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知道,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工具,利用好这个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思维导图是通过把学习内容形象化,开发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把知识图形化,条理化,进而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作为低年级的孩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比如很多孩子在开始写作文之初,还搞不懂作文是怎么回事,包括多少种类,都是什么类型。
这时候如果能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搭建一个作文体系,就会让孩子对作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如果具体到某一类作文或某一个具体题目时,思维导图可以启发孩子思路,引导孩子的作文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表明内容的重点。
同时,思维导图是形式多样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要多样性一些,通过兴趣的培养把这种方式交给孩子。
还有一点要注意,虽然思维导图的方式很好,但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是要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多通过文字笔记的方式来学习。
毕竟考试时,需要用文字来回答,而不是图形。
最后,一定要记住一点。
思维导图是整理思维的一种方式,是搭建思维框架的手段,更注重整体的学习,而具体到知识点上,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手段。
我从事语文教学24年,看到过很多语文老师把习作教学看得重,而习作教学却又一直成为他们自己肩头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跟大家分享我个人习作教学常用的一种小工具——习作(写话)小螃蟹。
这所谓的“小螃蟹”,其实就是简化的思维导图。
对于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小学生,规范的思维导图稍微有些难度。
我的“小螃蟹”称不上规范的思维导图,但也能算个雏形。
而且它形似,又有几分可爱之处。
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乐于接受。
我对学生讲:“这只“小螃蟹”就像我们脑海里的想法,它能帮助我们把想法说出来,写下来。
”下图是我在上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话《我的好朋友》时,和学生一起设计的“写话小螃蟹”:学生根据这张图,写出了下面的文段。
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这张图与学生创作出来的文章,契合度还是挺高的。
有了小螃蟹的帮助,孩子们越来越不害怕习作。
有时候还会把“小螃蟹”养得很胖:当孩子们总是把“小螃蟹”当成自己写作的小伙伴,将来说不定就能成为思维导图运用的高手,为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提高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