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初学程序的我,怎么提高解题思路?

作为一个初学程序的我,怎么提高解题思路?,第1张

用程序解决问题还是需要经验的。

平时在解决简单问题的时候,多尝试几种记录。

然后就可以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法,并且测试程序的运行和流畅度。

这样慢慢积累不同的解题方法...

后面遇到复杂的问题,就可以直接想出多种解决方法。

以数学为例,解题思路如下:

1、审题

审题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问题。它是解题思维的初始环节,也是决定其他两个解题环节是否顺利完成的基础。从问题的叙述入手,尽可能认识问题的表象:

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将已知条件和所求分成若干部分;

画出图形或列出一些数据;

在图形或数据中引入恰当的符号,并尽可能多地将已知和所求的标出来。

解题就是要将手头的问题弄得尽可能清晰、鲜明。

2、找思路

找思路是解题过程中思维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时期。找解题思路一般也有规律如下:

3、分析出题目的

首先思考出题人为什么要出这道题?一般来说,老师出题让学生做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每道题都是为了对应某个知识点而设立的。如果做题时了解了出题老师的用意,解题自然就有思路了。

4、回顾相关知识

当确定出题目的后我们就可以在大脑中检索以往所学习过的内容,回想与之相关的定理及公式,将它们依次列出,紧接着进行第三个步骤。

5、找准思路

我们列出的种种公式不一定能够全部应用在这道题目上,因此要结合已知条件,寻找解题突破口。

所谓突破口,就是审题中较为敏感的因素,所以我们要从“问题”的叙述中努力寻找那些最熟悉、最感兴趣、最怀疑、最难下手的部分,它们往往就是突破口。

6、出结果

出结果是对审题、找思路加以落实和验证的过程。当我们抓住了问题的主要联系,包括可能成立的解题细节,便可进入解题这一程序。

解题包括两项工作:

完成审题、找思路中认为可行的一切细节,并加以完善,解题过程应力求清晰、详尽、规范。

边完成解题细节,边用逻辑推理或直观观察的方法加以验证。

解题绝非是审题、找思路的终结,而常常是“问题的再分析,乃至再审题的开始“。

经过审题、找思路,进入出结果这一环节后,有时仍然存在某些纰漏乃至谬误,需要在重新审题和找思路中去解决。

这便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在解题活动中的体现。要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这种“循环往复”的解题思维规律,能在解题受挫时,回到已知中去”,寻求新的解题方法。

在出结果这个环节中,最需注意的就是验算反思的过程。当学生得到问题的解答并很干净地写下解题步骤时,他们的思维便松懈了,认为完事大吉了。这样就错过了一个重要而又有教益的机会。

事实上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总有剩下的工作要做。通过充分地探讨和钻研,我们或许能够改进这个解答,至少能提高对解答的理解水平,并从中寻找到一些解题的规律。

public static String convertString(String str){

String str1=""

for (int i = str.length()-1i >= 0i--) {

str1+=str.charAt(i)

}

return str1

}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段代码用了类库里的String类,只是没有显示的导入而已,也就是说不可能不用类库,这种题很差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195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