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清明节的形成应当与寒食节有关。
相传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所设。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因讨伐骊戎得到了一个美女,此女被称为骊姬,很得晋献公的宠幸。
尤其是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后,更是被宠幸的无以复加。
骊姬为了让儿子奚齐称为储君,于是对晋献公的其他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展开了阴谋,尤其是已经被立为储君的申生。
在骊姬的枕边风攻势之下,晋献公先后将申生三兄弟分封到了外地,骊姬又向晋献公各种进谗言,陷害储君申生。
申生被逼无奈之下最终选择了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眼见大哥被逼死,深知骊姬根本不会放过自己两人,于是不等骊姬下手,二人便逃离了晋国。
流亡途中的生活可想而知,重耳带领着家臣跑到了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的重耳再也没有力气继续跑了,于是家臣跑去找吃的,可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任何能吃的东西。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家臣介子推默默走到僻静之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重耳喝了下去,重耳这才渐渐恢复了精神。
后来,重耳知道了这块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深受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国杀了晋怀公而自立,便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继位之后的重耳重重奖赏了当年伴随他流亡在外的功臣,却忘记了当年割肉救命的介子推。
于是很多人便为介子推鸣不平,然而介子推却并没有争功讨赏的意思,他再次默默收拾好行装,带着自己的老母亲跑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追悔莫及,亲自带人去绵山搜寻介子推,然而茫茫树海,谈何容易。
于是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必可逼出介子推,然而大火烧遍了绵山,却仍然没有见到介子推。
后来,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经坐在一棵枯死的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大悲,命人将介子推母子予以收殓,从而在介子推身旁的树洞中发现一封血书,上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谢邀!清明——天清地明。
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时正是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大地一遍绿意,天清地明。
此时节是最佳的游春赏春踏春的好时光,所以清明节亦可称之为"踏青节″。
清明节不是纯粹的节气,而是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且借此日子对逝去的先人进行纪念,寄托哀思。
按照习俗,人们要带上果品食物和纸钱等物品,且果品食物等供祭于亲人墓前,之后焚化纸钱,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将所带食物食之。
按现在来说:清明节就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节日。
塞食节又称”禁烟节”。
“冷节”。
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为纪 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相传介子推是当年晋晋国的贤臣,在晋文公逃, 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
晋文公归国后,渐渐淡忘了介 子推,介子推和年迈的亲回到家乡。
隐居在山中。
后来晋文公 亲自到隐居的山中寻找。
介子推不想为官。
文公令手 下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露面。
结果介子推抱着 母亲烧死在深山之中。
大家为纪意介子推。
各家都禁 禁烟。
,以吃吃塞食为主,與寒食食品包 括寒食粥、寒食面、各种熱食制品。
据说,介子推和母亲死后,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并在山上建立祠堂。
晋文公还命令把绵山改为“介山”,以示纪念。
后来,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