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表计算中位数公式

频数表计算中位数公式,第1张

频数表计算中位数公式:M=L+i/f(n/2-Σf)。中位数又称中值,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示例如下:找出这组数据:23、29、20、32、23、21、33、25的中位数。解:首先将该组数据进行排列(这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得到:20、21、23、23、25、29、32、33因为该组数据一共由8个数据组成,即n为偶数,故按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中位数24,即第四个数和第五个数的平均数。

中位数是统计学名词,指的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

01

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把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02

若该数据含有奇数个数,位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
若该数据含有偶数个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03

在按大小顺序排列后的一组数据中,由于中位数的位置居中,因而它能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和一般水平,因此,通常也把中位数作为这组数据的代表。

04

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
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的那个数
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05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依 次是 55,57,61,62,98,那么他们的中位数是61。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 15,17,14,10,15,19,17,16,14,12,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零件的中位数是15。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为:13、14、19、x、23、27、28、31,其中位数是22,则x为21。

就用最简单的话说吧
先说众数
众数就是统计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
观看4次的有440人,所以众数是4
再说中位数
中位数就是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好之后
奇数个数据的中位数就是排列好之后的数据里最中间的那个数
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就是排列好之后的数据里最中间的那两个数的平均数
一共1000人,所以我们看第500号大概在什么位置
观看1、2、3次的人数之和为70+200+220=490
所以第500号和501号肯定会出现在那440个人里面
所以确定出中位数是4
再看平均数
就是算个加权的值
(170+2200+3220+4440+570)/1000=324

计算有限个数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例 找出这组数据:10、20、 20、 20、 30的中位数。

解:首先将该组数据进行排列(这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得到:10、 20、 20、 20、 30

因为该组数据一共由5个数据组成,即n为奇数,故按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中位数为20,即第3个数。

扩展资料:

中位数是以它在所有标志值中所处的位置确定的全体单位标志值的代表值,不受分布数列的极大或极小值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位数对分布数列的代表性。

有些离散型变量的单项式数列,当次数分布偏态时,中位数的代表性会受到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位数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变量值(详见《统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5页)
计算
(
Σf
+
1)
/
2确定中位数所在组(Σf
表示样本总频数)
设中位数所在组下限是L,上限是U,则中位数在本组的位次Ø=
L
+
(
(
Σf
/
2

S1)
/
fm)I(S1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前一组的累计频数,I表示组距)

一、众数

1、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就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如:1,2,3,3,4,6,6,7,8,9的众数是3和6。

二、中位数

把所有的同类数据按照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中间那个数据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那2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就是这群数据的中位数。

如:找出这组数据:50、60、 60、 70、60、70、80的中位数。

解:首先将该组数据进行排列(这里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得到:

50、 60、 60、 60、 70、70、80

因为该组数据一共由7个数据组成,即n为奇数,故按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得到中位数为60,即第4个数。

扩展资料

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只有在数据分布偏态(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区别。所以说,如果是正态的话,用哪个统计量都行。如果偏态的情况特别严重的话,可以用中位数。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来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它们各有特点。对于平均数大家比较熟悉,中位数刻画了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刻画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众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位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yw/129939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