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

训诂,第1张

训诂 训诂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训诂学?训诂与训诂学的异同读曾国藩家书,里面多次提到“小学、训诂”具体都是哪些书籍?

先来讲讲“小学训诂”是什么,再聊一聊曾国藩为什么反复在家书里提到“小学训诂”。

一、曾国藩提到的“小学训诂”是什么曾国藩家书里提到的“小学训诂”指的是语言文字之学即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

为什么把这些学科称作“小学”呢?古代的学校也有“小学”、“大学”之分,在读“大学”之前,先读“小学”,学习语言文字知识。

这个过程与当代的儿童在小学学习拼音、写字、造句是相似的。

《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因为这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学科是古人在读“小学”时学的,所以后人把这些学科也称为“小学”。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科就很简单,只是古代的“小学”生学的知识。

实际上,古代“小学”生所能掌握的,只是这些学科的基础部分。

就像现在的小学生能熟练地掌握拼音字母,但不能说他就通晓语音学了。

那么,训诂、文字、音韵之学涉及哪些书籍呢?以下举出三本代表性典籍,并对它们的体例略作介绍。

(一)训诂学典籍的代表:《尔雅》《尔雅》是一部训诂书,被认为是我国首部词典。

这张图片是《尔雅》的第一篇《释诂》,它的体例是把训释相同的词聚集到一块,比如图片上的划线部分:“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初”“哉”“首”等词都可以用“始也”训释,于是古人便把它们集合到一块了,其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初,始也;哉,始也;首,始也;基,始也;肈,始也;祖,始也;元,始也;胎,始也;俶,始也;落,始也;权,始也;舆,始也。

所以:初、哉、首、基、肈、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二)文字学典籍的代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一部字书,是我国首部字典。

《说文》把同部首的字聚集到一块,一共有540个部首。

图片右边的是《说文》第一部:一部。

《说文》训释的体例是先释字义,再分析偏旁。

比如:“吏,治人者也。

从一,从史,史亦声。

”“治人者”是“吏”的字义,“从一”、“从史”是说“吏”以“一”、“史”为形旁,“史亦声”是说“史”也是“吏”的声旁。

图片中有“某某切”等字,比如“帝”字下面的“都计切”,这是反切,是宋人徐铉加上的,用来给“帝”字记音。

“都”的声母为d,“计”的韵母加声调为ì,合到一块,就是dì。

(三)音韵学典籍的代表:《广韵》《广韵》是一部韵书,它将同韵的字聚集到一块。

同韵有两个条件:首先是声调要相同。

《广韵》分为平、上、去、入四大块,平声字因为数量比较多,又分为上平与下平。

其次是韵腹、韵尾要相同。

韵腹、韵尾是什么呢?比如ong韵,o就是韵腹,ng就是韵尾。

韵书成书的首要目的是为汉字注音,不过也会顺带释义。

比如上面这张图片,圈起来的部分是“冬”字的读音“都宗切”(“都宗切”之前是“冬”的训释),“都”的声母为d,“宗”的韵母加声调是ōng,合到一块儿就是“冬”的读音dōng。

“都宗切”之后有个“七”,是说“冬”及“冬”之后的“苳”“笗”等六字的读音也是“都宗切”。

二、曾国藩在家书里反复提及“小学训诂”的原因曾国藩之所在家书里反复提到“小学训诂”,是希望他的儿子曾纪泽能好好研习语言文字之学,打下写文章的基础。

曾国藩以文学观点及实践而论,属于赫赫有名的桐城派,桐城派奉行的写作原则是“义理、考据、辞章并重”。

所谓“义理”,指宋学即宋明理学存天理、明心性的思想;所谓“考据”,指汉学即乾嘉考据学考证语言文字、名物制度的方法。

曾国藩一再提及的“小学训诂”,就是汉学家的领域。

汉学与宋学是清代学术界、思想界相互攻伐的两大壁垒,它们之间的争斗与调和对当时的知识阶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桐城派就是在此“斗争—调和”过程中结出的文学上的果子。

与汉学、宋学不同,桐城派是文学的派别。

它在宗奉宋学义理的同时,又主张学习汉学的考证法,其目的是为了写出既有思想、又有品位的文章来。

其祖师姚鼐曾写道: “鼐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

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

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

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

”(《惜抱轩诗文集·述菴文钞序》)姚鼐《惜抱轩诗文集》姚鼐认为写作者应该兼顾“考证”与“义理”,而不应太过“考证”、太过“义理”。

他的私淑弟子曾国藩继承了他对“考证”的重视。

曾国藩在传授儿子曾纪泽文章之学时,一再提及要重视“小学训诂”。

请看《曾文正公家训》里收录的这两封家书(节选):(一)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尔(指曾纪泽)《说文》将看毕,拟先看各经注疏,再从事于词章之学。

