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参考书都有.
《与朱元思书》和《与宋元思书》那个是正确的?《与朱元思书》仅144字,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虽然只有144个字,却称为天下独绝。
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这篇文写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这个时期。
南北朝在中国这么多朝代之中属于一个存在感极底的时期。
这个朝代里的各种小王朝比比皆是,张王李赵来回轮着当皇帝,在这么一个极其动乱类似军阀割据的时代,能写出一篇精品骈文的,必定是一位高手。
这个时期社会黑暗,知识分子没有用武之地,登上历史舞台的都是莽汉和义士。
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
对了,吴均和朱元思都是男的。
二是,144个字的骈文中,每一个字都独立成词,虽然只有144字,却包容了1444个字的内容。
叙述作者乘船自桐庐至富阳途中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富春江),它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
三是,你别看它真的只有144个字。
如果不是着急下楼吃饭,这个问答赏析我能写三天三夜不停歇。
谁让它脍炙人口,天下独绝呢!
先来欣赏一下原文吧: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这是一首骈文。
第一次见到是在初中课本上,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繁重的学习所累,既无驻留之闲心,也乏欣赏之慧眼。
如今看来,简直是写景状物的上上之作。
其实很多精美的散文,优美的诗歌都被我们忽略错过了,长大后细细读来,有一种醇香的美感,就像李宗盛《爱似流星》的歌词那样“好多事情到后来才看清楚…”,像《与朱元思书》,郦道元的《三峡》,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等,都是神来之作,用文字写出了难以言表的美。
再说主题,为什么《与朱元思书》这么有名。
首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富春江的景色的的确确配得上这样的称赞,吴均也定是欣赏了富春江的美景后有感而发。
语言瑰丽而不浮夸,感情质朴而不呻吟,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这是本文的与众不同之处。
既为骈文,对仗工整,可读性强,这也正是它流传广的原因。
另外,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是很强,军阀割据,藩镇林立,大国分裂,小国跌生,能有淡泊处世,清新脱俗的诗文问世,实属难得,自然备受关注。
但是说到底,还是这首骈文在文学上有较高的造诣,打铁还需自身硬嘛。
不知这样的解释合理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