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天是后半夜3时至5时. 古代把晚上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到7时为卯时,上午7时到9时为辰时,9时到11时巳时,11时到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到3时为未时,晚上7时到9时戌时,9时到11时为亥时。
旧时夜间计时法,一夜分为五更。
五更是最后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
此时,夜光隐退,署色降临,黑白交替,时光融合, 雄鸡高唱,百鸟争鸣。
旭日出东方,光芒弥大地。
五更天,是一夜最黑的时候,也是最冷的时候。
正所谓: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鸡啼先。
勤奋的人就是以这种精神求知、做事。
五更天也用来指读书,语出“三更灯火五更鸡”,形容人读书用功。
古时五更天是几点为什么一些诗词中经常出现“五更”?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五更?更是古代一个计时的方式,一更天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也就是戌时;二更天相当于现在的21-23点,也就是亥时;三更天相当于现在的23-次日凌晨1点,也就是子时,中医和道家讲究活子时,说的就是这个时间段,11点之后要休息,这时候肝才能更好的解毒;四更天相当于现在的凌晨1-3点;五更天相当于现在的凌晨3-5点,五更天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这个时候,鸡就开始打鸣了,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也是古代读书人开始用功的时候了。
所以才流传了这么多关于五更的诗词出来,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论农耕还是读书,甚至是练武,都是最好的开始时间。
王安石在他的《五更》诗中吟道:青灯隔幔映悠悠,小雨含烟凝不流。
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
颜真卿在他的《劝学》诗中吟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晏几道在他的《玉楼春》诗中吟道:当年信道情无价,桃叶尊前论别夜。
脸红心绪学梅妆,眉翠工夫如月画。
来时醉倒旗亭下,知是阿谁扶上马。
忆曾挑尽五更灯,不记临分多少话。
吕渭老在他的《好事近•云影护梅枝》诗中吟道:云影护梅枝,短短未禁飞雪。
彩幅自题新句,作催妆佳阕。
西楼昨夜五更寒,恐一枝先发。
元是素娥无寐,贺半轮明月。
而在这么多的五更诗句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以此诗与大家共勉。
●五更在寅正四刻,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五更天是指快天亮的时候,也是读书人的黄金时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也最清静。
也是一夜过后,思想比较活跃时,容易想起以前或今后的事情。
所以人感慨比较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