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训诂者,如相如、子云、孟坚,于小学皆专著一书。

《文选》于此三人之文,著录最多。

余于古文,志在效法此三人,并司马迁、韩愈五家,以此五家之文精于小学训诂,不妄下一字也。

尔于小学,既粗有所见,正好从词章上用功。

《说文》看毕之后,可将《文选》细读一过,一面细读,一面钞记,一面作文,以仿效之。

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钞则不能记,不摹仿则不惯用。

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

余早岁窥此门径,因人事太繁,又久历戎行,不克卒业,至今用为疾憾。

尔之天分长于看书,短于作文。

此道太短,则于古书之用意、行气,必不能看得谛当。

目下宜从短处下工夫,专肆力于《文选》,手钞及摹仿,二者皆不可少。

待文笔稍有长进,则以后诂经、读史,事事易于着手矣。

(二)同治二年三月初四日尔(亦指曾纪泽)于小学训诂,颇识古人源流,而文章又窥见汉魏六朝之门径,欣慰无已。

余尝怪国朝大儒如戴东原、钱辛楣、段懋堂、王怀祖诸老,其小学训诂实能超越近古、直逼汉唐,而文章不能追寻古人深处,达于本而阂于末,知其一而昧其二,颇觉不解。

私窃有志欲以戴、钱、段、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

久事戎行,斯愿莫遂。

若尔曹能成我未竟之志,则至乐莫大乎是。

即日当批改付归。

尔既得此津筏,以后更当专心壹志,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曾国藩在这两通家信中阐发了他熔“文章”、“小学”于一炉的愿景,但他事务繁忙,无法专注于此。

在家信中,他将悟得的读书、作文的门径开示给了曾纪泽,希望儿子能成其未竟之志,做到“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

而曾纪泽也不负所望,颇有进步,在收到第一封信时对语言文字之学仅“粗有所见”,正致力于词章;不到一年后,已然“小学训诂,颇识古人源流”、“而文章又窥见汉魏六朝之门”了。

古代的所谓“小学”与现在所说的小学是完全不一样,风马牛不相及的。

现代的小学,就不必说了。

古代的“小学”与现代一样的是,他也是与“大学”相对而言的。

当然,古代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与是不一样的。

古代的“小学”指的是音韵、训诂两门学问,称之为小学。

说的明白一点,大概类似于现在的文字学。

音韵研究的是文字的发音及其变化。

训诂研究的是文字的意义。

训诂二字,训是解释的意思,诂有研究探讨之意。

因为语言文字在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语音和语意,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

同样一个字,出现在不同时代的书籍中,他的发音和意思是有不同的。

解释文字的发音与意义的学问,就是所谓的小学。

小学是为大学服务的。

大学,说白了,就是为人立身处世的大道理,再直白一点,古代所谓的“大学”教育,就是培养正确的三观。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连续几千年没有中断的。

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原则,是由文化典籍的传承的。

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意思在发展中不断变化演进,使得人们对典籍的理解上,会产生岐义,出现理解的不同。

根据语言文字展的规律,准确的解释每个汉字在不同典籍中的意思,既小学。

中国古代小学方面的书籍是很丰富的。

文字学方面比较有名的有《说文解字》《尔雅》。

音韵学方面比较系统的,有《广韵》,其它还有很多。

现在的《新华字典》《辞海》《康熙字典》等等,都是文字学方面的书籍。

如果对小学有兴趣,想要学习,还是要从现代的工具书入手。

直接从古代的《尔雅》《说文》等入手,恐怕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以此可见,古代的“小学”与现代的小学与现在小学的不一样,古代的“大学”地“小学”有分别,相当于课程分类不同,现在的大学与小学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

古代治小学的学术水平,可能比现在某些博导都要高。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治小学的学者,汉代的许慎,五代宋初的,徐锴、徐铉兄弟,清初的段玉裁,清末民初的章太炎,都是治小学的大家,都是堪称国学大师的人物。

曾国藩是理学名家,他的儒家造诣是很高的。

他的治家及对子女的教育,是遵循儒家修齐治平的路径的。

他希望孩子们的治学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基础打劳了,才能取得学术上的成就,才能建立牢固的立身处世的原则。

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这些思想,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39332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