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小秘书邀请。
明朝不设宰相、中书省,宰相的权利转移到内阁,由内阁来处理国家政务;清朝沿袭明朝传统,内阁的首辅大学士及协办大学士都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但实权由军机处掌握,在军机处任职的官员称为军机大臣。
①中央行政机构设六部:吏 部--掌管人事与考核户 部--掌管赋税与钱粮礼 部--掌管庆典与祭祀兵 部--掌管军队与边防刑 部--掌管刑侦与审判工 部--掌管工程与营造与六部并立的中央行政机构还有:大理寺--掌管刑狱复核太常寺--掌宫廷礼乐宗庙祭祀事务光禄寺--掌宫廷膳食太仆寺--掌马政鸿胪寺--掌朝会筵席礼仪国子监--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钦天监--掌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翰林院--掌编修国史、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都察院:主掌监察、d劾及建议机关理藩院--处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太医院--服务于帝王皇室的医疗保健机构宗人府--管理皇室宗族事务詹事府--以翰林叙进之阶,姑留以备词臣迁转之地内务府--掌宫廷事务②军事系统:清朝军队主要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
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皇帝的称为亲军,驻防八旗驻扎于全国各重要之地。
绿营即汉兵,驻扎京师的称巡捕营,归步兵统领管辖。
③地方行政:清沿袭明制,大致分省、府、县三级。
少数民族地区设专门机构管理,即土司,分为两种:一种由军事部门管辖;另一种是由行政部门管辖,设土知府、土知县,由少数民族头人担任。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我们经常说大清,清朝真的是不小。
从康熙到乾隆,中国的人口增长到了3亿多,之后更是攀上4亿大关,疆域达到13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一个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
那么大清皇帝是如何管理这个国家的呢?这就是中央和地方行政系统的内容了。
今天就来让你当一次大清皇帝,看看如何管理这个国家。
清代中央设内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还有都察院、理藩院、通政司等政务性的衙门,此外是翰林院、詹事府、太常寺、鸿胪寺、钦天监、国子监等非政务性衙门。
在行政事务衙门中,六部官员自笔帖式至尚书,官员人数基本在百人左右,户部最多,有200多人。
根据记载,全国有18行省,各省设一巡抚,两省 或三省设一总督,总督和巡抚都是行省的最高行 政长官,两者的区别除了总督比巡抚级别高之 外,还在于总督掌军权,而巡抚主要治民。
总督、巡抚既无副职,也无下属办公人员。
除总督、巡抚外,省级官僚还有主管财政的布政使和主管司法的按察使各一人。
布政使属员有经历司经历、都事、照磨所照磨、理问所理问、库大使、仓大使,各一人,总共6人。
按察使属员有经历司经历、知事、照磨所照磨、司狱司司狱, 各一人,总共4人。
省下设府,府设知府一人,同知、通判,无定员。
知府属员有经历司经历、知事、照磨所照 磨、司狱司司狱,各一人。
全国共215个府。
府下设州或县,知州一人,州同、州判,无定员。
知州属员有吏目一人。
全国有直隶州76个, 属州48个。
县设知县一人,县丞一人,主簿无定员,典史一人。
计全国县有1358个。
此外在府与布政司、按察司之间还有道员,分为守道、巡道,分别对应布按两司。
此外还有学官。
据史料记载,上述各衙门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总共约有两万余人。
天哪,两万人管四亿人?没错,但是要知道,这只是官,古代的行政运作中,还有一个数量不少,地位也很重要的阶层,叫吏。
官员需要依靠一群书吏、衙役以及幕僚、长随等非官员群体才能将政府的行政职能运转起来。
吏不属于官,如果说官是公务员的话,吏就是事业编。
纵然如此,也可以知道,大清朝的行政系统,还是很简洁的。
更多历史类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