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男女搭讪,这问题问得。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是什么意思?还是可以回答的,这里孔子在诠释一种“和而不流”的人生境界,“和而不流”是一种价值取向,它不求耀眼的光环,只求人格的尊严。
君子的“强”是“和”与“不流”的有机统一。
“和”是前提,是基础。
“不流”才是“强”的核心和关键。
要真正参透“和而不流”的真义,做到“和而不流”,就必须自强不息、执著进取,将其化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 *** , 去建设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
和而不流体现大智慧。
“阳货欲见孔子”的故事就是对此很好的诠释。
阳货是鲁国权臣季氏的家臣,也是实际把握鲁国政权的人物,他气焰熏天而且图谋不轨。
当时,孔子在鲁国的名声很大,各派政治力量都想把孔子争取到自己的阵营中,阳货也不例外,可是孔子却不为所动,用心在家研究学问。
有一天,阳货到孔子家里去,孔子提前得知了消息,躲开了,可是阳货送了一只烤乳猪给孔子家。
按照当时的规矩,“来而不往非礼也”,孔子也必须到阳货家里去回拜。
孔子虽然得罪不起阳货,却也不愿意和他有什么往来,背上和乱臣贼子交往的恶名,给政敌留下攻击自己的口实。
他想了一个主意,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这样既不缺礼,又保全了自己的名节。
不料,半路上却和阳货撞上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
你这么有本事却不施展,听任国家混乱,这难道是仁吗?”孔子没有办法,只好敷衍说:“不是。
”阳货又说:“你这么喜欢参与政事,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难道是智吗?”孔子说:“不是。
”阳货紧逼:“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啊。
”孔子说:“好好,我会去做官的。
”从孔子的内心来说,对阳货是深恶痛绝的,可是他没有力量去遏止,所以尽量避免与之发生直接的冲突,维持表面上的正常关系。
虽然孔子口头上说要去做官,实际上在阳货把持朝政的时局下,他始终是独善其身的态度。
可见,在矛盾冲突不尖锐的情况下,没有必要人为地激化冲突,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和而不流不仅是自我保护之道,也是强者之道。
火候未到,里程不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