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具体怎样训练

卷积神经网络具体怎样训练,第1张

一般都是定了一个固定的核的,例如你2929的,就用55的核。 这些都是经验。 当然你也可以用大些的。 然后核的具体的值,就是要训练出来的, 核的初始化的话,若果你的输入是0-1之前,那么核值也可以初始化在0-1之间,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神经网络之家》专讲神经网络这一块

B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学习过程由信号的正向传播与误差的反向传播两个过程组成。正向传播时,输入样本从输入层传入,经各隐层逐层处理后,传向输出层。若输出层的实际输出与期望的输出(教师信号)不符,则转入误差的反向传播阶段。误差反传是将输出误差以某种形式通过隐层向输入层逐层反传,并将误差分摊给各层的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即作为修正各单元权值的依据。这种信号正向传播与误差反向传播的各层权值调整过程,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权值不断调整的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此过程一直进行到网络输出的误差减少到可接受的程度,或进行到预先设定的学习次数为止。
1)正向传播:输入样本->输入层->各隐层(处理)->输出层
注1:若输出层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教师信号)不符,则转入2)(误差反向传播过程)
2)误差反向传播:输出误差(某种形式)->隐层(逐层)->输入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将输出误差反传,将误差分摊给各层所有单元,从而获得各层单元的误差信号,进而修正各单元的权值(其过程,是一个权值调整的过程)。
注2:权值调整的过程,也就是网络的学习训练过程(学习也就是这么的由来,权值调整)。
具体的公式和推导请参阅相关教材,这里很难表述公式。

卷积神经网络有以下几种应用可供研究:
1、基于卷积网络的形状识别
物体的形状是人的视觉系统分析和识别物体的基础,几何形状是物体的本质特征的表现,并具有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等特点,所以在模式识别领域,对于形状的分析和识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二维图像作为三维图像的特例以及组成部分,因此二维图像的识别是三维图像识别的基础。
2、基于卷积网络的人脸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与传统的人脸检测方法不同,它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输入样本,用样本来训练网络并最终实现检测任务的。它是非参数型的人脸检测方法,可以省去传统方法中建模、参数估计以及参数检验、重建模型等的一系列复杂过程。本文针对图像中任意大小、位置、姿势、方向、肤色、面部表情和光照条件的人脸。
3、文字识别系统
在经典的模式识别中,一般是事先提取特征。提取诸多特征后,要对这些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到最能代表字符的特征,去掉对分类无关和自相关的特征。然而,这些特征的提取太过依赖人的经验和主观意识,提取到的特征的不同对分类性能影响很大,甚至提取的特征的顺序也会影响最后的分类性能。同时,图像预处理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提取的特征。

1 可以使用笔记本自带的集成显卡进行神经网络训练
2 集成显卡相对于独立显卡而言性能较低,但可以使用CUDA来加速神经网络训练
3 需要安装CUDA环境以及相应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或PyTorch。
同时,需要在代码中指定使用集成显卡。
4 另外,为了避免出现显存不足的情况,还需要适当降低batch size或模型复杂度。
总之,使用笔记本自带的集成显卡进行神经网络训练是可行的,但需要注意性能和显存的限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9221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