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第1张

资治通鉴史记的区别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司马二巨文坛华,千载两杰圣之家。

史学双璧世人叹,巨著相较皆受夸。

《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完成主编的一部共294卷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周威烈王到五代后周世宗共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非常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在古代史学界有着极高的地位,代表着古代最高文学成就。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司马迁被后人称之为“史学之父”和“史圣”。

它们的区别是:一、写作时间不同。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从三家分晋开始一直到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历史。

其中重合部分为三家分晋到汉武帝时期。

二、写作体裁不同。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它以人物为中心,以主要介绍人物生平为主,即以人物传记为核心描写历史。

《资治通鉴》是典型的编年体史书。

它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强调各个事件之间的联系,即以年代为纲、事件为目编写史书。

三、修史主体不同。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个人修史。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的多人官方修史。

四、写作目的不同司马迁受儒家思想影响不大,他敢于抨击强权,同情弱者,有正义感,是抱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写出了《史记》一书。

司马光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很大,写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为统治者服务的。

他抱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把它当作执政者的一面镜子的态度写成《资治通鉴》一书。

五、写作思想不同司马迁最大的心愿是书写一部旷古绝今的史学著作,成就“一家之言”。

司马光创作《资治通鉴》是为统治者提供某些借鉴,在创作时加入了某些自己的想法,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统思想。

六、写作详略和立场不同。

《史记》是个人修史,很多方面有史料不足的缺憾。

但站的立场比较公正。

《资治通鉴》史料更详细,而且经过了反复校对,严谨性更强。

但司马光代表官方,议史论事难免从统治需要出发,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要欠缺。

七、数量不同史记130篇,52余万字,资治通鉴294卷,300多万字。

注:《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

《史记》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52万余字。

《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中国史书体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

按朝代分为《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8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共计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

中国历史上,有两部书不得不提,那就是《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书被称为“史学双璧”。

不过,很多人对这两部书的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

不少人经常将两部书的作者,司马光和司马迁混为一谈。

下面,我们说一说这其中的区别,便于大家更好地去理解。

一、《资治通鉴》和《史记》的相同点首先,这两部著作都是记载历史事件。

其次,两部作品记载的内容都比较全面、真实。

二、《资治通鉴》和《史记》的不同之处01 写作时间上的不同《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从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前后一共历经了1362年。

《史记》记述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前后共经历了三千多年。

(顺带一提:《史记》和班固写的《汉书》,范晔、司马彪写的《后汉书》以及陈寿写的《三国志》,被合称为“前四史”。

)所以,光从时间上说,《史记》的时间跨度显然要长许多,《资治通鉴》比较短,其中,三家分晋到汉武帝时期,是重合的。

02 写作体裁的不同《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编年体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理解,即以时间为顺序,记述历史事件。

其特点总结一句话就是“以天时记人事”。

这是我们古人最常用的一种记述历史的方式。

两者的区别很明显:纪传体通史:就是以人物为中心,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进行行文记述的。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部人物史书。

编年体史书:就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来行文记述的,是按年月日顺序记载的,强调各个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03 修史主体不同司马迁写的《史记》,为个人修史,其创作的自由性比较大。

比如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中,占据主流核心地位的人物,被司马迁写进《史记》中,乃为野合而生。

这种写法,在官方著作中,不常见。

而《资治通鉴》可以视为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修订的官方历史著作,他的创作是有官方背书的,且成书过程中参与的人数也比较多。

04 写作目的上的不同从修史主体的不同上看,我们大体就能感知到这写作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此前,读书君写过一篇内容,和大家聊到司马迁的《史记》,就曾特别提到了他为什么要写《史记》(5月22日一期)。

第一,就是受他父亲遗嘱的“交代”。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一个非常有思想见识的人。

他的一生,有一个宏伟的心愿,那就是完成一部上及轩辕,下至于汉的历史著述。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然而,遗憾的是,没等他开始写,就染上了病,命在旦夕。

最后,在临终之时,他把这个心愿告诉了儿子。

司马迁听完老父亲的话,流着泪说:“儿子虽然愚笨,但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有任何缺漏。

”可以说,父亲的遗嘱,是司马迁写《史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司马迁的人生历练,促成了他写《史记》。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等汉代大儒,后来到了全国各地去游历,见证了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地域风俗,这为他撰写《史记》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契机条件。

后来,司马迁子承父业,继任太史令。

之后,发生了一件影响司马迁一生的事情,那就是被处以宫刑。

关于这个故事,大家都早已耳熟能详,这次事件,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给司马迁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而这,也更加促进了他写《史记》的不动摇的决心。

最终,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这一部《史记》巨作。

而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其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政权,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服务的。

所以,从编撰的目的来看,两者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别。

一个是带着抨击强权,同情弱者的正义感去书写历史,一个是带着官方的正统思想去书写,差距显著。

为此,《史记》成书后,曾一度被批判为是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被当时的人们视为是一部离经叛道的“谤书”。

05 从写作的内容来看《资治通鉴》其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等,共有294卷,300多万字。

《史记》则比《资治通鉴》少了许多,仅有130篇,52余万字,分别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全书以世家、本纪、列传为主体,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贯通古今。

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本纪:是全书的提纲,主要记述的是帝王的言行政绩;“世家”:主要是用来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列传”:是除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表”:主要是用来列出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主要是用来记述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的。

有意思的是,在通读《史记》时,你会发现,司马迁将孔老夫子归入到了“世家”行列,将项羽归入到了“本纪”,这和常规的体例是完全不同的。

从中我们也能大体看出,司马迁不一样的史学观。

03 成就总的来说,两部著作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资治通鉴》自成书之后,一直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思想家、文学家等的阅读之选。

而《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建立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并对我国古代的小说、戏剧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抛开学术研究等不说,《资治通鉴》和《史记》这两部书,对我们人生具有极大的启发、指导意义。

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做人做事等规则,都能在两部书中找到影子。

所以,我们经常说多读史书,提升自我思维格局,这并不是空谈之道。

经典好书,值得推荐,感兴趣的可以点击链接查看下单,共三册书籍,价格实惠!读好书,看经典,掌握更多人生知识。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关注我,别走丢~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163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