时代作出的——并不支持芝诺曾经对那个时代的数学发展作过任何重大贡献的说法.
虽然芝诺时代已经过去二千四百多年了,但是围绕芝诺的争论还没有休止.不论怎样,人们无须担心芝诺的名字会从数学史上一笔勾销.正如美国数学史家E.T.贝尔(Bell)所说,芝诺毕竟曾“以非数学的语言,记录下了最早同连续性和无限性格斗的人们所遭遇到的困难.”芝诺的功绩在于把动和静的关系、无限和有限的关系、连续和离散的关系惹人注意地摆了出来,并进行了辩证的考察.虽然不能肯定他对古典希腊数学的发展有无直接的重要影响,但是有一点决不是偶然的巧合:柏拉图写作对话《巴门尼德》篇的时候,因为其中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是芝诺的观点,芝诺也是书中的主角之一,因此在柏拉图学园中很自然地热烈讨论起芝诺悖论来.当时欧多克索斯(Eudoxus)正在柏拉图学园中攻读和研究数学与哲学.欧多克索斯在稍后的时间里创立了新的比例论(《几何原本》第五卷中的主要内容),从而克服了因发现不可公度量而出现的数学危机;并完善了穷竭法,巧妙地处理了无穷小问题.因此,在希腊数学发展的这个关键时刻,很难说芝诺没有对它的发展作出过有意义的贡献.
芝诺在哲学上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芝诺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并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0404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