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读zou还是chu

刍读zou还是chu,第1张

刍读zou还是chu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刍”到底读zōu还是chú?

读chú。

刍狗就是祭天地时草扎的狗,比喻无用的东西,不值得留恋。

原文如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这个话常被人误解,也常被人批评。

无非是说老子的天地观不仁嘛!其实老子只是说这个天地无所谓仁不仁。

天地这里指的就是本无言的虚无大道。

老子认为这个道贯通一切,又是虚无的,所以这个道没有什么善恶是非、仁不仁这些概念。

这个虚无之道永恒存在,天地万物在它那里就跟草扎的狗一样,都是自在自为的,与这个大道本体扯不上什么关系,因此也谈不上仁不仁这些东西。

道虽贯通一切,但这个道是虚无之道,它自身是没有实体的。

所以道不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仁不仁。

道没有这些概念。

所谓仁不仁,都是人类用来判断是非的概念。

对于本来无言的虚无大道来说,这些概念是不存在的。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也不是说圣人心狠,把老百姓看成草狗一样不值一提。

不是这个意思。

老子说的圣人是指悟道的觉者。

在悟道的圣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

所谓仁与不仁这种二元相对的概念认知,在悟道的圣人看来是不够圆满的。

悟道觉者看百姓和草狗都是一样的,都是自为自在的,自生自灭的。

就像天地看万物如草狗,圣人看百姓也如草狗。

天地不对万物负责,圣人也不为百姓负责。

就是这个意思。

老子反复强调这个道是虚无之道,所以要大家守虚静。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辩论仁与不仁这些东西在老子看来都属于“多言数穷”,这里的“数”通“速”,意思就是道理讲得越多,气数衰竭的越快。

守于中就是守虚静。

中指的是虚无之道。

老子这个说法其实就是要消除二元相对的认知,而不是说天地、圣人缺乏仁爱之心,否则他就不会说:“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意思是天道是没有私心的,它只是永远在照顾善人。

老子也是讲善有善报的。

先秦古文言,犹如白酒之原浆;现代汉语,犹如用原浆勾兑出的30度白酒。

尤其先秦古文言,多用譬喻暗喻曲喻……须仔细感悟通篇之理,方能心领神会;须反复揣摩、捕捉其本意,经掂量再三方能从现代汉语中选择出比较准确的对应词句。

看现代人对原文的‘翻译’,总有种不如看原文的感受,很像如是:喝勾兑的低度白酒,真真不如喝白酒之原浆哦。

老子那五千字,先别提名称应该是《道德经》还是《徳道经》呢,就是不论谁将其整篇翻译成现代汉语,任何一个读者都会挑出一堆毛病,当然包括其中的多余废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2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